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显密文库!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站内公告: 观音菩萨成道日启建大型系列活动:焰口超度、放生、供灯、心经及高档观音法像倡印等

热搜:基础读物 藏传佛教 古印度 大正藏

首页 >汉地 > [近现代]居士著作开示 > 韩镜清教授 > 正文

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八 十三、十一门广外问答

[韩镜清教授] 放大 正常 缩小 背景色
【论文】
 
八‧三八○ 虚空、择灭、非择灭等,何性摄耶?
 
 
 
【疏翼】
 
   第一广答外问所以解释三颂中,第二诸门解释。于中分二?一、十一门分别,二、总指例。初中有十一门?一、与虚空等五相摄,二、与七真如相摄,三、与六法相摄,四、与五事相摄,五、与四真实相摄,六、与四谛相摄,七、与三解脱门相摄,八、与二谛相摄,九、凡圣智行门,十、假实分别门,十一、三性对辨异不异门。每门各有别问别答为二,此即初门初问也。
 
 
 
【述记‧卷五十二】
 
上来已解三性体讫[1]。
 
  下、诸门释。此为第二[2],于中有二?初、以十一门辨,后、总指例。今别问答,故成十一。于中子细诸门极多,此为第一。
 
论中,问意?如无漏有为具二义故,依他、圆成二性所摄。此「择灭等」,「等」取不动、想受灭等;有言无漏收,有论亦言苦谛等摄。此于三性何性摄耶?
 
 
 
【论文】
 
八‧三八一 三皆容摄。
 
 
 
【疏翼】
 
  第一门与虚空等五相摄中,第二别答。于中分二?一、略总答,二、广别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此、略总答。
 
 
 
【论文】
 
八‧三八二 心等变似虚空等相,随心生故,依他起摄;愚夫于中,妄执实有,此即遍计所执性摄;若于真如假施设有虚空等义,圆成实摄。
 
 
 
【疏翼】
 
  第二别答中,第二广别答。于中又二?一、定相摄,二、不定相摄。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如论可知。
 
即显诸论言无漏者,无漏心变。言苦谛等摄者,有漏心变,亦不相违[3]。
 
既言苦等,心所变者,依他起摄,此唯定也。
 
 
 
【论文】
 
八‧三八三 有漏心等,定属依他。无漏心等,容二性摄──众缘生故,摄属依他;无颠倒故,圆成实摄。
 
 
 
【疏翼】
 
  第二广别答中,第二不定相摄。
 
 
 
【述记‧卷五十二】
 
不多执空而感生死,略不说集,理亦集摄。不善心执,如胜论等[4]。此说多分,故苦谛收。
 
为显此义,因述上来所说依他义亦不定,故次论云?有漏心等」,及所变空等,「定属依他」。以相与见,必同有漏、无漏性故,唯依他起。「无漏心等」,及所变空等,「容二性摄」。以有缘起「无倒理故」,即由二重三性体异[5],故摄不同。若说空等为无漏者,容二性摄,体不定故;苦谛等收,唯依他起,体即定故。此但分别有体假空等[6],非计所执,彼无体故。
 
 
 
【疏翼】
 
  以上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一与虚空等五相摄讫。
 
 
 
【论文】
 
八‧三八四 如是三性,与七真如,云何相摄?
 
 
 
【疏翼】
 
  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二与七真如相摄,于中有二?一、问,二、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第二、七真[7]如相摄。
 
如《解深密》及七十七、《显扬》第三、《中边》第二[8]、《佛地》第七[9]等,广解真如有诸门释[10]。
 
旧《中边》[11]说:真如名「分破真实」,今新翻云「差别真实」。为「七种」者,从能诠说,非真如体可名「差别」。
 
论中,初、问,次、答。此为问也。
 
 
 
【论文】
 
八‧三八五 七真如者,一、流转真如:谓有为法流转实性。
 
 
 
【疏翼】
 
  第二与七真如相摄门中,第二答。于中分二?一、出七真如体,二、辨相摄。初中分七,此第一别出第一体。
 
 
 
【述记‧卷五十二】
 
下、答中,初、出七体,后、辨相摄。
 
即[12]一切「有为法」生灭性。「性」,即真如,约诠名生灭;言[13]「性」者,即彼「如」,约诠为言,下准当知。
 
旧《中边》名「生起真实」[14],新翻不同,下准当知。七十七[15]、《显扬》等解唯[16]缘起法如[17],此中通言一切有为法。彼据内法根本流转,唯言缘起,此中通说一切法体,亦不相违。
 
 
 
【论文】
 
八‧三八六 二、实相真如:谓二无我所显实性。
 
 
 
【疏翼】
 
  第一出七真如体中,第二别出第二体。
 
 
 
【述记‧卷五十二】
 
因二空门所显如性。
 
七十七说即我、法性[18]。「我、法性」,言我、法之性,非即我、法──我、法无故[19]。《显扬》[20]、《中边》亦同于此[21]。以下同处,更不引之。下准当[22]知。旧《中边》名「相真实」。
 
 
 
【论文】
 
八‧三八七 三、唯识真如:谓染、净法唯识实性。
 
 
 
【疏翼】
 
  第一出七真如体中,第三别出第三体。
 
 
 
【述记‧卷五十二】
 
《显扬》云?心染众生染,心净众生净[23]。见识真如,便能知此。染净心等,约诠,即依他。据理,即真如。七十七名「了别真如[24]」。「识」,了别也。
 
 
 
【论文】
 
八‧三八八 四、安立真如:谓苦实性;五、邪行真如:谓集实性;六、清净真如:谓灭实性;七、正行真如:谓道实性。
 
 
 
【疏翼】
 
  第一出真如体中,第四出第四乃至第七体。
 
 
 
【述记‧卷五十二】
 
下四、即四圣谛。
 
旧《中边》云「依处[25]」、「邪行[26]」、「清净[27]」、「正行[28]真实」名异;今新翻名,体与此同,诸文无异[29]。
 
  此约诠门,义别说七;废诠谈体,即唯一如。
 
七十七云?由流转、安立、邪行三真如故,一切有情平等平等[30]。此约除佛,余名「有情」。故前第三云「佛非有情[31]」,故不言佛,佛[32]无苦、集故。
 
 《显扬》又说:无始流转实性,即是缘生,故流转如,亦非佛有。又摄[33]一切有为皆是「流转」,然佛法身体离生灭,亦非「流转」。又流转如,虽通有为法,唯约有漏,故佛言无。由实相了[34]别二[35]如故,一切诸法平等平等。一切诸法皆无我、法,皆唯识故。由清净真如故,三乘菩提[36]平等平等。此约灭谛三乘皆得有余、无余二涅??故。
 
  《胜?经》云「声闻不得涅??」者[37],依别意说,下自当知[38]。以所证涅??,说能证「菩提平等」。或菩提性境,亦名「菩提」。即旧云智处也[39]。由正行真如故,听闻正法,缘总境界,胜止、观[40]所摄受[41],平等平等。由有此如,方能听闻正法等故。此如若废诠谈体性,一一皆具,无不平等。若谈体约诠,故此四种道理平等。此中复约二乘行位、证时、分齐等,皆如理知[42]。
 
 
 
【疏翼】
 
  以上第二答中,第一出七真如体讫。
 
 
 
【论文】
 
八‧三八九 此七实性,圆成实摄,根本、后得二智境故。
 
 
 
【疏翼】
 
  第二答中,第二辨相摄。于中分二?一、约二智境,二、随诠相论。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既出体已,次、相摄者,七皆「圆成」摄,「二智境故」。谓「实相」、「唯识」、「清净」三如,「根本智境」;余四真如,「后得」缘故。此约增上。
 
若谈如体,一即七真[43]如,皆「根本智境」。约诠为论,七皆「后得境」。就约诠显体,三、四境别。
 
《显扬》十六,说与此同[44]。
 
【论文】
 
八‧三九○ 随相摄者,流转、苦、集三,前二性摄,妄执杂染故。
 
 
 
【疏翼】
 
  第二辨相摄中,第二随诠相论。于中又二?一、第一四五前二性摄,二、第二三六七后一性摄。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中边》云?此三,二性摄[45]。所以者何?若妄所执,三皆遍计所执摄;若约诠杂染,三皆依他收。遍计执心唯染依他故,三如之相,染依他故;三如之相,体杂染摄,非圆成实[46]。
 
 
 
【论文】
 
八‧三九一 余四皆是圆成实摄。
 
 
 
【疏翼】
 
  第二随诠相论中,第二第二三六七真如后一性摄。
 
【述记‧卷五十二】
 
亦约诠无漏故。
 
《中边》云:此唯圣境,圣智所显故。[47]
 
  问?何故唯识非前二性,正行一种不通依他?
 
  答?遍计所执多不执「唯识」,依他起性少能知「唯识」,故非前二摄。
 
「正行」约离过义,不言通依他。据实而言,前[48]通前二性,此后,通依他,亦无过失。
 
又七,皆三性,于理不违。所执、心变,如体异故。论中既约随相而言,亦无过失。
 
 
 
【疏翼】
 
  以上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二与七真如相摄讫。
 
 
 
【论文】
 
八‧三九二 三性、六法,相摄云何?
 
 
 
【疏翼】
 
  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三与六法相摄。于中分二?一、问,二、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三性、六法相摄门。
 
此、为问也。
 
 
 
【论文】
 
八‧三九三 彼六法中,皆具三性,色、受、想、行、识及无为,皆有妄执缘生理故。
 
 
 
【疏翼】
 
  第三与六法相摄中,第二答。
 
 
 
【述记‧卷五十二】
 
六法如文。
 
《瑜伽》第三有此六法[49],然无相摄。
 
「皆具三性」者,并可妄所执,皆遍计所执。「无为」所执者,有展转义,如前已说[50]。皆缘生故,依他起摄;无为亦心缘变故,如理应知。六法皆有妄执,缘生之道理,理即真如,亦圆成实。此约通义辨。
 
《中边》[51]云?如[52]色家所执性、色依他起性、色圆成实性,亦名为色[53],故各通三性。若别谈者,前五通二性──依他起法通有、无漏故;后一唯成实──非生灭故。此除假、无为。假、无为如前通三性。或通说假,亦唯圆成,如上假故[54]。
 
此辨有法,非计所执。
 
 
 
【疏翼】
 
  以上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三与六法相摄讫。
 
 
 
【论文】
 
八‧三九四 三性、五事,相摄云何?
 
 
 
【疏翼】
 
  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四与五事相摄。于中有二子门,此初子门与五事相摄中分二?一、问,二、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第[55]四、五事相摄门,有二[56]。「五事」,如别抄[57]解。初问可知。
 
 
 
【论文】
 
八‧三九五 诸圣教说相摄不定。
 
 
 
【疏翼】
 
  第四与五事相摄第一子门中,第二答。于中有三?一、总答不定,二、别出不定并别会,三、总会违。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此、总答彼,相摄不定。
 
 
 
【论文】
 
八‧三九六 谓或有处说:依他起摄彼相、名、分别、正智;圆成实性摄彼真如;遍计所执不摄五事。
 
 
 
【疏翼】
 
  第二答中,第二别出不定并会违。于中分四,此出第一不定,四不定中,各又分二?一、别出不定处,二、逐难会。此初中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初是《瑜伽》七十四[58]、《显扬》第六[59],及第十六说[60]。前四,依他;后一,圆[61]成实。
 
  《三[62]无性论》第一卷[63]、《佛性论》第二卷[64]并同此说,然非此所引,不依彼[65]故。
 
「五事」?相、名、分别、正智、真如。如七十二、三[66]等广解。
 
 
 
【论文】
 
八‧三九七 彼说有漏心、心所法,变似所诠,说名为相;似能诠现,施设为名;能变心等,立为分别;无漏心等,离戏论故,但总名正智,不说能、所诠。四从缘生,皆依他摄。
 
 
 
【疏翼】
 
  第一别出不定并会违中,第二逐难别会。
 
 
 
【述记‧卷五十二】
 
逐难会也。
 
彼《瑜伽》等说有漏有戏论[67]心等所变分二,能变为一,能、所诠异故。余文,可解。有漏有戏论变有能、所诠,起名、相等故,无漏不尔。此辨有体五事,不摄初性。
 
七十四云?问?若依他起亦正智摄,何故但说依他缘计所执自性执应知?答?彼唯说染分依他[68],非净分者。若净分者,亦缘[69]无执[70],许通二性。余二性易,故略不说。
 
 
 
【疏翼】
 
  以上第二别出不定并会违中,第一不定并会违讫。
 
 
 
【论文】
 
八‧三九八 或复有处说:依他起摄相、分别;遍计所执唯摄彼名;正智、真如,圆成实摄。
 
 
 
【疏翼】
 
  第二别出不定并会违中,第二不定并会违。亦分为二?一、别出不定处,二、逐难别会。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旧《中边》中[71]卷、新第二[72]说。彼有颂文,不能烦引[73],下皆准知。
 
 
 
【论文】
 
八‧三九九 彼说有漏心及心所,相分名相,余名分别。遍计所执,都无体故,为显非有,假说为名;二无倒故,圆成实摄。
 
 
 
【疏翼】
 
  第二不定并会违、第二逐难别会。
 
 
 
【述记‧卷五十二】
 
约见相门,不约诠门。
 
前约诠门,今依见、相。谓[74]能诠名,亦相中摄,见分相故;余自证、见分等,名分别,能缘性故;此二,缘生,依他起摄,所执都无。「为显非有,假说」彼性为五法名,谓但有名,无实体故。
 
真如、正智,二皆「无倒」,体无漏故,能缘所缘俱断漏故,「圆成实摄」。前依缘生,故摄正智。今[75]约别义说,故与《瑜伽》[76]不相违也。
 
 
 
【疏翼】
 
  以上第二别出不定处并会违中,第二不定并会违讫。
 
 
 
【论文】
 
八‧四○○ 或有处说:依他起性,唯摄分别;遍计所执,摄彼相、名;正智、真如,圆成实摄。
 
 
 
【疏翼】
 
  第二别出不定处并会违中,第三不定处并会违。于中亦二?一、别出不定处,二、逐难别会。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十卷《楞伽》第七[77]〈五法品〉说。今勘梵本,正与此同。然《四卷》文胜[78],《十卷》者乱[79]。如文易解,无劳重释。
 
 
 
【论文】
 
八‧四○一 彼说:有漏心及心所、相、见分等,总名分别,虚妄分别,为自性故。遍计所执,能诠、所诠,随情立为名、相二事。
 
 
 
【疏翼】
 
  第三不定处并会违中,第二逐难别会。
 
 
 
【述记‧卷五十二】
 
余文可知。
 
唯遍计所执相、名二事者,即随能计依他之心,假立所执而为相、名。由多依名而计于义,依义计名,体实都无,实非有名相[80]。七十六说「初、所执性,依于相、名」,文同于此。「二、圆[81]成实摄」[82],正与前同,故论不释。
 
【疏翼】
 
  以上第二别出不定处并会违中,第三不定处并会违讫。
 
 
 
【论文】
 
八‧四○二 复有处说:名属依他起性,义属遍计所执。
 
 
 
【疏翼】
 
  第二别出不定处并会违中,第四不定处并会违。于中亦二?一、别出不定处,二、逐难别会。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世亲《摄论》第五卷文,彼释「名」、「义」,若体相称[83],即成相违[84]。
 
此中安立「名」为「依他起」,「义」为「遍计所执」。此意?「名」者,五法中「名」。「义」者,即见[85]、相、分别。名所诠[86]故,能、所取故。与彼[87]五法相摄有异,故对举之。
 
 
 
【论文】
 
八‧四○三 彼说有漏心、心所法,相、见分等,由名势力,成所遍计,故说为名。
 
 
 
【疏翼】
 
  第四不定处并会违中,第二逐难别会。于中分二?一、四分由名成所遍计,二、义由名横计实有。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等」者,等自证分、证自证分。此是依他起性心、心所法,「由名」能诠势分力故,随能诠名,缘之起执「成所遍计」,故说依他是「名」所摄。「所遍计言」,非计所执,所执之依,故依他起。彼世亲云?以依他起由名势力,成遍计所执故[88],正与此同。不言圆成者,此体与名极疏远故。
 
【论文】
 
八‧四○四 遍计所执,随名横计,体实非有,假立义名。
 
 
 
【疏翼】
 
  第二逐难别会中,第二义由名横计实有。
 
 
 
【述记‧卷五十二】
 
「遍计所执随」于此「名」,横计于义为实有体,此非实有。
 
于此非有中假名为「义」者,于非义中「假立义」称。谓此但有所执之「义」,无随依他之「名」故也。显圆成实离「名」、离「义」,不可为「名」之所依故。成所遍计,说之为「名」;不可随「名」执此实有,假立为「义」。故俱非二摄。
 
《楞伽》、《中边》所说五法,或通有无,或体实有,遍计所执假亦通有。《瑜伽》等不然,《显扬》十六说计所执无,五不摄故。即五法体唯是有也。
 
 
 
【疏翼】
 
  以上第二答中,第二别出不定并别会违讫。
 
 
 
【论文】
 
八‧四○五 诸圣教中所说五事,文虽有异,而义无违。然初所说不相杂乱,如《瑜伽论》广说应知。
 
 
 
【疏翼】
 
  第二答中,第三总会违。
 
【述记‧卷五十二】
 
  由彼四说,文虽有异[89],而理为言,各据一义不相违也。
 
  然诸说中不相[90]杂乱,如《瑜伽》第七十二[91]、七十三[92]说「五法」[93],七十三、四[94]说「三性」及别章说[95]。诸经相杂[96]乱者,如理应知。
 
  《中边》[97]以三性与十真实[98]相摄,此皆摄尽。可勘彼文[99]。然有蕴等,此不说者,如下当知[100]。
 
 
 
【疏翼】
 
  以上第四与五事相摄中,第一子门与于事相摄讫。
 
 
 
 
 
【论文】
 
八‧四○六 又圣教中说有五相,此与三性,相摄云何?
 
 
 
【疏翼】
 
  第四与五事相摄门中,第二子门与五相相摄。于中亦分为二?一、问,二、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此下第二、五相相摄。
 
此、问[101]也。
 
 
 
【论文】
 
八‧四○七 所诠、能诠各具三性。谓妄所计,属初性摄;相、名、分别,随其所应,所诠、能诠,属依他起;真如、正智随其所应,所诠、能诠,属圆成实,后得变似能诠相故。
 
 
 
【疏翼】
 
  第二子门五相相摄门中,第二答。于中分四?一、「所诠相」「能诠相」各具三性,二、「二相属相」初性摄,三、「执着相」唯依他起,四、「不执着相」唯圆成实。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五相者?一、所诠,二、能诠,三、二[102]相属,四、执着,五、不执着[103]。若妄所计,所诠诸法、能诠诸名,属[104]计所执性。谓依名计名、依义计义等[105]。
 
前五事中,相、名、分别三事之中,取分别全,相、名少分,是所诠相──由「名」亦「所诠」故。相、名少分是能诠相──由「名」亦「相」故。今此三法随其所应所诠、能诠,属依他起,唯说染分依他起故。
 
真如全、正智少分,是所诠相;正智少分,是能诠相。此依无倒释成实性,故摄正智。随此所应所诠、能诠,属圆成实。后得正智亦能变似能诠相故。前言离戏论[106]过,无漏无能诠。今谈法实,无漏亦能诠,故「所诠相」及「能诠相」并属三性。
 
 
 
【论文】
 
八‧四○八 二相属相,唯初性摄,妄执义名,定相属故。
 
 
 
【疏翼】
 
  第二答中,第二二相属相属初性摄。
 
 
 
 
 
【述记‧卷五十二】
 
第三、能诠、所诠「二相属相」,唯计所执,妄计「名」之与「义」「定相属故」。
 
 
 
【论文】
 
八‧四○九 彼执着相,唯依他起,虚妄分别,为自性故。
 
 
 
【疏翼】
 
  第二答中,第三「执着相」唯依他起。
 
 
 
【述记‧卷五十二】
 
  第四「执着相,唯依他起」:能执著者,虚妄分别为自性故。谓[107]所执着即所遍计,亦是依他,亦以「妄分别为自性故」。
 
 
 
【论文】
 
八‧四一○ 不执着相,唯圆成实,无漏智等,为自性故。
 
 
 
【疏翼】
 
  第二答中,第四「不执着相」唯圆成实。
 
 
 
【述记‧卷五十二】
 
  无漏二智及俱行品相、见等[108],及无为法,「圆成」性故,「不执着相」,是此性摄。
 
  此后三种,别约三性增胜相语故。《显扬论》第[109]十六说:此五相中,初及第二,依三自相,第三、依遍计所执相,第四、依依他起相,第五、依圆成实[110]相。正与此同。
 
  据实而言,第三[111]亦有后之二性?若执二相属;所执是无,可是计所执性。所执性所依二相属,二相属能所诠[112],并依他性。若但不执,说二相属,即通后二性摄。今约所执语故,唯计所执。彼「执着相」,若是所执着,亦计所执性。所依执着相,亦通圆成。今据能执着心语故,言唯依他。「不执着相」,即体是无不可执着,亦计所执。若无执着之心,依他亦有。今约全非能执着语,故唯圆成。
 
  然第八十一〈摄释分〉及《显扬》十二[113]云?所诠相,谓相等五法;能诠相,谓计所执相;二相属[114]相,谓计所执自[115]性执所依止;执着相,谓自体[116]执及此随眠。不执着相,即计所执相及彼随眠解脱、正分别[117]。
 
  解云?彼「所诠相」即依他、圆成,有实自体可为诠故。遍计所执,既无自体,非可诠故。虽诸无法亦是所诠,然无差别可诠之用,非所诠摄。
 
  「能诠」唯计所执。非余二者,彼二论文各自释言?此是[118]遍计所执性[119],「亦名和合所成」[120],乃至「亦名唯有音声」,显彼无体,唯有能诠名故[121]。但说「能诠」显[122]计所执,非余二性非能诠摄。此即各据一义,与《显扬》十六,亦不相违[123]。
 
  此「二相属相」中,「遍计所执自性执所依止」,即遍计所执性也。遍计所执自性之执,是能计心。「执所依止」,是能计心之所执。所执是依止义──依止所执,起计心故。故第四言「遍计所执自性执及彼[124]随眠」,是依他起。明知执所依者,是遍计所执。
 
  第四[125]、可知。
 
  第五「不执着相」者[126],谓染依解脱、解脱了知[127],圆成实摄。「如实了知[128]遍计所执相及彼习气解脱[129]」者,故知所执我、法都无,唯有依他染分习气,断之得「解脱」。「解脱」即真如。「正分别」者,即无漏智。意言知计所执无、断依他、得解脱正智,是「不执着相」。
 
  此中五相,前二,诸论不同,各据一义;后三,诸论皆同。理不违也,广如彼说[130]。如是和会。诸智者知。
 
 
 
 
 
【疏翼】
 
  以上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四与五事相摄门讫。
 
 
 
【论文】
 
八‧四一一 又圣教中说四真实,与此三性,相摄云何?
 
 
 
【疏翼】
 
  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五与四真实相摄。于中亦二?一、问,二、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第五、四法相摄门。
 
  此、问起也。
 
  《显扬》六说?[131]谓诸世间于诸事中,由串习所得悟入智见,施设世俗性。乃至[132]略说者,谓此是此地等,非彼水等。如是等世间有情决定胜解所行,一切世间自昔[133]传来名言,决定自他分别,共为真实。非邪思构[134]、观察所取,是名世间所成真实。
 
  [135]谓诸智者有道理义,乃至[136]处异生位者、随观察者,依现[137]、比、至教极善思择决定智所行所知事。以证成道理所建立,是名道理所成真实。已[138]入圣位,非此真实。
 
  [139]谓一切声闻、独觉无漏方便智、无漏正智、无漏后所得世间智等所行境界,是名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由缘此故,于烦恼障智得清净,及后证住[140]无障碍,故说为彼[141]真实。问?此中何者是真实?答?谓苦、集、灭、道,名之所显四种圣谛。由简择如是四圣谛故,得入现观位;于现观位后,真实智生。  即四谛理,三智所行,四圣谛故,名此真实。
 
  [142]谓于所知中,能碍智故,名所知障。若真实性,是解脱所知障,智所行境界,名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143]。即是真如,佛假安立,名此真实。
 
  即世间共许事等,名「世间真实」。三量、四道理[144],名「道理真实」。四圣谛理,名「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亦取无漏智,体是净法,即是道谛,后得[145]世间缘故。不尔,便减[146]。真如是「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
 
  或初谓一切异生、外道。第二在七方便[147]、四十心[148]等位;第三通三乘圣位;第四唯大乘位。
 
 
 
【论文】
 
八‧四一二 世间、道理所成真实,依他起摄,三事摄故;二障净智所行真实,圆成实摄,二事摄故。
 
 
 
【疏翼】
 
  第五与四真实相摄门中,第二答。文分为二?一、约五事辨,二、径直与三性论。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瑜伽》三十六[149]〈真实义品〉、《对法》十一等[150]说:初二真实依他摄者[151];七十三说:世间、道理所成真实,五事中三事所摄故[152]。有漏心变作道理相,故依他收。
 
  云「三事」者,谓相、名、分别。多依异生说道理故,此依三法有漏相故,不取正智等相为相。
 
  「二障净智所行真实,圆成实[153]摄」者,七十三说:烦恼、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五事中「二事所摄」故,谓正智、如如。
 
  前言后二真实、四圣谛理,及取真如,今并「智」者,亦取能缘。以后得世间智等亦缘无漏诸事智故、烦恼净智故,不取染依他,依《瑜伽》等所说,同此。
 
 
 
【论文】
 
八‧四一三 《辩中边论》说:初真实,唯初性摄,共所执故;第二真实,通属三性,理通执、无执、杂染、清净故;后二真实,唯属第三。
 
 
 
【疏翼】
 
  第二答中,第二径直与三性论。
 
 
 
【述记‧卷五十二】
 
  《辩中边》说「世间所成」,唯初性摄,一切世间多共依此一处执故[154]。体即依他,假名所执。
 
  又解?即共所执我法,为初真实。世间执实,故名初性摄。
 
  若约前解,体是有法。同《瑜伽》等四真实皆是[155]有法,假名所执。后解即通有法、无法,为四真实体。亦不相违。
 
  第二真实,即道理,是三性所摄[156]。道理之法通执、无执?执中,有所、能执──所执是初性,能执是染依他;无执中通杂染及清净──杂染是依他,清净是成实。后二真实,与此[157]等同。
 
  前唯约异生为道理真实,故[158]唯依他。此通约凡、圣,故通三性。
 
  「初真实」中,前[159]此论[160]约有体法,故唯依他。彼[161]据无[162]法执所执语,故「唯初性」。不相违也。
 
  旧《中边》中[163]卷[164]颂说?一处世俗成,三处道理成;清净境二种,摄在于一处[165]。新翻《中边》第二卷[166]云?世极成依一,理极成依三;净所行有二,依一圆成实[167]。义皆同也。应取诸论出四实体及诸门义。
 
 
 
【疏翼】
 
  以上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五与四真实相摄门讫。
 
 
 
【论文】
 
八‧四一四 三性、四谛,相摄云何?
 
 
 
【疏翼】
 
  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六与四谛相摄门。于中有二?一、问,二、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第六、四谛门。
 
  此、为问也。
 
 
 
【论文】
 
八‧四一五 四中,一一皆具三性。
 
 
 
【疏翼】
 
  第六与四谛相摄门中,第二答。
 
 
 
【述记‧卷五十二】
 
  下文有三?初、略答,次、广答,后、总结。
 
  此、略答也。
 
 
 
 
 
【论文】
 
八‧四一六 且苦谛中,无常等四,各有三性。无常三者,一、无性无常,性无常故;二、起尽无常,有生灭故;三、垢净无常,位转变故。
 
 
 
【疏翼】
 
  第二答中,第二广答。于中有七?一、苦中无常行辨,二、苦中苦行辨,三、苦中空行辨,四、苦中无我行辨,五、集谛三,六、灭谛三,七、道谛三。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下广、有七。唯苦四行各具三性。
 
  「一、无性无常」,以体「性常无」,即初性也。旧《中边》云「无有物」[168],新同此[169]。实非无常,假名无常行。观此性故,实是初性,假名为谛。「二、起尽无常」中,观「生灭法为无常[170]」。三、垢净无常。实是后性,假名为谛。故《中边》[171]云?有垢无垢[172]为义[173]。此约诠分位为「垢净」,假名无常行[174],无常行实不缘之。又依一切无常为语,非苦下行。此三性,如次,《中边论》同。
 
  《显扬》十四[175]:无常有六或八。六者,一、无性无常,二、[176]失坏无常,三、转异[177]无常,乃至[178]六、当有无常。八种者,谓?x那[179]、相续、病、老、死、心、器、受用。初二,遍一切法[180];次三,在内色;心唯在名;器、受用在外色。彼并[181]约三界分别等[182]。
 
  然说[183]六无常三性摄者,无性无常,当知遍计所执相摄。余无常、依他起摄。圆成实[184]无无常义[185]。
 
  何故此论[186]等言:三性俱有无常?
 
  「垢、净」名「转变」,在圆成实;彼论[187]「转异」是依他起,非圆成实!
 
  会云?据实,无常有二义?一、有生灭体之无常,二、无他常故名无常。此唯在二性[188];圆成实性,二种俱无。《显扬》据此,故言一性无无常[189]。此论、《中边》约诠为论,圆成实性,亦名无常。体是常法,非无、非有,为但约诠,为论故也[190]。
 
  又此中「垢、净」[191],约诠谈旨。彼论「转异」,谈诠之体。故二论所说,义各不同,非相[192]违也。 
 
  又彼说十五种无常等,如彼广解[193]。
 
 
 
【疏翼】
 
  《枢要》卷下云?
 
无性无常,《对法》?卷六?等苦谛无常行皆有此行?如云「无常相者,略有十二?谓非有相(藏文作「medpa\'imtshanbiddav/」)、坏灭(藏文作「rnampar\'jigpa\'i/」)相、变异(藏文作「\'gyurba\'i/」)相、别离(藏文作「bralba\'i/」)相、现前(藏文作「beba\'i/」)相、法尔(藏文作「chosbidkyi/」)相、?x那(藏文作「skadciggi/」)相、相续(藏文作「rgyungyi/」)相、病等(藏文作「nadlasogspa\'i/」)相(《显扬》分作老、病、死、三门)、种种心行转(藏文作「semssnatshogskyirnampar\'gyurba\'i/」)相、资产兴衰(藏文作「lovsspyodphunsumtshogspargudpa\'i/」)相、器世成坏(藏文作「snod\'jigpadavchagspa\'i/」)相(《显扬》只作「器门」,六种、八种,合有十四,病等三门合而为一,即为十二)。非有相者,谓蕴、处、界,于一切时我、我所性常非有故。言无常者,是非有义(藏文作「mirtagpanidgagpa\'idonyinpa\'iphyirro/」)。由苦圣谛恒无有我、我所自性。「无」者,是除遣义。「常」者,是一切时义。以常无故,名曰「无常」。?初除所执,次观依他故,亦可性、谛俱实。
 
  「别抄」卷四云?
 
《显扬》但约依他性义分八种也。问?三种无常为理?为行?解云?所观三性,即为三理。能观之智对此所现,即为三行也。
 
 
 
【论文】
 
八‧四一七 苦有三者,一、所取苦,我、法二执,所依取故;二、事相苦,三苦相故;三、和合苦,苦相合故。
 
 
 
【疏翼】
 
  第二广答中,第二苦中苦行辨。
 
 
 
【述记‧卷五十二】
 
  一、所取苦[194]:为「我、法」二能执心之「所取」故。能执是苦,此无、假立,故亦名苦。苦,实有法,此是无故,名为假苦。性实,而谛假,非苦谛故。旧《中边》云[195]?一、取苦,新同此论。以下《中边》旧文,更不叙也。
 
  二、事相苦:可解,三苦为「相故」[196]。
 
  三、和合苦:苦相合故[197]。谓即真如与一切有漏有为苦相合故,名苦,体实非也。性实而谛假。
 
  如次,三性,新《中边》同[198]。
 
 
 
【论文】
 
八‧四一八 空有三者,一、无性空,性非有故;二、异性空,与妄所执自性异故;三、自性空,二空所显为自性故。
 
 
 
【疏翼】
 
  第二广答中,第三苦中空行辨。
 
 
 
【述记‧卷五十二】
 
  初空可解,正是空行[199]。
 
  二、异性空[200]:此即有为有体之法,「与计所执」体性不同。异于彼无、无无性故,说之为空。体实非空,缘之为空,空无所执。
 
  三、自性空:二空所显为自性故[201]。
 
  此三皆是空行所行,故名空行[202]。
 
  《显扬》十五[203]云?一、无体空,二、远离空,三、除遣空。言「远离」者,无所执相义;「除遣空」者,除遣二我显此空故。彼十五云:遍计所执等三性,如次立三空。
 
 
 
【论文】
 
八‧四一九 无我三者,一、无相无我,我相无故;二、异相无我,与妄所执我相异故;三、自相无我,无我所显为自相故。
 
 
 
【疏翼】
 
  第二广答中,第四苦中无我行辨。
 
 
 
【述记‧卷五十二】
 
  「一、无相无我:我相」体「无故」[204]。
 
  「二、异相无我:与」「我相异故」[205]。
 
  「三、自相无我」义同「空」释[206]。
 
 
 
【疏翼】
 
  安慧《辩中边论释‧辨真实品》?德格,bi,247A.5?云:
 
空性与无我,此二有何差别?有说?若处,彼无有,即此由彼说为空。若有由彼非是我,亦即非是自性者,即此说为无我。如是即此二差别,有说?义虽都无差别,然由安立不同,如是若于此中,彼无所有,即由此而无彼之自性,故说为无我;另一由此中以非圆满成就为自性故,说为空性,为显示对治增益及损减二边客尘故。
 
 
 
【论文】
 
八‧四二○ 集谛三者,一、习气集,谓遍计所执自性[207]习气,执彼习气,假立彼名;二、等起集,谓业、烦恼;三、未离系集,谓未离障真如。
 
 
 
【疏翼】
 
  第二广答中,第五集谛三行相。
 
 
 
 
 
【述记‧卷五十二】
 
  何因苦谛四行各三;集等三谛,总有三种?
 
  苦谛诸行,义通诸谛,故名分三,行相宽故[208]。余谛之下行相局故,总为三也。
 
  《中边》又云:四除四倒[209],苦行各分三;余非除四倒,故不分三也。
 
  一、习气集[210]:此谛实而性假。执彼我法之习气,体是依他。从所因为名,假立遍计所执。或缘此起执,名为「执」,彼作所遍计,假所执摄。从能依为名,假也。
 
  [211]平等而起故:烦恼起业,业起果故。
 
  三、未离系集[212]:假名为「集」,性实而谛假。
 
  如次三[213]性,彼[214]论皆同。
 
【论文】
 
八‧四二一 灭谛三者,一、自性灭,自性不生故;二、二取灭,谓择灭二取不生故;三、本性灭,谓真如故。
 
 
 
【疏翼】
 
  第二广答中,第六灭谛三行相。
 
 
 
【述记‧卷五十二】
 
  一、自性灭[215]:「灭」者,「不生」义故。性实,假名为「灭」,实[216]非谛摄。
 
  二、二取灭:能、所取无故[217]。护法、安慧各有别解[218]。从所无,得灭依他,假名「灭谛」。灭谛[219]实非依他,故性假。《中边》云:二取不生[220]。
 
  三、本性灭:《中边》云?谓择灭及真如[221]。与此相违,如彼抄会[222]。如次配[223]三性。
 
 
 
 
 
【论文】
 
八‧四二二 道谛三者,一、遍知道,能知遍计所执故;二、永断道,能断依他故;三、作证道,能证圆成实故。
 
 
 
【疏翼】
 
  第二广答中,第七道谛三行相。于中分二?一、别配三性,二、遍知摄宽。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一、遍知道[224]:从所知为名,名「计所执」,谛实而性假。
 
  二、永断道:但说所断[225]染分,名曰「依他」。能断圆[226]成实摄,从所断,名「依他」性,谛实而性假,或「能断」体即是「依他」,性、谛俱实。
 
  三、作证道[227]:或假、或实,如依他说。
 
  如次配三[228]性。
 
 
 
 
 
【论文】
 
八‧四二三 然遍知道,亦通后二。
 
 
 
【疏翼】
 
  第七道谛三行相中,第二遍知摄宽。
 
 
 
【述记‧卷五十二】
 
  「遍知」,名宽,故七十四说皆「应遍知」[229]。《显扬》六[230]说「遍计所执」,唯应遍知[231],无余义故[232],别得总名。余二性、皆遍知,由彼别可应断、应证,如次得名。
 
 
 
【疏翼】
 
  以上第二答中,第二广答讫。
 
 
 
【论文】
 
八‧四二四 七三三性,如次配释。今于此中所配三性,或假或实,如理应知。
 
 
 
【疏翼】
 
  第二答中,第三总结。
 
 
 
【述记‧卷五十二】
 
  下、总结也。
 
  此苦谛下有四种三,余三谛下各三,总七种三[233]。彼与三性,如次配属。《中边》第二卷[234]说同。或假,或实,如理应思。已随文出讫,此如《中边》第二抄[235]解,不能重叙。
 
 
 
【疏翼】
 
  以上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六与四谛相摄门讫。
 
 
 
【论文】
 
八‧四二五 三解脱门所行境界,与此三性,相摄云何?
 
 
 
【疏翼】
 
  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七与三解脱门相摄。于中亦二?一、问,二、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七、三解脱[236]相摄门。
 
  此、为问也。
 
 
 
【论文】
 
八‧四二六 理实皆通,随相各一,空、无愿、相,如次应知。
 
 
 
【疏翼】
 
  于中分二?一、辨三解脱门,二、辨三无生忍。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皆通」三性?谓缘依他上,无计所执,因显成实。成实因「空」所显,即为「空」境。俱不于此起愿求故,为「无愿」境。非缘遍计所执真如,起愿求故。如「空」,缘此三为「无相」故,为「无相」境。
 
  七十二说:五事中[237],相通三种──谓空、无愿、无相──亦三种境。
 
  此中既言「三解脱门」,即唯出世修所生慧。以证,故说。第七十二、《显扬》第二[238]皆言「解脱门」言,唯出世修慧[239]。
 
  既尔,有漏、无漏五事中相为三种境,即[240]依他圆成皆通三境,净分依他属圆成实,缘之亦为「无相」。道[241]四行名「无相」故。《显扬》第二云:道四行通三解脱门[242]。《瑜伽》第十二说?若于此处,无有彼物,观之为空[243],名空性。即所观空,无可希愿,故名无愿。观[244]此远离一切行相[245],故名无相[246]。即缘遍计所执为三解脱门。故今总言理实三性皆通三解脱门。
 
  随增别相,说三性空等如次各一,七十四、《显扬》第六[247]说:由初性故,立空解脱门;由第二性故,立无愿解脱门;由圆成实性故,立无相解脱门;意可知也,如《枢要》说[248]。
 
【论文】
 
八‧四二七 缘此复生三无生忍:一、本性无生忍;二、自然无生忍;三、惑苦无生忍。如次,此三是彼境故。
 
 
 
【疏翼】
 
  第二答中,第二辨三无生。
 
 
 
【述记‧卷五十二】
 
  「忍」[249]者,智也;证印[250],名「忍」。第七十四、《显扬》第六[251]文皆同此[252]。此文意可解,缘此三性生三忍也?遍计所执,本体无生;依他缘起,无自然生;证圆成时,惑苦不起;是名三种无生忍别。不说依他因缘亦无,名无生忍。
 
  《显扬》[253]云?此三忍,在不退地[254]。即初地以去证三性时,得此三忍[255]也,如《对法‧第十二抄》引《大智度论》[256]。故八十六说?一切行苦,依无愿即缘[257]此依他[258]。「一切法无我」、「依空」,即缘此计所执。「涅??寂静」,即缘此圆成。
 
  此论略而不说,应会诸论三解脱门等,义如别抄[259]。
 
 
 
【疏翼】
 
  以上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七与三解脱相摄?及第二子门与三无生忍相摄?讫。
 
 
 
【论文】
 
八‧四二八 此三云何摄彼二谛?
 
 
 
【疏翼】
 
  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八与真俗二谛相摄门。于中亦二?一、问,二、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八、二谛[260]相摄门。
 
  此、问起也。
 
 
 
 
 
【论文】
 
八‧四二九 应知世俗具此三种,胜义唯是圆成实性。
 
 
 
【疏翼】
 
  第八与真俗二谛相摄门中,第二答。于中有二?一、总出,二、别释。此即初文。文易可知。《述记》无文。
 
 
 
【论文】
 
八‧四三○ 世俗有三:一、假世俗,二、行世俗,三、显了世俗。如次应知即此三性。
 
 
 
【疏翼】
 
  第二答中,第二别释。于中分二?一、辨三世俗,二、辨三胜义。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假世俗[261]」者,实无体性,可名「世俗」,唯有其名,假名「世俗」,四世俗中第一世俗[262]摄。
 
  第二体、有为「行」。正体是世俗,简胜义谛亦世俗,故名为「行」。旧[263]《中边》云?取行世俗[264]。唯有为依他,故四世俗中第二、第三摄[265];第三[266]摄者,心上变似四谛相理,不离于事,依他起摄。
 
  三、显了世俗[267]。
 
  此三名,与彼新《中边论》同。谓断染依他、遍计所执无、二空为门显真如,名圆成实。四世俗中,第四世俗[268]摄。或此世俗亦取四中第三,是无漏故。如次,配三性。
 
  《显扬论》亦有此文[269]。
 
 
 
【论文】
 
八‧四三一 胜义有三:一、义胜义,谓真如,胜之义故;二、得胜义,谓涅??,胜即义故;三、行圣义,谓圣道,胜为义故,无变、无倒,随其所应。故皆摄在圆成实性[270]。
 
 
 
【疏翼】
 
  第二别释中,第二辨三胜义。
 
 
 
【述记‧卷五十二】
 
  第一、[271]胜义,依士释也,第四胜义[272]收[273]。
 
  第二、得胜义[274],谓涅??[275],持业释[276]也,第三胜义摄[277]。因「证」显故;约「得」辨故。真如旧成,不说为得;涅??后显,故立「得」名。
 
  第「三、行[278]」者[279],第二胜义[280]摄。理稍胜故。若随事者,亦初胜义[281],有[282]财释也。旧《中边》云?正行真实[283],此三,新翻,名、体同此。
 
  前二[284]「无变」[285],不生灭故;第三「无倒」。随其所应,皆圆成实。无漏依他,此中说名圆成实故。下[286]自广明二谛,不假预陈。
 
【疏翼】
 
  以上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八与真俗二谛相摄门讫。
 
 
 
【论文】
 
八‧四三二 如是三性,何智所行?
 
 
 
【疏翼】
 
  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九凡圣智所行门。于中亦二?一、问,二、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九、凡圣智境门。
 
  此、问起也。
 
 
 
【论文】
 
八‧四三三 遍计所执都非智所行,以无自体、非所缘缘故。愚夫执有,圣者达无,亦得说为凡、圣智境;依他起性,二智所行;圆成实性,唯圣智境。
 
 
 
【疏翼】
 
  第九凡圣智所行门中,第二答。
 
 
 
【述记‧卷五十二】
 
  初性是无,非所缘缘。所缘缘体具二义故,必有体故[287]。
 
  若尔,佛智境[288]应不缘彼!缘与不缘,皆有过失──不缘,不知无故,如何复言[289]此「应遍知[290]」?若缘者,如何成所缘缘?
 
  解云?亲所缘缘,即不缘彼,非有法故。以[291]本无质,别变似无,名缘无[292]应知。缘无,如缘他心[293],不尔,即违圣教道理,如缘他心。《二十唯识》说?不知如佛不可思议[294]境[295]。虽尔,不言亲缘。上来论意,不许亲缘故。
 
  解彼文云?然称实知,佛亲证相,故名现量。明净圆极,胜二乘故。乃至缘过、未天眼、宿命亦尔。佛智生时,有此相起,佛亲证相圆明、圆极,胜声闻等,名之为「知」,非亲证也。言「不思议」者,是胜义圆明圆极义故,非谓亲证彼心心外取故[296]。圣者以此达为无,心外无无故,但见自心之上依他起[297]相,不见心所取上实我实法。实我、实法,都无所有,作此无相,故名「应知」[298]。
 
  此护法义,如《二十唯识》抄三[299]解[300]。七十四说「初性非凡圣智所[301]行」,「以无相故」,然说「应知」。故此解胜。
 
  彼论依他、圆成,说境同此[302]。依他,然是世间无漏圣智之境,非出世智,有为法故。《佛地》第七引《瑜伽》[303]等说?初非圣境;后非凡境;中是二境。初性是无,非圣所证,复不执故;后性胜义,非凡智亲缘[304]。
 
  若尔,圣智不知一切!彼既是无,智何所知?若知为有,则成颠倒!若知为无,则非初[305]性!心所现无,依他起摄。真如理无,圆成实摄。是故圣智虽知有、无,而不缘彼初[306]性为境。与前说同,非不证无,便非圣智。勿心外法,亦能缘故。凡虽缘如,不得实故,说非彼境。
 
  总有三文?一、初非凡圣所行,后非凡所行。二、初非圣所行。三、通凡、圣智所行,后亦应然[307],《疏》所取故[308]。
 
【疏翼】
 
  以上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九凡圣智所行境门讫。
 
 
 
【论文】
 
八‧四三四 此三性中,几假几实?
 
 
 
【疏翼】
 
  第一十一分别中,第十假实分别门。亦分为二?一、问,二、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十、假实门。
 
 
 
【论文】
 
八‧四三五 遍计所执,妄安立故,可说为假;无体相故,非假非实。
 
 
 
【疏翼】
 
  第十假实分别门中,第二答。于中分三?一、辨初性假实,二、辨第二性假实,三、辨第三性假实。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初性有名无体,妄情安立,可说为假。谈其法体,既「无有相」,「非假、非实」,非兔角等,可说假实。必依有体总、别法上,立为假实故。
 
 
 
【论文】
 
八‧四三六 依他起性有实、有假。聚集、相续、分位性故,说为假有;心、心所、色从缘生故,说为实有;若无实法,假法亦无,假依实因而设立故。
 
 
 
【疏翼】
 
  第二答中,第二辨第二性假实。
 
 
 
【述记‧卷五十二】
 
  此第二性有实、有假。
 
  假有三种?一、聚集假:如瓶、盆、有情等,是聚集法,多法一时所集成故[309]。能集成故[310],能集成虽实,所成是假。二、「相续」假者,如过、未等世,唯有因果是相续性,多法多时立一假法。如佛说言?昔者鹿王,今我身是。所依五蕴,?x那灭者,虽体是实,于此多法相续假立一有情,至今犹在故[311]。三、「分位」假者,如不相应行是分位性,故皆是假。一法一时上立,如一色上名有漏、可见、有对,亦名色等,并是于一法上假施设故。若彼实者,应有多体!其忿、恨等,皆此假摄[312]。心、心所、色,从因缘种生,故说为实。[313]
 
  若清辨等依胜义谛、依他等并名假者[314],依他之中自无实法,假法亦无。一种类中假法,必依实因而施设故。《显扬》十六[315]三性中说?不应宣说法唯是假有。何以故?假法必有所依因故,非无实法假法成立。若金此者,无实物故,假亦是无。即应破坏假实二法!二法坏故,杂染之法,应不可得!杂染现[316]可得,当知必有依他起性。又云?依他不[317]如施设,决定是有;亦非一切决定是无;故一切种非有、非无。然许皆可言说?谓若有、若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318]。此性通假实[319]。由世俗故,说为有。若胜义中,非有、非非有,不可说故。
 
  《对法》第三说?待名言故,一切皆假[320];不待名言故,一切皆实[321]。
 
  真谛三藏《解拳论[322]》成此三假,陈那菩萨造[323],如别章[324]说。
 
  问?第二卷吠世师难「假法必依真事、似事,共法而立」,彼皆破之。何故此中假依实法,无实,假无?
 
  答?彼计真事即实句义。似事依此真故成,共法是德。又真事是法自相,今破彼实等句义真事。真事无故,似事亦无,德句共法亦无。非于自相有似名起,今于法共相方有似名生。然共相中要须稍有体法,如青、黄,心、心所等,方可假说长短等[325]不相应,为假法。非无彼实,有此假故。前破他真,真非实故──于彼所执,体全无故;今言实事,稍拟宜故[326]。
 
  问?若尔,何故说依他名似我法[327]?我、法实事无故。
 
  答?前言依他,似彼妄情能执实我、实法,说之[328]为假[329]。还是依实说假我法[330],非依妄情之境说假我、法。我、法无故[331]。
 
 
 
【论文】
 
八‧四三七 圆成实性,唯是实有,不依他缘,而施设故。
 
【疏翼】
 
  第二答中,第三辨第三性假实。
 
 
 
【述记‧卷五十二】
 
  七十二「五法」中,亦言唯是实有,胜义摄故[332]。
 
 
 
【疏翼】
 
  以上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十假实分别门讫。
 
 
 
【论文】
 
八‧四三八 此三为异?为不异耶?
 
 
 
【疏翼】
 
  第十一门分别中,第十一三性异不异门。于中亦二?一、问,二、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十一、三性对辨异不异门。
 
  前论本颂[333],与有[334]体法别自相对,明异不异,诸论所无。今此三性对明异不异,《摄论》[335]等有。
 
 
 
【论文】
 
八‧四三九 应说俱非。无别体故,妄执、缘起,真义别故。
 
 
 
【疏翼】
 
  第十一三性异不异门中,第二答。
 
 
 
【述记‧卷五十二】
 
  若言异者,「无别体故」,谓妄所执名初,非离依他,别有初性体;若彼有体,可说异故[336]。圆成实性是依他之实性[337],不可说三性异也。非不异者,「妄执」是初性,「缘起」是第二性,「真义」是第三性,既此三别,不可言非不异,如前[338]所引《摄大乘》[339]说。
 
 
 
【疏翼】
 
  以上第二诸门解释中,第一以十一门分别讫。
 
 
 
【论文】
 
八‧四四○ 如是三性,义类无边,恐厌繁文,略示纲要。
 
 
 
【疏翼】
 
  第二诸门解释中,第二总结止繁?亦即「总指例」?。
 
 
 
【述记‧卷五十二末】
 
  自下第二、总结止繁。
 
  「义类无边」者,《显扬》第六[340]、第十七[341]、第十六[342]。说三性各五业等[343],
 
  三性是三乘菩提方便[344],三性决了隐密义经[345]。《摄大乘》说:《梵问经》:不得生死、涅??等是[346];金土藏[347]喻是[348];一切法常、无常是[349]。[350]通达三性时,行于相?行无相耶[351]?悟入遍计,性入何性?乃至入圆成实,除遣何性[352]?三性依止五事中何事[353]?
 
  「若无」初性,有何过[354]?于依他中,应无名言执;名言执无故[355],应无染净。无第二性,有何过?不由功用[356],一切杂染皆应非有;此染[357]无者,应无清净。无圆成实有何过?一切清净品,皆应不可知!
 
  三性粗、细,难见、极难了,亦尔[358]。
 
  几无体能转有体等[359]。
 
  几性不生能生生等[360]。
 
  三性「执、无执相[361]」。
 
  三性各云何知[362]?
 
  三性「几自非染,能令他染」等[363]。
 
  三性各「以何为喻[364]」。
 
  [365]《中边论》说:色蕴[366]有三种?一、所执义色」:色家分别性[367]。「二、分别义色[368]」:色家依他性[369]。「三、法性色[370]」:色家真实性[371]。色通相故,一色通三性,乃至识蕴,乃至十二处亦尔。
 
  如是等门,义类无尽。皆易知故,恐厌繁文,今此论中,略示纲要。然此等,并收诸经论尽[372],更无一余。
 
  《对法》第十二、别抄[373]有异,应取解之[374]。
 
【疏翼】
 
  以上第二后?第二十至第二十四?五颂答唯有识便违经难中,第一初?第二十至第二十二?三颂释无境三自性不成难讫。
 
 
 
 
 
 
 
 
--------------------------------------------------------------------------------
 
[1]「上来已解三性体讫」八字,《金藏》有,余无。
 
[2]「此为第二」四字,《金藏》有,余无。
 
[3]本论卷二初云?
 
诸无为法略有二种?一、依识变,假施设有:谓曾闻说虚空等名,随分别有虚空等相。数习力故,心等生时,似虚空等无为相现。此所现相,前后相似无有变易,假说为常。二、依法性,假施设有:谓空无我所显真如。有无俱非,心言路绝,与一切法非一异等。是法真理,故名法性。离诸障碍,故名虚空。由简择力灭诸杂染,究竟证会,故名择灭。不由择力,本性清净,或缘缺所显,故非择灭。苦乐受灭,故名不动。想受不行,名想受灭。此五皆依真如假立。
 
[4]《胜宗十句义论》第一「实句义」中第五实云?
 
空云何?谓唯有声,是名空。
 
 第十「无说句义」云?
 
无说句义云何?谓五种无名无说句义。何等为五?一、未生无?实、德、业因缘未会?,二、已灭无,三、更互无,四、不会无?有性与实等无合无和?,五、毕竟无。
 
 《金七十论》卷上云?
 
四、不遍者,自性及我遍一切处。谓地、空、天、大等诸物,则不如是,不遍一切故,是故与性异。
 
 又卷下云?
 
我正遍见自性已,然后得解脱。
 
[5]《摄论》卷二,此三自性各有二种:
 
圆成实性亦有二种?一者、自性圆成实?藏文作「ravbźingyisyovssugrubpadav/」?故,二者、清净圆成实故。由此故成圆成实性。
 
[6]即所变空等。
 
[7]「真」字,《金藏》无。
 
[8]即《中边论》卷中〈辨真实品〉。
 
[9]「七」字,《述记》原作「十」,今改。即《佛地经论》卷七。
 
[10]《中边》谓前三依二性,后四依圆成实。
 
[11]见《中边论》卷中。
 
[12]「即」字,《金藏》有,余无。
 
[13]「言」字,《金藏》无。
 
[14]「生起真实」,梵文为「pravrtti-tathata」;藏文作「\'jugpa\'idekhona/」。
 
[15]「七」,《金藏》误作「二」。
 
 如《瑜伽》卷七十七云:
 
流转真如?藏文作「\'byuvba\'idekhonabid/」?:谓一切行无先后性?藏文作「\'dubyedrnamskyithogmadavthamamedpabidgavyinpa\'o/」。意为「诸行无始终性」?。
 
[16]「唯」字,《金藏》误作「为」。
 
[17]《显扬》卷三云?
 
真如作意相者,谓缘七种遍满真如作意,广说如经。一、流转真如作意:谓已见谛诸菩萨以增上法行善修治作意于染净法时,思惟诸行无始世来流转实性。既思惟已,离无因见及不平等因见。
 
[18]即我我及法我二无性。
 
[19]《瑜伽》卷七十七原文为:
 
相真如?藏文作「mtshanbidkyidebźinbid/」?,谓一切法补特伽罗无我性及法无我性?藏文作「chosthamscadkyigavzaglabdagmedpadavchoslabdagmedpabidgavyinpa\'o/」?。
 
[20]《显扬》卷三云?
 
二、实相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染净法因,思惟诸法众生无我性及法无我性?即我性及法性?,既思惟已,一切身见及思惟分别众相作意不复现行。
 
[21]《中边论》中亦作「实相真实」,藏文作「相真实」。
 
[22]《金藏》作「当」,余作「应」。
 
[23]《显扬》卷三原文作:
 
三、唯识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染净法所依,思惟诸法唯识之性,既思惟已,如实了知唯心染故,众生染;唯心净故,众生净。
 
[24]「了别真如」,藏文作「rnamparrigpa\'idebźinbid/」。
 
[25]「依处」,藏文作「gnaspa\'i/」。
 
[26]「邪行」,藏文作「logparsgrubpa\'i/」。
 
[27]「净行」,藏文作「rnampardagpa\'i/」。
 
[28]「正行」,藏文作「yavdagparsgrubpa\'i/」。
 
[29]《显扬》卷三云?
 
四、安立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染污法体,思惟苦谛,既思惟已,欲令知故,为有情说。五、邪行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染污法因,思惟集谛,既思惟已,欲令断故,为有情说。六、清净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清净法体,思惟灭谛,既思惟已,欲令证故,为有情说。七、正行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清净行,思惟道谛,既思惟已,欲令修故,为有情说。
 
[30]《瑜伽》卷七十七原作:
 
当知此中由流转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故,一切有情平等平等?藏文作「mtshuvswivmbammo/」?。
 
[31]如本论卷三云?
 
非佛起余善心等位,必应现起真异熟心,如许起彼时,非佛有情故。由是,恒有真异熟心,彼心,即是此第八识。
 
[32]「佛」字,《金藏》有,余无。
 
[33]《金藏》作「摄」,余作「设」。
 
[34]《金藏》作「了」,合原文,余作「分」。
 
[35]「二」字,原作「真」。
 
[36]原作「一切声闻菩提、独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7]见《胜?经》卷五〈一乘章〉:
 
阿罗汉?及独觉?于一切无行,怖畏相住?藏文作「dgrabcomparnamsdavravrgyasrnamskyav\'dubyedthamscadlamibzadpar\'jigspa\'i\'duwesbebargnaspalagspa\'isladdu\'o/」。「无」应作「诸」?,如人执剑欲来害己。是故阿罗汉?等?无究竟乐?藏文作「vesparbyuvbawintubdebathobpamalagsso/」?。何以故?世尊!依不求依?藏文作「skyabssugyurpanigźantsholbamamchispa\'isladdu\'o/」?,如众生无依,彼彼恐怖,以恐怖故,则求归依。如是阿罗汉?辟支佛?有恐怖,以恐怖故?藏文作「\'jigspadesskragpas/」?,依于如来。世尊!阿罗汉、辟支佛有怖畏,是故阿罗汉、辟支佛有余生法不尽?藏文作「skyeba\'ichoskyilhagmadavbcaspalagste/」?,故有生;有余梵行不成?藏文作「bstenparbgyiba\'ilhagmadavbcaspalagste/」?,故不纯?藏文作「desnadedagnidagpamalags/」?;事不究竟故?藏文作「lasmtharphyinpamalagste/」?,当有所作;不度彼故?藏文作「dedaggispavbarbgyiba\'ichosgźanyavmavdumchiste/」?,当有所断;以不断故?藏文作「dedagmaspavspas/」?,去涅??远?藏文作「myavanlas\'daspa\'idbyivsdavrivbalagsso/」?。何以故?唯有如来应等正觉得般涅??,成就一切功德。阿罗汉、辟支佛不成就一切功德。言得涅??者,是佛方便,唯有如来得般涅??、成就无量?藏文作「bsamgyismikhyabpadavldanpa/」?故;阿罗汉、辟支佛成就有量功德,言得涅??者,是佛方便,唯有如来得般涅??,一切所应断过皆悉断灭,成就第一清净?藏文作「mchogtuyovssudagpa/」?故;阿罗汉、辟支佛有余过,非第一清净,言得涅??者,是佛方便,唯有如来得般涅??,为一切众生之所瞻仰?藏文作「bcomldan\'dasdeltalagspas/」?,出过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境界?藏文无此十二字?;是故阿罗汉、辟支佛,去涅??远。
 
[38]本论卷十云?
 
有处说彼都无涅??,岂有余依彼亦非有?然声闻等身智在时,有所知障,苦依未尽,圆寂义隐,说无涅??。非彼实无烦恼障尽所显真理有余涅??。尔时未证无余圆寂,亦说彼无无余依。非彼后时灭身智已,无苦依尽无余涅??。或说二乘无涅??者,依无住处,不依前三。
 
[39]《中边论》卷中颂云?
 
清净境二种,摄在于一处。
 
 解云?
 
「一处」者,真实性。
 
[40]「止观」,原作「奢摩地,毗钵舍那」。
 
[41]「胜止、观所摄受」,藏文作「thospathamscad\'drespa\'ichosladmigs
 <,/DIV>
 pa\'iźignasdavlhagmthovgisbsduspa\'iwesrab/」。
 
[42]如理《义演》云?
 
意明二乘亦依生空门证四谛如,不依前三真如也。
 
[43]「真」字,《金藏》有,余无。
 
[44]即《显扬》卷十六〈成无性品〉第七,如云?
 
此胜义谛当知即是圆成实自性。问?何因缘故七种真如名胜义谛?答?由是二最胜智所行故。谓出世间智及此后得世间智。由此胜义无戏论故,非余智境。又此胜义无戏论故,于有相法,离一异性。何以故?由此真如于有相法不可说异,亦非不异故。
 
[45]见《中边论》卷中〈辨真实品〉第三。原文为:
 
谓彼流转、安立、邪行,依根本中遍计所执及依他起。
 
[46]《辩中边论述记》卷中云?
 
三、随相相摄?「流转」妄执缘起,生死法故。余二,杂染故。
 
[47]《辩中边论述记》卷中〈辨真实品〉第三中云?
 
梵本无此言,译者添之。
 
 藏文亦无。
 
[48]「前」字,《金藏》无。
 
[49]《瑜伽》卷三末云:
 
或立六种?谓受、想、相应行、不相应行、色、无为。
 
 「不相应行」亦属行蕴。前后法数均不及识,岂均以识相而影显之
 
 耶?
 
[50]如本论卷八云?
 
心等变似虚空等相,随心生故,依他起摄。愚夫于中,妄执实有,此即遍计所执性摄。
 
[51]即《中边论》卷中〈辨真实品〉说「十种善巧真实」。
 
[52]「如」字,《金藏》有,余无。
 
[53]《辩中边论》原文为:
 
此蕴等十,各有三义。且色蕴中有三义者?一、所执义色:谓色之遍计所执性。二、分别义色:谓色之依他起性。此中分别以为色故?藏文作「delagzugssurnamparrtogparbyeddo/」?。三、法性义色?藏文作「chosbidkyigzugs/」?:谓色之圆成实性。
 
[54]如本论卷八云?
 
若于真如,假施设有虚空等义,圆成实摄。
 
[55]「第」字,《金藏》有,余无。
 
[56]一、与五事相摄,二、与五相相摄。
 
[57]见《杂集论述记》卷十,如云?
 
五法中体,有说?五识唯有漏,唯分别相摄。有说?通无漏及余二。若有漏,如前?名、相?二法摄。无漏者,正智摄。《唯识论》?卷八末?说无漏能所诠、见,及有为相分,皆正智故?如此中云「无漏心等离戏论故,但总名正智,不说能所诠」?。三性之体,准此二说应知。
 
[58]《瑜伽》卷七十四初云?
 
问?三种自性、相等五法,初自性,五法中几所摄?答?都非所摄。
 
问?第二自性,几所摄?答?四所摄。问?第三自性,几所摄?答?一所摄。
 
[59]〈摄净义品〉第二,全同《瑜伽》。
 
[60]即《显扬》第十六〈成无性品〉第七云?
 
遍计所执自相是无。何以故?五事所不摄故。除五事外,更无所有。
 
[61]「圆」字,《金藏》无。
 
[62]「三」字,《金藏》无。
 
[63]《三无性论》卷上初云?
 
分别性者,无有体相。何以故?此性非五藏所摄故。若法是有,不出五藏。
 
 此即《显扬‧成无性品》异译。
 
[64]如《佛性论》卷二初云?
 
问曰?于五法中,几法摄第一性?答曰?五法并不可摄。何以故?为无体故。
 
问曰?第二性几法能摄?答曰?有四法摄。
 
问曰?第三性几法能摄?答曰?唯如如一法能摄。
 
[65]即不依彼译文。
 
[66]「二、三」,《述记》原作「三、四」,今改。
 
[67]「有戏论」三字,《金藏》有,余无。
 
[68]《瑜伽》卷七十四原作「依他起自性杂染分」。
 
[69]「缘」字,原作「缘彼」。
 
[70]此上问答,《瑜伽》卷七十四原文作:
 
问:若依他起自性亦正智所摄,何故前说依他起自性缘遍计所执自性执应可了知?答:彼意唯说依他起自性杂染分,非清净分。若清净分,当知缘彼无执应可了知。
 
[71]「中」字,《述记》原作「上」,今改。
 
[72]即玄奘译《辩中边论》卷中。
 
[73]旧《中边论》颂云?
 
相及于分别,名字、二性摄;圣智与如如,此二一性摄。
 
 新《辩中边论》颂文?
 
名、遍计所执,相、分别、依他;真如及正智,圆成实所摄。
 
[74]《金藏》作「谓」,余作「设」。
 
[75]「今」字,《金藏》有,余无。
 
[76]即《瑜伽》卷七十四。
 
[77]即十卷《楞伽》卷七〈五法门品〉及卷十二;七卷《楞伽》卷五〈?x
 
 那品〉第六;四卷《楞伽》卷四〈一切佛语心品〉。
 
[78]如四卷《楞伽》云?
 
大慧!彼名及相,是妄想自性。大慧!若依彼妄想生心、心法,名俱时生,如日光俱种种相各别分别持,是名缘起自性。大慧!正智、如如者,不可坏故,名成自性。
 
[79]如十卷《楞伽》云?
 
大慧!名、相为分别法相?乱在于「分别法相」一译名上?。大慧!依他二法二分别?即指能取、所取,能诠、所诠等?生心、心数法,一时非前后。如日共光明一时而有,分别种种相。大慧!是名三相,依因缘力生故?七卷《楞伽》云「以依彼分别心、心所法俱时而起,如日与光,是缘起性」。藏文云「delagnaswivźugspa\'irnamparrtogpasemsdavsemslasbyuvbaźesbsgragspabimadav\'odzerlhancigpabźindusgcigtubyuvbasnatshogsmtshanbidrnamparrtogpakhovduchudparbyedpa\'iravbźinniblogroschenpogźangyidbavźesbya\'o/」?。
 
[80]《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第五与《瑜伽》卷七十六同。
 
[81]「圆」字,《金藏》有,余无。
 
[82]如《瑜伽》卷七十六云?
 
如是我今领解?藏文作「\'tshalte/」?世尊所说义者,若于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相中?藏文作「rnamparrtogpa\'ispyodyulkunbrtagspa\'imtshanbidkyignas/\'dubyedkyimtshanmala/」?,假名安立?藏文作「mivdavbrdarrnampargźagpa/」?,以为色蕴或自性相,或差别相?藏文作「gzugskyiphuvpoźesvobobidkyimtshanbiddam/byebraggimtshanbiddu/」?,假名安立为色蕴生,为色蕴灭,及为色蕴永断、遍知,或自性相,或差别相,是名遍计所执相。世尊依此施设,诸法相无自性性?藏文作「chosrnamskyimtshanbidvobomamchispabid\'dogsparmdzadlagsso/」?,若即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所有?相,是名依他起相。世尊依此施设诸法生无自性性?藏文作「chosrnamskyiskyebavobodemamchispabiddav/」?,及一分胜义无自性性?藏文作「delascigwosdondampavobobidmamchispabidkyav\'dogsparmdzadlagsso/」?。如是我今领解世尊所说义者,若即于此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所有?相中,由遍计所执相不成实故?藏文作「\'dubyedkyimtshanmadebidkunbrtagspa\'imtshanderyovssumagrubciv/」?,即此自性无自性性?藏文作「vobobiddekhonasvobobidmamchispabid/」?,法无我,真如清净所缘?藏文作「choslabdagmamchis/debźinbidrnampardagpa\'idmigspagavlagspadeni/」?,是名圆成实性。世尊依此施设一分胜义无自性性?藏文作「delascigwosdondampavobobidmamchispabidlasgcig\'dogsparmdzadlagsso/」?。
 
[83]「称」字,《述记》误作「摄」,今改。
 
[84]见《摄论》卷二、无性《释》卷五初。如云?
 
如依他起自性,遍计所执分虽显现可得,而非称彼体?藏文作「gźangyidbavgivobobidkuntubrtagspa\'ivobobiddujiltarsnavbade\'ibdagbidmayinparcimvonźena/」?。
 
[85]「见」字,《金藏》有,余无。
 
[86]「所诠」二字,《义演》作「之余」;「诠」字,《金藏》作「余」。
 
[87]即《摄论》。
 
[88]《摄论‧释世亲》原作:
 
此中安立名为依他起,义为遍计所执。以依他起由名势力?藏文作「mivgźangyidbavkyistobskyis/」?,成遍计所执故。
 
[89]似不可定。
 
[90]「相」字,《金藏》有,余无。
 
[91]见金陵本第七十二卷第五页以下。
 
[92]见金陵本第七十三卷第十二页以下。
 
[93]「七十三说五法」六字,《金藏》有,余无。
 
[94]谓金陵本第七十三卷第十二页下,至七十四卷第八页上。
 
[95]《辩中边论述记》卷中,解「五法摄在三性」云?
 
此中「摄」义,及余论四处各异,如《成唯识》第八大和会。
 
 即互参详。
 
[96]「杂」字,《金藏》有,余无。
 
[97]即《中边论‧辨真实品》。
 
[98]即十善巧真实,藏文作「mkhaspa\'idekhonabcu/」。
 
[99]为对治十种我见,说十善巧。一一善巧各有三义?一、所执义,
 
 二、分别义,三、法性义。如《中边论》云?
 
于蕴等十法,起十种我见?藏文作「bdagmedpala\'dzinparnampa\'dibcuni/」?:一、执一性?藏文作「gcigpur\'dzinpa/」。该论《述记》云「谓执蕴体为我是一,今说有五」?,二、执因性?藏文作「rgyur\'dzinpa/」。该论《述记》云「执界是我而能为因,今说是界」?,三、执受者性?藏文作「zabar\'dzinpa/」。该论《述记》云「执处为我,然是受者,今说于处」?,四、执作者性?藏文作「byedpar\'dzinpa/」。该论《述记》云「执缘起是我,作者性故,今说是缘生」?,五、执自在转性?藏文作「ravdbavdu\'dzinpa/」。该论《述记》云「执蕴等义有自在力,令法如是不如是等,今说于我无有自在,即处、非处(藏文作「gnasdavgnasmayinpa/)」?,六、执增上义性?藏文作「bdagpor\'dzinpa/」。该论《述记》云「执根是我,有增上用,今说是根」?,七、执常性?藏文作「rtagpar\'dzinpa/」。该论《述记》云「执即蕴等我是常,今说于世(藏文作「dus/」)」?,八、执染净所依性?藏文作「kunnasbonmovspadavrnamparbyavbar\'dzinpa/」。该论《述记》云「执我是一、为染及净二别法依,今说四谛」?,九、执观行者性?藏文作「rnal\'byorcandu\'dzinpa/」。该论《述记》云「执蕴等我,体是观者,三乘观异,今说三乘」?,十、执缚解者性?藏文作「magrolbadavgrolbar\'dzinpa/」。该论《述记》云「执蕴等我有缚、有解,今说有为无为」?。
 
 又云?
 
此蕴等十各有三义,且色蕴中有三义者,一、所执义色?藏文作「kunbrtagspa\'igzugs/」?:谓色之遍计所执色?藏文作「gzugskyikunbrtagspa\'ivobobid/」?。二、分别义色?藏文作「rnamparbrtagspa\'igzugs/」?:谓色之依他起性,此中分别以为色故?藏文作「delagzugssurnamparrtogparbyeddo/」?。三、法性色义?藏文作「chosbidkyigzugs/」?:谓色之圆成实性。如色蕴中有此三义,受等四蕴、界等九法?「等九法」,藏文作「处等」?,各有三义,随应当知。如是蕴等由三义别,无不摄入彼三性中,是故当知十善巧真实,皆依根本三真实而立。
 
[100]见本论卷九初。如说「四种胜义之初」云?
 
一、世间胜义:谓蕴、处、界等。
 
[101]《金藏》作「此问」二字,余作「门」字。
 
[102]「二」字,《金藏》有,余无。
 
[103]《瑜伽》卷八十一、《显扬》卷十二云?
 
复有五相?一者、所诠相,二者、能诠相,三者、此二相应?《显扬》作「相属」,藏文多作「\'brelba/」?相,四者、执着相,五者、不执着相。
 
[104]「属」字,《金藏》有,余无。
 
[105]「谓依」等十字,《金藏》有,余无。
 
[106]「戏论」二字,《金藏》有,余无。
 
[107]《金藏》作「谓」,余作「设」。
 
[108]「等」字下,《金藏》多一「等」字。
 
[109]「第」字,《金藏》有,余无。即卷十六〈成无性品〉。
 
[110]「实」字,《金藏》有,余缺。
 
[111]即「二相属相」。
 
[112]《金藏》作「诠」,余作「执」。
 
[113]即《显扬》卷十二〈摄净义品〉第二。
 
[114]「属」字,原作「应」,《显扬》作「属」。
 
[115]「自」字,《金藏》有,余缺。
 
[116]「体」字,原作「性」。
 
[117]《瑜伽》卷八十一原文作: 
 
所诠相者,谓相等五法,如五事中已说。能诠相者,谓即于彼依止名等,为欲随说自性差别所有语言,应知此即是?「即是」二字,《显扬》作「亦能显」?遍计所执自性相。此遍计所执自性,有差别名。所谓亦名遍计所执,亦名和合所成,亦名所增益相,亦名虚妄所执,亦名言说所显,亦名文字加行?《显扬》作「方便」?,亦名唯有音声,亦名无有体相。如是等类,差别应知。此二相应?《显扬》作「属」?相者,谓所诠、能诠更互相应?《显扬》作「互相属着」?,即是遍计所执自性执所依止。执着相者,谓诸愚夫,无始时来,相续流转?《显扬》作「无始流转」?,遍计所执自性执及彼随眠。不执着相者,谓已见谛者,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及彼习气解脱。若正分别,如〈思所成地〉?卷十六初自性清净九种相?,应知其相。
 
[118]「是」字,应作「显」。
 
[119]《显扬》卷十二云?
 
谓即于彼法,依止名等,为诠诸法自体差别所有言说。此亦能显遍计所执自体应知。
 
 《瑜伽》「是」字应依《显扬》改为「显」字。
 
[120]「所成」二字,《金藏》有,余缺。《显扬》作「所依」。
 
[121]「能诠名」,还是依他起,应从《显扬》。「显」与「是」乃形近致
 
 误。
 
[122]「显」字,《述记》原作「是」,今依《显扬》改。
 
[123]如《显扬》卷十六云?
 
遍计所执自相是无。何以故?五事所不摄故,除五事外更无所有。……问?若遍计所执相,无有自体,云何能起遍计执耶?答?由名于义转故。谓随彼假名于义流转,世间愚夫执有名义决定相称真实自性。问?云何应知此是邪执?答?以二更互为客故。所以者何?以名于义非称体故,说之为客。义亦如名无所有故,说之为客。
 
[124]「彼」字,《金藏》误作「此」。《显扬》作「此」。
 
[125]即「执着相」。
 
[126]「者」字,《金藏》有,余无。
 
[127]「了知」二字,《金藏》作「即」字。
 
[128]「如实了知」四字,《金藏》有,余无。
 
[129]「解脱」二字,《金藏》有,余无。
 
[130]即彼《瑜伽》、《显扬》二论。
 
[131]以下释「世间真实」。
 
[132]中略「如于地,谓唯是地,非火等,……于乐,谓乐非苦。又若……」。
 
[133]「昔」字,《金藏》误作「共」。
 
[134]「构」字,《述记》原作「择」今改。
 
[135]以下释「道理真实」。
 
[136]中略「诸聪睿者、诸黠慧者、诸推求者、诸审察者、住寻思地者、
 
 具自辩才者……」。
 
[137]「现」字,原作「证」。
 
[138]《义演》作「已」,余作「以」。
 
[139]以下释「烦恼障净所行真实」。
 
[140]「住」字,《述记》原作「得」。
 
[141]「彼」字原作「烦恼障净智所行」。
 
[142]以下释「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
 
[143]《显扬》卷六〈摄净义品〉第二,总前上引文原作:
 
世间真实者,谓一切世间于诸事中,由串习所得悟入智见,共施设世俗性。如于地,谓唯是地,非火等,如是于水、火、风、色、声、香、味、触、饮、食、服、乘、诸庄严具及诸什物、香、?、涂、饰、歌、舞、音乐、众朋、男、女、威仪诸行、田宅、财物及苦、乐等。
 
于苦谓苦,非乐;于乐谓乐,非苦。又若略说者,谓此是此,非彼。如是谓彼是彼,非余。若事世间有情决定胜解所行,一切世间自昔传来名言,决定自他分别。共为真实,非邪思构、观察所取,是名世间真实。
道理真实者,谓正智者有道理义。诸聪睿者、诸黠慧者、诸推求者、诸审察者、住寻思地者、具自辩才者、处异生位者、随观察行者,依现、比、至教三量,极善决择智所行所知事,以证成道理所建立故,是名道理真实。
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者,谓一切声闻、独觉无漏方便智,无漏正智、无漏后所得世间智等所行境界。是名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由缘此故,于烦恼障智得清净及后证住无障碍性,是故说为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
 
问:此中何者是真实?答:谓苦、集、灭、道,名之所显四种圣谛。由简择如是四圣谛故,得入现观位;于现观位中,真实智生。
 
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者,谓于所知中能碍智故,名所知障。若真实性是解脱所知障智所行境界,是名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应知。
 
此复云何?谓诸菩萨、佛、薄伽梵为入法无我及已入极清净者,依一切法,离言说自性,假说自性。无分别平等智所行境界,谓最胜真如无上所知究竟性,此性一切正法简择,不能回转,不能过越,是名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
 
[144]即观待、作用、证成、法尔。
 
[145]即后得智。
 
[146]道邑《义蕴》云?
 
圣谛与智,俱是所行。若不取智,便为减也。
 
 智周《演秘》意同。
 
[147]见道以前七加行位。
 
[148]谓十信、十行、十住、十回向。
 
[149]《瑜伽》卷三十六初〈持瑜伽处‧真实义品〉第四。
 
[150]「等」,取《显扬》卷六、《摄论》卷二。
 
[151]如《摄论》卷二云?
 
由何、云何,而得悟入?于一切法唯有识性??由闻熏习种类?藏文作「thospa\'ibagchagskyirgyulasbyuvba/」?,如理作意所摄?藏文作「tshulbźinyidlabyedpa/」?似法、似义有见意言?藏文作「chosdavdonsnavbaltadavbcaspa\'iyidkyibrjodpadav/」?,由四寻思?藏文作「yovssutsholbabźiste/」?──谓由名、义?《对法》作「事」?、自性、差别假立寻思,及由四种如实遍智?藏文作「yavdagpajiltababźinduwespabźiste/」?──谓由名、事、自性、差别假立?藏文作「mivdav/dvospodav/vobobiddav/khyadpardubtagspadav/」?,如实遍知?原作「智」。藏文作「vobobiddavkhyadparyavdagpajiltababźinduyovssuwesparnamskyis\'jugste/」?,如是皆同不可得故?藏文作「dedagmidmigspa\'iphyirro/」?。
 
 《对法》卷六云?
 
名寻思?藏文作「mivkundutsholba/」?者,谓推求?藏文作「rtogspa/」?诸法?藏文无此二字?名身、句身、文身,自相皆不成实?藏文作「yovssugrubpamedparrtogspa\'o/」?。由名身等是假有故,观?藏文作「dpyodpa/」?彼自相皆不成实。
 
事寻思者,谓推求诸法?藏文无此二字?蕴、界、处相,皆不成实。由诸蕴等如名身等所宣说事,皆不成实。是故观彼相不成实。
 
推求者,是观察义?藏文作「jiltarmivgitshogslasogspabrjodpadebźinduphuvpolasogspa\'imtshanbidyovssugrubpamedparrtogspaste/yovssurtogsźesbyaba\'ithatshiggo/」?。
 
自体假立?藏文作「vobobiddu\'dogspa/」?寻思者,谓于诸法?藏文无此二字?能诠、所诠相应中,推求?为?自体唯是假立言说?之?因性?藏文作「gavbrjodpa(疑「rjodpa」)davbrjodparbyaba\'i\'brelbalavobobiddu\'dogspatsamgyithasbadkyirgyubiddurtogspa\'o/」?。
 
能诠、所诠相应者,谓此二种互为领解因性?藏文作「phantshunrtogspa\'irgyubiddo/」?。所以者何?善名言者?藏文作「thasbadlabyavba/」?,但闻能诠,由忆念门便于所诠得生领解。或但得所诠,由忆念门便于所诠得生领解。
 
于如是种类共立相应中?藏文作「rnampadeltabur\'brelbargragspala/」?,眼等自相,唯是假立?藏文作「miglasogspa\'iravgimtshanbiddubtagspatsamdudebrjodla/」?,但于肉团等?成为?名言因中起此名言故?藏文作「wa\'idumbulasogspathasbadkyirgyurgyurpa/」?。若如是观察,是名自体假立寻思。
 
差别假立寻思者,谓于诸法能诠所诠相应中,推求?为?差别唯是假立名言?之?因性?藏文作「gavbrjod(疑「rjod」)padavbrjodparbyaba\'i\'brelbalakhyadpardu\'dogspatsamgyithasbadkyirgyubidrtogspa\'o/」?。所以者何?以于?如是?能诠、所诠相应中推求?为?若常、无常,有上、无上,有色、无色,有见、无见等差别相,唯是假立名言?之?因性。如是观察,是名差别假立寻思。
 
复次,于法正勤修寻思已,必于诸法得如实智?藏文作「choskundutsholbalabrtsonpa\'iyavdagpajiltababźinduyovssuwespa/」?。
 
云何而起如实智耶?谓起四如实智。……名寻思所引如实智者,谓如实知名不可得智?藏文作「mivmidmigsparwespa\'o/?。事寻思所引如实智者,谓如实知事相亦不可得智。自体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者,谓如实知实有自性不可得智?藏文作「vobobidrdzassumidmigsparwespa\'o/」?。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者,谓如实知实有差别不可得智。此四如实智如前所寻思?藏文无此五字?,了知名等如实皆不可得。
 
 《瑜伽》卷三十六云?
 
以何道理应知诸法离言自性?藏文作「brjoddumedpa\'ivobobid/」??谓一切法假立自性?藏文作「chosrnamskyiravgimtshanbiddu\'dogspa\'diltaste/」?,或说为色?藏文作「gzugsźesbyaba\'am/」?,或说为受?或说为想,或说为行,或说为识?,如前广说乃至涅??,当知一切唯假建立?藏文作「btagspatsamduzadparrigparbyaste/」?,非有自性,亦非离彼别有自性是言所说,是言境界?藏文作「vobobidkyavmayinla/delasmagtogspadavdelasyodnayavvaggispyodyuldavvaggiyulmeddo/」?。如是诸法非有自性如言所说?藏文作「chosthamscadkyivobobidnijiltarbrjoddebźinduyodparmi\'gyurla/」?,亦非一切都无所有?藏文作「thamscadkyithamscaddumedpayavmayinno/」?。如是非有,亦非一切都无所有。云何而有?谓离增益实无妄执?藏文作「ravgimtshanbidkyisyodpamayinpalasgrobtagspa\'ilegsparmazinpaspavspadav/」?,及离损减实有妄执,如是而有?藏文作「yavdagpalaskurbtabpa\'ilegsparmazinpaspavspayoddo/」?,即是诸法胜义自性?藏文作「davdampa\'ivobobid/」?。当知唯是无分别智所行境界。
 
[152]如《瑜伽》卷七十三云?
 
问?如是五事、四种真实,此中何事摄几真实?答?世间所成真实、道理所成真实?藏文作「\'jigrtengyigragspa\'idekhonadav/rigspas(藏文《辩中边论》作「pa\'i」)gragspa\'idekhona/」?,三事所摄。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藏文作「bonmovspa\'isgribparnampardagpa\'iyeweskyispyodyulgyidekhona/」?、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二事所摄。
 
问?如是五事、四种寻思,此中何事摄几寻思?答?如理作意相应分别?藏文作「rnamparrtogpatshulbźinyidlabyedpadavldanpas/」?总摄四种。
 
问?如是五事、四种如实遍智,此中何事摄几如实遍智?答?一切皆是正智所摄。
 
 约后得智说。加行智以因显果。
 
[153]「实」字,《金藏》无。
 
[154]《辩中边论》原文为:
 
若事世间共所安立、串习随入、觉慧所取?藏文作「\'jigrtenpathamscadkyibrdala\'drispa\'irjessuźugspa\'iblos/」?,一切世间同执此事是地,非火;色,非声等,是名世间极成。
 
 该论《述记》云?
 
「共所成立者」,共所施设也,解「极成」义。「串习」者,从无始来数数习也。「随入」者,世之言解由串习故,随彼彼事作彼解也。「觉慧所取」者,谓共所安立事也。「一切世间同执此事」者,解「真实」义。此中意说?谓如一地大,一切世间共所施设名之为地。此地是无始来串习随解、觉慧所取,故一切世间同执此事是地非火,乃至广说余一切法。今此且举能造中地,所造中色等余一切法,皆如理思。
 
[155]「是」字,《金藏》有,余无。
 
[156]《辩中边论》云?
 
若有理义,聪睿贤善能寻思者?藏文作「gavzagdamparigspa\'idonlamkhaspartoggepadpyodpacandag/」。该论《述记》云「『若有理义』,即有道理之义。此解『道理』二字。诸外道等,名『聪睿者』;诸内法等,名『贤善者』;一切异生,名『寻思者』。《瑜伽‧真实义品》虽有多人,此三摄尽」?,此依根本三真实立。
 
[157]谓清净。
 
[158]「故」字下,《金藏》有「后」字。
 
[159]「前」字,《金藏》有,余无。
 
[160]「论」字,《金藏》有,余无。
 
[161]即《中边论》。
 
[162]「无」字,疑「共」。
 
[163]「中」字,《述记》原作「上」,今改。
 
[164]「卷」字,《金藏》有,余无。
 
[165]《中边论》原颂文作:
 
安立成就者,一处世俗成──离名、无体故;三处道理成──清净境二种,摄在于一处。
 
[166]即《辩中边论》卷中。
 
[167]二译相较,旧译虽有增文,义皆同也。
 
[168]旧《中边论》卷中原作:
 
无有物为义,故说无常。
 
[169]新译《辩中边论》云:
 
一、无性无常:谓遍计所执,此常无故。
 
 藏文只作「medpa\'idon/」。
 
[170]《中边论》云:
 
生灭法为无常。
 
 《辩中边论》云?
 
二、生灭无常:谓依他起,有起尽故。
 
[171]谓旧译。
 
[172]「无垢」二字。《金藏》有,余缺。
 
[173]「有垢无垢」,新译云?
 
三、垢净无常:谓圆成实。位转变故。
 
 藏文简略,只作「drimadavbcaswivdrimamedpabidkyidon/」。
 
[174]「行」字,《金藏》无。
 
[175]即《显扬》卷十四〈成无常品〉第四。
 
[176]「二」字下,《述记》原衍「无」字。道邑《义蕴》依之强作解释。
 
[177]「异」字,《金藏》误作「变」。
 
[178]中略「四、别离无常,五、得无常」。
 
[179]原论每项下均有「门」字。
 
[180]「法」字,原作「处」。
 
[181]「并」字,《金藏》有,余无。
 
[182]《显扬》卷十四详辨「十五种变异无常」后并云?
 
复次是无常义,于欲界中一切具有。于色界中,除病、老、受用,三门无常,又有触、染、死三种变异?「触对变异者,谓由顺苦乐等触变异故,苦乐等受变异。染污变异者,谓心所有贪?等大小两惑娆乱变异。」「死变异者,谓先有寿命,后空无,识前后变异」?。如色界所说诸无常义,当知无色界亦尔,唯除器门。
 
[183]仍见《显扬》卷十四。原作:
 
无性义所摄无常义,当知遍计所执相摄。余无常义、依他起相摄。圆成实相中,无无常义。
 
[184]即「圆成实性」,原作「圆成实相中」。
 
[185]《显扬》卷十四原作:
 
无性义所摄无常义,当知遍计所执相摄。余无常义、依他起相摄。圆成实相中,无无常义。
 
[186]谓《辩中边论》。
 
[187]「论」字,《金藏》误作「诠」。即《显扬》。
 
[188]即初、二性中。
 
[189]亦说为「无性无常」。
 
[190]即依「转染依」为论。
 
[191]即垢、净分位。
 
[192]「相」字,《金藏》无。
 
[193]除已引三种外,今出余十二种。如《显扬》卷十四云?
 
分位变异者,谓从婴儿位,乃至老时,前后不相似各别变异。显变异者,谓从妙色鲜肌、润泽肤体,乃至变为恶色粗肌、枯瘁肤体。形变异者,谓肥瘦等变异。兴盛变异者,谓眷属、资财,及戒、见等兴盛,与此相违,名衰退变异。支节变异者,谓先具诸支节,后变为不具。寒热变异者,谓于寒时蜷局、战栗;热则舒适、流汗,希求冷暖等变异。他所损害变异者,谓手足蹴搏蚊虻触等身体变异。疲倦变异者,谓因走、跳、腾、踯等身劳变异。威仪变异者,谓四威仪前后易脱、损益变异。……病等变异者,谓先无病苦,后为重疾所逼身体变异。……青瘀等变异者,谓命终后身色青瘀、胀、烂,乃至骨锁等变异。一切种不现尽变异者,谓骨锁位烧、坏、离、散,彼一切种都无所见变异。
 
又此十五种变异由与八缘相应,八缘者,一、积时贮畜,二、他所损害,三、受用亏减,四、时节推谢,五、火所烧,六、水所坏,七、风所燥,八、异缘合。
 
积时贮畜者,谓经时久故,有色之法不离本处,自然朽败。他所损害者,谓由他种种逼恼因缘前后变异。受用亏减者,谓于种种所受用物为各自主宰之所食用,损减变异。时节推谢者,谓冬时寒雪、夏日暑雨,丛林药草或盛、或衰。火所烧者,谓大火纵逸,国城聚落悉为灰烬。水所坏者,谓大水漂漫,昀镆胤坎⑺媛倜弧7缢?镎撸?酱蠓缙?模?笠率?厮倭罡陕F。异缘合者,谓多贪者与?缘合时,贪缠止息,发起?缠。如是多?、多痴者与余烦恼缘合,应知亦尔。如是诸识异境现前亦尔。
 
[194]「所取苦」,藏文《辩中边》作「bebarlenpa\'isdugbsval/」。
 
[195]《中边论》原作:
 
一、取苦:人、法执着所取故。
 
[196]「三苦为相故」,藏文作「sdugbsvalbidgsumgyimtshanbidyin
 
 pas/」。
 
[197]「苦相合故」,藏文作「sdugbsvaldav\'brelba\'iphyir\'brelbayav
 
 ste/」。 
 
 旧《中边论》作:
 
相应苦者,与有为相应故,为有为法通相故。
 
[198]「如次,三性」,藏文作「rtsaba\'idekhonabidkyinavdugorimbźin
 
 no/」。
 
[199]旧《中边论》云?
 
分别性者,无别道理令有,无有物,是其空。
 
 新译《辩中边论》作:
 
一、无性空:谓遍计所执──此无理趣可说为有,由此非有,说为空故?藏文作「kunbrtagspa\'imtshanbidnirnampagavgiskyavyodpamayinte/dvospomedpabidpasde\'istovpabiddo/」?。
 
[200]旧《中边论》云?
 
依他相者,无有如所分别,不一向无此法。不如有,是空。
 
 新译《辩中边论》云?
 
二、异性空:谓依他起,如妄所执,不如是有、非一切种,性全无故?藏文作「gźangyidbavgimtshanbidnijiltarkunbrtagspadeltarmedkyi/yemedpasnimayinte/de\'istovpabiddo/」?。
 
[201]旧《中边论》云?
 
真实性相者,二空自性,是故说为自性空?藏文作「yovssugrubpa\'imtshanbidnistovpabidkyivobobidkhonayinpasravbźinkhonasde\'istovpabiddo/」。小乘则唯补特伽罗无我所显?。
 
[202]意即此三皆是空行解所行,故名空行相。
 
[203]见《显扬》卷十五〈成空品〉第六,原作:
 
依止遍计所执等三种自体,如其次第立三种空?一、无体空,二、远离空,三、除遣空。言「远离」者,无所执相义;「除遣空」者,除遣二我显此空故。
 
[204]旧《中边论》云?
 
分别性者,相体无有。是故此无相,是其无我?藏文作「kunbrtagspa\'ivobobidnimtshanbidkyismedpa\'iphyirromtshanbidde\'ibdagmedpabiddo/」?。
 
[205]旧《中边论》云?
 
依他性者,有相不如所分别;不如相者,是其无我?藏文作「gźangyidbavgimtshanbidniyodkyav/jiltarkuntubrtagspabźindumedpasdedavmimthunpa\'imtshanbidkyisde\'ibdagmedpa\'o/」?。
 
[206]旧《中边论》云?
 
真实性者,是二?新译及藏文无「二」字?无我。是故自体是其无我?藏文作「yovssugrubpanivobobidkyisbdagmedpabidpasravgimtshanbidkyisde\'ibdagmedpa\'o/」?。
 
[207]「性」字下,《大正藏》有「执」字。
 
[208]「别抄」卷四云?
 
苦与无常通集等故,空及无我通四谛故。
 
[209]《中边论》原文为:
 
十真实中第三无颠倒真实倒者,谓无常、苦、空、无我性。由此治彼常等四倒。
 
[210]「习气集」,藏文作「bagchagskyikun\'byuvbanikunbrtagspa\'ivo
 
 bobidlamvonparźenpa\'ibagchagsso/」。
 
[211]此下论即第二、「等起集」。「等起集」,藏文作「kunnas\'byuvba\'i
 
 kun\'byuvba」。
 
 「别抄」卷四云?
 
「等」,谓平等。
 
[212]「未离系集」,藏文作「mabralba\'ikun\'byuvba/」。
 
[213]《金藏》作「三」,余作「二」。
 
[214]谓《中边论》。
 
[215]「自性灭」,藏文作「vobokyismiskyeba/」。
 
[216]《金藏》作「实」,余作「定」。
 
[217]「能、所取无」,藏文作「gzuvbadav\'dzinpagbismiskyeba/」。
 
 旧《中边论》作:
 
能执、所执,二法不生。
 
[218]《辩中边论述记》卷中云?
 
依护法云?断此二取,所得不生;不生是择灭。由依依他起,而得于灭,假说为依他起。此意即性假谛实。
 
 安慧释云?
 
二取即是遍计所执,二取所依识自体分,是依他起,二取所依识自体分断得不生,「不生」是「灭」,假名依他起。今言「二取」,意取所依识之自体。
 
 安慧《辩中边论释‧辨真实品》?德格,bi,248A.6?云?
 
所取、能取二不生者,谓依他起。又此永离所取及能取自性故,即二种迷乱体性不生。
 
[219]「灭谛」二字,《金藏》有,余无。
 
[220]原作「谓所取、能取二不生故」。
 
[221]旧《中边论》云?
 
垢寂灭二种?一、数缘灭,二、法如如。
 
 安慧《辩中边论释‧辨真实品》?德格,bi,248A.7?云?
 
「垢寂二」者,谓圆成实。「亦」言者,谓总摄义。又此尚未知,是故说言「即择灭及真如」。「垢」者二种,谓贪等障及遍计所执。此中谓由依无漏智种子拔除故,以贪等诸垢永不生起为体性所得寂静,名为择灭。由以真如为所行境界之无二智,以遍计所执不复生起为体性所得寂静,名为真如。
 
 该论《述记》亦如是云?
 
安慧云?垢寂有二种?一、染垢寂:即烦恼障断,谓择灭。二、不染垢寂:即所知障断,谓真如灭。总解云?由垢寂故,总得二──谓择灭及真如──或垢寂故,得择灭;或性寂故,即真如。总含二种,故言「垢寂二」。
 
 原释出不同解,故有「总解」等文。
 
[222]该论《述记》下文云?
 
然《成唯识》?卷八?说「二取灭」即是「择灭」,今者「择灭」,「本性灭」收,二论说别。此?《中边论》?中约所依、所得,二各别故,所依依他,假名「二取灭」,所得属「本性」。彼?《成唯识》?不约所依,但辨所得假名依他,故分「择灭」入「二取灭」。亦不相违。
 
[223]「配」字,《金藏》无。
 
[224]旧《中边论》有两句颂云?
 
观智及除灭,证至道有三。
 
 「遍知」作「观察」。藏文有三句颂云「yovssuwesdavspavbadav/ thobparmvonsumbyabasni/lamgyibdenpayavdagbwad/」。
 
[225]「所断」二字,《金藏》有,余无。
 
[226]「圆」字,《金藏》无。
 
[227]旧《中边论》作「证至」,藏文作「thobparmvonsumdubyaba/」。
 
[228]《金藏》作「三」,余作「二」。
 
[229]《瑜伽》卷七十四初云:
 
问?三种自性,几应遍知?答?一切。
 
问?几应永断?答?一。
 
问?几应证得?答?一。
 
[230]「六」字,《金藏》误作「亦」。
 
[231]如《显扬》卷六云?
 
别异者,谓遍计所执自性,唯正应知;依他起自性,应知及应断;圆成实自性,应知及应作证。
 
[232]《辩中边论述记》卷中云?
 
初唯非有,故但遍知。
 
[233]谓三行相。
 
[234]即《辩中边论》卷中〈辨真实品〉。
 
[235]即该论《述记》卷中。
 
[236]《金藏》作「解脱」二字,余作「法」一字。
 
[237]「五事中」三字,《金藏》有,余无。
 
[238]即〈摄事品〉第二。
 
[239]如《瑜伽》七十二云?
 
若无差别总说为空、无愿、无相,当知此中通闻、思、修所成为性?《显扬》作「此通闻思修所生之慧,世及出世应知」?。若唯以「三摩地」名而宣说者,当知此中唯修所成为性,通世出世。若唯以「解脱门」名?藏文作「rnampartharpa\'isgo\'isgrakhonar/」?而宣说者,当知此中唯出世间修所成为性。
 
[240]「即」字,《金藏》有,余无。
 
[241]即道谛。
 
[242]如《显扬》第二云?
 
缘智空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空行。缘智无相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无相行。缘智无愿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无愿行。
 
[243]「若于此处无有彼物,观之为空」,藏文作「gavlagavmedpardede
 
 stovparmthovbas/」。
 
[244]《金藏》作「观」,合原论,余作「即」。
 
[245]即「行之相」,藏文作「\'dubyedthamscadmtshanmamedparmthov
 
 basna/」。
 
[246]《瑜伽》卷十二原文作:
 
若于此处,无有彼物,由此道理,观之为空,故名空性。即所观空,无可希愿,故名无愿。观此远离一切行相,故名无相。
 
[247]即《显扬》卷第六〈摄净义品〉。
 
[248]《枢要》卷下云?
 
三解脱门与诸论摄行?相?不同,应如别抄?指《杂集论述记》卷二十三及《略纂》卷二十九等有关解释。《瑜伽》卷五十五云「复次,此十六行几是空行?谓二。即苦谛后二行(空、无我)。几是无愿行?谓六即苦谛前二行及集谛一切。几是无相行?谓灭谛一切。几是清净因所显行?谓道谛一切」。
 
《显扬》卷二〈摄事品〉第一云「解脱门者,谓三种解脱门?一、空解脱门,二、无相解脱门,三、无愿解脱门。空有二种?一、所知,二、智。所知者,谓于众生遍计性所执法中,及法遍计性所执法中,此二遍计性(所执)俱离无性,及彼所余无我有性。于诸法中遍计性(所执)无,即是无我有性。于诸法中无我性有,即是遍计性(所执)无,即于此中有及非有无二之性无分别境。(无性解《大乘庄严经论》云「yodpadavmedpadedagthamidadpa\'iphyiryodpadavmedpamampabidkyavyinnoźesbyabanidebźinbidnisavsrgyasbidyinpasjiskaddusavsrgyasbidla\'jugpa\'ithabskyiskabsnas/medpagavyindebidni/yodpayinnidampayin/źesbwadpaltabuste/kunbrtagspa\'imtshanbidgbispomedpagavyinpadebiddebźinbidyodpayin/debźinbidyodpagavyinpadebidkunbrtagspa\'imtshanbidmedpayinno/」。〈见德格,bi,91A.13〉此在依他起幻事上说有无平等、真如即佛性。)智者,谓缘彼境如实了知。无相亦有二种?一、所知,二、智。所知者,即所知空境。由此境相,一切诸相之所不行。智者,谓如前说。无愿亦二种?一、所知,二、智。所知者,谓由无智故颠倒所起诸行相貌。智者,谓缘彼境厌恶了知。
 
「空行者,谓于诸行,我不可得及诸相中世俗分别法不可得。
 
「无相行者,谓即于诸行中,众生无我性可得及诸相中世俗分别法无我性可得,及于灭中灭、静、妙、离行。
 
「无愿行者,谓无常、苦、不净、如病、如痈、如箭、因、集、生、缘行。
 
「缘智空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空行。
 
「缘智无相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无相行。
 
「缘智无愿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无愿行。」(下文如前已引。)
 
《对法》卷十二云「问?空摄几行?答?二?谓空行、无我行。问?无愿摄几行?答?六,谓无常行、苦行、苦因行、集行、生行、缘行。由彼于三界无所愿求故。问?无相摄几行?答?八?谓灭道八行。由彼不能作诸相故。(《了义灯》云「与《瑜伽》论第十二同无相摄入。谓灭道谛。意少有别?彼云『由彼不能作诸相故。』此〈《成唯识》〉由灭性无相,故能观智作无相行遣诸相故」)」。
 
《杂集论述记》卷二十三末会《显扬》、《杂集》二文云「道下四言通三门者,此非空行缘无我等道,此谓缘空行等之道。以重空解脱门故。《显扬》中空行,摄二无我,即遍四谛空。若十六行,还摄二行,二行,下文不论,明不在空行中收。无相收灭四及二无我性。
 
「此(《杂集》)谓谛下真如,是非十六行。若十六行,唯缘灭四。无愿缘有为不断惑,不遍缘四谛,唯有六行。道下四行缘道者,不出三空之心。是故道下四,三门皆收。随彼行相收故。不缘三空之道者,此中不论。此即重三门也。以此义,道下行无相无愿等不收者,此论三门合云。细寻思,即知无疑」。
 
《了义灯》以十「复次」详出诸论,据义各异,内有《瑜伽》卷十二、五十五、六十八、七十二、七十四及八十六。后又略列为十二云?
 
「前由广明,今更略者?一说、准五十五。空摄二行?谓苦谛下空、无我行。无愿摄六?谓苦谛下无常及苦,并集下四。由观苦果、因,于三界中不愿求故。无相摄四,即灭四行。道或通三,或非三摄。
 
「第二、准六十八。空摄同前。无愿摄十?苦谛前二、集、道各四。无相摄四?灭下四行。
 
「第三、准《瑜伽》第十二。空摄苦四,或但摄二?谓空、非我。无愿摄二?谓苦、无常或可摄六,并集下四。无相摄四,同前所说。
 
「第四、又十二说:若约应知,无相摄八?灭、道各四。余同第三(同《杂集》)。
 
「第五、亦十二说,三脱各摄十六行相。
 
「第六、说准八十六。无愿摄十二,但除灭四。空摄十六,无相摄四。「第七、说准七十二。约相名等五法明者,一云约相,十六各通三解脱摄。无非相故。据名摄者,空及无愿摄初三谛十二少分。有非名故。据分别说,苦集八行各通三摄。据正智说,空摄道四。据如如说,空及无相摄灭下四。依相同前。依名等四,摄即有别。合之第七,开之成十。名等摄谛,各有宽狭。摄行不同故。
 
「十一、说准七十四。空解脱门不摄十六。依遍计性立空解脱故。无愿解脱摄苦、集、道,三四十二。无相摄四,即灭行相。
 
「第十二、说依《显扬》第二说者,与五十五同。有十一(应作十)解与五十五别,成十二释。披前可知,略不更举」。
 
《佛性论》卷二初,亦依随增别相如次别配三性,并所除烦恼亦分为三云「问曰?是三性几应知?几不应知?答曰?一切应知。何以故?由知三性,能通达三解脱门,能除三障故。知分别性,能通达空解脱门,除肉烦恼。知依他性,通达无愿解脱门,除皮烦恼。知真实性,能通达无相解脱门,除心烦恼。又初解脱障,次禅定障,后一切智障故」?。
 
[249]「忍」字,藏文作「bzodpa」。
 
[250]「印」字,《金藏》误作「即」。
 
[251]即《显扬》卷六〈摄净义品〉第二。
 
[252]如《瑜伽》卷七十四初云?
 
问?如经中说「无生法忍?藏文作「miskyeba\'ichoslabzodpa/」?」,云何建立?答?由三自性而得建立?谓由遍计所执自性故,立本性?《显扬》作「本来」。藏文作「gzodnas/」?无生忍。由依他起自性故,立自然无生忍?藏文作「ravmiskyebalabzodpa/」?。由圆成实自性故,立烦恼苦垢无生忍?藏文作「bonmovspadavsdugbsvalgyidrimamiskyebalabzodpa/」?。
 
[253]见《显扬》卷六下文。
 
[254]原作「此三种忍,在不退转地应知」。
 
[255]「忍」字,《金藏》有,余无。
 
[256]今《杂集论述记》卷二十三不见引文。
 
 《大智度论》卷七十五云?
 
舍利弗问弥勒?如所说空,以此为证不?舍利弗意?若以此法为证,即欲生难「云何为证」;若不证,汝自不得不知,「云何能说」。弥勒意?汝以涅??为证,我以涅??亦空无所得,故不证。有人言?弥勒未具足佛法。说言「不证」。菩萨法应知空、无相、无作法,不应证。
 
舍利弗作是念?弥勒菩萨其智甚深,能如是说──能知涅??,而不取证,是名甚深。
 
此中舍利弗自说因缘?久行六波罗蜜故,其智甚深。舍利弗意?弥勒次当作佛,应当能答,而今不答。是故佛还问舍利弗?于汝意云何?汝见是法得阿罗汉不?舍利弗言?不见。何以故?是法空、无相、无作,云何得见?若见,即是有相。肉眼、天眼分别取相,故不应见。慧眼无分别相故,亦不见。以是故言「不见」。
 
佛言?菩萨摩诃萨亦如是得无生法忍时,不作是言?见是法、得受记、当得无上道。虽不作是见,我亦不生疑「我不得无上道」。如汝虽不见法,亦不疑「我成阿罗汉、不成阿罗汉」。
 
[257]《金藏》作「缘」,余作「依」。
 
[258]《瑜伽》卷八十六原作:
 
复次,由三解脱门增上力?藏文作「sgonas/」?故,当知建立四种法?焱夏烯z梵文为「udana」;藏文作「choskyimdobźi/」?:谓空?藏文作「stovpabid/」?解脱门、无愿解脱门、无相解脱门。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者,依无愿解脱门建立第一、第二法?焱夏希灰磺蟹ㄎ尬艺撸?揽战馔衙沤?⒌谌??焱夏希荒??寂静?藏文作「myavanlas\'daspaniźiba\'oźesbyabani/」?者,依无相解脱门建立第四法?焱夏稀?/DIV>
 
[259]已如上指,并选引。
 
[260]《金藏》作「谛」,余作「法」。
 
[261]「假世俗」,梵文为「prajbapti-sajvrti」;藏文作「btagspa\'ikun
 
 rdzob/」。
 
 旧译云「立名世俗」。
 
[262]即世间世俗。
 
[263]「旧」字,《金藏》作「古」。
 
[264]「取行世俗」,梵文为「pratipat-sajvrti」;藏文作「wespa\'ikun
 
 rdzob/」。
 
[265]即第二道理世俗、第三证得世俗。
 
[266]即证得世俗。
 
[267]「显了世俗」,梵文为「udbhavana-sajvrti」;藏文作「brjodpayav
 
 dagpa\'ikunrdzob/」。
 
[268]即胜义世俗。
 
[269]见《显扬》卷二〈摄事品〉,及卷十九〈摄决择品〉。如卷十九云?
 
一切言说,及因彼意解所得义?前文作「及因彼义一切言说,及依言说所解了义。又曾得世间心及心法及彼所行境义」?,皆名世俗谛。若清净所缘,若清净性,若彼方便?前文作「谓圣智,及彼所行境义,及彼相应心、心法等」?,皆名胜义谛。
 
清净所缘者,谓四圣谛及真如。清净性者,谓灭谛;清净方便者,谓道谛。可分别与三世俗及三胜义配合。
 
 又卷六〈摄净义品〉第二有四种世俗,与《瑜伽》卷六十四同。如
 
 《述记》卷三初已引。
 
[270]「胜为义故,无变、无倒,随其所应。故皆摄在圆成实性」,《疏
 
 翼》原无,依《大正藏》增。
 
[271]编按:「胜」字前应有「义」字,即「义胜义」,诸本缺。
 
[272]即「胜义胜义」,梵文为「artha-paramartha」;藏文作「dongyidon
 
 dampa/」。
 
[273]「收」字下,旧译及藏文多两句颂文,藏文有「dondavthobdavsgrub
 
 panidondamrnampagsumdu\'dod/」。
 
[274]「得胜义」,梵文为「prapti-paramartha」;藏文作「thobparbyaba\'i
 
 dondampa/」。旧《中边论》作「至得真实」。
 
[275]旧《中边论》作:
 
功德究竟故。
 
 新《辩中边论》作:
 
此是胜果,亦义利故。
 
 该论《述记》解云?
 
今言「义」者,即是「义利」,能顺益故。谓此涅??,体是胜果,立以「胜」名。又是义利,故亦名「义」。亦胜、亦义,即持业释。至得所得,名「得胜义」?藏文作「dongyidampayinpa\'iphyirro/」?。
 
[276]「持业释」,原《疏翼》作「依士释」,《大正藏》作「持业释」。
 
[277]即证得胜义所摄。
 
[278]「行」,《金藏》有,余无。
 
[279]「行者」,即「行胜义」之「行」,梵文为「pratipat-paramartha」;
 
 藏文作「sgrubpa\'idondampa/」。
 
[280]即道理胜义。
 
[281]即世间胜义。
 
[282]《金藏》及《义演》牒文作「有」,余作「多」。
 
[283]旧《中边论》原作:
 
正行真实者,谓圣道无胜境故。
 
 新《辩中边论》云?
 
三正行胜义:谓圣道。以胜法为义故。
 
 该论《述记》解云?
 
智是有为,故名为「行」。异有漏善,复立「正」名。以胜法为义?藏文作「de\'idonnidampayinpa\'iphyirro/」?,名为「胜义」。即有财释。言「正行」者,为简前二。《唯识》但言「行胜义」,无「正」字。
 
[284]谓义胜义及得胜义,即真如、涅??。
 
[285]「变」字下,旧译及藏文亦多两句颂文,藏文中亦有,如「\'gyurmed
 
 phyincimalogpa/yovssugrubparnampagbis/」。
 
[286]谓本论卷九,「然胜义谛,略有四种」以下文。
 
[287]《瑜伽》卷七十四初云?
 
问?遍计所执自性,何等智所行?为凡智耶?为圣智耶?答?都非智所行,以无相故。
 
[288]「境」字,《金藏》有,余无。
 
[289]指《瑜伽》卷七十四前文。
 
[290]《佛性论》卷二初云?
 
问?是三性,几应知?藏文作「duźigyovssuwesparbyabadagyinźena/」??几不应知?答曰。一切应知。
 
[291]「以」字下,余本有「为」字,《金藏》无。
 
[292]「缘无」二字,《金藏》有,余无。
 
[293]道邑《义蕴》云?
 
缘彼似无之相,如缘他心,俱不缘本质故。然佛他心智能称实知他心。我法体无,称实知无,名知遍计?所执?;义意相似,故以为喻。
 
[294]「思议」二字,原作「言」。律天解为「自他心离言法性」。
 
[295]《二十唯识》:
 
诸他心智,云何于境不如实知,如自心智?该论《述记》卷四解云「如缘自心,诸所有智亦不亲取,但变而缘,与本质异,名『不如实』。此自心智说见分者,前后许自变相缘故。非自证分等名为自心智。彼如实知,无异解故」??此自心智云何于境不如实知?由无知故,二智于境,由各无知所覆蔽故,不知如佛净者所行,不可言境。
 
[296]该论《述记》卷四云?
 
如来净智断法执故,所行真、俗,依他、圆成二种诸境,体性离言超思议道。名有为等,皆假强名。故佛他心智缘他心时,既称彼境如实离言,名「如实知」。
 
[297]「起」字,《金藏》无。
 
[298]即应遍知。
 
[299]「三」字,《述记》原作「二」,今改。
 
[300]即《唯识二十论述记》卷四。即佛他心智有无见分相分有三说不
 
同?一、相见俱无说,二、有见无相说,三、相见俱有说。见《成唯识论》卷九「有义:此智二分俱无」以下文。
 
[301]「所」字,《金藏》有,余无。此谓「初性都非智所行」。
 
[302]如《瑜伽》卷七十四云?
 
问?依他起自性,何等智所行?答?是二智所行,然非出世圣智所行。
 
问?圆成实自性,何等智所行?答?唯圣智所行。
 
[303]实引《佛性论》。
 
[304]《佛地经论》原文为:
 
遍计所执但是凡、愚妄心所计,非圣智境,故不说缘。如论中说?「遍计所执,唯凡智境;圆成实性,唯圣智境;依他起性,亦凡智境,亦圣借境。」
 
 《佛性论》卷二云?
 
问曰?此三性为何智境?答曰?分别性者,唯是凡惑境,非圣智境。何以故?无体相故?依能遍计、或妄执心,说为境故?。依他性者,为圣凡俗智境,是俗有故。真实性者,唯为无分别圣智境,如量、如理故。如量,则摄一切;如理,则无颠倒。是名依境。
 
[305]「初」,原作「遍计所执自」。
 
[306]「初」,原作「遍计所执自」。
 
[307]「然」字,《金藏》有,余无。
 
[308]「别抄」卷四云?
 
问?圣达初性无,如何成所缘缘?以本无体,非成缘故。解云?虽知彼无,而现无影为亲所缘,故非无体。
 
若尔,亲缘影者,所缘之境乃是依他,何名初性?解云?约彼本质无故,说为所执也。
 
若尔,过、未等境其体是无,如何能起宿命?或?生死智通耶?解云?由现过、未二世之影,极似本质,故起二通也。
 
若本质是有,现影似彼,可得名通;本质既无,影无所似,通何所知?若种过未,相分现在,彼过、未相现影中无,如何能了?解云?由过去境曾所经更熏成种故,相续不断。在本识中,能缘之识亦熏成种,相续不断;由智澄净,依止彼种有彼相生,言知彼境也。应思!
 
 《枢要》卷下云?
 
三性凡圣境中,前后四文?遍计所执性三说中,含圆成实性另一说,共为四文?,及应实说?即本论所说?,合五。如理应思。
 
[309]《瑜伽》卷一百中云?
 
「聚集」假有者,谓为随顺世间言说易解了故,于五蕴等总相建立我,及有情、补特伽罗、众生等想。此想唯能显了此聚,是故说名聚集假有。
 
[310]「能集成故」四字,《金藏》有,余无。
 
[311]《瑜伽》卷一百中云?
 
因假有者,谓未来世可生法行。由未生故,虽非实有,而有其因当可生故,名因假有。
 
 又云?
 
所行假有者,谓过去世已灭诸行,唯作现前念所行境,是故说名所行假有。已谢灭故,而非实有。
 
[312]《瑜伽》卷一百中云?
 
果假有者,所谓择灭。是道果故,不可说无,然非实有。唯约已断一切烦恼,于当来世毕竟不生,而假立故。
 
 又云?
 
分位假有者,谓生等诸心不相应行。如前?卷二末?〈意地〉,?及〈决择分〉卷五十六?已标辨释。即于诸行由依前后有及非有,同类异类,相续分位,假立生等。非此生等离诸行外,有真实体而别可得。
 
 又云?
 
观待假有者,谓虚空、非择灭等,虚空无为待诸色趣而假建立。若于是处,色趣非有,假名虚空。非离色无所显法外,别有虚空实体可得。非无所显,得名实有。观待诸行不俱生起,于未来世不生法中,立非择灭。无生所显,假说为有。非无生所显,可说为实有。
 
 如是六种假有与三种假有相摄可知。
 
[313]「心、心所、色,从因缘种生,故说为实」,《疏翼》原无,依《大
 
 正藏》增。
 
[314]如《掌珍论》首偈云?
 
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
 
[315]即《显扬》卷十六〈成无性品〉第七。
 
[316]「现」字,《述记》原引作「既」,今改。
 
[317]「不」字,原作「非」。
 
[318]此处略引「问?此依他起自性,为是实有?为是假有?答?应
 
 知……」。
 
[319]此略引「问?为由世俗故有?为由胜义故有?答?当知……」。
 
[320]《对法》卷三原文为:
 
谓待名言,此余根?所有?境,是假有义?藏文作「dbavpo\'ispyodyulbrjodpadav/delasgźanpalaltospadavbcaspanibtagspa\'iyodpa\'o/」?。
 
 《杂集论述记》卷十二,作「二假」解,如云?
 
一假者,此中等待名为假。诸法诠得,皆待名故。待此余者,互相形待,方得显故。
 
[321]《对法》卷三原文为:
 
谓不待名言,此余根?所有?境,是实有义?藏文作「dbavpo\'ispyodyulbrjodpalamiltospadav/delasgźanpalamiltospanirdzassuyodpa\'o/」?。「不待名言根境」者,谓不分别色、受等名言,而取自所取义。「不待此余根境界」者,谓不待所余义,而觉自所觉境。非如于瓶等事,要待名言及色香等方起瓶等觉。
 
[322]《解拳论》,义净译为《掌中论》。
 
[323]《掌中论》云?
 
如于绳等支分之处,别别分析审观察时,知无实体,唯是妄心。如是应知一切诸法但是假名。如瓶、衣等物,藉泥、缕等成,乃至言说识所行境未至破坏,名为瓶等。言「从他」者,谓从世俗言说而有,非于胜义。
 
 又云?
 
若言极微是现有者,必有方分别异性故,是则应许东西北等?《解拳论》作「应有六方」?支分别故,此实极微,理不成就。亦非一体。多分成故,见事别故,一实极微,定不可得。如是应舍极微之论。
 
 又云?
 
与所见事不相应故,此惑乱识于所缘境作有性解。彼事自性已明非有,境既是无,能缘妄识亦非实有,云何令彼妄识有耶?然于世间不曾见有无能生种子,有所生芽等。
 
[324]即「别抄」卷四文,稍有异处。
 
[325]「等」字,《金藏》有,余无。
 
[326]非谓自相,方名为实,故依共相有体立假。故前后不相违。
 
[327]岂不有实我法为所似耶?
 
[328]「之」字,《金藏》有,余无。
 
[329]此处略引「非似所执实我、实法」。
 
[330]此处略引「此还是依他似依他也,就彼妄情所执故,说之为实」。
 
[331]《枢要》卷下云?
 
应总立三假。谓立一实一假。真如实胜义故?《佛地经论》卷三中云「不待名言,此余根境,皆实有故;若待名言,此根境,皆假有故」?。如?《瑜伽》?第一百说?如云「云何胜义有?谓于其中一切名言、一切施设,皆悉永断,离诸戏论、离诸分别。善权方便,说为法性、真如、实际、空(性)、无我等」?。余,世俗假,或不待「此余」,实。如色、受等。待「此余」,假,如瓶等。或不待名言,实。谓一切法。待名言,假。谓一切法。如《杂集》第三释?如《杂集论述记》卷十二云「假中立一假、二假、两种三假、四假、六假」。详如彼说?。
 
[332]如《瑜伽》卷七十二云?
 
问?真如当言世俗有?当言胜义有?答?当言胜义有。
 
 《对法》卷三云?
 
云何胜义有?几是胜义有?为何义故,观胜义有耶?谓清净所缘是胜义有义。一切皆是胜义有,为舍执着清净我相故,观察胜义有。「清净所缘」者,为得清净,缘此境界。是最胜智所行义故。「一切皆是胜义有」者,以一切法不离真如故。诸法无我性,是名真如,彼无我性,真实有故。
 
[333]谓第二十二颂前三句。
 
[334]「有」字,《义演》作「二」。
 
[335]见《摄论》卷二及两《释》。
 
[336]《摄论》卷二云?
 
由何异门即此?依他起?自性成遍计所执?由是遍计所缘相故。又是遍计所遍计故?藏文作「kunturtogpa\'irgyumtshanyinpadav/deskunbrtagspa\'iphyirro/」?。
 
 《摄论‧无性释》云?
 
由依他起是我色等遍计所执所依止故,又依他起是我色等意识遍计所遍计故。
 
[337]《摄论》云?
 
由何异门即此?依他起?自性成圆成实?如所遍计毕竟不如是有故?藏文作「jiltarkuntubrtagspadeltardegtanmedpa\'iphyirro/」?。
 
 《摄论‧无性释》云?
 
于依他起,如所显现毕竟无故。
 
[338]见《述记》卷五十一释论文「此圆成实与彼依他起,非异非不异」
 
 中。
 
[339]见《摄论》卷二文。
 
[340]见《显扬》卷六〈摄净义品〉第二,「七门分别」。
 
[341]见《显扬》卷十七〈摄胜决择品〉第十一,「成立阿赖耶识」。
 
[342]《述记》原作「三」,今改。即《显扬》卷十六〈成无性品〉第七,
 
 说「无性不离自性」。 
 
[343]《显扬》卷六说三性各五业。
 
 如《显扬》说「遍计所执自性五业」云?
 
一、能生依他起自性,二、即于是中起诸言说,三、能生众生执,四、能生法执,五、能摄受二执习气粗重。
 
 说「依他起自性五业」云?
 
一、能生诸杂染体,二、能为遍计所执自性及圆成实自性所依,三、能为众生执所依,四、能为法执所依,五、能为二执习气粗重所依
 
 又说「圆成实自性五业」云?
 
谓能为二种五业对治生起。
 
 与《瑜伽》卷七十四初第十一义门文全同。
 
[344]如《显扬》卷六云?
 
谓了知如是三种自体,能作一切声闻、独觉、无上正等菩提方便。
 
[345]如《显扬》卷六云?
 
谓当随三种自性义解释一切不了义经。由无量经中,一切如来隐密语言及一切菩萨隐密语言,皆随三种自性,方可悟入彼义故。
 
 下文以三解脱门及三无生法忍别配三性为例。
 
[346]《摄论》卷二、两《释》卷五。如云?
 
于依他起自性中,依遍计所执自性及圆成实自性,生死涅??无差别密意。何以故?即此依他起自性,由遍计所执分成生死;由圆成实分成涅??故。
 
[347]「土藏」二字,《述记》原误作「藏土」,今改。
 
[348]如《摄论》卷二云?
 
《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说?法有三种?一、杂染分,二、清净分,三、彼二分。依何密意,作如是说?于依他起自性中,遍计所执自性是杂染分;圆成实自性是清净分;即依他起,是彼二分?藏文作「degźigbichargtogspaste/」?,依此密意;作如是说。于此义中,以何喻显?以金土藏为喻显示?藏文作「sakhovnagseryodpaste/」?。譬如世间金土藏中,三法可得?一、地界,二、土,三、金?藏文作「sa\'ikhamsdavsadavgserdavgsumdmigsso/」。无性释云「地界者,用坚硬为性;藏者,即金土(藏文无「土」字)种子;土者,是显色、形色。如其次第,大种所造色为三法体」?。于地界中,土非实有,而现可得;金是实有,而不可得,火烧炼时?藏文作「maregna/」?,土相不现?藏文作「sanimisnavla/」?,金相显现。又此地界,土显现时虚妄显现?藏文作「sarnavbalalogparsnavvo/」?;金显现时,真实显现?藏文作「gserdusnavbanadebźin(疑落「bid」)dusnavvo/」?,是故地界,是彼二分。识亦如是。无分别智火未烧时?藏文作「rnamparmirtogpa\'iyeweskyismaregpasna/」?,于此识中,所有虚妄遍计所执自性显现?藏文作「rnamparrigpadeyavdagpamayinpakunbrtagspa\'ivobobiddusnavgi/」?,所有真实圆成实自性不显现;若为无分别智火所烧时,于此识中所有真实圆成实自性显现,所有虚妄遍计所执自性不显现。是故此虚妄分别识依他起自性有彼二分,如金土藏中所有地界。
 
[349]如《摄论》卷二续云?
 
世尊有处说一切法常,有处说一切法无常,有处说一切法非常、非无常。依何密意,作如是说?
 
谓依他起自性,由圆成实性分是常,由遍计所执性分是无常,由彼二分非常非无常。依此密意,作如是说?藏文作「\'dilasdgovsnasbstanto/」?。如常、无常,无二,如是苦、乐无二,净、不净无二,空、不空无二,我、无我无二,静、不寂静无二,有自性、无自性无二,生、不生无二,灭、不灭无二,本来寂静、非本来寂静无二,自性涅??、非自性涅??无二,生死、涅??无二,亦尔。如是等差别一切诸佛密意语言?藏文作「savsrgyasbcomldan\'dasrnamskyildempovagthamscad/」?,由三自性应随决了?藏文作「vobobidgsumaginpadagtukhovduchudparbya\'o/」?。
 
 以上均属决了一切隐密语言门。《瑜伽》卷七十四「二十义门」中第
 
四门,及《佛性论》卷二有「十义门」中第六「因事说门」同。
 
[350]以下「通达三性时」云云,为《瑜伽》卷七十四「二十义门」中
 
 第六通达门。
 
[351]《瑜伽》卷七十四原文为:
 
问?诸观行者通达?藏文作「rtogspa/」?遍计所执自相时,当言行于相耶?当言行于无相耶?答?若以世间智?藏文作「\'jigrtenpa\'iwespas/」?而通达时,当言行于相。若以出世智而通达时,当言行于无相。如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当知亦尔。
 
 《佛性论》卷二〈显体分〉第三中,〈三性品〉第二别有十种义门,
 
其第八通达门与《瑜伽》此门同。
 
[352]如《瑜伽》卷七十四云?
 
问?若观行者如实悟入遍计所执自性时,当言随入?藏文作「rjessu\'jugpa/」?何等自性?答?圆成实自性。
 
问?若观行者随入圆成实自性时,当言除遣何等自性?答?依他起自性。
 
 《佛性论》第八「通达门」中有子门云?
 
问曰?修观行人能如真理入分别性,照了何性耶?答曰?了真实性。问曰?修观行人如真实理、入真实性,照了何性?答曰?了依他性故。然后得真实性,是名通达?「照了」与「通达」不同?。
 
[353]如《瑜伽》卷七十四第九「依止门」云?
 
问?遍计所执自性当言何所依止?答?当言依止三事?谓相、名、分别。
 
问?依他起自性当言何所依止?答?当言即依遍计所执自执,及自等流?藏文作「kunbrtagspa\'ivobobidlamvonparźenpadebiddav/bdaggirgyumtshanmthunpala\'o/」。《佛性论》第十「依止门」有异文云「依四法成,四法者?谓相、名、分别、正智等」?。
 
问?圆成实自性,当言何所依止?答?当言无所安住,无所依止?藏文作「mignaspadav/mirtenparbrjodparbya\'o/」。《佛性论》云「此性无住、无着、无有依处,境无分别」?。
 
[354]下一段文,为《瑜伽》卷七十四,第十「若无有门」。
 
[355]「名言执无故」五字,《瑜伽》卷七十四原作:
 
无名言执,此若无者?藏文作「thasbadmedpadav/thasbadlamvonparźenpamedpar\'gyurte/」。《佛性论》第九「若无等门」同。如云「若无分别性,则名言不立」?。
 
[356]「不由功用」,藏文作「brtsalmidgospar/」。
 
[357]「染」字,原作「若」。
 
[358]此为第十二「微细」等门中文。如《瑜伽》卷七十四云?
 
问?遍计所执自性当言微细?当言粗耶?答?当言微细。如微细,难见、难了,当知亦尔?藏文作「phrabajiltababźindumthovbardka\'badav/bebarmtshondka\'bayavdebźinno/」?。
 
问?依他起自性当言微细?当言粗耶?答?当言是粗。然难见、难了。
 
问?圆成实性,当言微细?当言粗耶?答?当言极微细?藏文作「mchogtuphrabarbrjodparbya\'o/」?,如极微细,极难见,极难了,当知亦尔。
 
 《佛性论》无别开此门。
 
[359]《瑜伽》卷七十四第十三「无体门」,如云?
 
问?此三自性几是无体,能转有体?藏文作「duźiglusmedpayinlalusdavbcaspa\'jugparbyedpadagyinźena/」??答?一。
 
问?几是有体,能转有体,无体?答?一。
 
问?几是有体,而非能转?藏文作「\'jugparbyedpamayinpa/」??答?一。
 
 《佛性论》第九「若无等门中」第三子门云?
 
问曰?此三性几性无体能生有体?答曰?唯分别一性无体,能生依他性体?此同《瑜伽》第十三门及第十四门第一问答?。
 
问曰?此几性有体,能生有体?此同《瑜伽》第十三门及第十四门第二部分问答??答曰?唯是依他一性有不实体,还能生依他体。犹如无明能生行等。
 
问曰?此三性,几性有体,能生无体?答曰?真实一性能灭依他?染分?令无体故?此同《瑜伽》第十三门及第十四门第三问答中「非能转」,及「不能生生」,而不同第十四门中「非生不能生不生」。如是即亦能生净分依他;为净分所缘缘及增上缘,为染分相违缘?。
 
[360]《瑜伽》卷七十四,第十四「生、不生门」,如云?
 
问?此三性,几是不生、能生于生?答?一。问?几是生,能生、生不生?《佛性论》第九门第三子门中只有「能生生」而「无能生不生」??答?一。
 
问?几是非生?藏文作「skyespamayinla/」?,不能生生及不生?藏文作「skyespadavmaskyespadagskyesparmibyedpadagyinźena/」??答?一。
 
[361]《瑜伽》卷七十四,第十五「执、无执门」,如云?
 
遍计所执自性执?相?、无执相?藏文作「delamvonparźenpamedpa\'imtshanbid/」?,云何应知?答?此有二种?一、彼觉悟执?藏文作「desadpalamvonparźenpa\'am/」?,或?于彼?无执?藏文作「delamvonparźenpamedpadav/」?。二、彼随眠?藏文作「debagbalbala/」?执,或于?彼?无执。若由言说假立名字,遍计诸法决定自性?藏文作「delathasbadkyibrdalasbyuvba\'imivlachoskyivobobidyovssurtogparbyedpa/」?,当知是名彼觉悟执。若善了知唯有名者?藏文作「delamivtsamlamkhaspa\'dini/」?,知唯名故?藏文作「\'dinimivtsamyingyi/」?,非彼诸法有决定性?藏文作「\'dinichoskyivobodumayinnosbampani/」?,当知是名于彼无执。若未拔彼习气随眠?藏文作「bagchagsbaglabaldemaspavspa\'iphyir/」?,当知于彼有随眠执,乃至未舍习气粗重?藏文作「jisriddubagchagsgnasvanlendespovsparmibyedpadesridduni/」?。若永断已,当知无执。
 
问?依他起自性执?相?,无执相,云何应知?若由遍计所执自性觉悟执故?藏文作「kunbrtagspa\'ivobobidsadpas/」?,复遍计彼所成自性?藏文作「de\'iravbźindavde\'ivobobidduyovssurtogparbyedpani/」?,是名初?于彼?执?藏文作「davpo\'idelamvonparźenpayinno/」?,若善了知唯有众相?藏文作「mtshanmatsamste/」?,不遍计彼所成自性?藏文作「de\'iravbźindavde\'ivobobidmayinparyovssurtogparbyedpani/」?,是名?于彼?无执。若于
 
相缚未永拔者?藏文作「mtshanma\'i\'chivbamaspavspa/」?于诸相中有所得时?藏文作「mtshanmaladmigspani/」?名第二?于彼?执?藏文作「gbispa\'idelamvonparźenpayinno/」?。若于相缚已永拔者,于无相界正了知故?藏文作「mtshanma\'i\'chivbaspavspamtshanmamedpa\'idbyivsrab,tuwespa/」?,于相无得,或于后时如其所有而有所得?藏文作「mtshanmarmidmigspadav/de\'i\'ogtujiltababźindudmigspani/」?,当知?于彼?无执。
 
问?圆成实自性执、无执相,云何应知?答:此无有执?藏文作「mvonźenpamedpakhonayinte/」?,此界非执安足处故?藏文作「dbyivsdenimvonparźenpa\'igźi\'ignassugyurpamayinpa\'iphyirro/」?。若于此界未得、未触、未作证中?藏文作「demthovbadav/regpadav/mvondumabyaspala/」?,起得触证增上慢?并执着?者?藏文作「mvondubyasparmvonpa\'ivargyaldavmvonparźenpagavyinpadeni/」?,即是遍计所执,及依他起自性上执。
 
 《佛性论》第八「通达门」中第一子门云?
 
问曰?修观行人若通达分别性者,为当可说行执相中?为不可说执相中耶?答曰?若由世间智分别,可说行执相中。若由出世无分别智通达者,可说不行于执相中。是故依他与分别,同一无相。如分别,依他、真实,亦如是。
 
[362]即《瑜伽》卷七十四,第十六「了知门」,如云?
 
问?遍计所执自性,当云何?遍?知?藏文作「yovssuwesparbya/」??当正了知唯有其名?藏文作「mivtsamdu/」?唯遍计执?藏文作「kunbrtagspatsam/」?无相?藏文作「mtshanbidmedpa/」?、无性?藏文作「vobobidmedpa/」?、无生?藏文作「maskyespa/」?、无灭?藏文作「ma\'gagspa/」?、无染?藏文作「kunnasbonmovspayavmayinpa/」?、无净?藏文作「rnamparbyavbamayinpa/」?,本来寂静,自性涅???藏文作「gzodmanasźibadav/ravbźingyisyovssumyavanlas\'daspadav/」?,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非系、非离系?藏文作「ldanpamayinpadav/mildanpamayinpadav/」?,非缚?藏文作「mabcivspadav/」?、非解脱?藏文作「magrolbadav/」?,非苦、非乐、非不苦不乐,唯是一味遍一切处,皆如虚空?藏文作「thamscaddurnammkha\'ltarrogcigpadav/」?。以如是等无量行相应正了知遍计所执自性。
 
问?依他起自性,当云何知?答?当正了知一切所诠有为事说?藏文作「brjodparbyaba\'dusbyaskyidvospothamscadbsduspalasyovssuwesparbyaste/」?。
 
云何一切所诠事耶?所谓蕴事、界事、处事、缘起事、处非处事?藏文作「gnasdavgnasmayinpa\'idvospodav/」?、根事、业事、烦恼事、随烦恼事、生事?藏文作「skyeba\'idvospodav/」?、恶趣事、善趣事?藏文作「bde\'gro\'idvospodav/」?、产生事?藏文作「skyegnaskyidvospodav/」?、色类事?藏文作「rigskyidvospodav/」。此下藏文多四事「地狱事、傍生事、饿鬼趣、洲事?、四大王众?藏文作「rgyalchenbźi\'iriskyi/」?天事,乃至他化自在?藏文作「gźan\'phruldbavkyibargyi/」?天事、梵众?藏文作「tshavsriskyi/」?天事,乃至色究竟?藏文作「\'ogmingyibargyi/」?天事、空无边处?藏文作「nammkha\'mtha\'yasskyemchedkyi/」?事,乃至非想非非想处?藏文作「\'duwesmed\'duwesmedminskyemchedkyibargyi/」?事、随信行事、随法行事、顺决择分善根事、见道?藏文作「mthovba\'ilamgyi/」?事、修道?藏文作「bsgompa\'ilamgyi/」?、预流果事,乃至阿罗汉果事、独觉?藏文作「ravbyavchubkyi/」?、等正觉?藏文作「yavdagparrdzogspa\'ibyavchubkyi/」?事、灭想受事、到彼岸事、念住事,乃至道支?藏文作「lamgyiyanlaggibargyi/」?事、静虑无量无色定?藏文作「bsamgtandav/tshadmedpadav/gzugsmedpa\'isbomspar\'jugpa\'i/」?事、修想?藏文作「\'duwesbsgompa\'i/」?事、修随念?藏文作「rjessudranpabsgompa\'i/」?事、解脱胜处遍处?藏文作「rnampartharbadav/zilgyisgnonpa\'iskyemcheddav/zadpargyiskyemchedbsgompa\'i/」?事,力、无所畏、愿智、不护?藏文作「mi\'jigspadav/smonnaswespadav/bsruvspamedpadav/」?、念住、大悲、永害习气?藏文作「bagchagsyavdagparbcompadav/」?诸相、随好?藏文作「mtshandav/dpebyaddav/」?、一切种妙智?藏文作「rnampathamscaddavmchogmkhyenpadav/」?、一切不共佛法事?藏文作「savsrgyaskyichosma\'drespathamscadkyidvosposte/」?。又当了知?藏文作「dedagkyav……wesparbya\'o/」?同于幻、梦、光影?藏文作「migyordav/」?、谷响、水月、影像,及变化等。犹如聚沫?藏文作「dbubardospaltabudav/」?,犹如水泡?藏文作「chu\'ichuburltabudav/」?,犹如阳焰?藏文作「smigrgyultabudav/」?,犹如芭蕉?藏文作「chuwivgisdovpoltabudav/」?;如狂?藏文作「smyonpaltabudav/」?,如醉?藏文作「myospaltabudav/」?,如害?藏文作「gwedmaltabudav/」?,如怨?藏文作「dgraboltabudav/」?,如饮尿友?藏文作「gcinldudpa/」,文有误?;喻如假子?藏文作「gźangyibultabudav/」?,喻如毒蛇箧?藏文作「sbrulgyiprogmaltabudav/」?;是空、无愿、还离?藏文作「dbenpadav/」?、无取?藏文作「gzuvbamedpadav/」?;虚?藏文作「gsogdav/」?、伪?藏文作「gsobadav/」?、不坚?藏文作「sbivpomedpadav/」?,如是等类,差别无量。
 
问?圆成实自性,当云何知?答?当正了知如先所说之相?所谓真如、实际?藏文作「yavdagpa\'imtha\'dav/」?、法界,如是等类无量差别。
 
复当了知所余差别?无形色?藏文作「gzugsmedpadav/」?,不可睹见?藏文作「bstandumedpadav/」?,无所依住?藏文作「gnasmedpadav/」?,无所攀缘?藏文作「gźimedpadav/」?,不可显现?藏文作「snavbamedpadav/」?,不可了别?藏文作「rnamparrigpamedpadav/」?,不可施为?藏文作「rtenmedpadav/」?,不可宣说?藏文作「brjoddumedpadav/」?,离诸戏论?藏文作「sprospamedpadav/」?,无取,无舍,如是等类差别无量。
 
 《佛性论》第六「因事说门」云?
 
诸佛说法有二种?一、了义经,二、不了义经。
 
 下文只说不了义经隐密义由三性如灯可「了现暗中之物」,而未说了
 
 义经如何依三性可知。
 
 又于第九「若无等分别门」中,第二子门说圆成实性不可说定净定
 
 不净云?
 
问曰?是真实性者,为可立净?为立不净?答曰?不可得说定净、不净。若定净者,则一切众生不劳修行,自得解脱故。若定不净者,一切众生修道,即无果报。若定净者,则无凡夫法。若定不净者,则无圣人法。何以故?净、不净品?烦恼与菩提?,皆以如为本故。若其定净,不即无明。若其不净,不即般若。此两处如性不异故。
 
此其如非净、不净。何以故?欲显真如异眼等诸根,异禅定心等故。「异眼等诸根」者,诸根既不被染,亦应得同如理清净,而不然者,以有漏业为因故,从本不净。真如不尔。在于佛地本性清净,无有从本是不净义。故异诸根。「异?禅?定心等」者,定心本性自净,可得同真。而为四惑所啖?疑「蔽」?故,转成不净。真如之理本来清净,则不如是。虽复在无明辊中,终不为彼所污。
 
[363]《瑜伽》卷七十四,第十七,「分别染门」,如云?
 
问?此三自性,几自非染,能令他染?答?一。
 
问?几唯自染?答?一。
 
问?几自清净,令他清净?答?一。如染,当知苦亦尔。
 
  第二十「分别苦门」即附于此。
 
 《佛性论》卷二第三「摄持门」,除第一子门说与五事相摄外,第二
 
 子门云?
 
问曰?若依他性为圣智所摄者,云何说依他性缘分别性得成?答曰?依他有二种?一、染浊依他,二、清净依他。染浊依他缘分别得成,清净依他缘如如得成故。
 
[364]《瑜伽》卷七十四,第十九「以何为喻门」,如云?
 
问?遍计所执自性,以何为喻?答?譬如虚空。
 
问?依他起自性,以何为喻?答?如害、如怨?藏文作「gwedmadav/phyirrgolbadav\'dra\'o/」?。
 
问?圆成实自性以何为喻?答?如无尽大宝伏藏?藏文作「mizadpa\'igterchenpodav\'dra\'o/」?。
 
 《佛性论》第六「因事说门」中,第二子门以三性解不了义经所说
 
 「如幻化及如虚空」两喻,而非以喻譬说三性。与此不同。 
 
[365]以下一整段文,出自《辩中边论》卷中〈辨真实品〉,与「三性分
 
 别」相关,参见《瑜伽》卷七十四,第二十「分别三性门」云?
 
问?遍计所执自性由何故?藏文作「jilabrtennas/」??当知说为?遍计?答?由依他起自性故?藏文作「gźangyidbavgivobobidlabrtennasso/」?。
 
问?依他起自性由何故?当知名为?依他?答?由因、缘故。
 
问?圆成实自性由何故?当知名为?圆成实?答?由一切烦恼、众苦所不杂染故?藏文作「bonmovspadavsdugbsvalthamscadkyikunnasbonmovspamedpabiddav/」?;又由常故?藏文作「rtagpabidlabrtennasso/」?。
 
 《佛性论》卷二第一「分别名门」亦云?
 
一、分别名者,为随名言假说,故立分别性。若无此名言,则分别性不成。故知此性但是名言所显,实无体相,是名分别性。依他性者,是十二因缘所显道理,为分别性作依止故,故立依他性。真实性者,一切诸法真如,圣人无分别智境,为清净二性,为解脱三惑、为引出一切诸德故,立真实性,是名分别名。
 
此外《佛性论》第二「缘成门」,及第四「体相门」中第一子门与诸真实通别相摄,及第二子门分别三性实相,别别开显应如彼说。
 
[366]「蕴」字,《金藏》有,余无。
 
[367]见新译《辩中边论》卷中〈辨真实品〉。旧《中边论》作「色处分
 
别性」。新《辩中边论》作「色之遍计所执性?藏文作「gzugskyikunbrtagspa\'ivobobid/」?。
 
[368]旧《中边》作「种类色」。恐与「分别性」相滥,故作「种类?藏
 
译作「rnamparbrtags(疑「rtog」)pa\'igzugs/」?」。
 
[369]旧《中边论》作「色处依他性种类」。
 
[370]旧《中边论》作「法然色」。
 
[371]旧《中边论》作「色处真实性」。新《中边》作「色之圆成实性」。
 
[372]《佛性论》卷二〈三性品〉十种义门,虽与《瑜伽》卷七十四所
 
说二十种义门大同,但亦有别开合处。
 
[373]见《杂集论述记》卷二十五。
 
[374]如《杂集论述记》云?
 
三自性体?性门?者,如?此方?古师或有多种出体?情事理门、染通净门、尘识理门等。如是皆虚妄计度,不如理故。依西方唯有二重?义门??一、常、无常门,二、漏、无漏门。
 
若以常者为圆成实,无常者为依他起者,如《显扬》?卷十六?〈?成?无性品〉?第七?云「依他起者,所谓诸法依诸因缘所生自体」。此文,即证无常者为依他起。「圆成实者,所谓诸法真如自体」。此文,即证常者为圆成实。是则佛果一切功德,皆依他性。若有漏者,是依他起,如《摄大乘论》?卷二、两《释》?第五卷颂云?若说四清净者?原无?,是谓圆成实。「四清净」者,一、「自性清净」?藏文作「ravbźingyisrnamparbyavba/」?:谓真如?世亲释云「谓此自性本来清净,即是真如自性实有,一切有情平等共相(藏文作「semscanthamscadlaspyi\'imtshanbidkyis/」),由有此故,说『一切法有如来藏(藏文作「deniyodpabidkyiphyir/chosthamscadnidebźingwegspa\'isbivpocanźesgsuvsso/」)』」。无性释云「谓此自性,异生位中亦是清净(藏文作「soso\'iskyeburnamskyivobobidyavdagpagavyinpa\'o/」),谓真如者,性无变异故(藏文作「gźandumi\'gyurba\'iphyir/」),是一切法平等共相(藏文作「chosthamscadkyispyi\'imtshanbidyinte/」),即由此故,圣教中说「一切有情有如来藏(藏文作「debidlabrtennassemscanthamscadnidebźingwegspa\'isbivpo\'oźesgsuvrablas\'byuvvo/」)。空(性)者,谓于依他起上(此四字,藏文无),遍计所执永无所显真实理性(「所显」等六字,藏文无)。言实际者,真故名实,究竟名际(藏文作「yavdagpa\'imtha\'źesbyabanibdenpa\'imurthubpa\'o/」)。「际」声,即是边际言故。如弓边际(藏文无此训释词)。言无相者,永离一切色相故。言胜义者,即是胜智(藏文作「yewesmchoggis/」)所证(得)义故。言法界者,谓一切净法因故。此『法界』声是法界因(藏文作「dbyivskyisgrani\'dirrgyu\'itshigste/」),如金界等(藏文作「gserlasogspa\'i\'byuvkhuvsbźinno/」)。」?。
 
二、「离垢清净」?藏文作「drimamedpasrnamparbyavba/」?:谓即此离一切障?之?垢?世亲释云「即由如是清净真如,显成诸佛(藏文作「yavrnampardagpa\'idebźinbidkyisrabtuphyeba\'isavsrgyasbiddo/」)」?。
 
三、「得此道清净」?藏文作「de\'thobpa\'ilamrnamparbyavba/」?:?世亲释云「谓能得此真如(之)圣道,即是清净」?谓一切菩提分法、波罗蜜多?无性释云「言『菩提』者,永断烦恼及所知障无垢无碍智为自性(藏文作「bonmovspadavwesbya\'isgribpaspavspadrimamedcivthogspamedpa\'iyeweskyiravbźinno/」),随顺彼故,说名为『分』。即念住等三十七品及与十种波罗蜜多……『等』者,『等』取一切圣道」?。
 
四、「生此境清净」?藏文作「deskyedpabidkyidmigsparnamparbyavba/」?:谓诸大乘妙正法教?世亲释云「生此能证菩提分法所缘境界(藏文作「byavchubkyiphyogskyichosdernamsmvonparrtogspaskyedpayavyinladmigspayavyinpasskyedpabidkyidmigspa\'o/」)。生此(之)境界,即是清净,故名生此(之)境界清净。即契经等十二分教,何以故?若此圣教是遍计所执,应成杂染因(所起)(藏文作「kunnasbonmovspargyulasbyuvbar\'gyurro/」),若是依他起,应成虚妄(藏文作「bdenpamayinpa\'idondu\'gyurro/」),最清净法界等流性故(藏文作「choskyidbyivsrnampardagpa\'irgyumthunpacanyinpas/」),非是虚妄(藏文作「mibdenpamayinte/」)。既离二性故(藏文作「dedaggbislasrnampargrolba\'iphyir/」),成圆成实(所起),(藏文作「yovssugrubpabidlas\'byuvbar\'gyurbayinno/」)。又此四种,于大乘中随说一种,应知是说圆成实性。于中,初二无有变异圆成实故,名圆成实(藏文作「mi\'gyurbaryovssugrubpabidkyiyovssugrubpa\'o/」),后之二种无有颠倒圆成实故,名圆成实(藏文作「phyincimalogparyovssugrubpayinno/」)」?。
 
是则佛果一切功德,皆圆成实。当知此文即证有漏者是依他起,无漏者是圆成实。其唯有择灭、非择灭、虚空、不动、想受灭,难知大义。此等并无体,唯心所变。且如择灭、不动、想受?灭?等三,唯惑断不断,即显如理。如理之上,假建立不生,名择灭等。若论本性,以真如为体,二重出体,皆圆成实。若约从心变作不生法,随二重体,即两处收。
 
虚空、非择灭广如第二卷?及《成唯识论》卷二初?解「无为」中释。此二无体,唯于顽空之处,假立虚空;诸法缺缘,假立非择灭。若约本体是无,唯有从心所变,是依他起性;若以常、无常门,是依他起性。若以漏、无漏,此虽无记,亦不为漏所漏,是无漏,即圆成实收。若以一切诸法皆以真如为体,即圆成收。又空有二?一、理空:即圆成实。二、事空:即此所明者是。
恭敬礼赞 366已赞~

推荐阅读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7]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