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显密文库!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站内公告: 观音菩萨成道日启建大型系列活动:焰口超度、放生、供灯、心经及高档观音法像倡印等

热搜:基础读物 藏传佛教 古印度 大正藏

首页 >汉地 > [近现代]居士著作开示 > 郭耀华 > 正文

内观与地球和平

[郭耀华] 放大 正常 缩小 背景色

 

  内观与地球和平
  
  2007.12.7
  
  作者姓名:郭耀华(光斋),台北医学大学牙医学士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士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法学硕士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宗教学博士
  
  王慕龄(静主),台北医学大学药学士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士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
  
  内容摘要:
  
  内观禅修(Vipassanā)是印度古老的禅修方法之一,在两千五百多年前被释迦牟尼佛重新发现。内观的意思是如实观察,观照五?(色、受、想、行、识),也就是观察事物真正的面目。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可以止息烦恼痛苦,使自己不执取于贪欲或邪见。而内观的对象就是身、受、心、法四念处,在行住坐卧当中,「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痴。」
  
  这个法则是普遍适用的,不是专属于特定的某个有组织的宗教或宗派。因此,不管什么人,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修习,没有任何限制;不会因为种族、背景或宗教的不同而有所冲突。每一个人都能平等无差别地获得实际的效益。笔者认为广义内观有多种形式,本文中将一一介绍。
  
  关键词:内观(?称派崮牵?⑺哪畲Γㄋ哪钭。?⒆孕浴⑽拮孕裕ǹ招裕?⒎ń?br />   
  前言:
  
  每个人心里都有很大的痛苦-不认识自己的苦,不知道我们来自哪里及要去哪里的苦,不知道我们是谁,以及这一生要做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我们的苦,我们的痛。人生似乎是无奈的,完全没有意义,只是机械性地重复。你继续一再地做同样的事情-为的是什么?那个苦是:人感觉很偶然,似乎没有意义存在。而人没有经验到一些意义,没有经验到他贡献了某些意义给这个世界,没有经验到存在需要他,他并非只是没有用的一个现象,他并非偶然,他是被需要的,他正在完成极具意义的事情。人没有经验到这些,就没有办法活着,除非一个人感觉到这些,否则他依然在受着痛苦的煎熬。[1]
  
  现在世界各地,无论种族、性别、身份地位,越来越多的人有身、心方面的疾病,罹患精神方面疾病的年龄层也逐年下降中。生活中有许多要面对的社会关系和生存的压力等等问题。而造成现今社会混乱、人心痛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不外乎源自人们对物质世界盲目的追求,以及对自我和环境的错误认识所造成。学校教我们许多的知识,但是没有教我们怎么做人,怎么生活。人从一出生,我们的六根就带着我们往外看,六根依六境而起反应,从没有人教我们如何往内看,虽然学校教育有教导反省,但是,如何正确的反省,什么才是正确的见解却没有人教。
  
  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北印度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为了解决人类所受生、老、病、死的苦,为了探索人类生存的意义。他毅然离开皇宫舍弃妻儿及所有的一切,到树林中修苦行,期望借着苦行找到解脱生死之道。在六年中他尝试各种苦行的禅修方法,但这些苦行的痛苦和难忍的经验,并不能带来超越世间获得究竟圆满解脱烦恼的智慧。因此乔达摩决定放弃苦行。后来在菩提树下端坐内观,依十二因缘思索,终于发现了四圣谛(苦、集、灭、道)缘起缘灭的自然法则,心得解脱,自证涅??。乔达摩自证涅??之后,人们尊称他为佛陀,也就是自觉者的意思。内观禅修(Vipassanā)[2]是印度古老的禅修方法之一,被释迦牟尼佛重新发现。为什么说是重新发现呢?因为在佛陀开悟后,了知一切,知道在佛陀之前已经有许多修行者,都是经由禅修方法而成就,将来也会有许多佛依着这个方法而成就。这个发现就是了悟了真理之道、自然的法则。如《杂阿含经》卷二十三:
  
  「苦行于六年极受诸苦恼知此非真道弃舍所习行大圣于此中受二女乳糜从此而起去往诣菩提树此处迦梨龙赞叹诸菩萨当随古时道证无上妙果」[3]
  
  内观是普遍适用的,不是专属于特定的某个有组织的宗教或宗派。因此,不管什么人,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修习,没有任何限制;不会因为种族、背景或宗教的不同而有所冲突。[4]每一个人都能平等无差别地获得实际的效益。此外,笔者还会举出内观运用在监狱的例子,透过牢观-给受刑人一个重生的机会来理解修行内观的益处。
  
  笔者认为,广义的内观是指各宗派静参、观照、禅定的修行方法,方法有多种形式,不专指南传佛教的?称派崮牵?诠郏┒?眩?疚慕?灰恢鸩椒治觯?詈蟛⒔樯苡《劝滦抻胩斓劢痰哪诠鄯椒ǜ?蠹也慰肌?br />   
  一、南传内观:四念处(四念住)的修行法
  
  (一)绪论
  
  到底什么是内观呢?一般论内观(?称派崮牵┑囊馑际侨缡倒鄄欤?壅瘴逅?,也就是观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开始的时候,借着观察自然的呼吸来提升专注力;等到觉知渐渐变得敏锐之后,接着就观察身和心不断在变化的特性,体验无常、苦、以及无我的普遍性实相。这种经由直接的经验去了知实相的方式,就是净化的过程。
  
  真理就是真理,无任何宗教色彩,也不分身份地位和种族,而且用一般知识及自我推理、判断、思考都无法真正开启真理的智慧。透过内观可以培养正念,从正念中开启体验真理的智慧,这真理的法则,需透过自身的体验了悟构成身心的五蕴是相依相缘的,也就是一切都是无常、苦、无我的实相。如此可以调伏我们的心。
  
  开始内观时,首先要了解名与色。因为名与色在我们观时,是所依,是所藉,也就是说在看之时,或是在听之时、在尝之时、在身触之时、在行住坐卧之时,保持觉知的观照。如眼门,色所缘是颜色,那被看的是色,而即自然的在看着,或者说那看的模样是名。耳门,声为色,那自然的能听的是名,或说那听的模样是名。鼻门,气味为名色,那自然的知道气味为名。舌门,味是色法,及自然的知味,或知道味道的模样是名。身门,即冷、热、软、硬这些与身触的是色,而那自然知道的,或知道冷、知道热、知道软,知道硬的模样是名。而这与身触相对而有之冷、热、软、硬是身门之色法。疼痛、病痛、累、扭伤、刺痛、痒等等,这些是身门之名法。[5]
  
  内观的对象就是身、受、心、法四念处。念处(念住)的定义根据雷迪西亚多[6]在讲解三十七道品的解释为:全心全意、安稳地警觉。共有四种念住,分别是:一、身念住二、受念住三、心念住四、法念住
  
  一、身念住:意指全心全意安住在身体现象上,例如呼气与吸气。
  
  二、受念住:意指全心全意安住在感受上。
  
  三、心念住:意指全心全意安住在思想或精神的历程上,例如有贪或者离贪。
  
  四、法念住:意指全心全意安住在观法,例如五盖(贪欲盖、?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等。[7]
  
  (二)引用经典
  
  下面从经典来介绍四念处的特色以及利益。在《杂阿含经》卷一,第一经中就说:
  
  「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8]
  
  从以上经文可以知道要调伏心的贪欲,必须有正观。正观就是向内观察身心的感受,体会到一切感受升起又灭去,升起又灭去的无常。以平等心了知一切都是无常,而达到心的解脱。
  
  在《杂阿含经》卷二十四,第六一0经中说,四念处可以调伏世间的忧愁与悲伤。
  
  「云何修四念处,谓内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忧悲,外身内外身观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调伏世间忧悲,如是受心法。内法外法内外法观念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调伏世间忧悲,是名比丘修四念处。」[9]
  
  此外在《长阿含经》卷八,〈众集经〉中也说修习四念处可以舍弃世间贪爱忧恼。
  
  「复有四法。谓四念处。于是。比丘内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外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内外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10]
  
  由以上三条经文可以看出,修行的初步首先要调伏我们的心,而四念处就是最好的对治方法。修习正念是为了了解我们内在的法,如法修习,会引导我们放弃对感官对象的执取,能停止苦流,再生的轮回。无明和散乱心都是痛苦的根源。我们所有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联系六个感官对象而生起。当意识产生,而没有正念时,根尘接触会导致好恶,渴求持续的欢乐,进而执取、造业和再生。我们整个身心的生命,是由五蕴组成,他生起和显示在这六个感官里每一意识的再生。当产生喜欢和厌恶时,会引起造业行为,我们会继续在再生和痛苦的轮回中。内观禅修是治疗这无止尽的渴望。[11]
  
  在《杂阿含经》卷二十四,第六0七经中说,四念处是得如实法的唯一道路(一乘道),藉由四念处才能令众生超越忧愁、悲伤,灭除身心的烦恼和痛苦,使心得清净。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一乘道,净诸众生,令越忧悲灭恼苦,得如实法,所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12]
  
  在《杂阿含经》卷二十四,第六0八经中更说,若离了四念处,就是离开了如实的圣法。离开圣法就离了圣道,如此无法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中解脱出来。若不离开四念处,就不离如实的圣法,如此可以到达解脱。
  
  「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离四念处者,则离圣道。离圣道者,则离甘露法。离甘露法者,不得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我说彼于苦不得解脱。若比丘,不离四念处者,得不离圣如实法,不离圣如实者,则不离圣道,不离圣道者则不离甘露法。不离甘露法者,得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我说彼人解脱众苦。」[13]
  
  以上两则经文用正反述的方法强调内观四念处的重要性。只有借着内观四念处的方法,才能真正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等等众苦。
  
  在《杂阿含经》卷二十四,第六一二经中更加强调,佛所说的法无有终了的一天,即使听法的人百岁命终时,佛所说法尚且无法说尽。佛所说的法无量无边,说了很多的名目、字句,但终归也是四念处。
  
  「如来说法无有终极,听法尽寿百岁命终,如来说法犹不能尽。当知如来所说无量无边,名句味身亦复无量,无有终极,所谓四念处。」[14]
  
  在《杂阿含经》卷二十四,第六一八经中说到,修习四念处可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以及阿罗汉果四种福利。在六二四、六二五、六二六经中提到修习四念处要先净其戒,当初业清净时,可以超越诸魔障,超越生死。在六二七经中说多修习四念处可得尽所有烦恼。
  
  「佛告阿那律,若圣弟子住于学弟,为得上进安隐涅??而方便求。彼于尔时,当内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爱。如是受心法法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爱,如是圣弟子多修习已,得尽诸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15]
  
  在《杂阿含经》卷二十四,第六二九经中说,修习四念处能得不退转,在六三0经中说修习四念处可令不净众生而得清净,转增光泽。六三一经中说,修习四念处能令未度彼岸众生得度彼岸。六三二经说,修习四念处可得阿罗汉,六三三经说,世尊所说一切法,即四念处。六三四经说,修习四念处名圣贤出离,如出离。如是正尽苦,究竟苦边,得大果,得大福利,得甘露法究竟甘露。
  
  在《杂阿含经》卷二十,第五四三经中说,即使已达到阿罗汉,所有烦恼皆灭除了,仍要修习四念处,为什么呢?因为继续修习四念处可以令还未证得涅??者证得涅??。
  
  「若阿罗汉比丘,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离重担离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亦修四念处也。所以者何,不得者得,不证者证,为现法乐住故。所以者何,我亦离诸有漏,得阿罗汉,所作已作,心善解脱,亦修四念处故,不得者得,不到者到,不证者证,乃至现法安乐住。」[16]
  
  《长阿含经》卷十,〈三聚经〉中也提到修行四念处可证得涅??。
  
  「云何四法向涅??。谓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意念处.法念处。」[17]
  
  修习内观四念处者,可直接减轻或灭除苦的感受。在《杂阿含经》卷二十,第五四0经中有尊者阿那律,遭受病苦的折磨,且越来越严重,但是他还能安忍,是因为依着内观四念处,安住在正念、正知当中。
  
  「诸比丘问尊者阿那律,心住何所而能安忍,大苦正念正知。尊者阿那律语比丘言,住四念处。我于所起身,诸苦痛能自安忍。正念正知何等为四念处,谓内身身观念处,乃至受心法观念处,是名住于四念处。身诸苦痛,能自安忍。正念正知。时诸正士,共论议已,欢喜随喜,各从座起而去。」[18]
  
  在南传巴利经典中的《长部·大品》及《相应部·大品》皆记载,佛陀当时患了一场大病,但最后透过内观而得痊愈。[19]
  
  (三)牢观与和平
  
  以上提了经典的依据,那么在生活的应用方面,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笔者这里想透过教授内观禅修的老师之一,印度的葛印卡(S.N.Goenka)[20]内观体系中的监狱牢观为例。葛印卡在世界许多的国家都教授内观禅修,早在1975年第一次在印度的Jaipur为警官及受刑人成功的举办了三次的内观十日课程。而内观在监狱的真正扩大实施是在1993年,由新德里最大的监狱提哈(TiharJail)的女监狱长官KiranBedi所提出。她因思索如何为受刑人提供更好的、更和谐的监狱环境,以及如何帮助受刑人在日后回归到社会时,能真正改过,不再成为社为的危机份子,不断的寻找解决的方案。透过一个因缘,她找到了葛印卡老师的禅修中心,并亲自且带领一些官员首先学习了内观。内观后发现许多监狱的管理人员原本脾气非常不好,常常对受刑人施暴的官员,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开始会关心受刑人,典狱长看到这样的改变,更是加强了她要在监狱内对受刑人开设内观十日课程的决心。经过多方的沟通和协调,1994年提哈监狱的内观十日课程正式开始了。许多受刑人以自愿参加的方式开始学习内观,监狱的气氛慢慢改善了,受刑人间的冲突减少了,越来越多的受刑人参与到内观的课程中,更有许多参加过的受刑人担任起了法工,为法做服务的工作。他们自动自发的管理自己,也慢慢了解,以前所犯的罪,对自己及他人的伤害有多么的大。他们了知透过暴力或是怨恨,伤害对方的方式,不能解决自己根本的问题,只是造成自己内心更大的痛苦。经过内观的练习之后,慢慢的他们心中的怨恨、愤怒、不满、嫉妒、贪婪之心转化了,心中也慢慢升起了对自己及他人的慈悲。在提哈监狱的成果非常的大。现在在提哈监狱已经成立了内观中心,定期举办内观十日课程。在印度许多监狱也都办起了内观课程,在新德里的警官训练学校,也有对军官的内观课程训练。在台湾、美国、英国、泰国、纽西兰、以色列等等国家一些监狱里面也都有内观课程。从这些陆续办的课程可以看出内观应用在监狱的功效。监狱的受刑人尚且都能从内观得到法的利益,更何况我们一般人呢。
  
  二、广义的内观
  
  (一)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心生万法):
  
  大乘佛法中,文殊师利法王子,在《楞严经》卷六,对佛说偈: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21]
  
  自性成佛是佛教根本启发,不论讲阿赖耶识,佛性,如来藏都强调自性觉悟而达涅??寂静。即使儒家也强调反观自省,以达圣人气象,《大学》所提定静安虑得,颜渊的不二过行径,孟子吾善养浩然正气,皆有类似提升自我内涵的自照功夫,到了宋朝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天主教的默观祷告-愿与主耶稣爱心同在,了悟上帝的特质,行为中表现真善美圣。自性的我在印度的梵天表现更出色,我与梵合一,小我大我互溶后展开救渡工作,我是一切的观照点,回光返照我的自性是否完美,由圣贤而达完人,这种内观方法也很普遍。《楞伽经》〈集三万六千一切法品〉中,释迦牟尼佛说的很清楚:
  
  「依于无分别的圣教,大慧,菩萨摩诃萨当独处闲静,自内观察,不依于他,(观察自觉不由他悟),唯由自内证智,为除错见与分别而次第上进,致力于究竟,入如来地。大慧,此即由圣智得内证性相。」[22]
  
  特别密宗使用的有相瑜伽依渐修入门,而入自性。其中,西藏觉囊派就采用了此种自性不空的他空见思路修持。使小我具有大我的质量,一样能忘我,互助而和平。目前印度锡克教某一派别教授观音法门,利用音流振动,反闻闻自性,与上帝(道)合一
  
  (二)内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万法归一中,一归无)(无我无自性)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说: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23]
  
  因此,修行要达到无所住心而忘我,去我执,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才能中道清静。我们反思《金刚经》中: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24]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25]
  
  无住心是无为法、无相法是般若空性慧,究竟解脱。中土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以《金刚经》做传承,在《六祖坛经》中,慧能说:
  
  「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26]
  
  另一段,
  
  「汝但心如虚空,不着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
  
  再来一僧问慧能:
  
  「黄梅意旨,甚么人得?师云:会佛法人得。僧云:和尚还得否?师云:我不会佛法。」
  
  这真契合金刚三昧精神的对话啊!后来有僧举卧轮禅师作的偈云: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慧能闻之说:
  
  「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27]
  
  实在契合《维摩诘所说经》〈佛道品第八〉:
  
  「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28]
  
  因为心清净一切无染,自然而然,不必强加伎俩。因为无住生心,所以固定文字语言无法入不二法门。
  
  《庄子》第六章大宗师提到孔子心斋坐忘,乃是契合《论语》子罕第九章的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因为孔子精通《易经》,圣人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无我无住才能中道生心。中国自古尧舜禹圣人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孔子依河图五、十居中而学易,无大过矣。)这里的中与无是生生不息的概念,是和平和睦清静概念,当无住概念走在清静而非妙用动态时,是老子《道德经》的「守中致虚,有生于无」及「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当走在动态妙用时是「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遂)」、「无为而无不为」及「知和曰明」。以此观照,如同老子《清静经》说的,「常应常静常清静」,将渐达到身心灵调和,宇宙大我法性流注的共振工具显现,许多佛菩萨聚合应机说法,无我自然生,而通达妙用无边。西藏密宗宗喀巴大师创立格鲁派,继承龙树菩萨的中观学说,以止观双运、中观应成破一切执(包含我执、法执)而无所住[29],男相、女相皆假相。噶举派的无相大手印,无修无证无执,萨迦派道果法,法界清净合一,如同华严海会。这个方法对修行个体的心智有很高和平、和睦转换价值。足以解决地球人类负面阴暗观念,迎向光明,如同太阳普照大地,破一切执着。需实际修持历练,可以破毒品、淫欲习气,破懒惰、好面子、骄傲、自卑、贪婪、敌对、自私自利等等身心不良反应,达到调和自在真正解脱自由。身心因观照功夫而强健,自我宇宙一体,在无我中修正平衡。(注:伊斯兰教的苏菲派以神秘主义般的方法追求与道合一,例如:旋转静心忘我,具有宁静和平的气质。)
  
  (三)法界宇宙观(真空妙有)【注:真实上帝灵性观,调和宇宙,工作总部区域】
  
  佛教密宗以普贤王如来法界为诸佛土、佛菩萨的最高能量意识、空性智慧、慈悲力、光明体的总运作中心,法界在《华严经》中有毗卢遮那法界的重重无尽观,在密宗也代表诸佛总意识源头所谓本初佛的集结区,之后才下分五方五佛,五方佛土,有西方阿弥陀佛,东方不动佛(阿?佛),北方不空成就佛,南方宝生佛,中央毗卢遮那佛的演化,我们也熟悉东方药师琉璃光王佛土,那么宇宙诸佛的调和中心在哪?在什么银河中心?于是有法界的领导总分化区概念。行政中枢协调诸佛国,所以基督教的上帝应严格讲是法界的伟大力量,法界的大佛菩萨意见集合枢纽,所谓常应常静,并不为地球人的上帝观如大梵天王、大自在天王而设限。上帝是宇宙银河的概念。宇宙是无自性(空性)本体与自性个体的混合创造,诸佛国与最高法界并存产生成住坏空的生灭现象,并演化诸天界,佛教包括欲界、色界、无色界。自然的法则包括宁静与生生不息,即阴阳互生太极状态。地球修行人可透过法界光明的加持,摄受法界传下的修持静参方法,达到与法界大我合一,无人无我等级。中国道家道法自然的自然生命观,修持无为法静坐,佛教华严法界观一花一叶见如来,大幻化网重重迭迭,密宗宁玛派的大圆满法的法界光明,以太阳光明为媒介,修脱噶法(注:以彻却立断禅法为基础)与光合一,虹光化身,自由往来三界诸佛国。法界对生命、星球、有安排成长过程,法界是自然法则的推动执行区,法界生命一即多、多即一,分合时间、空间,非地球简单想象,法界也使用黑洞力量创造万物,超脱五行限制。法界观的修持非常清静,心净一切净,无污秽存心,灵觉光明常照,处处观照本质,无执妙用,方便一切,破思考假相,真智相待,爱力无限。
  
  法界内观超佛国执着,与空与道合一,随机应化,天地人有缘同渡,不在文字,而在妙用,处处生活皆妙用。不论出世入世,一切无碍,表相非真相,变化无方,银河穿梭,自在逍遥,游戏人间,念力莫测,破阴界束缚,带光明存在,强大振动,摧破执着,生死演戏,不要严肃。法界常青,寂静却创新。
  
  法界静参注重三曹普渡,无自性(空性)中传播真道言,有真似有假,不二无真假。宇宙法则正反合,面面可俱到,无心细参量,带正气辐射光明。【笔者注:大圆满法祖师:法界普贤王如来,东方妙喜世界不动如来(阿?如来),东方金刚萨?剩?鸶帐制腥??钕彩澜缥??稻邮浚?氖馄腥?⒕闵?步鸶铡⒚罴?橛选⒓?槭ㄗ樱ㄊ?行枪??⒘?ㄉ?笫俊⑽薰赣汛笫俊⑴???牵ū檎栈ぃ?⒁嫦布未搿⒘?杖慕蛋停ㄎ薰腹庾鹫撸┑鹊取P扌泄?獭杆南唷钩鱿郑悍ㄐ韵韵止饷飨唷⒕跏茉龀す饷飨唷⒚魈褰?梗ㄒ瑁┕饷飨唷⑶罹》ㄐ怨饷飨唷P扌泄?桃?奁?雒鞯恪⒃恿??along)不畏寒功夫,要闭关独处,也要闭黑关,甚至清肠断食。此外,西藏苯教大圆满法与宁玛派大圆满法修法近似。】
  
  (四)奥修的静心观照
  
  当代已去世的印度奥修(OSHO)大师对内观有独特见解与修行方法:「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向内走,在那里你连一个人都找不到,在那里你只能够找到宁静与和平。」「决不要在你的周围创造出任何僵硬,绝不要变成有所限定的,维持液体状的,流动的。」「从未被生下来也从未死去,只是在1931年12月11日至1990年1月19日这段期间拜访了这个地球。」[30]
  
  奥修的书(其实是演讲集,每一本都是门徒整理),《静心观照》(向内看的技巧)能产生和平、慈悲、无执、好睡眠、快乐自在、做而无做,很宁静的波动,有种种很棒的质量与格调,对老子、佛陀的无我清静掌握很准确,直刺入修行人心灵深处,产生爱的新生命波动,具有体贴的柔柔脉动,沁人心脾,对波动与业力关系了解深刻。
  
  特别修行者,除了避免对男女个体性(sex)的沈溺外,一切伪善虚妄在真实观照中,破除假的伪装,真我追求快乐本质时,达不善不恶平衡的宁静本质,好一个奥修,法性流露,其著作《橘皮书》内容对静心归纳许多入门方法,其中「胡言乱语」一项对潜意识开发有很大帮助,适度旋转静心可以忘我入空,这些技巧也是当代济公活佛的部分心传方法,笔者发现一模一样,只是指导人不同而已。
  
  最后引用《静心观照》书中一段话来认知奥修:
  
  「在印度,我们把头部萨哈斯拉化成好像一朵莲花,一朵千瓣莲花,萨哈斯拉意味着千瓣的,一个千瓣的开口(笔者注:在性窍天目穴与百会穴泥丸宫十字交叉区域,也就是松果体、下视丘与脑下腺周围一块震动区域,所谓灵魂主要分布控制区,调节大脑与内分泌活动遍及全身。)只要构想一朵张开的,有一千花瓣的莲花,这个光的能量从每一个花瓣进入宇宙,这也是一种爱的行为,不是跟自然的爱而是跟「那最终的」爱,这也是一种「性高潮」。有两种性高潮:一种是性(sex)的性高潮,另一种是灵性的性高潮。性的性高潮,来自最低的中心,而灵性的性高潮来自最高的中心,从最高的,你会碰到最高的,而从最低的,你会碰到最低的。
  
  即使当真正在性行为里,你也可以做这个练习,两个伴侣都能够做这个,将能量往上提,然后性行为就变成谭崔(tantra)的实践、变成静心。但是不要将能量留在身体某一个地方的某一个中心,否则你留下能量的那个中心将会变成一个创伤,而你或许会创造出很多心理疾病,所以要小心,否则就不要做这个,这个方法需要绝对的私有性和不受打扰,而且它必须做得很完整,能量必须来到头顶,而且必须从那里释放出去。」[31]
  
  【笔者注:双人谭崔(tantra)常需要特别瑜伽动作辅助能量提升,打通七个脉轮(cakras)直到头部,属高级瑜伽静心,跟一般男女做爱抚摸、消耗发泄能量有很大不同。Tantra是练习生命脉道的突破,并不执着肉体感官享受,反而关注在静观能量与震动提升,这种身心技巧流入少数菁英传承,也流入西藏无上瑜伽,当机缘不足或持守戒律,有时祈请灵界空行母、空行父辅助,心、身修持合一的爱心,突破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束缚直至宇宙大我灵性的合一。成就者,独立性很强大,常凭借远距离感应能量,聚合分离很自在,爱在永恒时空大宇宙中,超越刻骨铭心的肉体爱,是真正爱你千万年更不只此,是无执的爱。】
  
  「当你开始静心,性中心将会变的更敏感、更活生生、更兴奋,再开始的时候那个兴奋将会跟任何性的兴奋一样,但那只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当你静心变得更深,你就会觉得能量往上流,性中心就会变宁静,而比较不兴奋。当能量真的流到萨哈斯拉,在性中心将不会有激动的感觉,它将会完全静止和宁静。」[32]
  
  笔者观察这种宁静、清静,将制造世界和平的质量,将打开个人第三眼(灵魂之窗)。
  
  【注:奥修介绍的静心方法或科学技巧,包括动态静心、无念静心、神秘玫瑰静心、跳舞静心、旋转静心、笑的静心、跑步、慢跑、游泳静心、抽烟静心(静心可以戒烟)、呼吸静心、向内看静心、祈祷静心、光的静心、黑暗静心、那达布拉玛静心、音乐静心、听无声之声、中空的竹子、进入死亡静心、第三眼观照曼达拉静心、戈利仙卡静心、坐禅微笑、伴侣静心等等。静心要注意喋喋不休的头脑,静心不是集中精神,不是内省,注意头脑的诡计不要被愚弄欺骗。】
  
  (五)天帝教内观法:(宇宙为家,宗教和平,天人大同)
  
  天帝教的修持,除了首任首席使者涵静老人传承下来的大经(新境界教义)、大法(教纲)、大宝(宇宙应元妙法至宝用来静参)之外,平时天人亲和沟通传讯的圣训,也是重要的修行参考资粮。特别集体闭关时期,圣训更加充实。笔者引用第四期传道传教使者训练班圣训,来解说仙佛们如何看修道生活与内观。
  
  (1)崇仁大帝:悟性启发是修道之人自我觉醒,据以奋进力量,经由和子(灵魂)与电子(肉体)适切配合之热准(共振调和),灵觉乍现,生福至心灵之灵感,或悔过、或励新、或解惑、或直探内心深处,形之于外则是法喜充溢。
  
  觉与悟实为不可分,调体调灵使身、心、灵渐趋密切配合,惟启动之力仍发自个人内心之自觉,倘能及时而觉,深感光阴虚度,于救劫大志与生死大事,犹无正知正见,能有感而发,当下收回逸心,起而奋行,刻刻内观,时时专注,由觉生悟,气质为之变化,开创新气象。(2003年8月4日卯时传侍)
  
  (2)清虚宫弘化院教师:性灵和子的心念转变亦会影响到时空环境的气化流行,甚至扩大至三曹多元时空之性灵和子皆受到不等程度之影响。帝教同奋均是天命之救劫使者,切不可忽视了性灵和子于心的善恶之念之变化,其中所形成的作用效应大矣!时时刻刻对自己的心念保持灵觉,常保善心善念,提升心能灵阶,感应有缘之性灵和子,化戾而征祥,则可谓曰:「祷于上下,诚于中心,是谓天祥。」(2003年8月6日午时)
  
  (3)崇仁大帝:将一颗凡心炼得空空洞洞、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修道之入门,中华文化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即是为修道炼心之精义,中庸之理在于「一以修身为本」,而达「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亦即是由炼心修身起修,终极于天下万物合一之仁道,文理易明,简而易行,足可谓中华文化老根之所在,亦为天心之所钟。(2003年8月13日未时传侍)
  
  以上三段圣训足以代表帝教五门功课及教义奋斗精神,特别不为自己设想,不求个人福报的无我执宗旨,已推及内观精髓,为三纪三同(宗教大同、世界大同、天人大同)而努力,以安立地球和平根基。(注:帝教由法界无生圣宫及镭?判墙疸谥傅夹扌兴枷耄?胝?从钪婺芰吭俗飨⑾⑾喙兀?br />   
  三、总结
  
  1.静心内观或奢摩它(止)、?称派崮牵ü郏┧?说男扌校?遣环肿诮蹋?梢栽诘厍虼罅客乒愕模?髯诮掏讲槐厣崞?约涸?行叛鲂问接胍鞘剑?辉偌友?澳诠奂纯纱俪珊推降男乔颉U庵种帜诠奂记墒且幻偶?弦窖А⑸?硌А⒛诜置谘А⒛圆ㄑА⑿睦硌А⑸缁嵫У鹊鹊目蒲В?厍蚱沾?慕峁?陀谢?逭飨榱α浚?コ?死啾┝ο捌?姆瓷浔灸埽?Υ罅Ω髋珊献魍乒憔残哪诠郏?词垢髯苑椒ù罅科占巴乒悖?捕缘厍蛴幸妗W罱?杏⒐?段辣ā繁ǖ迹?谱魅嘶?霞暗佳莺诼尢乇硎荆憾砸?盏某沙す?蹋?2岁到30岁),新约圣经只用「这男孩的智能和身量一起增长」,交代不清,他们将根据公元一世纪前出版的水徒福音(水徒行纪AquarianGospel)拍摄电影。【注:耶稣到印度、西藏交界区修行过程。】
  
  「「我们认为印度的宗教和佛教,特别静坐这个概念,对耶稣的思想起了很大作用。在片中我们超越了圣经正统文本,采纳一些佚失经文的观点。」《卫报》提到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宣称,旧约圣经中,「以眼还眼」的意识型态之所以演变成新约圣经中的「要爱人如己」,甚至爱仇人,就是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33]这个观点仍有待考证,笔者引用此报导是印证内观与内观实践技巧的静坐方法,不要区分各教派,任何人皆可学习,产生和平爱人的心境,特别对基本教义派激进者,躁郁症、自卑症、贪婪症病人将有极大而实际的平衡效果。
  
  2.地球人类如果广泛学习各家各派内观技巧,以安详、宁静心胸状态,促进地球非暴力、无执的学习环境,在返观自照中追求永久的和平氛围,自能改善犯罪倾向、宗教与政治纷争,突破毒品沈溺困境,调和身、心、灵更加康健,提升智慧,并进入太阳心、太阳能的修行时代。如同太阳光平等普照大地,包容一切,减少阴暗灰涩的特质,大步走向光明圆满的黄金时代。请向内看,深深地看,大家一起努力呼唤地球和平的潜能吧!
  
  注释:
  
  --------------------------------------------------------------------------------
  
  [1]奥修,《奥修开悟ABC》,方智,2004,p21。
  
  [2]

  [3]《大正新修大藏经》,卷二,页一六七上。
  
  [4]法是自然的法则,法并不能说是印度教的法、佛教的法、耆那教的法,或回教的法,这些和法是不同的。一个自称是完全遵行印度教法的人,他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一个依法实践的人这里所谈的是不同的两回事,法就是法。也就是说,法和派别意识是不同的。法应不偏任何宗派才对。--引用葛印卡,《慈悲的法流》,p43-44。(例如:台湾内观禅修基金会的理事长是一位天主教的神父。)
  
  [5]阿姜念,《内观禅十五个原则》,大千,2006,p52-53。(阿姜念,1897-1984,弘扬四念处内观达四十年。)
  
  [6]雷迪西亚多(LediSayadaw,1846-1923)是近代一位著名的大师,他出生于上缅甸雪布区、低胚音镇、散平村。15岁出家,20岁受比丘戒,他写了超过70本手册,为了弘扬佛法?他开设阿?炒锬?纬毯徒?㈧?拗行摹V饕?髌酚小妒ひ遐幸?浴贰ⅰ?称派崮鞘植帷贰ⅰ端氖ペ惺植帷贰ⅰ度??叩榔返家?植帷返鹊取?br />   
  [7]雷迪西亚多,《三十七道品导引手册》,p34。
  
  [8]《大正新修大藏经》,卷二,页一上。
  
  [9]《大正新修大藏经》,卷二,页一七一中。
  
  [10]《大正新修大藏经》,卷一,页五?下。
  
  [11]阿姜达摩答罗,出自《当代南传佛教大师》一书中的(内观禅修问答),p409。
  
  [12]《大正新修大藏经》,卷二,页一七一上。
  
  [13]《大正新修大藏经》,卷二,页一七一上。
  
  [14]《大正新修大藏经》,卷二,页一七一下。
  
  [15]《大正新修大藏经》,卷二,页一七五中。
  
  [16]《大正新修大藏经》,卷二,页一四一上。
  
  [17]《大正新修大藏经》,卷一,页五九下。
  
  [18]《大正新修大藏经》,卷二,页一四0中下。
  
  [19]马哈希,《马哈希尊者谈?称派崮恰罚?笄В?007,p108-120。(马哈希西亚多1904-1982,缅甸内观老师,在书中提到在美国的某些医生,已发现正念修行对他们的病人很有帮助,于是让那些患有慢性疾病、忧郁症乃至癌症等疾病的病人练习正念修行,以作为治疗的方式;若干医院还特别开立专门课程,教导病人练习正念。1979年由JonKabat-Zinn博士所创立的「正念减压课程」(Mindfulness-BasedStressReduction)。至今,欧美有三百多家医院为病人开设此课程。)
  
  [20]葛印卡老师是退休的企业家,曾经是缅甸的印度侨领。他出生于传统的印度教家庭,自年轻即患有严重的偏头痛。在遍寻良方的因缘下,于1955年遇到萨亚吉·乌巴庆老师(1899-1971)。乌巴庆老师是众所皆知的资深政府要员,私底下是教导内观的老师。葛印卡老师跟随乌巴庆老师学习内观时,发现这个方法,不仅超越了肉体上的疾病,且他超越了文化与宗教的藩篱。接下来的岁月里,他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研究内观,内观转化了他的生活。葛印卡老师有许多法的开示,被弟子们整理成书。1969年由乌巴庆老师授权,在印度开始教授内观。目前已传到世界许多国家。
  
  [21]《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十九,页一三0上。
  
  [22]谈锡永,《入楞伽经》梵本新译,台北全佛文化公司,2005,p119。
  
  [23]《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八,页七五0中。
  
  [24]《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八,页七四九中。
  
  [25]《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八,页七五二中。
  
  [26]《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四十八,页三五五下。
  
  [27]《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四十八,页三五七下。
  
  [28]《大正新修大藏经》,卷十四,页五四八下。
  
  [29]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青海民族出版社,2004,p325。
  
  [30]奥修,《般若心经》,台北奥修出版社,1990,p388。(p419,421,关于奥修)(TheheartofSutra)
  
  [31]奥修,《静心观照》,台北奥修出版社,1993,p272-273谦达那译(Meditation-Thefirstandlastfreedom)
  
  [32]奥修,《静心观照》,台北奥修出版社,1993,p274。谦达那译(Meditation-Thefirstandlastfreedom)?
  
  [33]尹德翰,综合外电报导:《年轻耶稣印度学佛传说将拍电影》,台湾中国时报,2007年11月21日,F1版。
  
  参考文献:
  
  1.(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
  
  2.(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大正藏》第1册。
  
  3.《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大正藏》第48册。
  
  4.(姚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册。
  
  5.(姚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大正藏》第14册。
  
  6.谈锡永,《入楞伽经》梵本新译,台北全佛文化公司,2005。
  
  7.智?,《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大千,2005。
  
  8.杰克·康菲尔德,《当代南传佛教大师》,圆明,2005。
  
  9.奥修,《奥修开悟ABC》,方智,2004。
  
  10.林崇安,《南北传内观基础佛经》,大千,2001。
  
  11.马哈希,《四念处内观禅修法》,大千,2004。
  
  12.马哈希,《内观基础-从身体中了悟解脱的真相》,方广文化,2004。
  
  13.阿姜念,《阿姜念谈内观实修》,大千,2007。
  
  14.雷迪西亚多,《三十七道品导引手册》,法雨,2005。
  
  15.葛印卡,《生活的艺术》,财团法人台湾内观禅修基金会,2007。
  
  16.葛印卡,《慈悲的法流》,财团法人台湾内观禅修基金会,2005。
  
  17.马哈希,《马哈希尊者谈?称派崮恰罚?笄В?007。
  
  18.阿姜念,《内观禅十五个原则》,大千,2006。
  
  19侯才,《郭店楚墓竹简老子校读》,大连出版社,1999。
  
  20.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青海民族出版社,2004。
  
  21.奥修,《般若心经》,台北奥修出版社,1990。
  
  22.奥修,《静心观照》,台北奥修出版社,1993。
  
  23.龙钦饶降巴,《七宝藏论》,格德印经院藏文木刻版。
  
  24.姚卫群,《佛学概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25.班班多杰,《藏传佛教智慧境界》,大千,2002。
  
  26.NyanatilokaMahathera,BuddhistDictionary,BuddhistPublicationSociety,1980.

恭敬礼赞 366已赞~

推荐阅读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7]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