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显密文库!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站内公告: 观音菩萨成道日启建大型系列活动:焰口超度、放生、供灯、心经及高档观音法像倡印等

热搜:基础读物 藏传佛教 古印度 大正藏

首页 >汉地 > [近现代]居士著作开示 > 唐普式 > 正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第二章 破诸相 第五节 智得并空

[唐普式] 放大 正常 缩小 背景色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遍照金刚唐密第五十代普门传灯大奢黎冯达庵 撰述
后学弟子普式 录要  

  第五节 智得并空
  智之分类不一,有二智三智四智五智等等。今分述于后。
  照理不迷曰慧;对理顿决曰智。智之起必依于慧;故智慧二名常合称之。依智而细加辨别曰识。识所熟习之事,亦可汇通于智;智识二名亦有相依之道也。智之别性,本无穷尽。今举其要领耳。
  (一)二智。
  以有两种分法:
  (甲)根本智与后得智
  根本智具称根本无分别智,或四真智,即照了真谛之智也。后得智具称后得无分别智,或曰俗智,即照了俗谛之智也。与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菩萨,二智皆有。
  以识了别事理,须逐层施设符号;遂生种种分别。分别清晰,融入自心,在阿赖耶识变为种子,无显著分别相,此为相似无分别智。更转入真如本体,则隐微之分别亦无,此乃真实无分别智。以直达真如本体为万法根源,故曰根本无分别智。以与实际真谛相应,故又曰真智。是为摄末归本法门。由根本智开展为六识,则真如转变为万法。尔时智慧照然不泯,智识互不相碍。森罗万象,皆属无分别智自在演成这净波。此乃显根本智后修习而得,故曰后得无分别智。以与随随缘俗谛相应,故又曰俗智。此为由本开末法门。与浅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者可得真智。与深般若相应者,兼得俗智。
  (乙)生空智与法空智
  生空智者照见生身当体即空之智也;能断俱生我执。法空智者,照见诸法当体即空之智也;能断俱生法执。前者三乘共有;后者大乘乃有。
  “生身当体即空”,即前六识无所住著之境。会此,即见生空真如,亦即生空智现前。然只泯六尘粗相,而未断阿赖耶识。犹带俱生我执;不免流转三界。及证无生法忍,或二乘极果,俱生我执庶能永断或净伏。
  “诸法当体即空”,须八种识俱无所住乃得。会此,即见法空真如,亦即法空智现前。实证此境者,即断俱生法执。此唯实教十地菩萨为能;非权教三乘所及。
  (二)三智
  一曰一切智,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智也。三乘共有。三曰道相智,亦称道种智。明声闻道相,缘觉道相,菩萨道相,如来道相之智也;大乘乃有。三曰一切相智,亦称一切种智,遍知一切法之智也;唯佛独有。
  照见一切法之总相胥归在空,是名一切智,二乘极果及权乘菩萨,但会粗迹皆空;而不及内心深远实相。虽名一切智,实非究竟。照见种种差别道法,皆依空设施,是名道相智。照见一切根身器界*轮诸种子、能各各自在开为清净法相,是名一切相智。此入金刚后心顿破住地无明,乃能得之。
  依楞伽经又分三智为(1)世间智、(2)出世间智、(3)出世间上上智。
  (三)四智
  一曰大圆镜智,转第八识所成者。二曰平等性智,第七识所成者。三曰妙观察智,转第六识所成者。四曰成所作智,转前五识所成者。此四智,报化佛皆有之。妙平二智,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菩萨亦能得之。
  第八识本分三相:
  (1)执藏义(收藏偏计执性)名阿赖识;是与人我见相应者。凡夫外道二乘有学及未得无生法忍之菩萨皆具有之、至无烦恼障而止。
  (2)业果义(随业果报)名异熟识;是与法我见相应者。佛以外一切含识之伦皆具有之。至无所知障而止。
  (3)执持义(净持种子色根)名阿陀那识;一切凡圣皆具有之。成佛后愈见殊胜。约能持曰金刚手;约所持曰一切种;从而阿陀那识变别名一切种识;泯识存智,则名一切种智。对于根身器界*轮诸种子无所不照,故又特名大圆镜智。
  第七识亦分三相:
  (1)人我义(约俱生我执)即与烦恼障相应者。凡未证漏尽,皆属此位。(2)法我义(约俱生法执)即与所知障相应者。法空智未现前时,皆属此位。
  (3)平等义(约无所住)即与二无我相应者。法空智已现前时,便属此位。居此位者,恒能泯识存智;是谓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
第六识大别二相:
  (1)五俱义,法性现行时,从脑部开出前五识而以意识审谛之,乃有形质可辨也。
  (2)分别义,对假定之形质细加分别,以辨彼此同异联系等状况也。谛审正确纯熟时而能不落识量,则转为妙观察智。
  前五识自分五相;即分隶眼耳鼻舌身五根。法体是一,从脑部分五门流露,乃判为五性。经过脑总运用,其相甚强;从而本性之发展亦甚浓厚。以此浓厚之性,输入他身作增上缘;他身若具有同类熏熟之种子,即能起责同类现行与之相应;名为成办所作事。但五识之相甚强,恒能阻碍灌力之活用;所作之事,往往不能成办。故须五识全舍,乃能转为成所作智。
  实教报化佛,即受用身与真应身,皆必具此四智。因四智有缺,便不能建立圆满庄严身,与千万亿化身。权乘相似佛,仅得妙平二智之用。菩萨能与般若波罗蜜多起初相应,于妙平二智亦有相契处。相应愈深,二智亦愈发展。
  (四)五智
  即于前四智加以法界体性智。法性佛具有之。而曼荼罗上毗卢遮那如来所流现诸差别身、亦寓此五智。
  法界本体,具足无量无边法性,绝不欠缺;而却毫无迹象可见。随缘开显,以识缘之,则现无量无边法相。虽有迹象可徵,而绝对虚假。顿机顿契一切法性会归大空,而决断分明,是为法界体性智之总相。从普贤门摄受一切根身种性,而归实相于大空,此依大圆镜智而会*轮体性智之别相也。从文殊门开发一切器界光明,而归实相于大空,此依平等性智而会法界体性智之别相也。从观音门谛审一切*轮条理,而归实相于大空,此依妙观察智而会法界体性智之别相也。从弥勒门运转一切羯磨事业,而归实相于大空,此依成所作智而会法界体性智之别相也。智智无边,兴趣其大纲,惟此五者。渐机则由八识先后转成四智;由四智总汇于法界体性智;亦五智分明。其只具法界体性智总相大概,亦称法性佛;但属因地毗卢遮那如来(如禅宗)。其兼圆具四别相,乃能成就受用身,而建立种种曼荼罗;以种种差别印,现种种等流身,无不隐寓五智。
“得”为“心不相应法”之一,即依有情身可成诸法分位而假立者。意谓某法系属已有,心中实不起特种心法与之相应;只某法来系时,增设一种假名而已。
  “心不相应法者”,心王、心所、色法三种分位幻像;当有情或非情身为本位。引起他法与之联立时,衬成一种相关状况,是谓分位。而心中曰得。中分四种:
  (1)法俱得。
  所得之事物正现在前,此“得”似是现在。如人方拾得一金,即“得”与金同时现。
  (2)法前得。
  所得之法尚在未来,而“得”先现。如人想念明日得一金,是金未现而“得”先现。
  (3)法后得。
  所得之法已属过去,而“得”后现。如人追忆前曾得金事,是金已耗去而“得”乃现。
  (4)超时得。
  谓超越过去、现在、未来之“得”。此属无为法,不可以世事喻之。
  前三种“得”不离时间,即落于识。“超时得”则于时间外契会无自性之“得”,即识离识。
  经云: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与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观自在菩萨,于根本后得二智,生空、法空二智,一切、道相二智,妙观察平等性二智,在所应有。
  举以上经文徵之:诸法空相,根本智摄。度诸苦厄,后得智摄。五蕴空,十二处空,十八界空,一切智摄;亦生空智摄。十二支空,四圣谛空。道相智摄;亦法空智摄。色不异空乃至空即是色,则妙平二智摄。此其大略也。实则诸智亦多互摄之处。
  但菩萨虽具如许智慧,对所证一一法性,皆悉能所双泯,智相寂灭。若有智量存,犹带识执,未得谓之正智。经云:“无智”者,泯尽智量之谓也。
  智慧之义,即于照理不迷中决断分明。其藉识会意,未免落于能所,即有能证之智与所证之性。既落能所,便是识执未忘;智相遂带晕影之量,失其寂灭之旨。帮必能所双泯,方显正智之妙。经云“无智”者,非断灭之谓;乃识尽量亡之不思议境界也。
  智量虽泯,或稍存假名之“得”。仍微带识执,必并“得”亦无,乃真证观自在三摩地之道。经云“亦无得”。乃指此也。末云“以无所得故”者,以一切法不论有为无为皆无所得,为般若门恒言也。
  智量与非量之“得”,皆识执所衬起之波浪、泯识之首在于“无所得”,大空本体乃不为所滞,即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也。
  金刚般若经云:“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此明授记菩萨虽以妙智现华严胜境、而所依本体究竟空无所得。
  授记菩萨之感华严胜境,以能泯去观智与理融化。理体固空,智相亦空,即“以无所得故”。
  大般若经三八七云“以无所得为方便,于此般若波罗蜜多不取名相,不起耽着,不生娇慢,便能证得实相般若”。
  又四二云:“若菩萨摩诃萨能以如是无所得为方便,学般若波罗蜜多,乃至一切相智;当知此菩萨摩诃萨能成办一切智智”。此正明依般若波罗蜜多所修诸智,一概无所得,为道相智之究竟。
  此说明以无所得为方便,则学般若波罗蜜多乃至一切相智都能成办。约果位曰一切智智,即一切相智之究竟也。大乘道相智至此亦称究竟。


 

恭敬礼赞 366已赞~

推荐阅读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7]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