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显密文库!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站内公告: 观音菩萨成道日启建大型系列活动:焰口超度、放生、供灯、心经及高档观音法像倡印等

热搜:基础读物 藏传佛教 古印度 大正藏

首页 >汉地 > [近现代]居士著作开示 > 黄念祖 > 正文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三)

[黄念祖] 放大 正常 缩小 背景色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三)
  
  黄念祖
  
  第二卷
  
  本卷从经中第四品至第十品,详陈弥陀因地,见佛闻法,初发大心,五劫精勤,结得大愿。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三根普被,万类齐收,积功累德,住真实慧,一向专志庄严妙土。于无量劫,积植德行,所发誓愿圆满成就。如是内容,净土三经,唯此独备,故称本经为净土第一经也。
  
  贰、正宗分
  
  经之正宗分,如人之身躯,心肺各脏皆备于是。本经以第四品至四十二品为正宗分。弥陀因行,法藏大愿,极乐依正庄严,三辈往生正因,极乐菩萨修持,边地疑城生因,娑婆秽土恶苦,极乐显现证信等,皆摄于此。故不但为全经之主体,实亦为一部净宗妙法之纲宗也。
  
  本经于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之因地修行、殊胜誓愿等等无边妙法行,陈述详尽,广于余经。本卷内容,即弥陀因地发愿,与大愿圆满之经过。经中首云,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数之劫。此表过去之时极为久远。此时弥陀为世饶王,遇佛出家学道,法名法藏,发起宏深誓愿,故知弥陀因地发心修行,为时实难称计。但更应知弥陀发愿之时,已非凡夫,古德多称此时已是地上菩萨,如是则弥陀最初发心之时,更远于此也。是故净宗学人于此应生净信,弥感佛恩。盖此极乐依正及持名妙法,乃弥陀无量无数不可思议劫,精勤修习之妙果。今则以此果觉,作我因心,此恩此德,匪言可喻。再者弥陀因地久证法身,故此一乘愿王、六字洪名、极乐依正种种庄严,甚至一毛一尘,无非弥陀无为法身、真实智慧之所流现。一一皆超情离见,一一皆是实相正印之所印,一一皆是开化显示真实之际,一一皆惠予众生真实之利。故此法门,不可思议。
  
  下第四品,首明法藏比丘因地学道发心之因缘。
  
  法藏因地第四
  
  佛告阿难: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有佛出世,名世间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时为诸天及世人民说经讲道。
  
  「无央数劫」。梵语阿僧祗,翻为无央数。央者,尽也。无尽数之劫,称为无央数劫(或阿僧祗劫。劫之义,见上品「布施累劫」。劫为极长之时间单位,非算数所及之劫,名无央数劫),亦名阿僧祗劫。而此阿僧祗劫又复是无有限量,非思议所能及,故「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指过去之时,久远无极。
  
  「世间自在王」(自《唐释》)。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尽数之大劫时,有佛出现于世,名为’世间自在王\'。是乃古佛别有之名号,称为别号。世间自在者,常在世间而不为世间所拘碍。如\'佛照世间相,常住自寂灭\',是世间自在义。又《甄解》曰:「以世间配般若,自在即解脱义,王是法身。三一相即,不纵不横,名世自在王。」是从涅??三德释佛名号。古代一切从属于王,故以王喻法身德。一切皆从法身所流现,又一一还归于法身。故曰王是法身。通达世间,属般若德。于世自在,是解脱德。故「世自在王」圆摄三德,三即是一,一即是三,如「∴」字三点,不纵不横,表涅??真身,常乐我净之无上妙德。
  
  「如来,应供……佛世尊」是诸佛通号。一切佛同具此十号,实则诸佛德无量,故德号亦无量,今随众生机,节略而称十号。
  
  又此十号在诸经中之开合,颇有不同,例如《净影疏》依《成实论》合无上士与调御丈夫为一号。开佛世尊为两号。今依《涅??经》、《璎珞经》、《大论十》,无上士与调御丈夫分为两号。至于佛世尊,《涅??经》则合之为第十号。今依《涅??》之说。
  
  以下分释十号。
  
  一、「如来」。如者真如也。乘真如之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又如诸佛安稳道来,此亦如来来,更不去至后有中,故名如来。又如诸佛而来,故名如来。又《合赞》曰:「《涅??梵行品》曰:“云何名如来?如过去诸佛所说不变。云何不变?过去诸佛为度众生,说十二部经,如来亦然,故名如来。”」又《会疏》曰:「如来义有三:谓法身、报身、应身也。《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此法身如来也。《转*轮论》云:“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此报身如来也。《成实论》云:“乘如来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此应身如来。」又《天台寿量品疏》云:「如者,法如如镜,非因非果,有佛无佛性相常然。遍一切处而无有异为如。不动而至为来。指之为法身如来也。」盖佛有法报化三身,故如来之释亦有法、报、应(即化)之异。具如《会疏》所释:(一)无来去者为法身。(二)正觉于第一义谛、真如实相如是而来,是为报身。(三)乘真如实相之道而成正觉,如是而来,是为应身。诸释皆可依《会疏》之说,而知其意。
  
  二、「应供」。《大论》曰:「佛诸结使除尽,得一切智慧,故应受一切天地众生供养。以是故佛名应供。」又《净影疏》曰:「证灭相应,故名为应。又证灭故。合应供养,故云应供。」又《会疏》曰:「万行圆成,福惠(即慧)具足,应受天上人间供养,饶益有情,故号应供。」
  
  三、「等正觉」。梵语三藐三菩提。具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为正,藐为等,菩提为觉,即无上正等正觉。菩萨因行圆满而成等正觉。旧译为无上正遍知,《维摩经肇注》曰:「阿耨多罗,秦言无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又《净影疏》曰:「正者理也。于理穷照(即彻照于理体),故云遍知。」
  
  四、「明行足」。「明」有多解。(一)《大论》曰:「宿命、天眼、漏尽,名为三明。」《会疏》与《净影疏》同之,均谓「明」即三明也。(二)但《净影》又谓:「明是证行,证法显了,故名为明。」是说较深。盖《华严》一经唯是信解行证。若于行法显了明证,如是方为明也。(三)《涅??经十八》曰:「明者,名得无量善果。……善果者,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说最深,盖以得无上正等正觉为明也。今释本经,以《涅??》之说为妥。又「行足」者,《涅??经十八》曰:「行名脚足。……脚足者,名为戒慧。乘戒慧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名为明行足也。」《净影疏》同之。疏曰:「龙树说,戒空慧等,名之为行。此二(指戒与空慧)圆具,故名为足。」又《会疏》稍异。疏曰:「行足者,谓身口意业,真正清洁。于自愿力一切之行,善修满足,故号明行足。」
  
  五、「善逝」。善者好也。逝者去也,故又名好去。《大论》曰:「好去者,于种种诸深三摩提(即正定)无量诸大智慧中去。如偈说:“佛一切智为大车,八正道行入涅??。”是名好去。」又《合赞》曰:「善者,最初发心。逝者,大般涅??。如来不舍最初发心,得大涅??,是故如来名为善逝。」是均以入涅??为善逝。又《会疏》曰:「善逝即妙住之义也。谓以无量智慧,能断诸惑,妙出世间,能趣佛果故。」是以趣佛果为善逝。与上说亦无实异。至于佛无来去,云何名好去?《净影疏》曰:「佛德圆满,更何处去,而言好去,虽无去处,非不能去。如劫尽火,虽非所烧,非不能烧,故得云去。」
  
  六、「世间解」。又译知世间。《甄解》曰;「世间者,名为五阴。解者名知。诸佛世尊善知五阴。故名世间解。」《净影疏》曰:「世间解者,是化他智。善解世间,名世间解。」《会疏》曰:「谓世间出世间因果诸法,无不解了,故名世间解。」综上三释,故世间解者,乃化他之圣智,谓如来如实知世间与出世间种种因果诸法也。
  
  七、「无上士」。士者人也。人中最胜,名无上士。《涅??经》曰:「如来者,名无上士。譬如人身,头为最上。非余肢手足等也。佛亦如是,最为尊上,非法僧也。」又曰:「有所断者,名有上士。无所断者,名无上士。」《会疏》同上二说。疏曰:「业惑净尽,更无所断,于三界天人凡圣之中,第一最上无等,故号无上士。」又《智度论》曰:「涅??法无上。佛自知是涅??,不从他闻。亦将导众生令至涅??。如诸法中,涅??无上,众生中佛亦无上。复次,持戒、禅定、智慧教化众生,一切无有与等者,何况能过,故云无上。」
  
  八、「调御丈夫」。《净影疏》曰:「能善调伏众生,名调御丈夫。」《合赞》曰:「自既丈夫,复调丈夫。故号佛为调御丈夫。若具四法,则名丈夫。何等为四:(一)近善知识。(二)能听法。(三)思惟义。(四)如说修行。」又《会疏》曰:「谓具大丈夫力用而说种种诸法,调伏制御一切众生,令离垢染,得大涅??。」或问:女人等亦应化度,何以独标丈夫。《智度论》答曰:「若说丈夫,二根(同具男女二者之根)无根(天阉)及女尽摄,故说丈夫。」盖谓名为丈夫,则可概摄妇女、无根及二根等人。
  
  九、「天人师」。《净影疏》曰:「能以正法近训天人,名天人师。」《会疏》曰:「所有天上人间、魔王外道,释梵天龙,悉皆归命,依教奉行,俱作弟子,故号天人师。」又《合赞》曰:「诸佛虽为一切众生无上大师。诸众生中,唯天与人,能发无上大菩提心,是故号佛为天人师。」
  
  十、「佛世尊」。《成实论》等开为两号,以佛为第九号,世尊为第十号。今依《涅??经》,合佛世尊为第十号。佛者觉也。自觉觉他与觉满,三觉圆满,故称为佛。又《合赞》曰:「佛者名觉,既自觉悟,复能觉他。譬如有人觉知有贼,贼无能为。」又佛名知者。如《智度论》曰:「佛陀,秦言知者。知过去、未来、现在众生数、非众生数,有常无常等一切诸法。菩提树下了了觉知,故名为佛陀。」又「佛一切智慧成就。故过去、未来、现在尽不尽、动不动,一切世间了了悉,故为佛陀。」「世尊」梵名薄伽梵。圆备众德,为世钦重,故号世尊。《成实论十号品》曰:「如是九种(指前诸号)具足,于三世十方世界中尊,故名世尊。」(又《智度论》以佛为第十号,以世尊为具十号尊德之总号,与此开合稍异,义无不同。)
  
  「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时为诸天及世人民说经讲道」(见《汉译》)。彼佛住世宏法共四十二劫,时为诸天及世间之人民,演说经文,讲论道法与道要。「道」者,觉悟之路也。《俱舍论》曰:「道义云何?谓涅??路,乘此能往涅??城故。」又《华严大疏》曰:「通至佛果,故名道。」道法者,至涅??正道之法也。道要者,佛道之枢要也。如《赞阿弥陀佛偈》曰:「究畅道要无障碍。」
  
  有大国主名世饶王。闻佛说法,欢喜开解,寻发无上真正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
  
  「世饶王」见《汉译》。经曰:「世饶王,闻经修道,欢喜开解。便弃王位,行作比丘。」义寂云:「准彼经文,世饶王者,亦为法藏在俗时名。」盖《汉译》之文甚为明确,作国王时,名世饶王,出家后,即法藏比丘。
  
  当时有一大国王,名为世饶王。闻世间自在王佛说法,顿然心开,了解实义。故曰「开解」。由于开解,自然「欢喜」。如各经末咸云:「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于是「寻发无上真正道意」。「寻」者,随即之义。「发」者,发心也。「无上真正道」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所得之道。更无能过之者,故名「无上」。「真」者,真实。「正」者,圣智,如法相而知故。「道」者,无碍道也。「意」者,能求之心。即此求菩提道之心,名「意」。故知「发无上真正道意」,即是发无上大菩提心也。世饶王闻法开解,随即发无上大菩提心,舍弃国土与王位离世出家,成为沙门。「沙门」原为出家人之通称,包括外道。后始作为佛教僧侣之专称。义为勤息。《会疏》曰:「此人勤修善法,息诸恶故。」至于《四十二章经》云:「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为沙门。」此则「沙门」之深义也。
  
  「号曰法藏」。法藏即世饶王为比丘时之法名。《汉译》为「法宝藏」;《吴译》为「昙摩迦」;《唐译》为「法处」;《宋译》为「作法」;《大论》为「法积」。唯《魏译》为「法藏」,今经沿之。诸本不同,只是译者用辞之异而已。又「藏」者,《探玄记》云有四义:「(一)含摄,(二)蕴积,(三)出生,(四)无尽。」以一切法为所藏故,名法藏。如《嘉祥疏》曰:「在能蕴蓄佛法,故曰法藏。」又以能开佛法藏故,名为法藏。
  
  修菩萨道。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信解明记,悉皆第一。又有殊胜行愿,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坚固不动。修行精进,无能?者。
  
  本段盛赞法藏比丘出家后修行之德。「修菩萨道」自《吴译》。表法藏菩萨直趋一乘,不落权小。《宋译》曰「大乘第一」。故知菩萨所修,唯是一乘真如圆满大法。「高才勇哲」。才,能也,智也。哲,明知也。《嘉祥疏》曰:「称逸群之能,故曰高才。能自胜胜他,故称为勇。坏邪见之明,所以言哲。」又《净影疏》曰:「才谓才巧,才德过人,故曰高才。志强名勇。心明称哲。」盖谓法藏菩萨才能过人,勇猛精进,心明智朗。
  
  「与世超异」。《净影疏》曰:「此德孤出,名世超异。」又《会疏》曰:「不(非)常人所及,故云与世超异。」又《合赞》曰:「或约地上发心,则所谓世者,地前世间之义耳。」盖《合赞》对于法藏菩萨,当时居于何位而发菩提心,未敢遽断,故以疑惑之语出之,而曰:「或约(如果是)地上发心。」地上发心,则「与世超异」中之「世字」,当指初地以前之一切,盖地前统名世间,登地以上,才名出世间也。窃窥《合赞》之意,亦遍于法藏当时是地上发心,唯未率言之耳。法藏菩萨何位发心,注经家颇有异解。净影云:「今寻发无上心,是地前世间行,下我发无上正觉之心,是地上出世间行。」义寂、望西等同之,盖谓此段之发心,位在地前。第五品中之发心,乃是地上菩萨发心。至于昙鸾、嘉祥、善导诸师与《甄解》均异之。《甄解》破净影曰:「说有前(此段)后(第五品),发心无有二。唯是一发心也。」盖谓此段是释尊说法藏菩萨之发心,后段是法藏比丘自述所发心。又后说亦只是重述此发心。是以经中所说虽有先后之次,详略之别,而法藏所发唯是一心,并无有二也。《甄解》之见甚是。《甄解》复云:「其龙树大士为初地(指所判法藏比丘发心之位。),或为八地。……亦是从果向因,大与诸师别也。」盖据《大论》,龙树大士判法藏菩萨发心或位居初地,或居八地,皆是地上发心。故大不同于余师也。《甄解》之说实有所据。《法华寿量品》曰:「我(释尊)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经中复云释尊与弥陀,于无量阿僧祗劫前,同为大通智胜如来前之王子。故知阿弥陀如来成佛亦极久远,法藏比丘正是从果向因。
  
  「信解明记,悉皆第一」。信者,信受。《大乘义章二》云:「于三宝等净心不疑名信。」《晋译华严经六》云:「信为道源功德母,……示现开发无上道。」解者,了解,开解,解了。《华严经》以「信解行证」为纲要。盖因真实信解,方能生起真实行证。又「明记」者,记忆分明也。于所闻法,记忆不忘,了了分明,故云明记。「悉皆第一」有二解:一者,至高无上,人莫能超。二者,所信所解所契,悉契第一义谛,故云「悉皆第一」。
  
  「又有殊胜行愿,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坚固不动」。「殊胜」者,佛教术语。殊者,特也。胜者,超也。事之超凡绝俗,世间希有者曰殊胜。「行愿」者,乃身行与心愿相资。《菩提心论》曰:「求菩提者,发菩提心,修菩提心。」发者,信愿也,修者,行也。信愿行三资粮。此三者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弥陀号大愿王,净土法门全依弥陀一乘愿海,以信愿持名为宗。可见愿字实为自觉觉他之关键。大愿能生大力,故与念慧力,同作增上因缘。《净影疏》曰:「起行之愿,名为愿力。」《会疏》曰:「愿力者,四宏誓愿能净佛国土,成就众生故。」今法藏菩萨所具殊胜之愿力,无能及者,是故号为大愿王。又「念慧力」指念力及慧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称为五力。《智度论》曰:「五根增长,不为烦恼所坏,故名为力。」又「天魔外道不能阻坏,故名为力。」又「念力」者,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慧力者,慧根增长,能破三界诸惑。又灵峰大师曰:「念根增长,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慧根增长,能遮(止也)通别诸惑,发真无漏,名慧力。」见思惑为通惑,三乘所同断。尘沙惑、无明惑为别惑,别属菩萨所断。慧光止惑,显发无漏真智,名为慧力。如是诸力,悉皆殊胜。「增上」者,有强力势,能使它法增长上进曰增上。今经中增上,至极殊胜。因所增上者,非是余法,而是「其心」。「其心」者,当人之自心也。《金刚经》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二经中所标之「其心」,正是一心。譬如磨镜,垢尽明现。无明惑尽,自心朗现,故云「增上其心」也。
  
  「坚固不动」。其心如金刚,能破一切,而不为一切所破,故云坚固。其心如如,《金刚经》曰:「如如不动。」故云不动。此之不动,不是沈空滞寂,而是心心契于真如法一,念念流入如来觉海也。
  
  「修行精进,无能?者」。「修行」者为通用之辞。自晋后转为佛教术语。如理而行戒定慧,曰「修行」。即佛教中教、理、行、果四法中之行法。「精进」者勤也。《慈恩上生经疏》曰:「精谓精纯,无恶杂故。进谓升进,不懈怠故。」又「?」者,越也,过也,胜也。此二句总结上文。修行总括以上种种妙行。如是诸行,悉皆精勤升进,故云「修行精进」。法藏比丘之德行,无人能及,故云:「无能?者。」
  
  往诣佛所,顶礼长跪,向佛合掌,即以伽他赞佛,发广大愿。颂曰:
  
  「诣」者,往也,到也。「所」者,处所也。「顶礼」梵音那谟,此译归命,稽首,顶礼,或直曰礼。常云:顶礼佛足。我所贵者顶也,彼所卑者足也。以我之所尊,恭敬彼之所卑,表礼敬之极。「伽他」旧作「偈」。此翻为颂。颂者,赞也,歌也。采用偈颂之意有二:(一)偈文少字之中能摄多义,易解易持。(二)偈音美妙,用之赞咏。法藏比丘到佛前礼佛赞佛,并发以下广大誓愿。现在当来一切众生,皆依此一乘愿海而得度脱。
  
  如来微妙色端严一切世间无有等
  
  光明无量照十方日月火珠皆匿曜
  
  世尊能演一音声有情各各随类解
  
  又能现一妙色身普使众生随类见
  
  此颂在《汉译》每句为五字,《魏译》为四字,唐宋两译均为七字(《吴译》缺此偈)。唐宋两译义理文字均较胜。故今会本亦为七言。
  
  本颂首段是赞叹佛德。「微」者,细小也,精妙也。「妙」者,好也,善也,精也。乃赞美之辞,具不可思议、无比之义。佛之报土报身,色相不可思议,称为妙色。「微妙」者,精妙之极也。「色端严」者,色相端正庄严也。《法华经序品》曰:「身色如金山,端严甚微妙。」「匿」者,藏也,隐也,亡也。「曜」者,明也,照也。首四句义为:如来微妙难思之色相,端正庄严。一切世间所有诸物,无有能与等比者。亦即赞佛偈中「十方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之义。佛放无量之光明,普照十方国土,其中日、月、火、珠四者之光焰,悉皆隐蔽不现。「火」者,灯火,火烛兼指一切火光。「珠」者,摩尼也,又作末尼。具足为震?末尼,译作珠、宝、离垢、如意。合之可意译为如意宝珠。有大光明,超诸世品。《会疏》曰:「天下至明,无大于日月。万品光耀,无过于摩尼。若映佛光。皆悉隐蔽。」
  
  后继四句,均是《唐译》愿文。赞叹世间自在王佛圆明具德,事事无碍,不可思议之妙用。其义为,世尊演说妙法,能于一音声之中,普使九法界、六趣、四生种种异类众生,各各随其品类根性,而能闻能解佛之所说。世人言语,常因方言问题、知识水平问题而不能解。世尊则妙用无穷,普使一切众生随类得解。更为不可思议者,乃于任一音声,圆具如是无边不可思议妙用。正显超情离见之《华严》事事无碍境界。《华严普贤行愿品》曰:「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随诸众生意乐音,一一流佛辩才海。」此偈正与本经「世尊能演一音声,有情各各随类解」之文同旨。一声中有无量声,无量声中之一一声,皆有无边妙用,能随众生之意乐,一一流出无边之慧辩,使众生得闻,得解,得度。此即是十玄门中之「主伴圆明具德门」。一法圆满一切法之功德,故曰圆明具德。今一音之中出无量音,圆说一切法,普度无边众,是即「圆明具德」。可见本经实与《华严》一味。
  
  上明如来之语密。下曰:「又能现一妙色身,普使众生随类见」。此二句显世尊之身密,能现一微妙之色身,普使种种众生,各各随其品类,而得见佛。按佛身可别为五:(一)法身,(二)报身,(三)应身,(四)化身,(五)等流身。(一)法身,即自性身,名为毗卢遮那,译为遍一切处。乃中道理体,离一切相及诸戏论,具无边真净功德,乃唯佛与佛之境界。(二)报身,如来名卢舍那,译为光明遍照,能使初地以上之菩萨感见之。(三)应身,如释迦文,指八相成道之佛。地前菩萨、二乘、凡夫得感见之。(四)化身,一时化现之佛为化身。(五)等流身,密教所立四身之一。佛身示现为与人天鬼畜等类同形之身。异类可得见之。今经则佛于一身,现无量种种之身,可使种种众生,各各得见。同表圆明具德,不可思议境界。
  
  上为赞佛,下为发愿。法藏比丘于叹佛功德后,随即发起广大誓愿,愿自作佛,愿摄佛土,普利众生,速成正觉。盖发广大愿实为至要。如《普贤行愿品》曰:「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盖净宗以信愿行为三资粮。灵峰大师曰:「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清省庵法师曰:「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又曰:「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下段为愿求自觉觉他之德。为觉他故,首须觉已;求自觉者,端为觉他。
  
  愿我得佛清净声法音普及无边界
  
  宣扬戒定精进门通达甚深微妙法
  
  智慧广大深如海内心清净绝尘劳
  
  超过无边恶趣门速到菩提究竟岸
  
  无明贪嗔皆永无惑尽过亡三昧力
  
  首二句乃法藏比丘,愿具如佛利他之行德。愿得如来清净之声。「清净」者无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曰清净。愿我如佛能宣无过离垢之法音,普及无边各各之界。「界」者,《大乘义章》曰:「界别(分别、差别)为界,诸法性别,故名为界。」盖谓界者,以差别为义。事物彼此能持自相,差别而无混,是曰界。俗语中,「各界人士」,此界字亦具上义。由是可知,「普及无边界」即是遍于一切。第三句「宣扬戒定精进门」,此句是《宋译》,在《唐译》为「演说施戒诸法门,忍辱精勤及定慧。」《唐译》文详,表宣说六度:(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般若。《汉译》亦如之。今《宋译》较略,盖以戒定精进三度,含摄其余。此下「通达甚深微妙法」,此法即十方佛赞,持名念佛,无上甚深之法。法藏比丘愿法音如佛,广宣六度等妙行,欲令众生通达此甚深微妙之法,心作心是,明自本心,识自本性,皆当成佛度生也。
  
  首四句,求觉他之德,此下六句,求自觉之德。前求法音宣流,此六句,求智慧如海,直至究竟彼岸。
  
  「智慧」即般若。《智度论》曰:「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又《往生论注》曰:「般若者,达如之慧名。」其义为,通达于真如之智慧,名为般若。又《大乘义章》曰:「真心体明,自性无?,目之为慧。」其义为,真心本体明现,自性朗然,明显无暗,称之为慧。今经于自觉愿中,首言智慧者,以智慧最上故。又佛法大海,智为能度故。如《汉译》曰:「檀施调伏意,戒忍及精进。如是三昧定,智慧为上最。」《嘉祥疏》曰:「明五度为行,不能出离生死。要须智慧达解本原,方皆过出,故?最上也。」又从上引《大乘义章》可见智慧,即真心体明,自性无?。故知正当智慧深广如海时,其内心亦必清净,无恶无过,离垢离染,绝诸尘劳。故云:「内心清净绝尘劳」‘也。如《心经》云:「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绝」者,断也,灭也,彻无也。「尘劳」者,烦恼也。因贪嗔等烦恼,如尘垢蔽覆真性,劳乱身心,故曰尘劳。如上智慧深广,清净绝尘,故超越无边无数畜鬼地狱之门,不堕三恶道。故云:「超过无边恶趣门」,并迅速达到菩提之究竟彼岸。菩提觉也。菩提究竟岸即究竟觉也,《三藏法数》曰:「究竟即决定终极之义也。谓能觉了染心之源,究竟终穷,同于本觉,故名究竟觉。」是为菩萨大行圆满,究竟至极之觉。即成佛之位也。法藏比丘为度生死,首求智慧。以慧照故,内心清净永绝尘劳,于是杜塞恶趣,速证究竟果觉。故云「速到菩提究竟岸」。「岸」者,彼岸也。生死为此岸,涅??为彼岸。「究竟」岸者,究竟涅??之位也。「无明」痴之异名。《大乘义章》曰:「痴?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无明贪嗔,即三毒。由于智慧到彼岸,并因三昧之力,故三毒永无。三惑(见思、尘沙与无明)俱尽,过失皆亡。「三昧」者,正定,正受,等持。《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沉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至于诸三昧中,唯有念佛三昧,最尊如王,至贵若宝,故《大集经》中称之为宝王三昧,此处所指,应即此三昧也。末后「力」字,表以上种种盛德,乃由此三昧力也。故云:「无明贪嗔皆永无,惑尽过亡三昧力。」此六句愿文,以智慧为首,以宝王三昧及定慧等持为结,实有深意。
  
  亦如过去无量佛为彼群生大导师
  
  能救一切诸世间生老病死众苦恼
  
  常行布施及戒忍精进定慧六波罗
  
  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
  
  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
  
  上之一段愿文,求佛之觉他德。首四句表法藏比丘愿如过去无量一切诸佛,为一切有情之大导师,导引众生,离苦得乐,从迷得悟,出生死海,入佛知见;并以种种方便,令一切众生,得无畏力。故曰:「能救一切诸世间,生老病死众苦恼。」「诸世间」者,浅言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是世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皆在生死海中,故愿救度。进言之,则地前诸位亦是世间,无明未尽,亦应度脱。「常行布施……」以下四句显法藏菩萨无尽大悲之本愿。愿常行六度,普度众生。《普贤行愿品》曰:「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又《大日经》曰:「大悲为根。」今法藏菩萨亦复如是。以大悲故,广行六度,普度群生。
  
  六波罗蜜,即六度,是证涅??之正因。愿行六度,即「法门无边誓愿学」与「佛道无上誓愿证」也。又布施治悭贪,持戒治破戒,忍辱治嗔恚,精进治懈怠,禅定治散乱,智慧治愚痴。常行六度,是即「烦恼无边誓愿断」也。自觉觉他,以己之觉,普觉众生;以己之行,导引众生;以己之德,回向众生,是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故下云「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拯济负荷,悉登彼岸。此之四句,实摄四宏誓愿。
  
  「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恒沙」者,指印度恒河之沙。因恒河沙多,又因大众眼见,故佛常引为喻。文意为,假令供养如恒河沙数无量诸佛,「不如求正觉,坚勇而不怯」(上为《汉译》原文)。今此经文,正与《华严普贤行愿品》一味。《行愿品》曰:「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以「坚勇求正觉」是法供养,是真供养,供养中最。故胜于以余物供养恒沙诸圣也。上文中「俱胝」,此云千万。「那由他」,此云万万,以下则为更多之数。最后「优婆尼沙陀分」,将大地碎为极微之微尘,其数众多,法供养之功德,如地球所有微尘之总数,至于财物供养之功德尚不及一微尘。更何能比于地球微尘之总和。此乃盛赞法供养功德不可思议。此较量弥显法藏菩萨「坚勇求正觉」,其功德远超供养恒沙诸圣。
  
  愿当安住三摩地恒放光明照一切
  
  感得广大清净居殊胜庄严无等伦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无边苦众生
  
  上之八句是成佛摄净佛土愿。此八句实以上诸愿之总归,亦是下四十八愿之核心。《普贤行愿品》曰:「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菩提,属于众生。」为成就度生事业之究竟方便,故发大愿摄净国土。
  
  「愿当安住三摩地,恒放光明照一切」。上句中「三摩地」即三昧,正定。愿安住于正定之中,常放光明,遍照一切。又上句寂也,体也。下句照也,用也。此二句正表定慧等持,寂照同时,体用不二之妙德。放光表修德。其体为性德。寂而常照,照而恒寂。土即常寂光,身即无量寿、无量光如来。故安住寂定,恒放光明,遍于一切。
  
  至于所感得者,乃「广大清净」之佛国也。句中「居」字,即指国土。「广大」者即经中「宽广平正,不可限极。」「清净」者,即「清净庄严,超?十方」,故?「广大清净居」也。如《往生论》所谓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净句。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无为法身,体也,从是流现极乐依正庄严。故云:「感得广大清净居,殊胜庄严无等伦。」「无等伦」者,无能等,无能比。又《魏译》曰:「道场超绝」。超绝即殊胜,故与此同。《嘉祥疏》曰:「修道疾速成佛,故云超绝。」嘉祥大师一语破的。净宗之殊胜超绝,首在疾速成佛,凡夫往生,迳登不退,不退才能疾速成佛也。因有此殊胜方便,故普愿「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此之安乐,才是真实安乐。顿脱生死,速成正觉,故云安乐。又《称赞净土经》曰:「为诸有情宣说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胜利益安乐。」又「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故云「受安乐」也。经云「惠以真实之利」正指此。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无边苦众生」。慈者,与乐。悲者,拔苦。此两句表法藏大慈大悲之弘誓。愿常为一切众生,拔苦与乐,尽未来际,拯济负荷,度尽众生,方成正觉也。「常」,指时间。过去、未来、现在为三际。常即竖穷三际,即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时间。「无边」兼指空间,遍及十方虚空,即横遍十虚。包括一切空间。故无边者,乃十方三世无量无边也。法藏菩萨于一切时中,于一切处,大慈大悲,度脱众生,务期度尽方休。但时间无有穷尽,空间无有穷尽,众生亦无有穷尽,故此大慈大悲大愿大行亦终无穷尽也。
  
  我行决定坚固力唯佛圣智慧证知
  
  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
  
  本颂分为三大段,首为赞佛,次为发愿,在末后四句偈,则为请佛证明,法藏比丘发愿已,即请世自在王如来为作证明。「我」者,法藏自称。我之愿行,所具决定坚固之力,唯佛世尊三觉圆满,五眼明朗,智慧无碍,始能为我,真实证明。故?「唯佛圣智慧证知」也。又法藏发愿时已是地上菩萨,境界甚深,故非余人所能知,唯佛圣智始能作证,此亦深表法藏大士妙德难测。
  
  最末二句,结誓立心。《唐译》曰:「从沈无间诸地狱,如是愿心终不退。」无间地狱,苦毒无限,《唐译》举地狱极重之苦,以摄诸余。今经法藏誓言,「纵使身止诸苦中」。诸苦自当赅括地狱。我之如上愿行,纵堕地狱亦不退转。正显前文「我行决定坚固力」也。又《会疏》曰:「但有其愿,愿即虚。但有其行,行即虚。要须愿行相扶,所为皆克(「克」今作「克」,成也)。
  
  至心精进第五
  
  本品续前。法藏菩萨发大愿曰:我已发无上正觉之心。我成佛时,国土佛号,悉闻十方,一切有情乃至下等虫类,生我国者,悉作菩萨,无有余乘。并愿所发之一乘愿海,超?无数佛国。世间自在王如来应其所请,为现二百一十亿佛刹,法藏皆悉睹见,乃于五劫精勤修习,结得胜愿,所摄佛国,超过彼二百一十亿佛刹。是故本品名为至心精进。「至心」者,如经文中所示至诚无上之种种心行也。又有进者,法藏于亲睹无边佛刹后,「便一其心,选择所欲」。文中「一心」正显「至心」也。「精进」者,「勤求索,恭慎保持,修习功德,满足五劫」,「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也。
  
  法藏比丘说此偈已,而白佛言:我今为菩萨道,已发无上正觉之心,取愿作佛,悉令如佛。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奉持,如法修行。拔诸勤苦生死根本,速成无上正等正觉。欲令我作佛时,智慧光明,所居国土,教授名字,皆闻十方。诸天人民及?蠕类,来生我国,悉作菩萨。我立是愿,都胜无数诸佛国者,宁可得否?
  
  上段承上启下。上品中以偈表愿,今文中乃以长行白言,「已发无上正觉之心」。盖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是故法藏菩萨于发无上菩提心后,祈结大愿,超胜无数佛国,故请求世尊为演经法。
  
  此段大意为:我今行菩萨道时,已发无上菩提之心。愿成佛,愿一切如佛。故请求世尊为我广说经法。我当信奉,如法修行。愿永离一切勤苦生死之本。盖生死极苦,又无休歇,故曰勤苦。欲除生死苦果,当拔其根。此根即见思、尘沙、无明等惑。断尽诸惑,故曰:「拔诸勤苦生死根本」。复愿速成正觉。文中「速」,即上品中「速生我刹受安乐」中之「速」字。两个速字,同显一心。盖法藏菩萨度生心切,故愿「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诸天人民及?(小飞虫)蠕(小爬虫)类,来生我国,悉作菩萨」也。群生之类,生其国者,无有二乘,唯是菩萨,必补佛位,是法藏大愿,称为一乘愿海。悉成佛果,乃一佛乘故,无二亦无三也。是故三辈往生,皆须发菩提心也。故知速欲成佛,旨在速度众生。为欲速度众生,故须作佛之时,自之「智慧光明,所居国土,教授名字,皆闻十方」。此即四十八愿中,第十七,诸佛称叹愿,第十八,十念必生愿,第十九,闻名发心愿之根本也。欲令十方众生,闻佛名号,乃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乃至下至十念,皆悉得生。故知众生得度,首在闻名,故法藏菩萨愿成佛时,佛之智慧光明,国土之超胜殊妙,导师(教主弥陀)之名号功德,普闻十方。端为众生闻名发心,得生极乐,决定成佛也。段末则请佛证明「我立是愿,都胜无数诸佛国者,宁可得否?」愿己佛国,胜余佛国,不知能否,请佛垂训。
  
  又上段中「为菩萨道」。「为」,行也。「无上正觉」者,无上正等正觉之简称,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经法」佛之金口所说,为万世之常法者,称为经法。「奉持」即常见之「奉行」,以奉受与行持为义。故经末常为「信受奉行」,表敬受遵行,拳拳服膺之义。「教授」。宣传圣言,名之为教。训诲于义,名之为授,即教导与传授经法义理之义。如是之善知识,称为教授善知识,今之经文,乃其简称,义即导师。
  
  世间自在王佛,即为法藏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刹庄严。如所修行,汝自当知。清净佛国,汝应自摄。
  
  上段大意:佛答法藏曰,譬如一人以斗量取大海之水,久经时劫,尚可穷见海底。人能以至心(至极之心)求道,精进不已,必皆得果(「会」者,义寂云:「皆也」。憬兴云:「亦必也。」。「克」同「克」,简体作「克」,义为杀也,必也,遂也,得也。)。又有何愿,不能求得。
  
  彭绍升居士《无量寿经起信论》释曰:「法藏云:“我发无上正觉之心。”当知无上正觉,一切愿王从此出生。一切净土从此建立。才发此心,极乐庄严一时具足,故曰:“至心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所以者何?一切法不离自心故。」彭氏之说,道出世尊此答之本意。盖发起至心,必含圣果,因彻果海,华果同时,但当精进,何显不得。一切因果不离自心,无有一法,居于心外。
  
  下文连下三个自字,首曰:「汝自思惟。」继曰:「汝自当知。」三曰:「汝应自摄。」世尊不直截作答,但直指三个「自」字,实是老婆心切,深意存焉。日峻谛于《会疏》释「汝自当知」云:「汝自当知者,例如法华三止说。其义深广,不可容易说故。」此说甚好,彼经「止止不须说」,正是今经之义。六祖曰:「密在汝边」。古禅德曰:「汝自会取好,我不如汝。」亦此经三个「自」字之义。峻谛师继曰:「此含三义:(一)谓法藏菩萨宿殖(同植)深厚。高才勇哲,与世超异。净佛国土之事,久既洞达,虽佛智无所加之。故如汝所知,汝自当行之也(此复明法藏是从果向因也)。(二)谓摄取佛国,各随乐欲。或取秽浊,或求清净,或摄三乘,或愿一乘。故任菩萨意乐,宜摄取之,不用如来之指示也。(三)谓凡于净土,有报有化。法报高妙,非菩萨之分。唯应自分,宜摄取之也。故云「汝自当知」。上峻谛师所云:「唯应自分。」此之自分,即宗门所谓法身向上事也,故超于「菩萨之分」。个中义理,非凡情所能解会。
  
  下法藏菩萨,再度启请。
  
  法藏白言:斯义宏深,非我境界。惟愿如来应正遍知,广演诸佛无量妙刹。若我得闻,如是等法,思惟修习,誓满所愿。
  
  「斯」此也。「宏」大也。「境」者,心之所游履攀缘者,谓之境。如色为眼识所游履,谓之色境。乃至法为意识所游履,谓之法境。又实相之理,为妙智游履之所,亦称为境,亦属法境。「界」者,界域。「境界」,指所观之境、之界域。又《无量寿经笺注》曰:「自家势力所及之境土,又我所得之果报界域,谓之境界。」「演」宣说也。「如来应正遍知」即如来、应供、正遍知,乃佛十号中之三号。此乃简称,以代表佛之十号。
  
  此段大意为:法藏菩萨答曰,此义太深,超我境界(若通俗,勉强可作水平解),于是再度请佛广说无量佛刹,我若闻后,定能如法修习,圆满所愿。
  
  峻谛师云:「斯义弘深。非我境界者,亦有三意:(一)谓菩萨常途净土之行,我已知之。今欲得诸佛土之中最胜净土,斯义弘深,非我境界。(二)谓实虽随各自乐欲,应摄取之。今欲五乘齐入报土。斯义弘深,非我境界(报土乃法身大士所居,今令二乘、人天乘齐入报土,故非凡情所能测。)。(三)谓虽法报高妙,非菩萨之分。我能经无量劫,当克获之(法报二身,经无量劫,必可悟证,但当下尚非其分,故下云非我境界。)。斯义弘深(广大谓弘,幽邃谓深),非我境界也。虽有三义不同,抛却己分,专归佛力,斯乃法藏菩萨自开他力门也。」峻谛师「开他力门」之说,正明净宗超情离见,不可思议,究竟方便,果觉因心之无上妙谛。兹粗释之。伊谓法藏菩萨云「非我境界」者,共有三意:一、我虽已知诸菩萨摄集一般净土之行。但今欲摄最胜净土,超过诸佛国土,故「非我境界」。二、应摄之净土,其实际虽依本人各自之愿乐,但今欲五乘行人皆能生报佛之国土,乃十方之所无,故非我境界。五乘者:(一)人天乘,(二)声闻乘,(三)缘觉乘,(四)菩萨乘,(五)佛乘(即如来乘)。今欲令五乘行人同入报佛之土,迥异常情。人天乘,凡夫也。声闻缘觉乘,小乘也。今欲令凡小行人,等同大乘,与一佛乘之大菩萨,同登报佛净土,此义极深,故曰「非我境界」。三、法身与常寂光土,报佛与实报庄严土,境界高妙,非一般菩萨分内之常行。我可经无量劫,专精修习,而证得之。但我当下尚非其分,故曰「非我境界」。法藏菩萨此答,虽有不同之三义,但总是「抛却己分,专归佛力」。「非我境界」四字即是抛却己分,请佛明示,即是专求佛力也。上文中世间自在王如来答曰:「汝自思惟」、「汝自当知」、「汝应自摄」,此三个「自」字皆直指当人自性,开显妙心,正《观无量寿经》中「是心是佛」之玄旨。但欲一切众生内重己灵,明此根本,方能生起无量无边自觉觉他之妙行。今法藏菩萨再请曰「非我境界」,请佛广演,是即外慕诸圣也。峻谛师曰:「此乃法藏菩萨自开他力门也。」此语道破净宗玄微,世称净宗为他力法门。净宗所以能三根普被,一生成办,凡夫二乘例登不退,皆仗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之力,此即仗他力。净宗之所以究竟方便者,即以弥陀无上果觉,作为众生因地初心,因达果海,果彻因源,因果同时,感应难思,此又是他力之妙用。更加以外圣易信,己灵难明。是以具缚凡夫但能信「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深信此两个「有」字,切愿往生,一向持名,即可如愿,迳登不退。是乃凡愚所同能,若独言究明自心,则唯上智所堪任。法藏菩萨于因地中,悲愿宏深,开显此他力法门,是以世称弥陀乃大愿之王。又密宗亦是他力门,同属果教,皆是从果起修。此殊胜难思之他力门,正是弥陀悲愿至切处,亦正是净密二宗方便究竟处。盖自他本来不二,肯仗他力,即是于此难信之法,能生净信。难信能信,全由当人之无上智慧,此即是自力。但能信入,老实念去,自然能所两忘,自心朗现,从事持达理持,即凡心成佛心。净宗之妙,全在于此。
  
  法藏菩萨陈明「非我境界」后,乃启请世间自在王如来,为之广说诸佛之无量胜妙刹土。我若得闻如是等等妙刹及其摄取之法,我当思惟修习,誓当圆满我之所愿。
  
  世间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宣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功德严净、广大圆满之相;应其心愿悉现与之。说是法时,经千亿岁。
  
  「高」者,上也,崇也,远也。「明」者,光也,照也,通也。《会疏》曰:「高明约具德。深广约愿心。谓持戒禅定,超胜世间,故谓高。方便般若,照究诸法,故谓明。远彻来际无挠(谓能远究达于未来之极处,而无阻挠),故谓深。周摄一切无遗,故谓广也。」「即为宣说」表佛说法。「悉现与之」表佛现土。世间自在王佛宣说示现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功德严净,广大圆满之相。「严净」者,庄严清净也。「圆满」者,「圆」为周遍之义。性体周遍为圆。满者具足之义。故「圆满」亦作「圆足」。故知「圆满」即华严宗圆明具德之义。
  
  「二百一十亿」,此有疑曰:若法藏菩萨当时所见限二百一十亿之数量,何以又云所摄佛国,「都胜无数诸佛国者」。此有二答。(一)据《华严经华藏世界品》意,佛刹无量,总有廿重,其围绕刹数即二百一十微尘数。今此经中,亦以二百一十标示刹土之数。暗合《华严》义即含摄十方无量之国土。(二)《大智度论》云:「阿弥陀佛先世时作法藏比丘。佛将导遍至十方,示清净国,令选择净妙之国,以自庄严其国。」由是思之,经意乃以二百一十亿刹,表十方佛刹。
  
  至于所说之二百一十亿佛土,为限于清净国土,抑亦兼及秽土。古德根据经文中「天人善恶」,「国土粗妙」,有两异说。一者《嘉祥疏》云:「二百一十亿佛土,善因虽有强弱之分,然所招之土,同是七宝国土之粗妙应现。……粗之言大,妙之言美,明所现二百一十亿皆是大善之土耳。」据嘉祥师意,所现唯净。二者,通现净秽土。《净影疏》云:「粗,不精也。说恶说粗,令其舍远。说善说妙,使其修习。」是则所说二百一十亿佛土,有净有秽也。憬兴、义寂、玄一、望西诸师,亦俱云通秽。《悲华经》曰:所现佛国「或有世界,严净妙好。乃至或有世界,有大火灾」。是为兼有秽土之明证。
  
  又所现佛土,有报有化。《悲华经》曰:「或有世界,纯是菩萨,遍满其国,无有声闻缘觉之名。」是报佛之土也。又「或有世界,清净微妙,无诸浊恶」。是则化佛之净土也。尔时世间自在王如来,「应其(指法藏比丘)心愿」将此二百一十亿佛国报化净秽诸土之相,「悉现与之」,今其得见。「说是法时,经千亿岁」。以表说法现土之详尽,亦显时间延促无碍。
  
  尔时法藏闻佛所说,皆悉睹见,起发无上殊胜之愿。于彼天人善恶,国土粗妙,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选择所欲,结得大愿,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习功德满足五劫。于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庄严之事,明了通达,如一佛刹。所摄佛国,超过于彼。
  
  「睹」亦见也。《甄解》云:「睹则眼见,见则慧见。如见分见,取推求照察义。」盖谓「睹」指眼见。「见」指慧见。即如唯识中「见分」所指之见。以「推求」与「照察」为义。今云睹见,则两者俱备。当尔所时,法藏比丘于世间自在王佛所现二百一十亿佛土,尽皆目睹心明。或疑法藏比丘在因地中,何能遍见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答曰,《法集经》云:「菩萨摩诃萨,得彼诸佛如来天眼。」又《大智度论》曰:「天眼彻视,则不动而遍至。十方不来,比丘亦不往。如佛天眼故,十方国土皆悉一时睹见也。」据上经论,可知法藏菩萨摩诃萨,承世间自在王如来威神加被,得如佛之天眼。故能不动而遍见十方,于佛说国土。皆悉睹见。
  
  「起发无上殊胜之愿」者,「起」亦是发义。更无有上,是曰「无上」。「殊胜」者,事之超绝希有者,曰「殊胜」。《会疏》曰:「无有此上,故云无上。超胜诸愿,故曰殊胜。谓庄严无上故,受乐无上故,光寿无上故,名号无上故,生因无上故,利益无上故。是总四十八愿大体。」
  
  「天人善恶」。判定善恶之性,诸说不一。兹撮要介绍如下:
  
  一、《菩萨璎珞经》以顺第一义谛为善,违第一义谛为恶。经曰:「一切众生识,始起一想住于缘。顺第一义谛起名善,背第一义谛起为恶。」经云第一义谛,即真谛,圣谛,胜义谛,真如,实相,中道等,亦即实际理体。谛者,真实之道理。此道理为诸法中第一,故第一义。若众生起一念顺理体为善,背理体为恶。此之判定,以理体为准。
  
  二、《唯识论》以顺益此世他世之有漏无漏行法为善。于此世他世违损之有漏行法为恶。论曰:「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人天乐果,虽于此世能为顺益,非于他世,故不名善。能于此世他世为损,故名不善。恶趣苦果,虽于此世能为违损,非于他世,故非不善。」是以顺益与违损而判定善恶者。
  
  三、净影判三种善恶:(一)「顺益为善,违损为恶。」此与《唯识论》同。(二)「顺理为善,违理为恶。」理者无相空性也。例如行布施,若能与施者受者及所施物皆体空无物,是顺于理,无相之行,是为善。若有所施能施及所施之物,存于意中,是为违理有相之行,即为恶也。如是则上从佛菩萨,下至阿罗汉,所修之善法名善。人天众生所修之善法,都是有相行,名之为恶。(三)「体顺为善,体违为恶。」此与(二)相兼,亦同于《璎珞》。法界真性,为己自体。体性缘起而成行德。所行只是自体,心无所缘,随心所欲而不越轨,是名为善。依此,则无论凡夫二乘,纵上至三乘(声闻、缘觉、菩萨),凡是缘修之善行,俱名为恶。
  
  四、天台宗立六种善恶:(一)人天之善。五戒十善之事善也。然人天之报尽,还堕于三恶道,故亦为恶。(二)二乘之善。能离三界之苦,故名善。然但能自度,不能度他,故亦为恶。(三)小乘菩萨之善,慈悲兼济故是善。然未断一毫之烦恼,故名为恶。(四)通教三乘之善。三乘同断见思之烦恼,是为善。但堕于二边,不见别教中道之理,未断一分之无明,故亦为恶。(五)别教菩萨之善。见中道之理,是善。然犹为隔历之中道,不能见圆教圆融之妙中,所行带方便,不称于理,亦是恶。(六)圆教菩萨之善。圆妙之理,是至极之善。然此有二义:(1)顺实相之圆理为善,背之为恶。(2)达此圆理为善。着之为恶。着圆尚为恶,况复其余。上以达圆理为善,着圆理为恶,乃天台宗独特之发挥,其义甚精。
  
  「国土粗妙」。「粗妙」已见前注,粗者不精,妙者胜妙。义寂师曰:”净土之中有粗妙异。粗即变化,妙即受用。「义为:净土之中有粗与妙之不同。粗者,有衰有变。妙者,乃自受用或受用之实报土。」
  
  「天人善恶」者,因也。「国土粗妙」者,果也。人善则土妙,人恶则土劣也。故《会疏》曰:「夫国土者,即众生之影响耳。形修(长也)则影长,形短则影促。」盖谓土之粗妙如影,身之修短为形,因形定影,影必随形也。故《净影疏》云:「天人善恶,泛说一切诸土之因。国土粗妙,泛宣一切诸土之果。」
  
  「思惟究竟,便一其心,选择所欲,结得大愿」。法藏菩萨于诸佛国,善恶之因,粗妙之果,一一思量分别,穷深极微,达于究竟。「究竟」者,即经中真实之际,即一法句,清净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乃专一自心,选择度生所欲。开化显示,流出依正种种庄严,不可思议净土法门。得成大愿,惠予众生真实之利。又「一其心」者,即一心也,故本品名至心精进。一心者即真如也,如《止观》曰:「一心具十法界。」又《探玄记》曰「一心者,心无异念故。」又《教行信证文类》曰:「言一念者,信心无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则清净报土真因也。」正如本经一心结得大愿。显一心乃报土真因。
  
  「精勤求索」。汉吴两译,均作「勇猛精进,勤苦求索」,故知「精」者,即精进义。勤为勤苦义。又求者,愿求也。索者,取也。
  
  「恭慎保持」。《汉译》曰:「我当奉持,当即中住。」「恭」者,敬也。「慎」者,谨也。诚也,静也。《汉译》「当即中住」,即「恭慎」两字之实义。安住中道,是真恭慎。「保持」与「保任」同一保字,宗门曰:「心心不异谓之保。」「持」者,行持也,又执也。即《汉译》之「奉持」。故知恭慎保持者,乃自然敬肃,从容中道,心心不异,任运自持也。
  
  「修习功德,满足五劫」。《魏译》云:「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唐译》云「于彼二十一亿诸佛土中所有严净之事,悉皆摄受。既摄受已,满足五劫,思惟修习。」《宋译》云:「住一静所,独坐思惟,修习功德,庄严佛刹。发大誓愿,经于五劫。」古德于此,颇有异解。
  
  (一)净影、憬兴诸师,并以五劫为发愿后之修行时。《净影疏》云:「依愿起行。」又「故彼法藏于一身中,在彼佛所,五劫修行。」又《略笺》云:「斯乃修行之时也。盖五劫之间,思惟励修。修成满所愿之行。其既发愿,不可无行。」上皆明五劫为发愿后修行时。
  
  (二)明此为发愿时。《合赞》云:「五劫者,发愿思惟之时节也。」望西亦以为发愿时。《会疏》云:「盖夫菩萨建立净土,犹如良匠建大城。先沉思图画之。……五劫思惟,如图画之。……」此以五劫思惟,喻如施工之前,先打图样。故同于《合赞》,谓为发愿时,而非愿后修行时。《甄解》亦同此说。盖诸家均据《魏译》上说正与《魏译》相符。
  
  (三)嘉祥师云:「于五劫中,修行发愿也。」此则双举修行与发愿,两者并举,但以发愿为趣,此正与《宋译》相契。《宋译》中先曰:「思惟修习。」后曰:「发大誓愿,经于五劫。」故知五劫之中,以清净行,修习摄取佛土之大愿,经历五劫,大愿方成。此亦正与今之会本相契。本经中于「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习功德,满足五劫」之后,方曰「所摄佛国,超过于彼」。正契于嘉祥师之说。故此五劫乃「修行发愿」时也。
  
  段中「俱胝」即千万。法藏比丘,于五劫中,对于二百一十亿佛国,种种奇妙功德,殊胜庄严,与各各善恶粗妙之差别,悉皆「明了通达如一佛刹」。经此长时思惟、选择、修习、摄取。于是结得大愿,而「所摄佛国,超过于彼」。此中「彼」字,指二百一十亿佛国。今法藏菩萨大愿摄取之佛国,实超胜于二百一十亿佛国,亦即超?十方佛土。极表极乐净土之超胜独妙。
  
  既摄受已,复诣世自在王如来所,稽首礼足,绕佛三匝,合掌而住。白言世尊:我已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佛言善哉!今正是时。汝应具说,令众欢喜。亦令大众,闻是法已,得大善利。能于佛刹,修习摄受,满足无量大愿。
  
  「既摄受已」乃承先启后之文。于是法藏菩萨复至世间自在王佛处。「稽首」,头至地也。「礼足」,以自头接佛足。随即绕佛,亦是敬礼。三匝者,绕佛三周;表作礼之殷重,绕行后乃合掌安住佛前,向佛禀白云:「我已成就庄严佛土,清净之行。」佛言「善哉」,此表法藏比丘之行,深可圣心,畅佛本怀,广应群机,故得叹许,而赞曰「善哉」,此佛深喜之辞也。
  
  「今正是时」。《法华经》因时机成熟,会三归一,于三乘行者,咸颁大白牛车,皆入一如来乘。为诸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乃曰「今正是时」。今经亦然,欲令十方九界众生,同入弥陀一乘大誓愿海,一切含灵,皆得度脱。是故世间自在王如来告言:「今正是时。汝应具说,令众欢喜。亦令大众,闻是法已,得大善利。」此表如来,劝令宣说,普利大众。「大众」二字广摄当时会上及未来世之一切凡夫、二乘与菩萨(今日我等凡夫亦皆在其中)。普令大众得闻,发愿往生,迳出生死苦海,故令大众欢喜也。亦令大众闻法得利,普发弥陀之愿,学法藏之所行,摄取佛刹,满足大愿。《净影疏》曰:「法藏自说己愿,令诸菩萨学之同发。」又《会疏》云:「菩萨闻之,自发勇猛心。彼既丈夫,我亦尔。彼发妙愿,我不尔乎?故能缘之满足大愿也。」「满足无量大愿」。指能满一切志愿。又《往生论注》云:「满足往生净土一愿,即一切志愿悉满足。故云满足无量大愿。」昙鸾大师(作《论注》)和盘托出诸佛心髓。法藏菩萨五劫精勤求索之大愿,祗为众生能真实发起往生净土之一愿。故我辈末世凡夫,但能满足此一愿,即与弥陀大愿相应,便入一乘愿海,便与弥陀大愿同体,故云即是满足无量大愿也。何等方便,何等直捷,从果起修,直趋究竟。不可思议,净土法门。

恭敬礼赞 366已赞~

推荐阅读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7]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