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显密文库!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站内公告: 观音菩萨成道日启建大型系列活动:焰口超度、放生、供灯、心经及高档观音法像倡印等

热搜:基础读物 藏传佛教 古印度 大正藏

首页 >汉地 > [近现代]居士著作开示 > 林崇安教授 > 正文

佛学研究法及其特色

[林崇安教授] 放大 正常 缩小 背景色
佛学论文选集
 
佛学研究法及其特色
 
林崇安(2004)
 
一、前言
 
佛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厘清观念、认清事实,减除无明。佛学研究法,是探究如何获得佛法的正确知识之一门学问。本文先指出释尊「至教量」的重要地位。环绕着「至教量」,而有「比度量」和「现证量」的建立,如此构成佛学研究的架构。释尊的至教量便是佛学的「典范」(paradigms)。完整的佛学研究包含三个阶段:一是处理「至教量」的语言、文字,以此为核心,透过考据、比对,得到闻所成慧。二是处理「至教量」的义理,以此为核心,透过推理,得到思所成慧。三是实践「至教量」的瑜伽,透过体证,得到修所成慧。因此,完整的佛学研究其实也就是完整的学佛历程??生起闻、思、修三慧,这是佛学研究的特色。
 
二、佛学研究的三量
 
佛法的正确知识来至「至教量、比度量(比量)、现证量(现量)」等三量,以三量来证成道理,是传统的一个佛学研究方法,《瑜伽师地论》说:
 
由证成道理寻思三量:一、至教量;二、比度量;三、现证量。谓正寻思:如是如是义,为有至教不?为现证可得不?为应比度不?(T30,p451c)
 
此处指出,在考察真理时要考虑到:是否有佛陀的至教量?是否可以亲自体证?是否合乎推理?以不净观为例,《瑜伽师地论》指出,修不净观的人要依三量来证成不净的道理:
 
复作是思:「如世尊说:若于不净,善修、善习、善多修习,能断欲贪」,是至教量。我亦于内,自能现见:「于诸不净,如如作意思惟、修习,如是如是令欲贪缠未生不生,生已除遣」,是现证量。比度量法亦有可得,谓作是思:「云何今者作意思惟能对治法,可于能治所缘境界,烦恼当生?」如是名依证成道理寻思彼理。(T30,p453a)
 
在这不净观的例子里,「若于不净,善修、善习、善多修习,能断欲贪」便是至教量,接着经过比度量的推理和现证量的亲自体证,才算建立了正确的知识,这是佛学研究的一个特色。
 
三、至教量及其检验
 
至教量,又称作正教量、圣教量、权证量,《瑜伽师地论》说:
 
正教量者,谓一切智所说言教,或从彼闻,或随彼法。此复三种:一、不违圣言;二、能治杂染;三、不违法相。不违圣言者,谓圣弟子说,或佛自说经教,展转流布,至今不违正法、不违正义。能治杂染者,谓随此法善修习时,能永调伏贪、?、痴等一切烦恼及随烦恼。不违法相者,谓翻违法相,当知即是不违法相。(T30,p358c)
 
此处指出,佛法的至教量的源头,是来自具有一切智的佛陀。这些至教量,是佛陀所说、圣弟子所传的经教,其内容不但不违正法、不违正义、不违法相,而且依之修习可以灭除贪、?、痴等一切烦恼及随烦恼,有其实效并且能够被检验,而不同于一般的哲学思维。例如,前面释尊所说的不净观的例子,便是能够被检验的。佛所说的「至教量」为什么可被采信呢?如何检验至教量呢?对这些至教量的接受,一方面是透过比量;一方面是透过现量。至教量分成不隐晦的知识、比较隐晦的知识和最隐晦的知识等三类,要以不同的方法来检验。不隐晦的知识,可以用根现量、意现量来检验其正确性。比较隐晦的知识,可以用比量来检验其正确性。当至教量中这些不隐晦的和比较隐晦的知识都能经得起考验后,才可以接受并相信至教量中最隐晦的知识。这种最隐晦的知识,还可以透过实践,用瑜伽现量来检验其正确性。以下依次给予说明。
(一)检验至教量中不隐晦的知识
 
至教量中不隐晦的知识,例如,粗品的无常、苦,可以用根现量、意现量来检验其正确性。例如,为了检验释尊所说的至教量:「诸行无常」,《瑜伽师地论》说:
 
云何寻思内事显色所作变异无常之性?谓由观见或自或他,先有妙色肌肤鲜泽,后见恶色肌肤枯槁,复于后时还见妙色肌肤鲜泽。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何以故?此内显色前后变异现可得故。(T30,p471c)
 
此处透过观察自己或别人的肤色,亲眼看到自己或别人有时鲜泽、有时枯槁,不断变化,因而符合「诸行无常」(此处诸行,指有情世间和器世间)。
 
(二)检验至教量中比较隐晦的知识
 
至教量中比较隐晦的知识,例如,人无我,可以用比量来检验其正确性。由于佛经的经句,常常文简而意深,此时就要依据圣弟子们的解说来理解。例如,如何成立「人无我」(补特伽罗无我)这一个至教量呢?《显扬圣教论》说:
 
云何应知补特伽罗我无所有?若有我者,为即蕴相?为住蕴中?为住余处?为非蕴相?…若所计我即是蕴相,应唯是假,违汝自宗,故成过失,以即于诸蕴假立我故。若离诸蕴住余处者,我应无蕴,是亦有过,于诸蕴中无有我故。若非蕴相者,所计之我有无身过,无身之我不应理故。是故三种不应道理。(T31,p553c)
 
此处无著菩萨以「即蕴、离蕴、非蕴」三个角度,来破除外道所说的「我」,这便是运用比度量来成立至教量「人无我」的一个例子。
 
(三)检验至教量中最隐晦的知识
 
当至教量中,不隐晦的和比较不隐晦的知识都能经得起考验后,才可以接受并相信至教量中最隐晦的知识,这种最隐晦的知识,还可以透过实践,用瑜伽现量来检验其正确性。例如,前后世因果之事便是最隐晦的知识之一,但对具有天眼的佛陀和圣弟子而言,是现量之境,《长阿含经》说:
 
天眼智者,诸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观诸众生,死者、生者,善色、恶色,善趣、恶趣,若好、若丑,随其所行,尽见尽知。(T1,p78b)
 
对有天眼的人而言,能够尽见尽知前后世因果之事:可以看到作身、口、意恶行的人,身坏命终,堕三恶道;也可以看到作身、口、意善行的人,身坏命终,生天人中。但对没有天眼的人而言,前后世因果之事属于最隐晦的知识之一,只能透过对佛陀和圣弟子的信赖而接受。为什么可以信赖呢?这是因为在平常现见可及的事理上,他们所说的都能正确无误。以舍利弗为例,舍利弗有一次对释尊说:
 
我心决定知过去、未来、现在沙门、婆罗门智慧、神足、功德、道力,无有与如来、无所着、等正觉等者。
 
释尊问他:
 
云何舍利弗!如我今如来、至真、等正觉心中所念,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智慧、如是解脱、如是解脱堂,汝能知不?…
 
舍利弗回答说:
 
我于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心中所念,我不能知,佛总相法我则能知。如来为我说法,转高转妙,说黑、白法,缘、无缘法,照、无照法。如来所说,转高转妙,我闻法已,知一一法,于法究竟,信如来、至真、等正觉,信如来法善可分别,信如来众苦灭成就。诸善法中,此为最上。(T1,p76c)
 
舍利弗检验佛陀的智慧时,也是先从自己智慧所及的部分来检验,发现佛陀都能正确无误;接着对佛陀往上的层层教导,舍利弗自己也都能一一体验其之正确无误,而后推知佛陀之智慧,超越世间所有沙门、婆罗门而为无上。后代任何禅修者的「瑜伽现量」如果不符合佛陀的至教量时,应谦虚地放下己见,继续再修,最后所体证的必然符合,因为实相只有一个。
 
(四)检验至教量的原始经律及较古的相关文献
 
由于时空的变迁,释尊的经教下传中,出现伪经时如何处理?释尊在入灭前,提出「四大教法」来检验:
 
若有比丘作如是言:『诸贤!我于彼村、彼城、彼国,躬从佛闻,躬受是教。』……『我于彼村、彼城、彼国,和合众僧、多闻耆旧,亲从其闻,亲受是法、是律、是教。』……『我于彼村、彼城、彼国,众多比丘持法、持律、持律仪者,亲从其闻,亲受是法、是律、是教。』……『我于彼村、彼城、彼国,一比丘持法、持律、持律仪者,亲从其闻,亲受是法、是律、是教。』从其闻者,不应不信,亦不应毁。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法、依律究其本末。若所言非经、非律、非法者,当语彼言:『佛不说此,汝于一比丘所谬听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法、依律,汝先所言,与法相违。贤士!汝莫受持,莫为人说,当捐舍之。』若其所言依经、依律、依法者,当语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说,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应。贤士!当勤受持,广为人说,慎勿捐舍。』(T1,p17c)
 
此处指出,释尊入灭以后,若有人自称其教法是从佛、从和合众僧、从众多比丘或从一比丘听闻而来的,这些教法都要依经、依律、依法来鉴定其虚实,也就是说,要经得起「原始的经、律、法」的检验,检验后通过的才可以接受。此处也意味着,佛弟子们要遵循释尊「在世时」所开示之教法的原味。印度的佛法也传至他国,因而有汉文、藏文等等佛学资料,此中,早期翻译的资料,难免有所失误,在佛灭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如何掌握佛所说的「原始的经、律、法」而没有偏离呢?如果追溯释尊教法的原味,佛学研究的焦点自然会落到南北传的原始经律以及较古的相关论典,这一部分的至教量若能掌握得越明确,就越有助于其后义理的探索和修证的指导。
由此可知,今日佛学的研究中,第一阶段所要处理的对象便是释尊的「至教量」。此处一方面要考据出可信的经法,排除伪经的失真;一方面要透过语言来掌握原典的意义。此中,首先要编出目录、校订文字,转写文字成罗马拼音,并译成现代的通用语言(例如英语),便于交流。此处涉及「目录学」和「语言学」,也关联到考据学、历史学。接着是比对相关的多种资料,此处更涉及「文献学」。所以,经由整理第一手的「至教量」文献,除了得出朴素的原典以及译本、对照本、译注、索引外,附带得出许多重要的工具书,例如,经典目录、佛学术语词典、文法书等等。以上研究者处理资料的方式,是以「根现量、意现量」为主,以「比量」为辅。
透过文献学的方式,将经律的文字处理好后,若只全盘接受所说的至教量,那么所得到的知识就只是「闻所成慧」而已,所以,佛学的研究要进入第二阶段的比度量──义理的探索。
 
四、比度量
 
比度量又称作比量,是经由推理所得的正确知识,这一主题在佛教因明大师陈那的《集量论》和法称的《释量论》有详细的分析。研究因明时,梵文、藏文、汉文的相关论典,同样要经过第一阶段的语言学、文献学处理,而后厘清「因明论式」的立破,并掌握宗、因、喻的运用。经由整理「因明」文献,除了得出因明论典的校订本以及译本、对照本、比较本外,进一步可以与西方的方法论进行比较研究。
若站在佛法的立场,经过因明的训练后,就要将之运用到第二阶段的探索佛法义理,要将第一阶段已整理好的「至教量」深入了解其内涵,以及修行的方法和步骤。佛灭三百年以后,不同佛教部派的论典出现不同的义理解说,此时运用比度量来厘清观念就有其必要了,首先仍要透过文献学的方式,先处理论典的文字,而后以理性的思考,去检验论典所说的是否合理。依此可以整理出后代佛教各宗各派的「宗义」,厘清各宗各派对境、行、果的看法,并且也可以检验是否合乎释尊的至教量。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不同时代出现的论典、历史文物等,探索佛法思想的演变史等等。
透过因明的方式,研究者将佛法的义理弄明白后,就生起了「思所成慧」。但若只满足于此,则不能拔除自己的烦恼习性,要更上一成层楼走向实修,如实看清自己身心五蕴的实相,这样才算是进入最高层次的研究,所以,佛学的研究要进入「瑜伽现量」这一层次。
 
五、现证量
 
现证量又称作现量。此中分成二部分:第一部分是根现量、意现量,第二部分是瑜伽现量(今不讨论自证现量)。第一部分是运用一般正常的眼、耳、鼻、舌、身以及意根,直接去获得当下的正确知识,科学上则扩大到以仪器去观测。这是第一部分现量所扮演的观察角色。第二部分瑜伽现量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则是实践佛法,经由修行,直接体证至教量。如何生起呢?释尊说:
 
若比丘不多忘有正智,便习正念正智。若有正念正智,便习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若有解脱,便习涅??。(T1,p485c)
 
在这原始的至教量中,释尊明白地指出修行的次第:由「正念正智」开始,依次经过「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到「见如实、知如真」,此时生起了瑜伽现量,看清了身心的实相,接着进入「厌、无欲、解脱」,最后证得了「涅??」??苦的完全止息。由此可以看出,此处不只是哲理的思维而是具体的体证,所以,为了灭除烦恼和痛苦,禅修是有其必要的。这一阶段的佛学研究,研究者是直接研究自己当下的身心五蕴,要一直研究到看清身心的实相,对生死不再有疑惑,并且得到究竟的解脱才算完成。修行中,修行者会有种种不同的体验,然而是否走在佛法的正道上呢?是否证到了果位?检验的依据还是「至教量」,所以现证量不能偏离至教量。例如,证到了预流果的人(须陀洹),必然没有身见、戒禁取、疑等三结,来世不堕恶趣(T2,p211a)。
修行者透过修行的次第,如实看清自己身心五蕴的实相后,此时生起了「修所成慧」,不再执着身心为我,因而能拔除自己的烦恼习性。从个人的角度来看,烦恼习性清除后,他的佛学研究已完成了,剩下的只是教导别人走相同的路而已。
 
 
 
六、结语
 
本文主要透过传统的至教量、比度量和现证量等三量来考察佛学的研究方法,并分别探讨这三量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研究者心中闻、思、修三慧的生起和一贯性,这便是佛学研究的特色。今日佛学研究所用的文献学方法、考据学方法、思想史方法、实践方法、白描法等,不出上述三量的运用范围。
 
恭敬礼赞 366已赞~
分享到:微信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
△TOP

推荐阅读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7]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