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显密文库!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站内公告: 观音菩萨成道日启建大型系列活动:焰口超度、放生、供灯、心经及高档观音法像倡印等

热搜:基础读物 藏传佛教 古印度 大正藏

首页 >汉地 > [近代、现代]法师著作开示 > 依昱法师 > 正文

观心·开心 第8章 感受、思想和意念

[依昱法师] 放大 正常 缩小 背景色

第8章 感受、思想和意念
·情绪、概念和意念
·忧苦喜舍和三思九想
·受教、慎思是进步妙方
·总释五遍行
  一、情绪、概念和意念
  我们日常的情绪常会受外界的影响而产生心情好、或心情坏或是工作有压力时所产生的感受等,这些都是属于何种心所呢?又为何“茶不思、饭不想”是哪个念头在作怪呢?请看本文!
  (情绪)——受——由感觉器官接触外界再透过认识辨别之后所产生的感受。有痛痒、苦乐、忧喜、好恶等感受。
  (概念)——想——于境取像,事过境迁之后,留在心中的印象常浮现于心,谓之“想”。
  (意念)——思——令心造作,支配各种心理作用和行为的原动力,谓之“思”。
  二、忧苦喜舍和三思九想
  《大乘百法明门论》云:
  一、遍行五者:1作意、2触、3受、4想、5思。(《大正藏》第三十一卷·八五五页中)
  名相释义如下:
  《受》——梵语vedana
  心所名之,为五蕴之一。
  俱舍宗以“受”为一切心遍起的心所之一。
  唯识宗则认为是五遍行之一。
  “受”是由根(感官)、境(对象)、识(辨别的意识)三才和合之触(接触感觉)而产生的感受。“受”有领纳违(不受欢迎的境界)、顺(受欢迎的境等的境界。以此而感受到苦、乐等感觉的精神作用。因此“受”是感受到外界影响自身的生理、情绪、思想等,进而产生痛痒、苦乐、忧喜、好恶等的感受。由此而有利(顺境、乐受)、不利(违境、苦、忧等感受)、无利害关系(俱非)不痛不痒之感受等境界,产生与之相应的苦、乐等主观感受,而引起远离违境,追求顺境等一连串爱欲活动。
  《大毗婆沙论》第七十四卷云:“受能发起爱诤之根本”。就是在说明“受”能引发“爱”而爱为无明烦恼之根源。因为一般众生所追求的日常享受就是五欲(色、声、香、味、触、或是财欲、色欲、名欲、饮欲、睡眠欲),六种(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物欲的享乐。
  受的种类:关于“受”的分类,有各种说法,《杂阿含经》卷十七所载,“受”有一受、二受、三受、四受、五受、六受、十八受、三十六受、一零八受、无量受等。
  (1)一受:受之自相虽有苦、乐、舍等三种
  (2)二受:A、心受——第六意识之感受
        B、身受——眼、耳、鼻、舌、身识等前五识之感受属身体之受。
  《大毗婆沙论》卷一一五,列有诸家对心受、身受之解释:
  身受:1、无分别2、缘自相之境3、缘现在之境4、缘实有之境5、于境一往取6、于境暂缘即了7、依色而缘色
  心受:1、有分别2、缘自相,共相之境3、缘三世之境,无为之境4、缘实有与假有之境5、于境数数取6、于境推寻乃了7、依非色而缘色、非色
  8、世友论师谓一切之受皆为心受,而无身受
  (3)三受:依受之自相而有所分别。即领纳爱、非爱、及非上记二种触而生起的乐、苦、舍等三种感觉。
  (4)四受:依界系不同而有所分别:
  ①欲界系受——又称有味著受,属于自体爱相应之受。 
  ②色界系受————|
  ③无色界系受———|—又称无味著受,属于不相应之受。
  ④不系受—————|
  ⑤五受:又称五受根,依身受、心受之自相而有别:
  A乐受:又称乐根,指五识相应之身悦,及第三静虑的意识相应之心悦。
  B喜受:又称喜根,指初二静虑及欲界的意识相应之心悦。
  C苦受:又称苦根,指五识相应之身不悦。
  D忧受:又称忧根,指意识相应之心不悦。
  E舍受:又称舍根,指身心之非悦,非不悦。
  (6)六受:又称六身受、六受法。
  指经由六根,六识得以觉知六境,复由根、境、识等和合之六触,产生眼触所生之受乃至意触所生之受。
  (7)十八受:又称十八意近行受
  计有:①六喜意近行
     ②六忧意近行
     ③六舍意近行
  亦即喜、忧、舍等三受以意识为近缘,各活动于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乃有十八受。
  (8)三十六受:又称三十六师句。
  谓前十八意近行受,各有染品、善品之别,如六喜意近行之中,有顺染受耽嗜依及顺喜受之出离依。
  (9)百八受:谓前三十六受各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别。
  (10)无量受:由上述各家所说之此受、彼受等,可知“受”的相状尚有无量之别。
  (二)何谓“想”
  “想”梵语samjna音译为僧若,是心所之名,五蕴之一,是指对境之像,于心中浮现之精神作用而言。是一种(概念),《俱舍论》卷一(《大正藏》第二十九卷·四上)云:“想蕴、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
  《成唯识论》卷三;(《大正藏》第三十一卷·二下):“于境取像为性。”可知“想”的特性是“取像”,就是分别客观境界的差别相。其所依之根为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而由眼触所生之想,乃至由意触所生之想有六想:(1)眼想,谓眼根对色时,与识相应而起之想念。(2)耳想,谓耳根闻声时,与识相应之想念。(3)鼻想:谓鼻根闻香时,与识相应而起之想念。(4)舌想:谓舌根尝味时,与识相应而起之想念。(5)身想:谓身根触觉时,与识相应而起之想念。(6)意想:谓意根分别诸法时,与识相应而起之想念。依所缘境之大、小、无量之别,而有大想、小想、无量想等三想。
  关于“想”的种类如下:一、三恶想。(一)欲想,起贪欲之想。(二)嗔恚想,起嗔恚之想。(三)杀害想,又作恼想,起害人之想。二、三善想:出离想,不害想,不恚想。三、九想:①青瘀想、②脓烂想、③虫啄、④膨胀、⑤血涂、⑥坏烂、⑦败坏、⑧烧想、⑨骨想,四、《思念如来经》十一想云:①
戒意清净②威仪具足③诸根不错④信念不乱⑤常有勇健意⑥苦乐不以为忧⑦意不忘失⑧止观现在前⑨三味意无休息⑩智慧意无量⑾观佛无厌足。(《大正藏》卷二·八六一上)。五、《大品般若经》有①无常想②苦想③无我想④食不净想⑤一切世间皆不可乐想⑥死想⑦不净想⑧离欲想⑨尽想等。
  (三)何谓“思”
  “思”梵语Cetana为造作之意,即对境审虑而引起心、心所造作之精神作用。相当于现代语中所谓的“意志”或“思想”,凡意志之活动称为思业;已发生为行为者,称为思已业。当心起时,心有“思”的作用,因为“思”是念心、心所造作之法歧处,所以是形成造作身、口、意三业的本源。
  关于“思”的种类依《俱舍论》卷十三所载:(1)预先思惟所应作之事,称为思惟思;(2)欲作其事之思,称为作事思,又据《成唯识论》卷一所载:思有三种:(1)审虑思,面临决策时,先在内心思考筹画,审察考虑,为与不为。(2)决定思:审察考虑之后,决定此事应做。(3)动发胜思;心意决定之后,遂发动身体、语言去进行,而造作身业与口业。
  这三种思,前二种属于“意业”,后一种属于“身、口”二业。由此可知“思”心所的威力,不但能驱使“意志”去思虑、考察、抉择;又能发动身体、语言去造善恶业。可以说“思”是身、口、意三业的总司令。
  ?益大师的《百法直解》云:“思者,令心造作以为体性;于善恶无记之事役心,以为业用。”
  意谓“思”心所能命令“心”去作筹画、谋略、思考、衡量等行为,为其“体性”。考量之后对著善事造作善业,对著恶事造作恶业,对著无记性的事(非善非恶)造作无记业。是为“思”的作用。
  三、受教、慎思是进步的妙方
  星云大师在“如何才能使自己进步”中提出“四字妙法”“改”、“受”、“敢”、“思”。他说:
  “受”——要受教,受命,受利用,受责备,受规劝,受苦,受冤枉,受气……,这些都要去“接受”。现在的人就是因为不能接受,才不容易进步。譬如,一颗盆栽,要有美好姿势,一定要用铁丝捆绑,才能完美。因此,人也是要受约束,受苦、受艰难,这才能帮助你成长得更美好。所以一个人能“接受”多少,未来的“成就”就有多少。
  “思”——思就是慎思,思考,思想,要进步就要用“心”思;要耐心,用心、细心,经过一番的思考,心中自有方寸,凡事就能有把握了!
  《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四云:
  “受”能发起爱诤根本。
  “想”能发起见诤根本。
  此句是在说明世间人放纵自己的五欲享受,贪爱世间快乐,则祸患灾难就会源源不绝地到来。“想”得太多,“想”得太极端,或“想”得太美,而欠缺“思虑”就会执著己见或惹祸生事。在《民间文学》里记载着这么一个故事:
  在无边无涯的海洋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岛屿。岛上长着茂密的树林,中央还有一个湖,名叫“东海”。这里没有人住,只有一只大鹏鸟。有一次,它飞到东湖那边,一口气把湖水喝完了一半。大鹏鸟便骄傲起来了,常常向别的鸟夸耀说:“天下再没有像我这样大的动物了!”并且说它要到各地去游逛,来显显自己的威风。
  在茫茫的大海上,大鹏鸟飞啊,飞啊,飞得有些累了,忽见前面有两条粗大的黑柱,露在海面上。于是,它飞到那里,轻轻地停下来休息。忽然,黑柱底下发出了叫声:“你是什么东西?敢在我鬓上停歇!”大鹏鸟吓了一跳,忙向下一望!原来是一只大龙?,自己正好停在它的须上。慌得大鹏鸟连忙飞起,惊讶地说:“天啊!我总以为天下最大的是我,谁知龙?的一条须就比我大得多呢!”接着,就无精打彩地飞回原处去了。
  可是龙?却从此骄傲起来,认为连最大的大鹏鸟都比不过自己,还有什么比自己更大的呢!于是,它在大海里到处遨游,想显显龙?的威风。游啊,游啊,游得有些累了,忽见前面有个黑森森的洞,龙?想马上钻进去休息一会。——谁知知道这里是一条鲸鱼,龙?钻进去的却是鲸鱼的鼻孔。龙?在里面,伸拳缩脚地闹腾开了。这一来,就把鲸鱼触痒了。只听得——职嚏一声,直把龙?喷到太山顶上,把脊椎骨也摔断了。——从此,龙?就没有脊椎骨了!
  龙?自以为自己是世上最大的,“想”得过美是“乐受”欠缺“思虑”且大意地钻进鲸鱼的鼻孔,结果弄得脊椎骨也摔断了是“苦受”。
  林语堂天妇欢庆结婚五十周年的时候,有人请教他们的婚姻秘诀,这对夫妇欢愉地说:“我们是‘金玉良缘’。秘诀只有二个字:“给”与“受”——夫妻之间,应尽量‘给’,不应该斤斤计较‘受’。”这对幸福的夫妇早年还把结婚证明书烧掉。那一年,林语堂对妻子说:“把我们的婚书烧了吧!因为婚书只有离婚时才用得著。”林夫人廖翠凤听了,即刻将结婚证书找了出来,让丈夫付之一炬。
  有二小鬼要去投胎,阎王问:“欲投胎何处?”
  甲小鬼说:“欲往随时随地皆可接受财物之处!”
  乙小鬼说:“欲往随时随地皆可给予财物之处!”
  阎王宣判:“甲小鬼欲接受人家的财物,判投胎做乞丐,到处去接受;乙小鬼欲给予,判投胎去做富翁之子,才有财物布施给予众生,给予的人生才是有福的。”
  俗谓:“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或谓:“一夫当关,万夫莫敌。”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见解才是对的,自己的看法才是正确的,谁也不肯舍自己见而从他见。所以才会产生“专家,权威”;这个思想自成一派,那个思想自成一流,谁也不会承认对方的比自己的高明。平时相安无事,一旦起了冲突,就会彼此斗争,彼此思想批判……等,印度的九十六种外道,即经常做思想上的争辩,甚至发生械斗。这种邪知邪见,皆源自于“想”心所,众生由于有“妄想”分别,执著己见“思量自己才是权威”才会趋向无明烦恼生死苦海。
  总而言之,“受、想”皆非究竟之法,因此在六种无为法中的第五种称为“想受灭无为”,“想、受”灭了之后就进入“灭受想定”的境界。因此《大乘起信论》云: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妄想)而有差别;
  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若能抛弃一切的苦受、乐受、忧受、喜受和痴心妄想等思虑,则生死即可了脱,涅??易于证得。
  关于“思”心所,是依前面的顺序而来的,从“作意”到“触觉”进而产生“感受”,而有了主观的“想法”再更深一层地去“思考衡量”而下决策。所以“思”依心理学而言是“意志”或“思虑”。是一种支配我们从事有目的之行为的动源力。藉著“意志力”,可以使我们的想法愿望,付诸实现!
  例如有一个贫穷的人想行布施,却遍寻不着有价值的东西,看到果园中有颗葡萄树;就起了一个念头,要好好地照顾这颗果树,待它结成甘美的果实时,就可用来布施了。
  从此他很小心地照顾它,浇水,除草,施肥,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半年后,一颗颗硕大的葡萄又香又甜;穷人很想尝味道,马上又停止贪口欲的念头,诚心正念地把所有的葡萄拿到寺院去供养布施。才到寺院门口,却见到住持师父,穷者很不好意思地奉上葡萄,谦逊地说:“这一点点水果,请师父代为供佛……”,说完转身要走时,住持师父叫住他说:“虽是一点点水果,但却积了半年的布施功德,从小开始想要行布施的那一刻起,每天灌溉水果树也都在想这件事,所以累积起来有很大的功德,现在我要为你诵经祈福。”
  我们学佛重在心地用功夫,心存善念,此相续之善念,即是“意志的坚持”是培植菩提种子的基因。又若你想出人头地,就会把全副心神放在“充实自我”即使内心渴望去郊游、去看电影,你也会将这些懈怠的念头克服,全神贯注在潜能的激发与知识经验的充实。这是“思”亦即“意志”的力量。善用这股力量,社会会多一个有用有前途的人。反之,是行恶的“意志”那就多一个暴徒了。所以孔子在《论语》季氏篇中说:
  君子有九思:
  视思明:看就需思惟是否看明白。
  听思聪:听闻就需思惟是否听清楚。
  色思温:脸上的表怀要思惟是否温和。
  貌思恭:身体要去思惟对人是否恭敬。
  言思忠:对人讲话要思惟是否忠诚。
  事思敬:作事要思惟是否敬慎。
  疑思问:有疑惑时要思惟去求问寻解。
  忿思难:忿恨时要思惟患难将随之而来。
  见得思义:见到利益时要思惟是否合乎正义。
  古德又云:不时展读则眼熟,
  不时思索则心熟,
  书不精思,无以得义理之益!
  世路风霜,“思”吾人练心之境也!
  世情冷暖,“思”吾人忍性之地也!
  世事颠倒,“思”吾人修行之资也!
  佛言: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谓之闻思修三慧。意为,听闻正法之后,一定要深入思惟,细心参究,然后才依教奉行,去修持实践。而“闻思修”三者之中,仍以“思”为中心,闻而不思,虽见闻广博亦枉然!行而不思,虽修持亦是盲修瞎练!古人也说:“凡事三思而后行”可见“思”心所的重要,明辨,慎思、笃行,思的力量相当强大,影响的范围也广。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思成佛可成佛也!
  四、总释五遍行
  遍一切性、一切地、一切时、一切心的五个心所(一)作意——使我们的心念专注到所缘的境界,时时警觉,不敢大意。(二)触——由于心的奔驰去接触种种不同的环境,而产生的心理反应。(三)受:从前面所提到的从心对境的专注、警觉到由接触所产生的心理反应,而生情感,于接受顺境时心生欢喜,接受逆境时,心生苦恼等的情绪作用。(四)想——于某种境界心生苦受或乐受之后,心理已有概念,再进一步对它要立一种名称言说,来代表心中的意象。(五)思——令心造作;前面的“想”是属静态,“思”心上有相,是属动态。人类所有的善业,恶业,无记业,都是经由这个“思”心所去推动。我们的举心动念,也都彼此“思”心所所主使所支配。
  以上五个心所,其活动力的强弱视其相应的心识而定。若与第六意识相应时,活动力量强;若与第七识或前五识相应时,作用就不十分有利;若与无覆无记性的阿赖耶褒相应时,最弱,因为第八识本身的行相尚不可知,何况这五个与之相应的心所呢?(参照《叭识史观及其哲学》)
  “作意、触、受、想、思”五个心所,合称为“五遍行”意谓著无论保时何处,都有这些“心所”的存在。
  又何谓“遍行”,“遍”是周遍,“行”是巡行。《百法明门论直解》云:
  谓遍于善、恶、无记三性——(遍一切性)。遍于三界九地——(遍一切地)。遍于有漏、无漏、世、出世时——(遍一切时)。遍与八识心王相应也——(遍一切心)。
  三界九地:1、欲界(五趣杂居地)
       2、色界(离生死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
       3、无色界(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
  《增一阿含经》云:
  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欧洲有一位心理学家冯德,他把人的心理情感以及对外境的“感受”分成十一类,如下所述:
  (一)愉快、快活、欢乐、高兴、得意、狂喜。
  (二)不愉快、不满意、愁闷、悲伤、悲哀、丧气。
  (三)嬉戏、娱乐、狂嬉。
  (四)鼓舞、兴奋。
  (五)宁静、满意、迷蒙、无情、厌烦、无聊。
  (六)渴望、悬慕、希望、笃信、勇敢。
  (七)怀疑、困恼、焦急、忧虑、畏缩、骇怕、恐怖。
  (八)惊讶、惊奇、诧异、慰藉、失望。
  (九)欲望、嗜欲、悬念、仰慕、恋爱。
  (十)厌恶、嫌恶、嫉恶、恨恶。
  (十一)忿怒、愤恨、愠怒、盛怒、狂怒。
  人的情绪变化常因“受、想、思”而瞬息牵动。例如迎面走过来一个人,本来是跟自己毫无关连,但当他对你露出善意的微笑,或打个招呼时,你的心情一定是愉快舒坦。若对方面带愁容,甚至不小心撞到你也不道歉时,你的感受一定很不愉快,会想到,真倒霉!心情不好或会觉诸事皆不顺。事实上,这些愉快或不愉快的心理感受,有佛法的人是能克服的,例如:
  《佛遗教经》言:
  “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恼,世相如此。”
  《维摩经》也说:“攀缘是一切苦的根本。”一切的人我是非,如同幻象,若真心执著就是愚痴。就是对境,产生“苦受、忧受”也要有勇气去察觉无明恶习,要“深思熟虑”远离“颠倒梦想”。如佛陀所言:种种妄想,就像一块打火石,会引起愚痴的黑烟,燃起贪欲与嗔恚之猛火,使一切众生受苦受害,于生生死死中不能解脱。所以《般若经》云: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
  古德云:
  世俗烦恼处,要思——耐得下,
  世事纷扰处,要思——闲得下,
  胸怀牵缠处,要思——割得下,
  意气忿怒处,要思——降得下,
  境地浓艳处,要思——淡得下,
  果能如此,自然成就——
  诸缘自脱却,但觉本性空;
  所在成安乐,消遥无事人。

 

恭敬礼赞 366已赞~

推荐阅读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7]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