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显密文库!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站内公告: 观音菩萨成道日启建大型系列活动:焰口超度、放生、供灯、心经及高档观音法像倡印等

热搜:基础读物 藏传佛教 古印度 大正藏

首页 >汉地 > [近现代]居士著作开示 > 林崇安教授 > 正文

正法与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实践

[林崇安教授] 放大 正常 缩小 背景色
佛学论文选集
 
正法与菩提分法的实践
 
林崇安(1998)
 
佛法是佛陀所发现的正法,是适用到所有众生的一个普遍的法则,是引导众生脱离生死苦海的方法。今日要想复兴正法,一方面要了解什么是正法、什么是三十七菩提分法,一方面要知道如何去实践正法、如何去实践三十七菩提分法。以下先探讨正法的内涵及特色,而后分析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实践,此中,引用释尊的核心教导──《杂阿含经》──作为主要的依据,并以此经的本母《瑜伽师地论》〈摄事分〉,以及《大毗婆沙论》来解释经义。文末并探讨了菩提道的次第以及道果。
 
一、正法及其住世
 
正法的内涵有那些?这要依据世俗与胜义的不同标准来说明。《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三说:
 
世俗正法,谓名句文身,即素怛缆、毗奈耶、阿毗达磨。胜义正法,谓圣道,即无漏根、力、觉支、道支。
 
由此可知,世俗正法指的是经、律、论三藏;胜义正法指的是圣者心续中的无漏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为了使正法久住,必须有人传递下去,由于传法者有凡圣之别,因而有「持教法者」与「持证法者」的不同,前论说:
 
持教法者,谓读诵、解说素怛缆等。持证法者,谓能修证无漏圣道。若持教者相续不灭,能令世俗正法久住。若持证者相续不灭,能令胜义正法久住,彼若灭时,正法则灭。
 
由此可知,读诵及解说经、律、论三藏,可使世俗正法延续下去,但要使胜义正法住世,则必须修证无漏圣道,也就是说,要证得无漏的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等菩提分法。至于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是否归属在正法之内?前论又说:
 
念住、正断、神足皆亦摄在此所说中,谓四念住即慧根、慧力、择法觉支、正见所摄。四正断即精进根、精进力、精进觉支、正勤所摄。四神足即定根、定力、定觉支、正定所摄。
 
因此,三十七菩提分法都是正法,而且必须有人去修证,才能使胜义正法住世;若无持证者,胜义正法就灭了。
正法住世多久呢?依据《中阿含经》卷二八、《五分律》卷六及卷二九、《毗母经》卷三、《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三的记载,释迦牟尼佛所传的正法住世五百年。从印度佛法的演变看来,在印度本土确实只有五百年存在着胜义正法。
阿育王时期(佛灭二百多年)佛陀的正法传往锡兰、缅甸等国,并且延续下来。前后延续多久呢?于《善见律》卷一八中有一个看法:
 
于千年中得三达智。复千年中得爱尽罗汉,无三达智。复千年中得阿那含。复千年中得斯陀含。复千年中得须陀洹学法。(复得五千岁)于五千岁得道,后五千年学而不得道,万岁后经书文字灭尽。
 
依此看法,胜义正法可以住世五千年。而真正衡量正法住世的标准,便是在于有情是否能持证无漏的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因此,释尊说:
 
我之正法不依墙壁柱等而住,但依行法有情相续而住。
 
由以上的说法,可以看出正法的存在与否,在于人们能否具体地实践三十七菩提分法。实践后会有什么具体的效果呢?以下便先探讨实践正法所显现的特色。
 
二、正法的特色
 
正法有正法的特色,奉行正法后,这些特色就会明显地呈现出来,在《杂阿含经》中,相关的经文如下:
 
(一)   世尊说现(见)法、说灭炽然、说不待时、说正向、说即此见、说缘自觉。(二一五经)
(二)  圣弟子念于正法:念于世尊现法律、离诸热恼、非时、通达、即于现法、缘自觉悟。(五五○经)
(三)  念法功德:于世尊正法律,现法、离诸热恼、非时、通达、缘自觉悟。(五五四经)
(四)  受持如是具足净戒,宿业渐吐,得现法、离炽然、不待时节、能得正法通达、现见观察、智慧自觉。具足如是智慧,新业更不造,宿业渐已断,得现正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生自觉智。(五六三经)
(五)  圣弟子念于法事,谓如来说正法律: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涅??、即身观察、缘自觉知。(八四八经)
(六)  如此现法、永离炽然、不待时节、亲近涅??、即此现身、缘自觉知者,为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九一二经)
(七)  圣弟子念于法事,世尊法律:现法、能离生死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法、缘自觉知。(九三一经)
(八)  我今于现法中,已离炽然、不待时节、能自通达、现前观察,缘自知觉。(一○七八经)
(九)  若复比丘,为人说法,作如是念:世尊显现正法律,离诸炽然、不待时节、即此现身、缘自觉知、正向涅??。而诸众生,沉溺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此众生闻正法者,以义饶益,长夜安乐。以是正法因缘,以慈心、悲心、哀愍心、欲令正法久住心而为人说,是名清净说法。(一一三六经)
(十)  世尊正法,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自觉证知,是则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一二三八经)
 
其他相近的经文有:
 
(一)   云何念法?如来所说胜妙之法,等同庆善:现在得利及获得证、离诸热恼、不择时节、能向善趣、现在开示,乃至智者自知,是名念法。(别译杂一八七经)
(二)  白衣圣弟子念法:世尊善说法、必至究竟无烦无热、常有不移动、如是观、如是觉、如是知。(中阿含一二八经)
 
以上十二段经文,明显示出正法的六个特色:
 
一、现见(现法、现在得利):修习正法后,自己就可在此世亲见烦恼的不断减除;在此时此刻就可得到正法的利益。
二、离炽然(灭炽然、无炽然):修习正法,终必灭除烦恼。
三、不待时节(应时、非时):修习正法,没有时节限制,任何时候,于行住坐卧中皆可修习。
四、通达涅??(引导、正向、亲近涅??):修习正法,顺着道果,必可一路走向涅??的标的。
五、即此见(唯此见、现见观察):唯有遵循正法才能走向涅??,此一道路于一切外道、一切天趣诸见中不可见到。
六、缘自觉知(内自所证、智者自知):正法必须最后自己去亲证,不可只停留在闻、思的阶段,要远离信他、远离欣乐、远离行相周遍寻思、远离随闻所起、远离见审察忍,因此《杂阿含》三一三经说:
 
异信、异欲、异闻、异行思惟、异见审谛忍,正知而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此中的「异」就是远离的意思,经文明示出自己必须亲证涅??,如实知道自己已无贪?痴,已不受「有漏业力」的牵引了。在前面引用的《杂阿含》九一二经中,也明确指出八圣道就是正法。因此,凡是正确地实践菩提分法(内含八圣道)必然具有上述正法的六个特色,否则,就不是走在正法的道上。而这六个特色,并没有任何教条、盲信在里面,任何人只要依循着正法,就必可一步步地走向涅??的标的,途中每一步的成效都是当下就显现的,是立竿见影的,是可验证的。为何能如此呢?因为正法是立足于身心现象上,是直接体验个人五蕴生灭无常、无我的特性,并没有想象、自我暗示等成分在内,因而能有上述六个特色的显现。三十七菩提分法完全是立足于个人的身心实相上,这一点便是修行的枢纽;只有立足于身心的实相上,正法的六个特色才可一一呈现出来。
 
三、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实践
 
三十七菩提分法是声闻菩提、独觉菩提以及无上菩提所必修的,如《大智度论》卷一九中说:
 
佛说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是摩诃衍,三藏中也不说三十七助道品独是小乘法。
 
故知任何走在菩萨道上的行者都必须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然而如何实践呢?首先,对妄想纷飞的凡夫必须使其心安静下来,因此释尊开示出一些前行方便,而后才依次修习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以下依次来探讨这些主题。
 
甲、前行方便
由于众生根性的不同,或偏贪、偏?、偏痴、偏慢、偏寻思,对他们要有不同的对治方便,《瑜伽师地论》卷二六引用释尊对颉隶伐多长老的开示如下:
 
若唯有贪行,应于不净缘安住于心,如是名为于相称缘安住其心。若唯有?行,应于慈愍安住其心。若唯有痴行,应于缘性缘起安住其心。若唯有慢行,应于界差别安住其心。若唯有寻思行,应于阿那波那念安住其心,如是名为于相称缘安住其心。
 
此中,「不净、慈愍、缘性缘起、界差别、阿那波那念」合称作五种净行所缘,分别对治贪行、?行、痴行、慢行及寻思行。在前行阶段的(一)不净观,(二)慈愍观,(三)缘性缘起观,(四)界差别观及(五)阿那波那念的修法,略述如下:
(1)以不净观去审查身体内部朽秽不净(发、毛、爪、齿、尘、垢、皮、肉、骸骨、筋、脉、心、胆、肝、肺、大肠、小肠、生藏、熟藏、肚、胃、脾、肾、脓、血、热痰、肪、膏、肌髓、脑膜、?ⅰ⑼佟⒗帷⑽邸⑹骸⒛虻热???铮?⑼獠啃嗷嗖痪唬ㄇ囵觥⑴Ю谩⒈浠怠⑴蛘汀⑹赤ⅰ⒈涑唷⑸⒒怠⒐恰⑺?⒐撬?⑹核?鳌⒛蛩?鳌⑼偎?鳌?⑺?鳌⒀??俊⑴??俊⒈慊啻Φ仁?呦睿??/DIV>
(2)以慈心去审查无苦无乐之有情,欲与其乐;以悲心去审查有苦之有情,欲拔其苦;以喜心去审查有乐之有情,欲庆其乐。
(3)以缘性缘起观,去审查身心相续中,无有作者及以受者,只是因果相续而已。
(4)以界差别观,审查身心不外是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及识界组合而已。
(5)阿那波那念(入出息念)则是直接去观察呼吸的出入,经由持续不断的觉知,使心达成奢摩他(寂止)。
以此为根基,接着就去修毗钵舍那(内观),所修的就是三十七菩提分法。
 
乙、四念住的实践
四念住旧译作四念处,释尊说:
 
有四念处,何等为四?谓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如是比丘!于此四念处修习满足,精勤方便、正念、正知,应当学。(《杂阿含经》六○六经)
 
对此四念住必须修习满足,修习时要「就身体观察身体」、「就感受观察感受」、「就心观察心」、「就诸法观察诸法」,也就是说,要直接观察身心的实相。此中,心中所呈现的种种思想、念头等等,称作「法」,身上所呈现的苦、乐等等,称作「受」,这些都不外是个人的身心现象。在实践四念住时,必须(一)精勤方便:不断地用功。(二)正念:对自己的身心现象要时时保持觉知。(三)正知:对身心现象要时时彻底了知其无常、无我的特性。不断地修习四念住,依据这一条清净的道路,才有可能达到涅??的标的,因此,释尊说:
 
有一乘道,净诸众生,令越忧悲、灭恼苦,得如实法,所谓四念处。(六○七经)
 
为什么四念住是走向灭苦所必经的道路呢?《瑜伽师地论》〈摄事分〉解释如下:
 
又四念住,由欲、精进等修习加行,方得圆满。应知除此四种念住,更无有余不同分道或所缘境。由此道、此境,能尽诸漏,获得涅??。由无第二清净道故,说纯有一能趣正道。又此纯一能趣正道,由二因缘,能令有情究竟清净:一思择力故,二由修习力故。…于四念住勤修加行,依思择力超度愁?u。由依世间修习力故,得离欲爱,弃舍忧苦。依出世间修习力故,超度一切萨迦耶苦,亦能证得八支圣道及圣道果,真实妙法。
 
由此可知,在修习四念住的加行时,以思择力及世间的修习力,就可将世间八风所产生的愁?u、忧苦去除;进入正行时,以出世间修习力就可灭除身见之苦(萨迦耶苦),证得八圣道以及真实妙法(如实法),因此,释尊说:
 
若比丘离四念处者,则离如实圣法;离如实圣法者,则离圣道;离圣道者,则离甘露法;离甘露法者,则不得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我说彼于苦不得解脱。(六○八经)
 
此处明显地指出,若不修习四念住,就脱离了圣法,根本就不能了生脱死。而且,修习四念住,才能成为大丈夫,释尊说:
 
若比丘身身观念住,心得离欲,心得解脱,尽诸有漏,我说彼为大丈夫也。所以者何?心解脱故。…受、心、法法观念住已,心离贪欲,心得解脱,尽诸有漏,我说彼为大丈夫也。所以者何?心解脱故。(六一四经)
 
因此,必须修习四念住圆满,达到心解脱后,才配称作大士(大丈夫)。要证得声闻菩提、独觉菩提以及无上菩提也都必须修习四念住,释尊说:
 
若比丘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未净众生令得清净,已净众生令增光泽。…如净众生,如是未度彼岸者令度,得阿罗汉、得辟支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如上说。(六三五经)
 
因此,修习四念住,可使凡夫(未净众生)成为有学(令得清净),已得「有学位者」成为无学(令增光泽、鲜白)。声闻阿罗汉及独觉、诸佛就是三种「无学位」的圣者。众生要能修习四念住,才能自护、护他,释尊说:
 
云何护他、护自?不恐怖他、不违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护他、自护。是故比丘当如是学:自护者修四念处,护他者亦修四念处。(六一九经)
 
由此可知,要想真正的利益别人,必须先修习四念住,断除自己的烦恼,而后才能不伤害他人并且利益他人。在修习四念住时,必须亲自体验身心现象的?x那生灭,释尊说:
 
何等为四念处集,四念处没?食集则身集,食灭则身没,如是随身集观住、随身灭观住、随身集灭观住,则无所依住,于诸世间永无所取。如是触集则受集,触灭则受没,如是随集法观受住、随灭法观受住、随集灭法观受住,则无所依住,于诸世间都无所取。名色集则心集,名色灭则心没,随集法观心住、随灭法观心住、随集灭法观心住,则无所依住,于诸世间则无所取。忆念集则法集,忆念灭则法没,随集法观法住、随灭法观法住、随集灭法观法住,则无所依住,于诸世间则无所取。(六○九经)
 
此处详细示出修习四念住的要点:直接观察身受心法的缘起过程,由于四食(段食、触食、意思食、识食)而有「身」,由于根尘接触而有「受」,由于名色而有「心」,由于作意(忆念)而有「法」;整个身心现象由于缘起而存在,在?x那变化中,没有「我」及「我所」,在未来、过去及现在三世中,不断生起灭去,因此,〈摄事分〉中说明如下:
 
又瑜珈师,了知身等因缘生已,复于三世身等诸法,住无常观。由住如是无常观故,于诸后有,终不依止后有爱住;又现法中,于一切行,若内若外,都不执取我及我所。又于未来,当知安住集法随观;于过去世,当知安住灭法随观;于现在世,生已无间尽灭法故,当知安住集灭法随观。
 
此段论文指出,对身等诸法当了知其缘生及无常、无我。对于未来,要安住集法随观;对于过去,要安住灭法随观;对于现在,要安住集灭法随观。因此,在整个四念住的实践中,对于身上产生的受,以及心上产生的法(思想、心念等),都要了了分明于其缘起的生灭过程,身心的每一?x那,即生即灭,虽然非常快速,但仍必须持续地觉知其无常的性质,如此,随集法、随灭法、随集灭法来修四念住。对「无常」有深切的体认后,就不会对「后有」产生任何的贪爱了,同时,也不会对身心现象执着为「我」或「我所」了。在整个实践过程中,一直要对五蕴不间断地观察,离开观察就会被「诸受」所牵引,而生起「爱、取、有」等,因此,必须连续地觉知诸受的生灭无常。唯有断除对诸受所生起的贪?反应,才能灭除爱取,这便是缘起法则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的重要过程。
 
丙、四正断的实践
四正断是(一)律仪断,(二)断断,(三)修断,(四)防护断。《瑜伽师地论》卷二九说:
 
由于已生恶不善事,应修律仪令其断灭,不应忍受,由是因缘,名律仪断。于其未生恶不善事,为欲令彼不现行断、为欲令彼不现前断,为断故断,故名断断。…由于善法数修数习,先所未得能令现前,能有所断,故名修断。…由于已得已现在前诸善法中,远离放逸,修不放逸,能令善法住不忘失,修习圆满,防护已生所有善法,能有所断,故名防护断。
 
由此可知,四正断的实践,在于使「已生恶」令断除,「未生恶」不生起,「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不忘失,对以上四项要殷勤策励、精勤努力,不到圆满终不歇息,因此又称四正勤,释尊说:
 
我于二法依止多住。云何为二?于诸善法未曾知足,于断未曾远离。于善法不知足故,于诸断法未曾远离故,乃至肌消肉尽,筋连骨立,终不舍离精勤方便,不舍善法,不得未得,终不休息,未曾于劣心生欢喜,常乐精进,升上上道。如是精进住故,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九八七经)
 
释尊在这段经文中指出:我由于精进于增长善法和断除恶法,即使肌消肉尽、筋连骨立,始终不停止于积极增善断恶,不会满足于下劣而奋力上进,精进力恨快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由此可知,要成佛就要努力于四正断或四正勤。四正断或四正勤便是积极的灭除「恶不善法」以及增长「一切善法」,然而,什么是「恶不善法」以及「一切善法」?《瑜伽师地论》卷二九说:
 
云何名为恶不善法?谓欲缠染污身、语、意业,是身语意恶行所摄,及能起彼所有烦恼。…云何名为一切善法?谓若彼对治、若盖对治、若结对治。
 
由此可知,由于贪欲所染污的身语意的行为,以及会作出这些行为的烦恼,都是恶不善法。能对治恶不善法、烦恼、五盖的,就是善法。要如何对治呢?不外是精勤地修习四念住。因此,将四念住不断地精进实践,便自然而然地实践了四正断,并非别有其他项目要修。时时刻刻体认身心现象的无常、无我,在四念住的观照之下,贪?的习性反应就日渐消减,身语意的不善行为也渐灭除,贪欲盖、?恚盖、睡眠盖、昏沉掉举盖、疑盖等五种盖也就被对治了,善法也就日增了。
 
丁、四神足的实践
四神足是(一)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二)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三)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四)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分别简称作(一)欲神足,(二)勤神足,(三)心神足,(四)观神足。此中,由于实践八种断行而使四种三摩地(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圆满成办。什么是八种断行呢?《瑜伽师地论》卷二九说:
 
何等名为为八种断行?一者欲,谓起如是希望乐欲:我于何时修三摩地当得圆满?我于何时当能断灭恶不善法所有随眠?二者策励,谓乃至修所有对治,不舍加行。三者信,谓不舍加行正安住故,于上所证深生信解。四者安,谓清净信而为上首,心生欢喜;心欢喜故,渐次息除诸恶不善法品粗重。五者念,谓九种相,于九种相安住其心,奢摩他品能摄持故。六者正知,谓毗钵舍那品慧。七者思,谓心造作,于断未断正观察时,造作其心,发起能顺止观二品身业、语业。八者舍,谓行过去、未来、现在随顺诸恶不善法中,心无染污,心平等性。
 
由「欲断行」生起希欲断除恶不善法,由「策励断行」勤修对治恶不善法,由「信断行」对所证深生信解,由「安断行」心生欢喜而止息恶不善法的粗重,由「念断行」于止品所摄的九种相(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等持)安住其心,由「正知断行」住于观品所摄的慧,由「思断行」造作其心,行于随顺止观二品的身业及语业,由「舍断行」于恶不善法,心无染污而能保持平等心。由上述八断行,对恶不善法不断对治,对善法不断增进而生起心一境性,证得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及观三摩地,圆满成办时,便是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及观神足。为什么称作神足?因为「足」代表能行走到目的地,「神」代表世间殊胜之法,出世间法则是「最殊胜之神」,由于四神足能行走到世间及出世间法的殊胜处,因而称作「神足」,经过这一条道路就能达到涅??的目的地,阿难尊者曾对一位婆罗门说:
 
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四如意足,以一乘道净众生,灭苦恼、断忧悲。何等为四?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精进定、心定、思惟定断行成就如意足。如是圣弟子修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依离、依无欲、依出要、依灭、向于舍,乃至断爱,爱断已,彼欲亦息。修精进定、心定、思惟定断行成就,依离、依无欲、依出要、依灭、向于舍,乃至爱尽,爱尽已,思惟则息。婆罗门!于意云何?此非边际耶?婆罗门言:尊者阿难!此是边际,非不边际。(五六一经)
 
此段经文,是求那跋陀罗在西元四四○年左右译出,「四如意足」即是四神足的旧译,「欲定、精进定、心定、思惟定」即是「欲三摩地、勤三摩地、心三摩地、观三摩地」的旧译。此段经文指出,四神足是一条通往灭苦的道路,到达目的地时,爱尽、烦恼尽,此时欲、勤、心、观就自然止息了,因此,整个修行的过程是有边际而可达成的。在修行过程中,什么是依离、依无欲、依出要、依灭、向于舍呢?《瑜伽师地论》卷八五说:
 
有五离系品界:一者断界,二者无欲界,三者灭界,四者有余依涅??界,五者无余依涅??界。谓见道所断诸行断故,名为断界;修道所断诸行断故,名无欲界,即此唯有余依故,名有余依涅??界;此依灭故,名为灭界,亦名无余依涅??界。…又于断界,未得为得勤修习故,名于诸行修厌。于无欲界,未得为得勤修习故,名于诸行修离欲。于灭界,未得为得勤修习故,名于诸行修灭。
 
于卷九二又说:
 
未得断界,于其断界正希求时,名依远离。未得无欲界,于无欲界正希求时,名依离欲。未得灭界,于其灭界正希求时,名依于灭。弃舍下劣修觉分故,回向胜妙修觉分故,名弃舍回向。
 
由上述二段论文,可以知道「依离、依无欲、(依出要)、依灭、向于舍」就是玄奘所译的「依远离、依离欲、依于灭、弃舍回向」,是对断界(断除见道所断的烦恼)、无欲界(断除修道所断的烦恼)、灭界(无余涅??)等三界的希求,以及弃舍下劣、追求胜妙菩提分的心理。故在整个修行的道路上,要对诸行(身心五蕴)不断地修厌、修离欲、修灭,步步上升而得究竟的解脱。因此,四神足的实践,仍是承续着四念住的修法,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身心现象上,使不善法减除,善法增长,在希欲及信解的力量下,将禅定(止)及智慧(观)不断地加强,于根尘接触的当下,对顺逆的感受保持平常心,不再生起贪?的习性反应,那么四神足就渐次地圆满了。至于修四神足时,由于禅定的达成,相伴的许多神通也会出现,这些只是修行的副产品而已,重要的是心灵的净化。
 
戊、五根与五力的实践
五根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及慧根。五力是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及慧力,都是菩提道上所要具备的,释尊说:
 
若圣弟子成就信根者,作如是学:圣弟子无始生死,无明所着,爱所系,众生长夜生死往来流驰,不知本际。有因故有生死,因永尽者则无生死。无明大暗聚障碍,谁般涅???唯苦灭、苦息、清凉、没。(六五七经)
 
又说:
 
有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何等为信根?谓圣弟子于如来所起信心,根本坚固,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及诸世间(法)所不能坏,是名信根。何等为精进根?谓四正断。何等为念根?谓四念处。何等为定根?谓四禅。何等为慧根?谓四圣谛。此诸功德,皆以慧为首,譬如堂阁,栋为其首。(六五八经)
 
以上说明五根及其意义,并指出慧根为最胜:先由思择知道唯有「苦灭、苦息、清凉、没」而无涅??者,并对如来生起正确而坚固的信解,以此信解为基础生起精进,而有四正断;并对身、受、心、法等所缘境如实地觉知其无常的性质,而有四念住;对所缘境心不散乱,达成四禅(以及近分定、四无色定);对四圣谛如实观察,生起智慧。因此,整个五根的实践,便是立足于对自己身心现象的如实观察,以如来所教导的方式去如实地体验,在智慧的引导下,终至涅??的到达,痛苦的止息。五根与五力,其内涵并无不同,释尊说:
 
信根者,当知是四不坏净。精进根者,当知是四正断。念根者,当知是四念处。定根者,当知是四禅。慧根者,当知是四圣谛。(六五五经)
 
又说:
 
彼信力,当知是四不坏净。精进力者,当知是四正断。念力者,当知是四念处。定力者,当知是四禅。慧力者,当知是四圣谛。(六七五经)
 
于如来所起信心,深入坚固,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及余同法所不能坏,是名信力。(六九一经)
 
以上就五根与五力的内涵相比较,并无不同,只是在实践的阶段上,五力比五根较纯熟而已。此处四不坏净是对佛、法、僧的净信以及圣戒的成就。释尊说:
 
流者谓八圣道。入流分者有四种,谓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维、法次法向。入流者成就四法,谓于佛不坏净、于法不坏净、于僧不坏净、圣戒成就。(八四三经)
 
由此可知,一方面依靠亲近善士、听闻正法(此二属外在),一方面依靠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此二属内在),才能具足五根五力中的信根信力,而有四不坏净,由此才能进入圣道之流。
 
己、七觉支的实践
七觉支是(一)念觉支,(二)择法觉支,(三)精进觉支,(四)喜觉支,(五)轻安觉支(旧译作猗觉支或猗息觉分),(六)定觉支,(七)舍觉支。此七觉支修习满足,终必灭除痛苦,释尊说:
 
圣弟子清净信心,专精听法者,能断五法,修习七法,令其满足。何等为五?谓贪欲盖、?恚、睡眠、掉悔、疑,此盖则断。何等七法?谓念觉支、择法、精进、猗、喜、定、舍觉支,此七法修习满足。净信者谓心解脱,智者谓慧解脱。…离贪欲者心解脱,离无明者慧解脱。若比丘离贪欲,心解脱,得身作证;离无明,慧解脱。是名比丘断爱、转结、慢无间等、究竟苦边。(七一○经)
 
此中指出,专精于听闻正法后,就要去断除五盖,修习七觉支。经由修习,可以证得心解脱及慧解脱。什么是断爱、转结、慢无间等、究竟苦边?《瑜伽师地论》〈摄事分〉说:
 
有学有二清净说句:谓于后有一切行中,由不现行道理,名已割贪爱,及转三结。无学有二清净说句:谓正慢现观(故),及一切苦本贪爱随眠永拔除故,名已作苦边。
 
由此可知,修习七觉支,证入有学圣位时,贪爱已不现行(断爱),并且拔除了「有身见」、「戒禁取」、「疑」等三结(转结),最后圆满无学圣位时,我慢完全根除,称作正慢现观(慢无间等),并且贪爱的随眠也完全灭除了,称作已作苦边(究竟苦边)。如何由修习四念住衔接到圆满七觉支呢?释尊告诉萦发目犍连说:
 
比丘如是是顺身身观住,彼顺身身观住时,摄念安住不忘,尔时方便修习念觉分,方便修习念觉分已,得念觉分满足。于彼心念选择于法,觉想思量,尔时方便修习择法觉分,方便修习择法觉分已,逮得择法觉分满足…逮得精进觉分满足。勤精进已,生欢喜心,尔时修习方便欢喜觉分,修习欢喜觉分已,逮得欢喜觉分满足。心欢喜已,身心止息,尔时修习猗息觉分,修习猗息觉分已,逮得猗息觉分满足。身心息已,得三摩提,尔时修习定觉分,修习定觉分已,定觉分满足。谓一其心,贪忧灭息,内心行舍,方便修习舍觉分,方便修习舍觉分已,逮得舍觉分清净满足。受、心、法念处,亦如是说。如是修习四念处,七觉分满足。(二八一经)
 
由此可知,修习七觉支(七觉分)时,其观察的对象与四念住完全相同,都是针对个人身心所摄的身、受、心、法,不断努力地观察、觉知五蕴的生灭无常、无我,在止观下,生起喜觉支、轻安觉支(猗息觉分)、定觉支,再继续观察身心最微细的生灭变化,仍然保持平等心,将贪?痴的习性一层层地根除,因而圆满了七觉支。在修习七觉支的过程,也是要层层上进,释尊说:
 
若比丘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如是修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七二九经)
 
因此,与前述四神足一样,要依次「依远离、依离欲、依于灭」来证得断界、无欲界及灭界,并往上修至圆满菩提为止。这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对个人身心五蕴的观察。首先,对五蕴之苦,生起脱离之心,这是「依远离」;对产生五蕴之苦的爱欲,起脱离之心,这是「依离欲」;而后看清楚灭苦是修行的目标,这是「依于灭」;最后,对灭苦之道,不断实践,往上修至圆满,这是「向于舍」。由此也可以看出,整个过程不外是修习着「苦、集、灭、道」四圣谛,而这些都是立足于个人身心之上的。
 
庚、八圣道的实践
八圣道是(一)正见,(二)正思惟(旧译作正志),(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旧译作正方便),(七)正念,(八)正定。由于此八圣道(八正道)合乎正理,因此被称作「法」,释尊说:
 
有非法、是法。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非法、是法?谓邪见非法,正见是法;乃至邪定非法,正定是法。(七八二经)
 
既然八圣道是正法,当然就具有正法的特色:(一)现见(二)离炽然(三)不待节(四)通达涅??(五)即此见(六)缘自觉知。其具体的成效,便是此世就可灭除自己的烦恼,释尊说:
 
阿难!何等为正法律乘、天乘、婆罗门乘、大乘、能调伏烦恼军者?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七六九经)
 
由此可看出,实践八圣道就是正法律乘、大乘,也就是说,经由具体实践八圣道方得以灭除烦恼。然而要如何实践呢?释尊说:
 
何等为修八圣道?是比丘修正见,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修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是名修八圣道。(七六四经)
 
此处也相同于前述四神足、七觉支的实践方式,都是依远离、依无欲、依于灭、向于舍(弃舍回向)往上证得断界、无欲界、灭界而圆证菩提。也表示三十七菩提分法中,从四念住到八圣道是前后呼应的,是整体一贯的。例如,观察感受的受念住,也要配合八圣道的修习才能完满,《杂阿含》第七五九经记述如下:
 
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受,无常、有为、心所、缘生。何等为三?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诸比丘白佛:世尊!有道、有迹,修习、多修习,断此三受否?佛告比丘:有道、有迹,修习、多修习,断此三受。何等为道?何等为迹?修习、多修习,断此三受?佛告比丘: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此中,三受为何是无常、有为、心所(指思所造)、缘生?〈摄事分〉说:
 
灭坏法故,说名无常。诸业烦恼所集成故,说名有为。由昔愿力所集成故,名思所造。从自种子,现在外缘所集成故,说名缘生。
 
因此,三受本身是?x那生灭,且由往昔的业、烦恼、愿力所集成,并且以触为缘而产生。但众生对三受却不断地生起执着,以为是「我」或「我所」,对乐受生起贪心,对苦受生起?心,对不苦不乐受生起痴心,因而形成了「受缘爱、爱缘取」,而有生老病死之苦。为了脱离此苦,就必须对八圣道修习、多修习。如何修习、多修习呢?不外是对身心五蕴时时了知其无常的性质,释尊说:
 
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二七○经)
 
所以,以无常想的不断修习,来去除一切欲贪、色贪、无色贪、掉、慢、无明。处于「思所成慧」时,称作「修习」,处于「修所成慧」时,称作「多修习」。对八圣道的修习、多修习,便是要对身心五蕴先思考其无常、有为、思所造、缘生的性质,接着要亲身去体验其?x那的生灭,以得到修所成慧,如此才能对自己的身心不再起执着,因而正语、正业、正命等八圣道便能完成,同时对于三受的执着也全部断除了。
 
四、菩提道的次第以及道果
 
众生由轮回痛苦中想要解脱出来,就必须不断地修习三十七菩提分法,释尊说:
 
若比丘修习随顺成就者,虽不欲令漏解脱,而彼比丘自然漏尽,心得解脱。所以者何?以修习故。何所修习?谓修念处、正勤、如意足、根、力、觉、道。如彼伏鸡,善养其子,随时荫卵,冷暖得所,正复不欲令子方便自啄卵出,然其诸子自能方便安稳出壳。(二六三经)
 
因此,不断地修习四念住(念处)、四正断(正勤)、四神足(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便是走在菩提道上,终必破除无明壳,得到究竟的解脱。在这三十七菩提分法中,四念住属下品资粮道,四正断属中品资粮道,四神足属上品资粮道,五根属加行道的暖位及顶位,五力属加行道的忍位及世第一位,七觉支属见道,八圣道属修道,以「金刚喻定」灭除最后的无明就进入究竟道(无学道)。以上以五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究竟道)的次第,方便说明菩提道的内容,就实质而言,不外是以戒律为基础,不断地修习禅定与智慧。禅定与智慧的修习也就是奢摩他(寂止)与毗钵舍那(内观)的修习。而止观的修习重点,不外是时时观照自己的身心实相,特别是觉知自己身心的生灭无常,经过一而再、再而三地修习,终必亲身体验五蕴自性皆空的真谛,并超越身心的范畴,亲证涅??的究竟实相。因此,在菩提道上的每一步,必须落实到自己身心的实相上;对自己五蕴的无常、无我,要以觉知与智慧不断地直接观察,不可落入想象、臆测、自我暗示的陷阱中,那么,将依次由资粮道、加行道,进入见道、修道,到达究竟道;同时,见道所断的烦恼以及修道所断的烦恼也依次根除了,而断界、无欲界以及灭界也依次证得了。总之,走在菩提道上,不外是对自己的身心现象要时时觉知其无常、无我的特性,因而不再执着为「我」或「我所」,往昔的贪?习性也就不断地拔除,终至从所有的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在这整个净化的过程中,慈悲心也自然地渐形增长,对众生的关怀与照顾,也因为自己的成长而加强,而有「自利利他」的圆满达成。整个菩提道的过程,可用七种清净来说明:
(1)戒清净:具足尸罗,守护别解脱律仪,心便无悔,适于修习正定。
(2)心清净:依次修习正定,调柔自心,安住不动,适于修习正见。
(3)见清净:止观双运之下,于四圣谛证入现观,断除见道所断诸惑,获得无漏有学正见。
(4)度疑清净:得正见故,于四圣谛、佛法僧永断疑惑,超度犹疑。
(5)道非道智见清净:得正见故,于正见前行之道,如实了知是为正道;于邪见前行之道,如实了知是为非道;远离非道,行于正道,以此断除修道所断诸惑。
(6)行智见清净:如实了知随道之四种行迹:(一)苦迟通,(二)苦速通,(三)乐迟通,(四)乐速通。
(7)行断智见清净:如实了知「苦迟通」应全断除,「苦速通」及「乐迟通」一分应断,依「乐速通」永尽诸漏,于现法中获得无造究竟涅??。
以上以七种清净来描述修行者其心净化的过程。所证得的涅??,则是超越了身心五取蕴(经文作五受阴),释尊说:
 
有五受阴,何等为五?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云何色受阴?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受阴。复次,彼色是无常、苦、变易之法,若彼色受阴永断无余:究竟舍、离、灭、尽、离欲、寂、没,余色受阴更不相续、不起、不出,是名为妙、是名寂静、是名舍离一切有余,爱尽、无欲、灭尽、涅??。…复次,彼识受阴,是无常、苦、变易之法,乃至灭尽、涅??。…若于此法如实正慧等见,不起心漏,名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己作、舍离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得解脱。(六一经)
 
此中先指出五取蕴(五受阴)各别的自相种类(如,色蕴是四大及四大所造)、共相过患(如,色蕴是无常、苦、变易之法),了知此种的智慧称作「法住智」;若进而了知此五取蕴应永断无余,起厌逆想,并于涅??起寂静想,此种智慧称作「涅??智」。《瑜伽师地论》卷八三解说经中永断无余、究竟舍、离、尽、离欲、灭、寂、没的意义如下:
 
无余断(经文为永断无余)者,谓是总句。永弃舍(究竟舍),诸缠断故。永变吐(离),随眠断故。永尽者,过去解脱故。永离欲者,现在解脱故。永灭者,未来解脱故。永寂静者,由见道故。永灭没者,由修道故。
 
同卷又解说不相续、不起(无取)、不出(无生长)、爱尽、离欲、灭(尽)、涅??的意义如下:
 
不相续者,谓死殁已后,余识不生故。言无取者,谓无所住识,无有趣入名色事故,自体永不生故。无生长者,谓无有名色更增广故。…言爱尽者,谓不希求未来事故。言离欲者,谓无现在受用喜乐故。所言灭者,谓余烦恼断故。言涅??者,谓无余依故。
 
因此,对身心五蕴不再执取后,烦恼、随眠依次弃舍,心得解脱,牵引到来世趣入名色的有漏业力已止息了。有余依的阿罗汉,虽有身心与六境接触,但不再生起贪?,不再被感受所束缚。在无余依涅??中,则超越了身心世界。至于阿罗汉的意义,《瑜伽师地论》卷八七解说如下:
 
又与四种义相应故,当知是名阿罗汉相:一者自事已究竟,应作他事义故。二者应得自义,一切遍满道理义故。三者未来行因已永断灭,应证现法乐住义故。四者超有学地,入无学地相应义故。
 
因此,阿罗汉已完成了自利,进而利益众生;未来的五取蕴之因也已完全灭除,不再受生死业力的牵引,于此世证入禅定,得现法乐住,且处于无学地。
至于无上菩提的证得,其道次第又如何呢?释尊在《杂阿含》第一一七七经中,以譬喻来解说如下:
 
众多罪人(喻愚痴凡夫),在于河中(喻处于欲爱、色爱、无色爱之中),随流漂没。中有一人,不愚不痴、聪明黠慧、乐乐厌苦、乐生厌死(喻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我今何缘在此灰河(喻三恶不善觉及三爱),两岸极热(喻内外六入处),又多利刺(喻五欲功德),在暗冥处(喻无明障闭慧眼)随流漂没?我当以手足方便逆流而上(喻精勤修学),渐见小明(喻得法忍),…勤加方便,遂见平地(喻持戒),即住于彼,观察四方(喻四圣谛),见大石山(喻正见),…即登而上,复见清凉八分之水(喻八圣道),…大山上见七种华(喻七觉支),…复上石山,见四层阶堂(喻四神足),即坐其上。见五柱帐(喻五根),即入其中,敛身正坐(喻习气无余离系),种种枕褥,散华遍布(喻世间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凉风四凑(喻四种现法乐住),令身安稳,坐高林下,高声唱言(喻转*轮):灰河众生!诸贤正士!如彼灰河,两岸极热,多诸利刺,其处暗冥,求出于彼。
 
在这段经文中,指出菩萨摩诃萨具足智慧与悲愍,从无明黑暗中,精进修学;于生老病死法,正审观察,而得法忍;以禁戒为依止,能证得四禅八定;而后,以自力观察四圣谛;并使正见现前,终于证得八圣道及七觉支,〈摄事分〉解释菩萨见道及修道的过程如下:
 
所有正见渐次胜进,先已远离下地诸欲,乃至上极无所有处,当于圣谛得现观时,便证无漏四念住等,乃至最后八圣支道所有一切菩提分法,举其最后,当知亦摄前位一切。…为欲无余永断有顶所系烦恼,故复勤修纯无漏道,所谓修习无上觉支,是名进修无上修道。由此修故,无学地中六种修法究竟圆满。一者修圣神通,究竟圆满。二者修净五根,究竟圆满。三者证得烦恼并诸习气无余离系,究竟圆满。四者证得四种现法乐住,究竟圆满。五者证得世间静虑、解脱、等持、等至,究竟圆满。六者证得名身、句身、文身,得随所欲,得无艰难宣说正法,究竟圆满。
 
由此可知,菩萨摩诃萨在证得圣谛现观,于见道位便证得无漏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等三十七菩提分法。而在修道位,则要修习「无上觉支」,在此要修「圣神通」及「净五根」,此二项的名目相同于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四神足」及「五根」,只是此时更为深入、更为广大,〈摄事分〉中解释无上修道中的五根如下:
 
修净信根究竟满者,谓于涅??意乐净故。修精进根究竟满者,谓能勇猛造作一切有情义利,善清净故。修习念根究竟满者,谓三念住、无忘失法,善清净故。修习定根究竟满者,谓于圣、天及以梵住,善清净故。修习慧根究竟满者,谓十智力,善清净故。
 
由以上二段论文的解释,可以看出,在菩萨道上,必须证得三十七菩提分法,而且为了利益一切有情,在修道时,要修更深更广的四神足以及五根,并使诸习气完全拔除,圆满四种现法乐住及世间静虑、解脱、等持、等至,且能于名、句、文身自在,因而能够大转*轮。故知,在整个成佛的道上,菩萨所修的内容,也是不离戒、定、慧或三十七菩提分法,只是为了达成圆满的无上菩提,所下的工夫要更深更广,如此而已。例如,佛位的三念住,是佛陀对三类弟子(一类恭敬听法、一类不恭敬听法、一类有时恭敬有时不恭敬)都保持完全的平等心,不起爱恚,这便是四念住的延伸:在修习四念住时要以平等心去面对苦受、乐受与不苦不乐受,时时了知其无常的特性而不起贪?;今则是对众弟子的平等心。
 
五、结语
 
今日要复兴佛陀的正法,就必须落实到个人的身心实相上,具体地实践三十七菩提分法,在日常生活当中,时时觉知五蕴的无常、无我,不断灭除对自我的执着,人与人之间自然就建立起安详和谐的关系,人间净土自然也就可以达成。是否走在正法的道上,是否真正在实践三十七菩提分法,要以正法的六个特色来检验:自己实践正法后,烦恼是不是日渐减少了,效果是不是很明显?是否行住坐卧中都可修习?此方法是否合乎佛陀缘起的教导?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就要检讨自己错误之所在。最后,总结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实践如下:
 
一、在戒律的基础上,使心安住于当下的呼吸或身体上,使心不散乱,这便是禅定的训练,以此作基础培养出体证身心实相的智慧。
二、心中呈现诸法(如思想、情绪)的同时,身上也有种种感受的生起,要以平静的心去观察身、受、心、法的生起灭去,时时觉知身心无常无我的特性,这便是四念住的实践。
三、对心中善法、不善法的生起,不断地觉知当下感受和心念的无常而能保持平等心,因而恶不善法渐减,善法渐增,这便是四正断的实践。
四、对身心实相的不断观察,以「八断行」不断对治恶不善法,增长善法而生起心一境性,圆满成办欲、勤、心、观三摩地,这便是四神足的实践。
五、对身心实相如实地观察,生起无常、无我的信解,于佛、法、僧、戒起四不坏净,精勤于增长善法,时时保持正念正知,心无散乱,清楚了知五蕴的无常、无我,这便是五根与五力的实践。
六、于身心的范畴下,以正念正知察觉五蕴的生灭无常,时时维持正念相续,生起喜悦及身心轻安,心无散乱,对顺逆境保持平等心,进而体验到超越身心的境界,拔除了有身见、戒禁取及疑等三结,这便是七觉支的实践及其结果。
七、在日常生活中,时时不断觉知身心五蕴的无常、无我,保持正知正见,言行举止不被贪?习性所牵引,心灵不断地净化,慈悲不断地增长,依次灭除欲贪、?、色贪、无色贪、慢、掉举与无明,使心完全清净,这便是八圣道的实践及其结果。
 
总之,整个菩提正道是立足在对个人身心现象的不断觉知,在日常生活当中,了了分明于根尘接触的当下,对苦受不起?心,对乐受不起贪心,时时体验其无常、无我的特性,如此不断拔除根深蒂固的习性反应,达到灭苦的究竟标的,并且自利利他,过着安详和谐的生活。
(中华佛学学报,第11期,1998)
 
恭敬礼赞 366已赞~
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
△TOP

推荐阅读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7]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