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显密文库!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站内公告: 观音菩萨成道日启建大型系列活动:焰口超度、放生、供灯、心经及高档观音法像倡印等

热搜:基础读物 藏传佛教 古印度 大正藏

首页 >[佛教基础读物] > 佛学课本 > 基本佛学 > 正文

中台世界 中级佛学 第八课 六波罗蜜(一)

[基本佛学] 放大 正常 缩小 背景色

第八课 六波罗蜜(一)


【前言】


   菩萨慈心广大,因悲愍众生之苦,故发四弘誓愿(注1);以利他为先,是以勤修六波罗蜜,振济众生,拔苦予乐,由此圆满菩萨万行,成就佛道。

   六波罗蜜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波罗蜜」为梵语,译作「度」,即「到彼岸」之意。菩萨乘六波罗蜜船,能运载众生及自身,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令心达到最自在、安乐的寂灭境界。

 


【檀那波罗蜜】


   檀那,为布施之义。檀那波罗蜜,意译为布施度,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布施有三种,一是财施,二是法施,三是无畏施。

一、财施

   以财物布施众生,称为财施。「财」可分为外财及内财二种,外财是指身外之物,如七宝珍财、舍宅国城、妻子儿女等;内财是指自己的身体,如身肉手足、头目脑髓、五脏六腑等。往昔释迦牟尼佛于因地修菩萨行时,舍财施宝、割肉喂鹰、舍身喂虎,所有一切内财、外财,为利益众生,悉能布施供养,无有吝惜。

二、法施

   《大智度论》云:「语妙善之法,为人演说,是为法施。」法施可分为三种:一、人天法施,以人天善法教化众生,如佛法五戒、十善等,令众生持守,而获人天胜报之利益。二、小乘法施,以小乘佛法教化众生,如四圣谛、四念处、八正道等,俾使行者修道断惑,出离三界,证得涅槃圣果。三、大乘法施,以大乘佛法教化众生,如六波罗蜜、四无量心、四摄法等,令众生发大誓愿,勤修菩萨万行,自利利他,成就无上佛果。若能以俗谛、真谛、中道第一谛之理教化众生,令其了达三谛圆融之妙理,即是最上乘的法施。

三、无畏施

   以无畏施于人,使众生的心灵得到安定,祛除恐惧,称为无畏施。譬如有人遭受挫折打击,意志消沉,即以言语鼓励,使其建立信心;或见夜路黑闇无灯,令人心生恐惧,则发心安置路灯,使过路者心无恐惧,凡此皆属无畏施。

  
【小结】


   一般世人只知布施给穷人、病者,而不知「上供十方佛、中奉诸圣贤」。若以恭敬心供养三宝,即与三宝、圣贤结缘,能增长自己的福德,此属敬田;若布施给穷人、病者,此属悲田;布施给师长、父母,则属恩田。无论财施、法施、无畏施,皆须以恭敬心、慈悲心、清净心为本。更进一步,要达到三轮体空||无能施之人、无受施之对象、无所施之物,明白三轮了不可得,当体即空,方能真正圆满布施波罗蜜。

 


【尸罗波罗蜜】

   尸罗,为戒及清凉之义。尸罗波罗蜜,意译为持戒度,能对治毁犯,止恶生善。三业之非,焚烧行人,戒能防息,远离热恼,得清凉果。《大智度论》云:「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死暗冥中,戒为明灯。于恶道中,戒为桥梁。死海水中,戒为大船。」由此可知,持戒能增长善法,远离堕落的因缘。

   戒有出家戒和在家戒之别,出家戒有沙弥(尼)、比丘(尼)戒、出家菩萨戒;在家戒有三皈、五戒、八关斋戒、在家菩萨戒。古德云:「道在红尘闹市修,全凭五戒做根由,杀生戒除慈心大,不贪财物廉洁优,见色不贪性清净,荤酒永断性长流,欲学长舌莫妄语,成佛不须出世求。」若能持守五戒,则身口意三业清净,方能真正深入佛法堂奥。是故,欲成佛道者,无论在家或出家,均以五戒为根本。

   戒是佛陀所制定的规范,有小乘戒、大乘戒。小乘戒着重戒相,持身不犯,身、口违犯戒律,才算犯戒;大乘戒以心为根本,制心不犯,方名持戒清净。大乘戒由戒相而回归戒体,戒体即不生不灭的这念心,时时刻刻观心反照,直截了当在起心动念处修,持守心戒,如此即最微细的持戒,亦是最高的戒法。以偷盗为例,持守戒律者,见有巨款在前,身不盗取,此为一般戒相之持守;而持戒严谨者,除了身不贪财,不取非己之物外,更能守护六根,不令驰散;若能达到心念不动,清净无染,则为真正守持微细戒。

   因心量不同,故持戒有积极与消极之别。以五戒为例,若只是自身持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乃消极的持戒;若不仅不杀生,更能积极救生、护生;不仅不偷盗,更能主动布施、供养;不仅不邪淫,亦能积极宣导清净行;不仅不妄语,更能说正语、爱语;不仅不饮酒,亦劝人不饮酒,如此便是积极的持戒。消极的持戒仅是自利,积极的持戒则是自利利他之菩萨行。
 


【小结】

   世尊入涅槃时,嘱咐后世弟子当「以戒为师」,戒法正为佛弟子之善知识。修行人依戒而住,则能远离恶行,增长善法。

   《楞严经》云:「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欲启发内心之清净无漏智慧,必须修定;欲得禅定,则必须持戒,故知持戒为修行的根本。所谓「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若持戒不清净,所修得的禅定亦非正定,而是邪定。

   所以,佛法中,不论任何宗派皆以持戒为先,一切善法皆以戒为基,依戒方能证得出世之无漏圣果。

 

 


【附注】

   (注1)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习 题】

一、 何谓六度?
二、 何谓三轮体空?
三、 布施有哪几种?
四、 如何才是积极的持戒?
五、 如何解决日常生活中持戒所遇到困难?
六、 修行学佛,为何要持守戒律?


 

恭敬礼赞 366已赞~

推荐阅读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7]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