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显密文库!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站内公告: 观音菩萨成道日启建大型系列活动:焰口超度、放生、供灯、心经及高档观音法像倡印等

热搜:基础读物 藏传佛教 古印度 大正藏

首页 >汉地 > [近现代]居士著作开示 > 韩镜清教授 > 正文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冊 卷九 七、修道位

[韩镜清教授] 放大 正常 缩小 背景色
【论文】
 
九‧一六四 次修习位,其相云何?
 
 
 
【疏翼】
 
  第二举颂文正释五位即别举五颂别解五位中,第四段别举?第二十九?颂别解第四修道位。于中分二?一、因问兴起,二、举颂别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五】
 
  下、明修道。
 
  前见道者,唯在初地初入地心。今此修道,除初入地心,出相见道已,住出地心,乃至第十地终、金刚无间道来,并名修道。
 
  此为问已,至下当知。
 
 
 
【颂文】
 
九‧一六五 颂曰: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
 
 
 
【疏翼】
 
  第四段别举?第二十九?颂别解第四修道位中,第二举颂别答。于中分二?一、举颂文,二、略广释。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五】
 
  此、举颂答。
 
  即于初地住出心后,渐至究竟金刚道来,皆断法执种故,至无学位便证转依。
 
 
 
【论文】
 
九‧一六六 论曰:菩萨从前见道起已,为断余障、证得转依,复数修习无分别智。
 
 
 
【疏翼】
 
  第二举颂答中,第二略广释。
 
 
 
【述记‧卷五十五】
 
  下、释,有二?初、以略释颂文,后、广释颂义。初中有二?初、释上三句正显位相,后、明此修位于究竟位便证转依。
 
  十地修道,修「无分别智」,「为断余障、证」「转依」等,生起下文。然非唯智是修习位体,今从所缘能断道说,略不说余。
 
 
 
【论文】
 
九‧一六七 此智远离所取、能取,故说「无得」及「不思议」。
 
 
 
【疏翼】
 
  第一以略释?第二十九?颂中,第一略释上三句正显位相。于中分三?一、略释初句颂,二、略释第二句颂,三、略释第三句颂。初中又有二解,此即初解也。
 
 
 
【述记‧卷五十五】
 
  「远离所取」,名为「无得」;「远离能取」,说「不思议」。此即解上初句颂也。即一智体离计所执实所能取,说「无得」等,非无见分等。
 
 
 
【论文】
 
九‧一六八 或离戏论,说为「无得」;妙用难测,名「不思议」。
 
 
 
【疏翼】
 
  第一略解初句颂中,第二解。
 
 
 
【述记‧卷五十五】
 
  即一智体,无有分别。有分别者,戏论行相,即后得智亦名「戏论」;或有漏分别,说名「戏论」,偏执增故,名为「戏论」;即后得智不名戏论。
 
  若依前解,能断二障无分别智,名为「妙用」,是「不思议」;若依后解,即无漏智皆离过失,能违生死,名为「妙用」,是「不思议」。
 
  今此论中,但约前解,论自显故。
 
 
 
【疏翼】
 
  安慧解云?
 
此中既无能取心,且所取义亦不可得,故说言「无得」、「不思议」。
 
  以上第一略解上三句正显位相中,第一略释初句颂讫。
 
【论文】
 
九‧一六九 是出世间无分别智。断世间故,名「出世间」。二取随眠,是世间本,唯此能断,独得「出」名;或「出世」名,依二义立──谓体无漏,及证真如;此智具斯二种义故,独名出世,余智不然,即十地中无分别智。
 
 
 
【疏翼】
 
  第一略解上三句正显位相中,第二略解第二句颂。
 
 
 
【述记‧卷五十五】
 
  解第二句颂。
 
  「无分别智」具二义释?谓「断世间」、「体无漏」等。后得不然,不名出世。
 
 
 
【论文】
 
九‧一七○ 数修此故,舍二粗重──二障种子立粗重名,性无堪任,违细轻故──令彼永灭,故说为「舍」。
 
 
 
【疏翼】
 
  第一略解上三句正显位相中,第三略解第三句颂。
 
 
 
【述记‧卷五十五】
 
  解第三句颂。
 
  「违细」,名「粗」;「违轻」,名「重」。所知障种名「粗种」者,及非种粗重,地地别断;烦烦障种名「粗重」者,金刚始除。若论烦恼,非种粗重,亦地地断。今显由十地修无分别智,至金刚心,断烦恼种;十地等中,断所知障等;总合为言,名断二种。约究竟尽,唯在金刚,金刚尽时,证转依果。
 
 
 
【疏翼】
 
  以上第一以略释颂文中,第一释上三句正显位相讫。
 
 
 
【论文】
 
九‧一七一 此能舍彼二粗重故,便能证得广大转依。
 
 
 
【疏翼】
 
  第一以略释颂文中,第二明此修位于究竟位便证转依。于中分二?一、合解第三四句,二、专解第四句。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五】
 
  由十地修智究竟[1],故至佛证转依。
 
 
 
【论文】
 
九‧一七二 「依」,谓所依,即依他起,与染、净法为所依故。「染」,谓虚妄遍计所执。「净」谓真实圆成实性。「转」,谓二分:转舍、转得──由数修习无分别智,断本识中二障粗重,故能转舍依他起上遍计所执,及能转得依他起中圆成实性;由转烦恼得大涅??,转所知障证无上觉;成立唯识意,为有情证得如斯二转依果。
 
【疏翼】
 
  第二明此修位于究竟位便证转依中,第二专解第四句。于中有二复次释,此即第一复次释也。
 
 
 
【述记‧卷五十五】
 
  解第四句颂,于中有二复次释,即为二也。今第一解。
 
  总为别依,断「染」,故无所执;生「净」,故得二果。余文易了,同《摄论‧果断分》解转依[2]。无性第九卷等[3]同之,彼文稍广[4]。
 
  言「转依」者,「转」谓转舍、转得;「依」谓所依;即转之依,名为「转依」,依士释。
 
  又解此文?依他事上,邪理执着,正理离倒;转舍、转得,事为理依,故名「转依」也。
 
  无性[5]云:二所依止转依,亦持业释[6]。然今能依、所依,合为[7]转依,故无持业。
 
  今言依他起名转依者,流转、还灭依也。即所舍、所得。所得,通二果。由执心[8]故,起有漏法。有漏法断,所执名舍,非别有体名为舍也。
 
 
 
【论文】
 
九‧一七三 或「依」,即是唯识真如,生死、涅??之所依故。
 
 
 
【疏翼】
 
  第二专解第四句颂中,第二复次释。文分为三?一、总标迷悟依,二、假说新净所以,三、料简颂意。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五】
 
  第二师解:「依」,即真如,迷悟依也。
 
 
 
【论文】
 
九‧一七四 愚夫颠倒,迷此真如,故无始来,受生死苦;圣者离倒,悟此真如,便得涅??,毕竟安乐。由数修习无分别智,断本识中二障粗重,故能转灭依如生死,及能转证依如涅??,此即真如离杂染性。如虽性净,而相杂染,故离染时,假说新净,即此新净,说为转依;修习位中,断障证得。
 
 
 
【疏翼】
 
  第二复次释中,第二假说新净所以。
 
 
 
 
 
【述记‧卷五十五】
 
  悟此真如、证涅??者,以涅??者,即是真如离杂染法。
 
  又假涅??依真而立,能、所依异。此位断障,金刚心后证得,非此位即证。
 
 
 
【论文】
 
九‧一七五 虽于此位,亦得菩提,而非此中颂意所显。颂意但显转唯识性,二乘满位,名解脱身,在大牟尼,名法身故。
 
 
 
【疏翼】
 
  第二复次释中,第三料简颂意。
 
 
 
【述记‧卷五十五】
 
  其「菩提」者,而非此中颂意所显。颂意所显如后颂[9]说「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故。
 
  「牟尼」者,寂默义;寂止默静,离[10]诸杂染故。非彼菩提是唯识性,在大牟尼,名法身故。
 
  七十八中说,二乘有此[11]名「解脱身」,故说三乘「平等平等」[12]。
 
  其第一师:菩提亦名转依者,如后颂[13]中自当解释[14]。
 
  上来已略释二[15]文讫。
 
 
 
【疏翼】
 
  以上第二略广释中,第一以略释颂文讫。
 
 
 
 
 
 
 
 
--------------------------------------------------------------------------------
 
[1]「智究竟」三字,《金藏》无。
 
[2]即《摄论》卷三、两《释》卷九初〈彼果断分〉第十。
 
 如云?
 
彼果断殊胜云何可见?藏文作「spovba\'ikhyadparjiltarbltaźena/」??断,谓菩萨无住涅???藏文作「byavchubsemsdpa\'rnamskyispovbanimignaspa\'imyavanlas\'daspagavyinpa\'o/」?,以舍杂染、不舍生死二所依止转依为相?藏文作「de\'imtshanbidnigavbonmovspayovssubtavbadavbcaspa/ \'khorbayovssumigtovba\'ignastegnasgyurpa\'o/」?。此中生死,谓依他起性杂染分?藏文作「dela\'khorbanigźangyidbavgivobobidde/kunnasbonmovspa\'ichargtogspa\'o?;涅??,谓依他起性净分?藏文作「myavanlas\'daspanidebidrnamparbyavba\'ichargtogspa\'o/」?;二所依止,谓通二分依他起性?藏文作「gnasnidebidgbiga\'ichargtogspaste/gźangidbavgi vobobiddo/」?;转依,谓即依他起性对治起时转舍杂染分,转得清净分?藏文作「gnasgyurpanigavgźangyidbavgivobobiddebidkyignenposkyesna/gavkunnasbonmovspa\'ichaldogcivrnamparbyavba\'ichargyurpa\'o/」?。
 
[3]「等」,取《摄论‧世亲释》,亦见该《释》卷九初。
 
[4]如《摄论‧无性释》卷九云?
 
「无住涅??」者,不同世间、声闻、独觉?藏文无「独觉」?安住生死或涅??故?藏文作「\'jigrtendavmyavanlas\'daspalamignaspa\'iphyirro/」?。「以舍杂染、不舍生死」者,害彼势力,如彼咒蛇虽不弃舍?藏文无此二句?,而无染故?藏文作「kunnasbonmovsparnamsdavdeyovssubtavbadavbcaspaste/de\'imthulasgnodpa\'iphyirro/」?。「二所依止,转依为相」者,或依主释,或持业释?藏文无此二句?,住此转依,如无色界?藏文无「界」字?。若依自利,与殊胜慧共相应故,不容烦恼?藏文作「\'khorbayovssumigtovba\'ignastegnasgyurpaźesbyabanignasgyurpadelagzugsmedpabźindugnaspaniwesrabkyikhyadpardavldanpa\'iphyirbonmovsparnamskyiskabskyavmi\'byedla/sbivrje\'igźangyidbavgis\'khorbayavmi\'dorro/」?。此中何者生死、涅??、依止、转依,皆应显说。
 
「生死,谓依他起性杂染分」者,谓心、心法烦恼迷乱,生死过失相续不绝?藏文作「\'khorbani\'khrulpa\'isemsdavsemslasbyuvbarnamste/skyebadav\'chiba\'idbyivsthagla\'phyavmobugpa\'irgyunmi\'chadpa\'iphyirro/」?遍计所执分?藏文作「kunnasbonmovspa\'ichaźesbyabanikunbrtagspa\'irnampa\'ichasso/」?;「涅??谓依他起性清净分」者,谓毕竟转遍计所执圆成实分?藏文作「kunbrtagspa\'idvospomedpa\'ichargtogspa\'o/」?。
 
[5]见《摄论‧无性释》卷九。
 
[6]「释」字,藏文无。
 
[7]「为」字,《金藏》作「名」。
 
[8]《金藏》作「执心」,余作「所执」。
 
[9]即第三十颂。
 
[10]「离」字,《金藏》有,余无。
 
[11]「此」,谓转依。
 
[12]《瑜伽》卷七十八原文为:
 
世尊!声闻独觉所得转依名法身不?善男子!不名法身。世尊!当名何身?善男子!名解脱身?藏文作「rnampargrolba\'ilusyinte/」?,由解脱身故,说一切声闻、独觉,与诸如来平等平等?藏文作「rnampargrolba\'iluskyisnidebźingwegsparnamsdavbanthosdavravsavsrgyasrnamskyavmtshuvsźivmbammo/」?。由法身故,说有差别?藏文作「choskyiskusnikhyadpardu\'phagste/」?。如来法身有差别故,无量功德最胜差别,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藏文作「choskyiskuskhyadpardu\'phagsna/yontangyikhyadpardpagtumedparkyavkhyadpardu\'phagspayinte/deladpebyabaryavstabamayinno/」?。
 
[13]即第三十颂。
 
[14]如本论卷十云?
 
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
 
[15]「释二」二字,《金藏》作「两释」。
恭敬礼赞 366已赞~

推荐阅读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7]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