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显密文库!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站内公告: 观音菩萨成道日启建大型系列活动:焰口超度、放生、供灯、心经及高档观音法像倡印等

热搜:基础读物 藏传佛教 古印度 大正藏

首页 >汉地 > [近代、现代]法师著作开示 > 宝海上师 > 正文

宝海上师开示集

[宝海上师] 放大 正常 缩小 背景色

宝海上师开示集

真言行者于睡前可----

真言行者于睡前可净三业、三部、披甲护身、(十八道以上者,可加结金刚橛、金刚墙、金刚网、金刚火焰印言)然后观己身为金刚杵横卧于莲花上入睡。若直观己身为金刚杵横卧于莲花上入睡,亦可。醒时入净三业境界,住于八叶白莲,无量氤氲光气中,身心了不可见。至于更详细作法,碍于初学所知有限,故无法深谈。


修法的迷思

吾辈修法的目的,在于能契入人类生活为要,否则修法读经只是思想的乌托邦,也非佛陀本旨,此就人类而言。于修法中,藉由行者本尊性德的生起,遂于生活中由肉体展现性德,完成生身本尊。是故,修法中每一个步骤,都有其要行者学习的性德。藉由密教特殊之身心两者结合之修观方法,在修法中达到生佛不二,令行者生起本有性德(身及心理结合之觉受及转换,为六大真实境)。

所谓修法不是练习神通,亦不只限于气脉明点----等等,及一切识幻作用或肉身之变化而己。乃在于,如实掌握本尊性德,跃现于生活中,如此为完整之佛法。但人对【真实】的认知,是透由心理及生理,两者结合的认知。所以在身心转化的过程中,生理之变化也是必有现象(气、冷热、光明、-----)。若无生理之转化很容易,将佛法变成思想的乌托邦,流于口水式的哲学论调,于法义无法完全掌握。但执以生理之现象,又容易流于身见、我执之弊,产生对“神佛,超能力、神通、异相---”之盲目追求,不知此乃一心之幻化,常见(满天神佛、及不思议加持力----)之论调,更甚者,将净土当乌托邦,逃避现实的理想国。此辈之人,若不能回归佛法,落实身心不二,生活完全体现之修法。执理论者,终不解佛义,流于思想的乌托邦。执相者,于法中一切殊妙胜境,终不可及,望梅止渴也。是故,以完全之心,突破身心二者之迷障,完全的生活,体受六根妙味,尝尽佛法甘露。


生起喜悦欣往之心

修法中于本尊性德生起喜悦欣往之心,乃是相应之初步。若能如此,则依法持咒将于内心有所得,虽不见尊容,内心亦常被本尊性德慈光所沐泳。反之,若以杂乱求成就求感应之心而修,其心初已乱矣焉得其果。充其量乃在净化一己之乱心,故而久修无味。不知是此法不灵乎!亦或自己根器不行?若能依前提,于本尊性德生起喜悦欣往之心,则修法乃养性之行,日日于心上踏实,其余不求自得矣!但于无所求之行,一切妙法自如月倒影,廓然妙不可言。却记不可口说心行两相违,否则有如蚊蚁钉牛角,成就之日则岁月悠悠矣


心佛本一源,何唠强分别?

勿过度执经文追求功德利益,一切功德源自本尊性德。于自性本尊性德未生起前,偶有感应道交,此乃行者凡夫心行中,偶尔知见放下,稍入而生。以凡夫心重故,对佛菩萨之不思议加持力,遂而产生品头论足,何咒为高?何咒为低?此乃?f佛!亦是愚痴行!以致有念佛者云念佛高,持咒云持咒高?高低乃人心之起落,相应者为高。必竟凡夫心不一,相应亦有不同。何来高低?若相应不妨死心修之,佛法元无二,应机即为上,心佛本一源,何唠强分别?修行者慎之!

修行是解行并重

修行是解行并重,修法前,对法本理趣之研读乃是必要。法上之理趣,乃尔后实修逐步引导之指南。亦是行者尔后修证,自我检视之依据。而实修过程中,会因个人习气及生理不同,所遇现象也会有不同,而往往这些错综复杂因素,所造成之心理反射或生理反应千奇百怪,往往经论上并无详细言明。就是有,也因个人知见不够,无法一窥真理所在。一般人往往执以,自身所亲历而认以为真。其实此中仍有,一些个人未觉之自我意识含藏左右其中,所以在实修之路,除依据佛经佐证外,仍需假以上师或各善大知识加以引导剖析,方能无误。在此希望大家在初机探讨外,也能起而行,加入实修行列,深入探讨一些,实际修持上所遇到之问题。一则提倡实修落实佛法之风气,二则为自己解惑,毕竟境界无高低,皆个人过程而己,不必羞腼。三则可提供有类似问题之同修,一个很好的参考,以节省时间,深入佛法。必竟生命有限,口水无用。此致宝海合十

修行是一个持续的,且是累积的

我想修行是一个持续的,且是累积的。不求一时,只求步步落实。不同的生活方式,多多少少会有不同困扰,若以学生生活之单纯,无法每日?修一小时,则将来入社会则更难掌控了。其实修行并不用占太多时间,吾人每天花费于一些无谓的事,其时间比修法多太多了。若能于现处环境中,做些规划则游刃有余了。当然这些规划中,修行必需是首先为重的,否则累了是修不来的。不妨从静坐持咒再加上本尊观开始吧!宝海合十!

欠筛而已?

当汝在实修上身心有反应时,若自己不明此为何?则其对汝毫无意义,此乃未到前之过程,宜持续前心平常对之,勿贪勿求如前用功。亦可禀之上师开示,以免歧途费时。若自己心知肚明,也宜禀示上师,加以求证,进求开示以增上益。举凡一切境,一切修行对否?宜是自己愈修愈明白,己心若不明问他人何有益之?己知心明复问之,乃求证希免自以为是尔。若是正确修行,愈修内心愈踏实,内心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如六祖慧能大师回五祖之语【欠筛而已?】

千万法儿换瓶装,不同瓶不同景

法无殊劣,本自圆成。抵心一门入,总比空心指望月。初宜以息念净心为主,论坛争论徒扰心,掩心静意明心为首要,否则千万法儿换瓶装,不同瓶不同景,终究依然是瓶儿。若能悟斯,抵死修。一入皆入,心灿灿。否则饶他八万四千法门,依然妄心中过日。

一步一脚印,成果抛脑后

修行的人在境界上有些觉受时,往往为求更进一步,而别生攀缘。以攀缘故易堕歧途,至使功夫退失。此乃常见之事,亦一叹也!修行中不宜见胜心喜,若是真口诀即依此修行,勿失根本用心处,即可直驱正道。若见胜心喜别生异想,或少修而多求者,如失根之兰花,终如浮萍必散。是故初心不忘成就不难,基础宜扎实,一步一脚印,成果抛脑后,日日知吾心,图个明白最重要。

把却心头,无忧树下好端坐

神通有其应缘而现,感应乃心影镜射。鼓吹追求胜妙,无异于舍佛正法,逐于心外,误众者甚大。不若一扫诸相归空寂,予其以欲勾之,不如以般若智令其晓悟。向来正法无人问,群心乱相有人寻。把却心头,无忧树下好端坐,吾之门人宜谨记!

恭敬礼赞 366已赞~

推荐阅读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7]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