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显密文库!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站内公告: 观音菩萨成道日启建大型系列活动:焰口超度、放生、供灯、心经及高档观音法像倡印等

热搜:基础读物 藏传佛教 古印度 大正藏

首页 >汉地 > [近现代]居士著作开示 > 王孺童 > 正文

话说“坐缸”

[王孺童] 放大 正常 缩小 背景色

 

  话说“坐缸”
  
  王孺童
  
  (中国民族报,2012年2月28日,总1115期)
  
  近几年,各地纷纷出现某位法师去世后“坐缸”数年而成就“不坏肉身”的报道,似乎“坐缸”成为“肉身不坏”的必备条件或“代名词”,致使很多佛教信徒也特别热衷于“坐缸”,把“坐缸”看成佛教传统及检验修行成果的手段,故有必要就此问题作一厘清,以正视听。
  
  “坐缸”一词,并非是一个佛教本有名相,而是一个集合名词,即“坐化”与“缸葬”的合称。所谓“坐化”,是指一个修行有所成就之人,能够于临终之时,端然坐直而至命终,故又称“坐亡”或“坐逝”。“坐化”之所以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境界不同于凡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就是临终时的姿势是坐着,而一般人都是躺着的;其二,就是表明无疾而终,临终时没有痛苦。所以,在很多佛教史传中,对于坐化之人的临终状态,多有“奄然”、“恬然”、“怡然”、“无疾”等描述,但并无坐化之后将尸体安放于何种容器中之记述,且对于坐化后之遗体一般予以火化。
  
  所谓“缸葬”,又称“瓮棺葬”,是指将尸体放入一种陶制容器中予以安葬。这种丧葬习俗可以追溯到距今约5000—7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因为该时期的彩陶工艺十分发达。现今出土的“瓮棺”,大多是两个瓮对接合扣起来,且在两个瓮底都有一个小孔,意谓便于死者灵魂出入。所以说,这种“缸葬”文化早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在黄河流域流行了。
  
  佛教僧俗将“坐化”与“缸葬”结合起来,最早出现于明代。明代明河法师所著的《补续高僧传》卷十六中有云:“季善,祖凤阳人……示寂后,真身覆以缸龛,藏天真石洞中。”此处记载的即是将尸体装于缸中进行安置,是典型的“缸葬”。
  
  不过,后世僧人选择“坐缸”,主要目的是为了成就所谓的“肉身不坏”。佛教对“肉身不坏”之追求,最早源于释迦牟尼佛在世之时。根据经典记载,释迦牟尼佛临终之时,曾嘱咐其弟子摩诃迦叶持佛衣钵入定,保持肉身不坏,等待弥勒菩萨降世成佛,度化众生。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魏、晋、南北朝、隋、唐多有肉身不坏之记载。而对于肉身之安置,最初大都放于山中石洞或石室中,并无特别处理和供奉。
  
  有关将“肉身不坏”与“坐缸”相结合的记载,最早见于清代。清咫观《修西闻见录》卷六有记载:“江阴某甲以技自食,碌碌也。遇西园道人,方以净土书四散劝人。某闻风而起,遂半日治生,半日行持,路中亦佛声不绝。忽一日谓人:‘吾七日后往西。’遂精进一室,饮水,称佛名。及期坐逝,同人置缸中。三年后,启缸视之,全身不朽。”
  
  当前,一些佛教弟子执著“坐缸”,或是认为“坐缸”乃是一个人修行境界高低之体现,究其根源,当为两方面因素所导致:
  
  其一,“坐缸”不同于一般丧葬形式。因为按照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是以“土葬”作为基本丧葬形式的。土葬一般要用“棺材”来盛放尸体,棺材是方的,尸体是躺在棺材里面的。而“坐缸”,缸是圆的,尸体是坐在缸里面的。这显然就与世俗人的葬法不同,似乎就凸显了佛教的超凡脱俗。
  
  其二,“坐缸”可以成就“肉身”。从明末清初至近代,有关以坐缸形式而成就不坏肉身的记载很多。甚至有些人专以装缸制作肉身为职业,并将技艺世代相传,直至今日。在死者坐缸之时,大都要以木炭、石灰填满尸体周身,并将缸密封放置。待开缸之时,又将尸体摆放成型,清理刷漆,修整眉目,贴金成像。这与古人在自然状态下自然坐化而成就不坏肉身已经大相径庭了。
  
  唐代义净法师翻译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八中有记载:“?刍白佛:‘佛言:?刍身死应为供养。?刍不知云何供养?’佛言:‘应可焚烧。’具寿邬波离请世尊曰:‘如佛所说,于此身中有八万户虫,如何得烧?’佛言:‘此诸虫类,人生随生,若死随死,此无有过。身有疮者,观察无虫,方可烧殡。’‘欲烧殡时,无柴可得?’佛言:‘可弃河中。若无河者,穿地埋之。’”释迦牟尼佛逝世后,其遗体就是被火化的,最终体现佛教“无常”的精神。
  
  综上可知,“坐缸”本不是佛教本有的葬法,乃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世俗化的表现。当代佛教徒当以释迦牟尼佛当年的“毗荼”示现为标准,不要执著于“坐缸”。

恭敬礼赞 366已赞~

推荐阅读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7]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