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显密文库!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站内公告: 观音菩萨成道日启建大型系列活动:焰口超度、放生、供灯、心经及高档观音法像倡印等

热搜:基础读物 藏传佛教 古印度 大正藏

首页 >汉地 > [近现代]居士著作开示 > 韩镜清教授 > 正文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冊 卷十 二、十真如

[韩镜清教授] 放大 正常 缩小 背景色
【论文】
 
一○‧一七 十真如者。
 
 
 
【疏翼】
 
  第一广前答文因中,第四明所证如。
 
 
 
【述记‧卷五十八】
 
  自下第四、明所证如。
 
  于中有四?一、总牒如,二、别解,三、释难,四、废立[1]。
 
 
 
【论文】
 
一○‧一八 一、遍行真如:谓此真如二空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故。
 
 
 
【疏翼】
 
  第四明所证如中,第二别释。于中分十,此即第一别释遍行真如。
 
 
 
【述记‧卷五十八】
 
  此中「真如」,约诠辨体。若不尔者,且如初如,非先不遍,今者方遍,亦非真如可说遍故。
 
  若不约诠,说遍何法?
 
  「遍行如」者,《摄论》第七,「十地」中说[2]。世亲菩萨解云?谓此法界遍一切行,从无少法非无我故[3]。无性云?此即法空,无有少法而非空故[4]。
 
  彼约诠,说一「无我」、一「法空」[5],义[6]皆不足,体用别故。今此所论「二空」如,是总包彼也,无有一法非二空故。
 
  新《中边》第一云?由通达此证得自他平等法性[7]。旧论通云:证得「一分[8]」,犹有后地,不名全得故。
 
  因论生论,何名二空之所对治,二行相别?
 
  答?执法有体,执法有用,二所治别也。有主宰、任持,行相别故,故能治道亦有别也。
 
 
 
 
 
【论文】
 
一○‧一九 二、最胜真如:谓此真如具无边德,于一切法最为胜故。
 
 
 
【疏翼】
 
  第二别释中,第二别释最胜真如。
 
 
 
【述记‧卷五十八】
 
  由离犯戒,证此真如德庄严故。
 
  世亲等云?一切法中最为殊胜[9]。今出胜因,谓「具无边德」。
 
  新《中边》云?由通达此作是思惟?是故我今于同出离一切行相应遍修治,是为勤修相应出离[10]。旧论难解[11],故不引之。下引别处,同处不说[12]。
 
 
 
【论文】
 
一○‧二○ 三、胜流真如:谓此真如所流教法,于余教法,极为胜故。
 
 
 
【疏翼】
 
  第二别释中,第三别释胜流真如。
 
 
 
【述记‧卷五十八】
 
  由得三慧照大乘法,观此法教根本真如,名「胜流如」。
 
  无性云?由胜流义者,谓所流教胜,故舍身命求此善说[13]。
 
  新《中边》云?设[14]有[15]火坑等三千界,投身而取,不以为难[16]。意同无性。
 
【论文】
 
一○‧二一 四、无摄受真如:谓此真如无所系属,非我执等所依取故。
 
 
 
【疏翼】
 
  第二别释中,第四别释无摄受真如。
 
 
 
【述记‧卷五十八】
 
  世亲云?于此中,无计我所,无摄[17]我所,如北洲人无有系属[18]。无性云?谓契经等法爱断故,不计我所;观此非自他摄[19],谓教安立为胜义、法界、善、不善等,此无别也。
 
  新《中边》云?由通达此乃至法爱亦皆断[20]灭[21]。
 
  又解?今此中说?彼皆不尽理。应说此如无系属,非我执、我慢、我爱、无明、边见、我所见等所依、取故;但言「我所」,即性狭故;由缘法爱无故,我见等不依如取之。谓此真如但为境故,名为「我所」,余论说之。此中但说我境聚,故如不离。彼法我执起时,亦取如故。
 
  今不于彼起我等执,但言我见,即不摄所;但言我所,即不摄见。今言「我执」,通见及所。上准此释。
 
 
 
【论文】
 
一○‧二二 五、类无别真如:谓此真如,类无差别,非如眼等,类有异故。
 
 
 
【疏翼】
 
  第二别释中,第五别释类无别真如。
 
 
 
【述记‧卷五十八】
 
  由生死、涅??二皆平等,故无差别。
 
  《摄论》[22]云:相续无别如[23]。世亲云?谓于此中体无有异,非如眼等随诸有情相续差别,各各有异[24]。即如不同身,各各有异。「相续」,即身故;故如,自他无别。无性云?非如色等相续差别[25]。或与世亲同,或与此论同。亦得谓唯一物,非如眼等有别类故[26]。
 
  《中边》云?此名为相续无差别义。由通达此得十意乐平等净心[27]。
 
【论文】
 
一○‧二三 六、无染净真如:谓此真如,本性无染,亦不可说后方净故。
 
 
 
【疏翼】
 
  第二别释中,第六别释无染净真如。
 
 
 
【述记‧卷五十八】
 
  世亲等[28]同。
 
  旧《中边》云?因第六地十二缘[29]生因处。观于四谛染净因果,无有一法可染可净[30]。新《中边》云?由通达此,知缘起法无染无净[31],非谓如也。由真如故,法无染净,名真如为无染净。
 
  此论等谈如体,《中边》因如体谈法,非相违也。
 
 
 
【论文】
 
一○‧二四 七、法无别真如:虽多教法,种种安立,而无异故。
 
 
 
【疏翼】
 
  第二别释中,第七别释法无别真如。
 
 
 
【述记‧卷五十八】
 
  由离生灭细相现行故,虽多教安立,真如无别。
 
  世亲同[32]。新《中边》云?由通达此知法无相,不行契经等种种法相中[33]。
 
  此依教,谈如无异,彼[34]依如,谈教无异,绮互一边,亦不违也。由达此如,即空方便智发起有中殊胜行。
 
 
 
【论文】
 
一○‧二五 八、不增减真如:谓此真如离增减执,不随净染有增减故。即此亦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谓若证得此真如已,现相现土俱自在故。
 
 
 
【疏翼】
 
  第二别释中,第八别释不增减真如。
 
 
 
【述记‧卷五十八】
 
  无性云?谓法外无用,所以不增;诸法不坏,所以不减。[35]此即离遍计所执增,余二性减解。
 
  又一解,与世亲同云?染法减时,而[36]无有减;净法增时,而无有增[37]。即断染不减,得净不增。今此复别,「离增减执」故。
 
  新《中边》云?由通达此,证得无生法忍,于诸清净杂染品[38]中,不见一法有减增故[39]。即依如说法无增减也。
 
  二自在依[40]如前已解[41],如文可解。
 
  然无性云?前诸地中,虽亦得此无差别住,然作功用后乃得成。于此地中,能无功用随欲即成,故名自在[42]。
 
  新《中边》云?有四自在?一、无分别自在,二、净土自在,三、智自在,四、业自在。第八地中唯达初二[43],名无增减差别如故;其相自在,名无分别,如彼疏解[44]。
 
 
 
【论文】
 
一○‧二六 九、智自在所依真如:谓若证得此真如已,于无碍解得自在故。
 
 
 
【疏翼】
 
  第二别释中,第九别释智自在所依真如。
 
 
 
【述记‧卷五十八】
 
  《中边》云?由智自在,圆满证得无碍解故[45]。余论解同。
 
  问?得[46]此地,已得「智自在」者,何故十度、十地修习?
 
  答[47]?无性云?谓此地中得无碍解[48]所依止故,分证智波罗蜜多,于一切法不随其言,善能了知诸意趣义,如实成熟[49]一切有情受胜法乐[50];非谓全得智波罗蜜。
 
【论文】
 
一○‧二七 十、业自在等所依真如:谓若证得此真如已,普于一切神通、作业、总持、定门,皆自在故。
 
 
 
【疏翼】
 
  第二别释中,第十别释业自在等所依真如。
 
 
 
【述记‧卷五十八】
 
  「业」等[51]「神通及陀罗尼」三摩地三种自在业,即[52]身等三业。
 
  《中边》云?随欲化作种种利乐有情事故[53]。
 
  总持中:有文、义二持,持一切文义。等至:能持、能断,随所欲,「虚空藏等」「而能现前」。此无性解[54],余义同此。
 
【疏翼】
 
  以上第四明所证如中,第二别释?或别解?讫。
 
 
 
【论文】
 
一○‧二八 虽真如性实无差别,而随胜德,假立十种。
 
 
 
【疏翼】
 
  第四明所证如中,第三释难。
 
 
 
【述记‧卷五十八】
 
  此即第三、释其妨难。
 
  真如一味,何容分十?
 
  真如实无别,随其所证所生能证「胜德」,「假立十种」。
 
 
 
【论文】
 
一○‧二九 虽初地中已达一切,而能证行,犹未圆满,为令圆满,后后建立。
 
 
 
【疏翼】
 
  第四明所证如中,第四废立。
 
【述记‧卷五十八】
 
  第四、废立。
 
  「初地中」,于十真如非不了[55],「未圆满」故;「后后建立」,故立十种。行位有十,故圆满真如名,乃至如来,十皆能了。如《中边释》[56]具广分别。
 
  就解颂[57]本中,初、略,后、广。就广[58]中,有二?一、明证得因[59],二、明所证得[60]。
 
  上来[61]虽有四段不同,谓十地、十胜行、十障、十真如讫,总是第一、明证得因。
 
 
 
【疏翼】
 
  上来第二广前答中,第一广因讫。
 
 
 
 
 
 
 
 
--------------------------------------------------------------------------------
 
[1]此即初文。
 
[2]见《摄论》卷三初、两释卷七〈彼修差别分〉第六中说「十地」。
 
[3]即解「遍行义?藏文作「kuntu\'groba\'idon/」?」云:
 
谓此法界遍一切行,从无少法非无我故?藏文作「choskyidbyivskuntu\'grobaste/\'diltarchosgavyavbdagmedpa\'ibdagbidmayinpa\'o/」?。
 
[4]《摄论‧无性释》原文作:
 
一切法空,无有少法而非空故。了知此义,得入初地?藏文作「chosthamscadstovpa\'iphyir/gavmistovba\'ichosdemeddoźesdeltarsadavpolaźugspayinno/」?。
 
[5]《金藏》作「法空」,余作「空理」。
 
[6]「义」字,《义演》释文及《金藏》有,余无。
 
[7]即《辩中边论》卷一〈辨障品〉,如云:
 
谓初地中所证法界,名遍行义,由通达此,证得自他平等法性?藏文作「sadavpolanichoskyidbyivskuntu\'groba\'idonlakuntu\'groba\'idurtogste/desbdagdavgźanmbampabidrabtuthobbo/」?。
 
[8]如旧译《中边论》云?
 
一者、遍满义:依菩萨初地法界义遍满一切处,菩萨入观得通达,因此通达,得见自他平等一分。
 
[9]《摄论》原文作「谓此法界,一切法中最为殊胜」。
 
 《摄论‧无性释》云?
 
谓此空理,一切法中最为殊胜。如说离欲最为殊胜?藏文作「\'dinichosthamscadkyimchogyinpasdperna\'dodchagsdavbralba\'imchogcesgsuvspaltabuste」?。
 
[10]亦见《辩中边论》卷一〈辨障品〉,原文作:
 
第二地中所证法界,名最胜义。由通达此作是思惟?是故我今于同出离一切行相应遍修治,是为勤修相应出离?藏文作「gbidpalanimchoggidondurtogste/des\'disbamdusemste/deltabasnabsgrubtumtshuvspalabdaggisrnampathamscadduyovssusbyovbamvonparbsgrubpabidlamvonparbrtsonparbya\'osbammo/」?。
 
 该论《述记》解云?
 
三乘涅??,名为「出离」。诸得此因,名「一切行相」。三乘之人俱得出离,名「同出离」。此地思惟?我今于三乘能得出离一切行相,皆应遍修治之。总结之云?「是为勤修相应出离」,是为勤修与出离相应之行也。
 
[11]如旧译《中边论》云?
 
第二地观此法已,作是思惟?若依他共平等出离,一切种治净出离,应作勤行。
 
[12]即引异不引同。
 
[13]《摄论‧无性释》原文作:
 
第三地中由胜流义者,谓此所流教法最胜,故舍身命求此善说不以为难?藏文作「gsumpalanirgyumthunpadongyimchogtuste/ bstanpa\'ichosni\'dirgyumthunpa\'imchoggoźesgsumpalaźugspaste/  \'diltarlegspargsuvspagciggidonduyavbdagbidyovssu\'dorro/」?。
 
[14]「设」字,《金藏》有,余无。
 
[15]「有」字,《金藏》误作「为」。
 
[16]《中边论》原文作:
 
第三地中所证法界,名胜流义。由通达此知所闻法是净法界最胜等流?藏文作「gsumpalanide\'irgyumthunpadongyimchogturignas/」?。为求此法,设有火坑,量等三千大千世界,投身而取,不以为难?藏文作「de\'iphyirme\'i\'obsstovgsumgyistovchenpa\'itshadtsamduyavbdagbidmchovvo/」?。
 
[17]「摄」字下,《金藏》衍「受」字。
 
[18]《摄论‧世亲释》卷七中原作:
 
无摄受义者,谓于此中,无计我所,无摄我所,如北洲人无有系属?藏文作「gavlabdagtu\'dzinpayodpadenikuntu\'dzinpacante/ jiltarbdagtu\'dzinpamedpanibyavgisgramisbanno/」?。于此法界若得证时,其中都无谓有我所?藏文作「dela\'diltabu\'ichoskyidbyivsthobpargyurpanigavlayavbdaggir\'dzinpa\'byuvbarmi\'gyurte/」?。
 
[19]《摄论‧无性释》原文作:
 
谓契经等法爱断故,不计我所;观此非自、非他所摄,了知此义,得入四地?藏文作「\'dinibdaggamgźangavgiyovssubzuvbamayinnoźesbdagmedpasbźipalaźugspayinte/mdo\'isdelasogspa\'ichoslasredparnamparbzlogpa\'iphyirro/」?。
 
[20]「断」字,原作「转」。
 
[21]「由通达此乃至法爱亦皆断灭」,藏文作「\'diltarchoslasredpalayav
 
 ldoggo/」。
 
[22]即《摄论》卷三初。
 
[23]「相续无别如」,藏文作「rgyudthadadpamedpa\'idon/」。
 
[24]《摄论‧世亲释》卷七原文作:
 
谓于此中体无有异,非如眼等,随诸有情相续差别,各各有异。若如是知,得入五地?藏文作「jiltarmiglasogspasemscansosolayodparnamsbidthadadpamayinparwespadenilvapa\'o」?。
 
[25]《摄论‧无性释》卷七原文作:
 
谓了知此非如色等相续差别,了知此义,得入五地?藏文作「jiltargzugslasogspargyudthadadpa\'dinideltamayinnoźeslvapalaźugspayinno/」?。
 
[26]色等、眼等,均前后相似相续,各各不同故。
 
[27]《辩中边论》卷一原文作:
 
第五地中所证法界,名为相续无差别义。由通达此得十意乐平等净心?藏文作「lvapalanirgyudthadadpamedpa\'idondurtogste/ semsdavbsamparnampardagpambampabidrnampabcusrtogsso/」?。
 
 《辨中边论述记》卷上〈辨障品〉解云?
 
意乐即以信、欲,或欲、?胜?解为体。应言「十意乐净平等」。《十地论》?卷七初〈难胜地〉第五?解云?「十种深净心者,于平等中,心得清净?藏文作「dernampardagpalasemskyibsampambampabidbcus\'juggo/」?。」
 
《?十地?经》云?「一、过去佛?法?平等深净心?故??藏文作「\'daspa\'isavsrgyaskyichosrnampardagpalabsampambampabiddav/」?,二、未来佛?法平等深净心故?,三、现在佛?法平等深净心故?,四、戒净?藏文作「tshulkhrimsrnampardagpala/」??平等深净心故?,五、心净?平等深净心故?,六、除见疑悔净?藏文作「ltabadav/sombidav/yidgbisdav/\'gyodpaselbarnampardagpala/」??平等深净心故?,七、道非道智净?藏文作「lamlalammayinpawesparnampardagpala/」??平等深净心故?,八、行断智净?藏文作「lamwesparnampardagpala/」??平等深净心故?。九、思量一切菩提分法上上净?藏文作「byavchubkyiphyogspa\'ichosthamscadgovmagovmarnampar\'jigrnampardagpala/」??平等深净心故?,十、化度一切众生净?藏文作「semscanyovssusminparbyedparnampardagpala/」?平等深净心?故?。」
 
彼论解云??十种深净心者,?是诸佛法及随顺诸佛法?,彼分别应知??藏文作「rnampardagpabcunisavsrgyaskyichosgavdagyinpadagdav/jiltassavsrgyaskyichosrnamssu\'gyurbade\'ibyebraggirigparbya\'o/」?。何者?是诸佛法??谓初三世佛十力等,是佛法。余七、随顺诸佛法?彼分别?,诸佛法因此得成因戒、定、智,及化众生。
 
「戒」,即第四净;「定」,即第五净;第六、第七、第八、第九是智净。是中第八「行断智者,思量一切菩提分法上上转胜故?藏文作「delalamnispovbarshespa\'o/byavchubkyiphyogsgovmagovmasrnampar\'jigpaniyidtsamspovpa\'idondubstanto/」?」。「教化众生」,即是第十。
 
十中,前三是果,余七是因。因中前六是自利,第七利他,广如彼释。
 
 并如日成该论释文?北京版(gi.76A.4)?。
 
[28]「等」,取无性释。
 
[29]「缘」字,原文无。
 
[30]见旧《中边论》卷二〈障品〉第二。原文作:
 
因第六地十二生因处,无有一法可染可净。
 
[31]《辩中边论》卷一云?
 
第六地中所证法界,名无杂染无清净义。由通达此,知缘起法无染无净?藏文作「drugpanikunnasbonmovspadavrnampardagpamayinpa\'idondurtogste/rtenciv\'brelbar\'byuvba\'idonlagavkunnasbonmovspar\'gyurba\'amrnampardagpar\'gyurba\'ichosdegavyinpayavmedparrabturtogspa\'iphyirro/」?。
 
[32]谓世亲与无性同,如《摄论‧无性释》云?
 
第七地中由种种法无差别义者,如契经等种种法别,此不如是。了知此义,得入七地?藏文作「bdunpalanichossnatshogsthadadpamedpa\'idonduste/jiltarmdo\'isdelasogspachos\'didagsnatshogspaltar\'dinideltamayinnoźesbdunpalaźugspayinno/」?。
 
[33]《辩中边论》原文作:
 
由通达此知法无相,不行契经等种种法相中?藏文作「mtshanmamedpasmdolasogspa\'ichoskyimtshanmathadadparmi\'byuvba\'iphyirro/」?。
 
[34]即《辩中边论》。
 
[35]《摄论‧无性释》卷七原文作:
 
第八地中由不增不减义者?藏文作「brgyadpalanibribamedcivlhagpamedpa\'idonźesbyabala/」?,谓法外无用,所以不增;诸法不坏,所以不减?藏文作「bribamedpanichosthamscadduchud(原缺「miza」)ba\'iphyirro/lhagpamedpanichoslalhagpargnaspamedpa\'iphyirro/」?。
 
[36]原作「此」,下一同。
 
[37]《摄论‧无性释》卷七原文作:
 
或染法减时,此无有减;净法增时,此无有增?藏文作「yavnakunnasbonmovspa\'bribana\'bribarmi\'gyurbadav/rnamparbyavba\'phedbana\'phelbarmi\'gyurba\'o/」?。
 
[38]「品」字,原作「法」。
 
[39]「有减增故」,原作「有增有减」。
 
 《辩中边论》卷一原文作:
 
由通达此,证得无生法忍,于诸清净杂染法中,不见一法有增有减?藏文作「miskyeba\'ichoslabzodpathobpaskunnasbonmovspa\'am/rnamparbyavbanayavbriba\'am/\'phelbamimthovba\'iphyirro/」?。
 
[40]即「相、土自在所依」。
 
[41]见前第八障中文,如云?
 
由无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运现相及土。
 
[42]《摄论‧无性释》卷七原文作:
 
「相自在依止义、土自在依止义」者,谓即于此第八地中所证法界是二自在所依止处?藏文作「mtshanmaladbavba\'ignaskyidondavźivladbavba\'ignaskyidonduchoskyidbyivbrgyadpabidlartogste/」?;随所求相,欲令现前,如其胜解,即能现前,名相自在?藏文作「dethobpanijiltabu\'dodpadeltaburgav\'dodpa\'thobbo/」?;随所希求金等宝土,如其胜解则能现前,名土自在?藏文作「dethobpaniźivgserlasgrubpa\'amgźanjiltaburmospadebźindusnavvo/」?。
 
前诸地中,虽亦得此无差别住,然作功用后乃得成?藏文作「sagovmarnamslanimtshanmamedpargnaspabsgrimstebsgrubspayoddo/」?。于此地中,能无功用随欲即成,故名自在?藏文作「sabrgyadpalanilhungyisgrubpas\'dodpatsamlaraglaspa\'iphyirte/」?。
 
[43]《辩中边论》卷一原文作:
 
有四自在?一、无分别自在?藏文作「dbavrnampabźinirnamparmirtogpaladbavbadav/」?,二、净土自在?藏文作「źivyovssudagpaladbavbadav/」?,三、智自在?藏文作「yeshesladbavbadav/」?,四、业自在?藏文作「lasladbavba\'o/」?。法界为此四种所依,名四自在所依止义。第八地中唯能通达初二自在所依止义?藏文作「delabrgyadpabidlachoskyidbyivsladbavbadavpodav/\'oggignasbiddurabturtogsso/」?。
 
[44]《辨中边论述记》卷上云?
 
无分别者,不由功用即能入故。
 
 又云?
 
由得无分别智故,方于相中而得自在,此从根本因说。
 
[45]《辩中边论》卷一原文作:
 
第九地中亦能通达智自在所依义?藏文作「dgupalaniyeshesladbavba\'ignasdurtogste/」?,圆满证得无碍解故?藏文作「sosoyavdagparrigpathobpa\'iphyirro/」?。
 
[46]「得」字,《金藏》有,余无。
 
[47]「答」字,《金藏》无。
 
[48]原文及《金藏》作「解」,余作「辨」。
 
[49]《金藏》作「熟」,合原文,余误作「就」。
 
[50]《摄论‧无性释》卷七原文作:
 
谓此地中,得无碍解所依止故,分证得智波罗蜜多?藏文作「delabrtennassosoyavdagparrigpathobpa\'iphyirro/yesheskyitshogskyipharoltuphyinpayavthobpas/」?,于一切法不随其言,善能了知诸意趣义?藏文作「chosthamscadlasgrajibźinmayinpardgovspa\'idonweste/」?,如实成熟一切有情受胜法乐?藏文作「jiltababźindusemscanyovssusminparbyabadav/choslardzogsparlovssuspyodpasosormyovba\'iphyir/」?。
 
[51]《金藏》作「等」,余作「即」。
 
[52]「即」字,《金藏》作「等」。
 
[53]《辩中边论》卷一原文作:
 
第十地中,复能通达业自在所依义?藏文作「bcupalanilasladbavba\'ignasbiddurtogste/」?,随欲化作种种利乐有情事故?藏文作「jiltarbźedpabźindusprulparnamskyissemscangyidonmdzadpa\'iphyirro/」?。
 
[54]《摄论‧无性释》卷七原文为:
 
谓随所欲,得身、语、意业用自在?藏文作「jiltar\'dodpabźindulusdav/vagdav/yidkyilasthobpa\'iphyirso/」?:依五神通,随自作业皆能成办?藏文作「mvonparwespalvapodaggisravravgilasjiltababźindubsgrubpa\'iphyirso/」?;得文义持诸陀罗尼自在力故,能持一切佛所宣说文义无忘?藏文作「gzuvsnigavgitshigdavdonlasogspa\'dzinpa\'o/」?;得三摩地自在力故,于诸等至能持、能断,随其所欲虚空藏等诸三摩地三摩钵底而能现前?藏文作「tivve\'dzingyisgoladbavponisbomspar\'jugpathamscadkyisgribpaspavspasjiltar\'dodpadebźindunammkha\'mdzodlasogspa\'itivve\'dzinlasbomspar\'jugparbyaba\'iphyirro/」?。
 
[55]《金藏》作「了」,余作「皆」。
 
[56]见《辩中边论》卷一〈辩障品〉。
 
[57]即第二十九颂。
 
[58]即第二科「广前答文」。
 
[59]即「广因」。
 
[60]即「广果」。
 
[61]即「明证得因」。
恭敬礼赞 366已赞~

推荐阅读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7]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