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显密文库!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站内公告: 观音菩萨成道日启建大型系列活动:焰口超度、放生、供灯、心经及高档观音法像倡印等

热搜:基础读物 藏传佛教 古印度 大正藏

首页 >汉地 > [近代、现代]法师著作开示 > 惟贤法师 > 正文

唯识札记 唯识三十颂概说

[惟贤法师] 放大 正常 缩小 背景色

唯识三十颂概说 
 

  一、本论缘起
  《唯识三十颂》在法相唯识中是一部很重要的著作,而且是唯识学的纲要,《唯识三十颂》系世亲菩萨晚年所著,没有作注解,世亲菩萨就圆寂了。
  世亲菩萨是佛涅??后九百年的人,他诞生在北印健驮逻国的都市布路沙布罗中,在佛教界中最享盛名的筏苏??度(译为天亲或世亲)菩萨。他初出家于小乘萨婆多部,博学多闻,涉猎小乘三藏一切有部,经量部,著《俱舍论》二十卷,世称为《聪明论》,分析法相为七十五法,但对此并不满足,后到北印度继续学习《大?称沛堵邸罚?月畚牟宦?猓??信?溃?Ω妇?嫠担好挥兄す?娜苏庋?贪?鸱ǎ?宰约菏遣焕?摹J狼灼腥?氐奖竟?螅?贪?蟪朔欠鹚担?湫职⑸?ぃㄒ胛?拗?┪??男形?械浇孤牵??佳Т蟪耍?是裁湃怂小痘?暇??仄贰泛汀栋?炒锬ゾ?愦蟪似贰罚??杼?剑?狼滋?蠓浅2牙ⅲ?诤拮约合蚶醇?馇潮。?贪?舜蟪朔鸱ǎ?肭蟀炎约荷嗤犯畹簦?拗?腥?八担?貌蛔鸥畹羯嗤罚??ツ憬??煲担?衷谀憧山??胙锎蟪朔鸱ń?Σ棺铮?癫皇氢慊谝淹?淖镯┞穑亢罄词狼咨钛写蟪耍?胙锎蟪朔鸱ǖ木?瘢??诵矶嗍椋?莱莆?Р柯凼ΑK?囊簧??髦形按蠖?罹?畹模?峭砟瓿龅恼獠俊段ㄊ度??邸罚?苋?倭??浴K?健昂?蚪逃谝蛔郑?记а涤谝谎浴保??蚰旮撸?痪迷布牛?卑耸?辏?拭挥懈?枳⒔狻?BR>  后来有十大论师先后给《唯识三十论》作注解,这十大论师是:1.达摩波罗,译为护法;2.姜??未底,译为德;3.悉止萨未底,译为安;4.畔徒室利,译为亲胜;5.难陀,译为欢喜;6.戎陀战达罗,译为净月;7.质咀罗婆??,译为火辨;8.世沙密多罗,译为胜友;9.若那弗多罗,译为胜兴;10.若那战达罗,译为智月。
  中国唐代高僧玄奘大法师到印度求学,在中天竺那兰陀寺依止戒贤论师学习,学习范围广,有大小乘,印度哲学等,但以瑜伽为主。学成归国后,于长安白天译经,晚上讲学,以唯识法相为主。根据十大论师解释,内容很丰富。玄奘法师是中国法相宗的祖师,应弟子窥基的请求,将十大论师之说,百卷之文,以护法菩萨的释文为主,糅合成《成唯识论》十卷。窥基法师为此造了《成唯识论述记》,其弟子慧沼作《成唯识论了义灯》,惠沼的弟子智周又作《唯识论演秘》,合称唯识三大部。这是研究《成唯识论》应读之书。
  菩萨造此论的动机不外乎是“令正法长住,利乐诸有情”,在当时印度教徒与非教徒之间,这些学者各抒己见,邪执盛起,而唯识道妙,反隐没不彰于世。菩萨为破斥邪执,显扬正理故作此论。
  大家可在印度佛教史上看到,印度佛教历史大概在佛灭后一百年的期间,此时风平浪静,一味无诤。到一百六十年后,发生大天(五事)之诤。(参看印度佛教历史)。于是小乘佛教分裂成二十部,各自主张其义。到三百年间有迦旃延尼子出,造《发智论》,此时又有法救世友师等出,于是小乘的我空法有又风靡一时,教界中人,大都兴起诸法实有之执见,大乘佛法几乎沉晦无闻。到七百年间有龙树菩萨出世,作《中论》,《十二门论》等,而此时排斥诸法实有之执,宣扬毕竟皆空之旨,故当时印度佛教界中产生了不执于空就执于有的两大思潮。到佛灭度九百年间,自无著、世亲菩萨出,宏扬唯识中道之旨,扫荡执空执有的邪见,故本论的动机正是破执显理。

  二、本颂要义
  (一)识变
  法相与唯识是不可分离的,大虚大师说:“法相必宗唯识,唯识必摄法相”。法相是物质和精神的种种现象,万法离不开心识所摄故。《华严经》曰:“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心地观经》曰:“心生则法生,心灭则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这说明一个现象,就是万法随心而生灭,心的作用之大。用现代语讲,心可改造世间,心具有主观能动性,心体的转变可以使一切现象转变,其中包括了有情轮转、生死相续、正报依报、根身器界的建立,这些都是识体转变而有的。在世出世间一切法中,什么是染污的?什么是清净的?怎样转染成净?转识成智?具体包括了三性三无性,区别世出世间的法相。同时依三性说明什么是有,什么是空。唯识正显非空非有之理,即是中道之义。审观一切诸法无一法偏有,无一法偏空,无不具备中道之妙理。心为能变之体,分三种:(1)异熟能变,指第八识。(2)思量能变指第七识。(3)分别能变指前六识。其变又分两种,即因能变和果能变。因能变概指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果能变指识体生时,又变起见分和相分。前为宇宙众生界本质和现象的关系,后为心识认识外境的能缘与所缘的作用,构成唯识学心物不可分离的统一体,证明物不离心,境不离识。详如正文释,附识变表解。
  (二)三性
  三性:遍计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1.何谓遍计执性?遍计是周遍计度义,妄执所缘的对象,对于因缘所生法,只看到浮现在主观意识上的虚妄影相,看不到它本来的真相,不了解这种影相是唯识所变,却执为心外实有,起种种的实我实法差别。当人们心缘境时,对于能缘与所缘之间,产生一种实有我法的妄境。妄计的种种我法,毕竟不过是现于主观迷情上的执相,故《三十论》说:“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遍计所执性只是在凡情上才有,在真理上没有,“情有理无”,如龟毛兔角,是体性都无之法。
  2.依他起性:依是依托,他是众缘,起是生起。一切有为法都是依托众缘而生起,所谓四缘生诸法;因缘、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心所法依四缘生起,色法依二缘(因缘、增上缘)生起。故百法中从缘所生的心法(精神作用)、心所法(心理作用)、色法(物质)等,皆是依托众缘而生,假有而无自性。这和中观“缘起性空”的思想是一致的。既然依因缘和合而存在,非固定的实有,故《三十论》曰:“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依他起性不是迷情上的妄想,也就是说不是由依名生义的遍计所执性而起,故是有。在此,可以证明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所生,即无自性的“假”法。
  3.圆成实性:圆是圆满,成是成就,实是真实。即去掉妄情执着后所证得的真如法性,或者是事物的真实体性,即诸法真如,其体不生不灭,不变不易,是依他起法的体性,远离了遍计所执的实我实法。故《三十论》曰:圆成识于彼,常远离前性。这里可见,真如性是绝对的,它不同于遍计所执的情有理无,也不同于依他起性的如幻假有,而是“理有情无”的中道实相,我法二空所显真实。
  (三)三无性
  三性的道理如从另一角度来解释便是三无性。也就是说:遍计执,依他起,圆成实三性是从有的方面说明万法的状态,而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者则是从空的方面诠显诸法的状态。故《三十论》解释说:“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因此,三无性是对三自性的真实体性的说明。
  1.相无性:是对遍计所执自性说的。相是体相义,无性是无自性。遍计所执性不过是迷情上所执的妄相,犹如病眼见空华,其体本无。为什么说遍计所执自性其体本无呢?因为这种自性完全是妄想安立,若离二取,就根本没有什么“自相”可得,故名“相无自性”。
  2.生无性:是对依他起自性的说明。为什么说依他起性是生无自性性呢?因为依他起自性是众缘所生的有为法,是有生有灭的,它的生是依因托缘的生,而不是自然而然的生,故说无性。说它无自性并不否认依他起的万法都没有,是说依他起自性仅有“缘生性”而没有“自然生性”(自然生性是不待众缘,自然而有,固定不变的意思)。正因为一切事物是依他而起不是无因而生,故叫做“生无自性性。”
  3.胜义无性:是对圆成实自性的说明。圆成实自性是在依他起上远离妄计所执我法的净智所缘的境界,是一切法的实体,故名“胜义”。圆成实性又是依诸法无自性显示和安立的,故叫“无自性性”。圆成实性的本身就是诸法的二无我智所缘的胜义。故名胜义无性。
  综上所述,三性是就能知与所知而言,三无性是就三性的本质而言。佛陀在三性之外说一切法皆无自性,就是为了要摒除对诸法实有的执着,从而悟入诸法缘起性空的妙理。三无性是依三性安立的,三无性的体不离三性,三性的体自具三无性义。所谓有是空的有,空是有的空,有不离空,空不离有。有与空是宇宙间万法的二面观,非但有,非但空,从三性上说有,不偏于自性有。从三性上说空,并非完全空无。说有说空或非有非空,只是为了遮止边见执著以诠显中道妙理而施设的方便,偏空偏有,执着任何一边,中道的实义就无从体现。亦空亦有乃是中道之教。
  (四)唯识观
  唯识的理论,还要结合修持,如闻思修与戒定慧三学,中心都离不开止观,止观在各宗派中都有所不同,唯识学以五重唯识讲明唯识的止观。
  第一重遣虚存实识,即遣遍计所执的虚妄计度,而存依他起性及圆成实性的实体——虚实相对。
  第二重舍滥留纯识,即舍除杂乱的外境,而存留纯粹的识,舍相分,存见分,证自证分——心境相对。
  第三重摄未归本识,从见相二分的技末作用上,摄归自证分的本体——体用相对。
  第四重隐劣显胜识,隐心所的劣,显心王的胜——心王所相对。
  第五重遣相证性识,遣差别的事相,证无差别的理性,也可以说遣一切法相,证一切法性——事理相对。或者说遣依他起,证圆成实。五重识观,从宽至狭,从浅至深,从粗到细,以遣相证性为究竟。
  (五)唯识的行与果
  菩萨修行要经过三大阿僧?劫,根据《华严经》里讲的五十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说明唯识由行到果的经过。
  具体的讲,转识成智、须经过修积福德智慧的资粮位;产生胜定的加行位,引发二空智的见道位,分断烦恼、所知二障现行和种子的十地位,入于金刚道,由等觉到妙觉,方证涅??菩提,成就三身四智的佛陀妙果。详如正论释。

  三、唯识学的重要性
  (一)学佛的目的是要修心,这需要明白一个道理——因果缘起,否则谈不上修心,要得到解脱,就要伏除心里的烦恼。因果缘起是佛教的中心思想,不论大小乘,包括中国的各宗派都共同遵从的准则。不信因果就修不了心,佛教与其它宗教不同之处,就是在因缘道理上,事物的发生要有它的因有它的缘才能有它的果(现象),因果缘起都离不开心识。《华严经》曰:“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唯识学有精密的理论。唯识学的境行果,贯通了佛法的教理行果。
  (二)唯识学很适应现代科学。科学重分析、归纳、推理、实验四种方法。唯识学最有逻辑性、理论性。唯识的理论就建立在因明的基础上,故很适应现代人的根机。弘扬唯识最早是玄奘法师,他对印度因明很有研究。十大论师用因明建立了唯识之理。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在分析世界八大知识时,提到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他的原话:“思维同其它事物一样,是一种物质运动,或者是运动着的物质”。思维科学分析有形象、逻辑、灵感、创造四种。要扩大人类的精神财富,必须有精密的思维。在唯识学中,第六意识以思维为主体,若在唯识学上深研明辨,悟得唯识理义,思维学可以得到深化。对气功是怎么回事,特异功能为何出现,科学回答不了。唯识学能解决这些问题,从佛学上看气功,特异功能并不希奇,气功是止观中的调身、调心、调息的一种现象。能把身心气息调好,可以益寿延年,增强身体健康,发挥大脑的智慧。止观修成后,六根运用,首先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发通。在唯识法相中,强调“八识转变”,种子转为现行,现行又熏成为种子,种现熏生,发挥了心识的潜在功能,这是人体固有的力量。
  (三)唯识学能结合实际行动,首先是内心的“净化和解脱”,要求发大悲愿度众生,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实现人间净土。以人间佛教的精神对社会主义两个文明作贡献,弘法利生,绍隆佛种。

  四、纠正几种对唯识的错误认识
  (一)不能将唯识混同于普通的唯心论。唯心论分主观、客观两种。主观唯心论认为宇宙万有都是人的主观所决定的。客观唯心论认为客观上有一个主宰世界的造物主,都比较玄虚。如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德国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中国古代的玄学,皆谈玄说妙。有些人对唯识产生了误解,将唯识混同于世间的唯心论。佛法讲实际重行持,这点与别的宗教不同。佛教理论是建立在三量上,即现量、比量、圣言量。(1)现量:现证现知对所认识的外境并不否定,如前五识了别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初刹那时候,以及定中缘境,正智契真如,第八识所缘的境界都叫做现量。(2)比量:进行推论,如远见烟就知彼处有火,听到隔壁有说话的声音,就知道里面有人,以及由因知果。(3)圣言量:又名圣教量,对佛说的法深信不疑,深信因果,三宝功德,根据圣人的言教才认识真理。
  “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唯识学并不否定万法的存在,怎能与普通的唯心论混为一体呢?
  (二)佛教讲唯识,并非说阿赖耶识可以主宰一切,同梵天、上帝一样。佛教讲的是缘生法,诸法生起不离因缘,非常非断。众生流转皆由因缘。因缘有时空上的变化。根本识和前七转识的变动,都由于各种条件,并不是有常恒不变的我体。
  (三)言唯识并不否定众生心识和处境的存在,人各有其独特的环境,正报依报因业力而异,但有互相依存关系。山河大地社会环境,人类共有,乃是人们的共业所感。
  (四)修唯识观不光是参禅打坐,修解脱行,而要发悲愿度众生。《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所讲,其中提到六度四摄学习五明的菩萨行并没有脱离社会。故学佛应该以出世的精神来办入世的事业,荷担如来家业,弘法利生。

  1985年讲于成都四川尼众佛学院
  藏青记录
 

恭敬礼赞 366已赞~

推荐阅读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7]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