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显密文库!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站内公告: 观音菩萨成道日启建大型系列活动:焰口超度、放生、供灯、心经及高档观音法像倡印等

热搜:基础读物 藏传佛教 古印度 大正藏

首页 >乾隆大藏经 > 大乘大集部 > 正文

[第57部第21册三十卷] 第0057-01部~大方等大集经三十卷(第一卷~第十卷)

[大乘大集部] 放大 正常 缩小 背景色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崛山中,往古诸佛本所住处大塔之中。诸大菩萨之所赞叹,其地洁净微妙最胜诸佛法座。诸天、龙、鬼、乾闼婆等常行称咏,又能增长无量善根,常有诸佛微妙光明,成就无量无边功德,具足诸佛所行之处。如来得成菩提道已,转妙法轮,调伏无量无边众生,于一切法而得自在。世尊逮得一切法中无碍智慧,能善分别一切众生诸根利钝,永断一切烦恼习气,不待庄严了知诸法。
  与大比丘僧六万八千,一切调伏断烦恼习气,皆是佛子善解深义,悉是福田能断诸有,得净戒果不生不灭。复有无量诸菩萨僧,具无碍智、甚深智、无知智,大慈大悲降注法雨,能施一切甘露法味;于诸众生等心如地,增长成就助菩提法,智慧光明能破黑?,悉能照明善恶之道;能开众生善心莲华,能令众生善根成熟,增长善芽,干烦恼海,具智慧翼游空无碍;喻之如日,善能增损众生善恶;喻之如月,为诸善本如须弥山;至心寂静修行梵行,不为世论之所动转,安住无上出家之法,能见诸佛一切世界;积善法藏犹如大海,具足成就诸陀罗尼,寂静圣行及大慈悲,清净庄严定慧二目;久已远离深法怖畏,无量劫中所修菩提,未毕竟者终不休息,成就菩萨所有功德。其名曰:慧光无碍眼菩萨摩诃萨、见一切田庄严璎珞菩萨摩诃萨、不断如来性出世意菩萨摩诃萨、为诸众生示现细行神足菩萨摩诃萨、无量乐说无碍神足幢名称菩萨摩诃萨、净众光自在王菩萨摩诃萨、善能论解字义广说论义神足菩萨摩诃萨、无量功德智慧庄严住菩萨摩诃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常与如来同止共住,如来常为分别宣说菩萨所行法门之法。
  尔时,如来成得佛道,始十六年,广知众中多修梵行悉来大集,堪任受持菩萨法藏。尔时,如来即作是念:“我今当于如是无量象王众中宣说菩萨所行之法,先当示现诸佛如来大神通力,为诸菩萨令知诸佛深境界故。”尔时,世尊即入三昧,其三昧名佛境神通实见众生。以佛功德威神力故,于欲、色天二界中间出大坊庭,犹如三千大千世界,定慧二力之所成就,其处堪任佛所游居。复出大光其明清净,遍照十方诸佛世界,能令众生得知足心。于诸天宫最为殊胜,能劝十方放逸菩萨。其坊四匝白琉璃树,真金为墙,功德宝室,玛瑙垂檐,杂宝栏?J,白真珠网以覆其上,种种幡盖以为庄严,众香涂地,烧散杂香,十方世界众生所有上妙庄严悉于中现。安置无量百千万亿师子法座,其座各有无量杂色柔软敷具,能令众生欢喜爱乐。诸四天下各以七宝作四梯?a,金刚阶蹬广十由旬,如其行时出微妙音。如四天下,三千大千世界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从三昧起,大千世界六种振动,亦放无胜最大光明;即与声闻、菩萨大众,前后围绕欲往彼坊。一切诸天尊重赞叹,香华、伎乐、涂末烧香、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等以为供养,能动无量无边世界,光明遍照无不大明,示现诸佛神通福德。当尔之时,耆?崛山一切大众忽然不现,蹬中阶节上升虚空。时,无量亿诸天龙等,及不护神、伎乐神、非天神、金翅鸟舞神、腹行神、嗜肉神、善饿鬼神、瓮耳鬼神、住厕罗刹、厌人鬼、能狂鬼、影鬼、产乳罗刹、持发鬼、常醉鬼,如是等众悉侍从佛,以天香华微妙天乐而供养之。
  尔时,四天王合掌长跪,以偈赞佛:

  “如来光明胜一切, 能坏三恶道黑?,
   今我归依乐依止, 萨婆悉达无上尊!”

  时,四天王与诸天人,偈赞佛已,寻侍佛后。
  尔时,帝释与忉利天人,于其界次阶上见佛,以天香华、微妙伎乐而供养之,以偈赞佛:

  “如来具足六神通, 所得大悲无能胜,
   以佛功德严十方, 我今敬礼无与等!”

  时,帝释与忉利天,偈赞佛已,寻侍佛后。
  尔时,夜摩天王与夜摩天子,于其界次阶上见佛,以天香华、微妙伎乐而供养之,以偈赞佛:

  “无碍智慧无有边, 善解众生三世事,
   一心能知无量心, 是故稽首礼无上!”

  时,夜摩天王与夜摩天子,偈赞佛已,寻侍佛后。
  尔时,兜率天王与兜率天子,于其界次阶上见佛,以天华香、微妙伎乐而供养之,以偈赞佛:

  “佛知诸法如幻炎, 无受无作无字说,
   愍众故说不可说, 记说无我知法性。”

  时,兜率陀天王与兜率天子,偈赞佛已,寻侍佛后。
  尔时,化乐天王与善化乐天子,于其界次阶上见佛,以天华香、微妙伎乐而供养之,以偈赞佛:

  “如来具足得十力, 知诸法界如虚空,
   无色哀愍示形色, 其心平等视众生。
   如来常行世尊行, 为众生故行世行,
   开无分别诸法界, 我今敬礼非天人!”

  时,化乐天王与诸天子,偈赞佛已,寻侍佛后。
  尔时,他化自在天王与他化自在天子,于其界次阶上见佛,以天香华、微妙伎乐而供养之,以偈赞佛:

  “如戒而住寂静地, 修集无上三昧定,
   其智无碍无有边, 我礼毕竟解脱者!
   大慈大悲微妙语, 真实能知道非道,
   勇健精进力无胜, 我今敬礼无能动!
   常能修集三解脱, 无能称赞尽其德,
   乌虽不同金鸟飞, 亦能任力而游翔。
   我今如乌任力赞, 唯愿哀愍受微叹,
   不种不收其果实, 不赞如来无解脱。
   怜愍为叶智慧华, 三昧为须解脱敷,
   菩萨蜂王食甘露, 我今礼佛法莲华!
   大悲智慧光圆满, 能破众生无明?,
   其戒清净众乐见, 我今敬礼佛法月!
   其心平等如虚空, 香涂割刺心无二,
   能净无量众生垢, 我今敬礼佛法河!”

  时,他化自在天王与诸天子,偈赞佛已,即寻佛后。
  诸天各各赞叹佛已,尔时如来示现无量神通道力,渐渐至彼七宝坊中。如四天下见佛上升,三千大千世界所见亦复如是。尔时,世尊至宝坊中升师子座,声闻、菩萨各各次第坐于宝座。
  尔时,世尊入佛三昧,其三昧名无碍解脱,一一毛孔放大光明,其数无量如恒沙等,照于东方无量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地狱蒙光众苦得息,其余众生除贪恚痴,慈心相向如父如子。尔时,以佛功德力故,其光明中说如是偈,为劝放逸诸菩萨故:

  “如来精进无量边, 精进力过无量劫,
   谁能赞佛光明德? 唯有十方诸世尊!
   为劝十方诸菩萨, 乐于放逸不修禅,
   释迦如来放是光, 召诸菩萨集此界。
   成就具足佛十力, 能破世界诸魔王,
   世法不污如莲华, 是其光明无有量。
   如来转此无上轮, 诸天世人所不能,
   为诸众生转法轮, 如本十方佛所转。
   如来今者集大会, 难见犹如优昙华,
   若有信心成就者, 悉为听法至佛所。”

  是光明中所说偈颂遍告十方,劝喻一切诸菩萨等,振动一切世界大地,普施一切众生安乐,能净一切众生烦恼,破坏众生无明痴?,能蔽一切天魔宫殿,光遍十方还从顶入。
  尔时,东方有佛世界,名无量功德宝聚神通;有佛世尊,号净大净光七菩提分宝华无断光王。彼有菩萨,名诸法自在功德华子,遇斯光已,与十恒河沙等诸大菩萨俱共发来,至娑婆世界大宝坊中,见释迦牟尼佛,头面礼敬,右绕万匝,以妙香华而供养佛,即于佛前以偈赞曰:

  “一切功德到彼岸, 常为十方佛所称,
   无碍名号遍十方, 大慈大悲释师子。
   如来法界无差别, 为钝根者说差别,
   宣说一法为无量, 如大幻师示众事。”

  时,诸菩萨偈赞叹佛头面礼已,以己神力,于佛东边化作床座次第而坐。
  尔时,南方有佛世界,名曰佛光;有佛世尊,号无量功德宝。彼有菩萨名曰宝杖,遇斯光已,即与十恒河沙等诸菩萨众俱共发来,至娑婆世界大宝坊中,见释迦牟尼佛,头面礼敬,右绕万匝,以妙香华而供养佛,即于佛前以偈赞曰:

  “大慈法云降法雨, 常说无常空无义,
   以八正水灭结火, 能长众生诸善根。
   佛光能破无明?, 能诲放逸诸菩萨,
   能焦三有诸爱种, 能示真实道非道。”

  时,诸菩萨偈赞叹佛头面礼已,以己神力,于佛南边化作床座次第而坐。
  尔时,西方有佛世界,名曰光明,佛号普光。彼有菩萨名称力王,遇斯光已,即与十恒河沙等诸菩萨众俱共发来,至娑婆世界大宝坊中,见释迦牟尼佛,头面礼敬,右绕万匝,以妙香华供养于佛,复于佛前以偈赞曰:

  “于无量劫发善愿, 是故得身净无漏,
   如来行业如虚空, 无碍音声遍十方,
   如来梵声如雷音, 此声无业非因出,
   无听无受无众生, 大悲何故音声说!”

  时,诸菩萨偈赞叹佛头面礼已,以己神力,于佛西边化作床座次第而坐。
  尔时,北方有佛世界,名宝庄严,佛号无量功德庄严。彼有菩萨名大海智,遇斯光已,即与十恒河沙等诸菩萨众俱共发来,至娑婆世界大宝坊中,见释迦牟尼佛,头面礼敬,右绕万匝,以妙香华供养于佛,复于佛前以偈叹曰:

  “如来无上金光明, 能坏一切世间?,
   若有众生遇斯光, 遇者悉能坏烦恼。
   设身高出大千界, 神通道力无边际,
   是人不能见顶相, 大悲旷世造何业。”

  时,诸菩萨偈赞叹佛头面礼已,以己神力,于佛北边化作床座次第而坐。
  尔时,东南方有佛世界,名曰无忧,佛号能坏一切?。彼有菩萨名无胜光,遇斯光已,即与十恒河沙等诸菩萨众俱共发来,至娑婆世界大宝坊中,见释迦牟尼佛,头面礼敬,右绕万匝,以妙香华供养于佛,复于佛前以偈赞曰:

  “无量界入一毛孔, 亦不娆害诸众生,
   如来境界无知者, 是故神通难思议。
   能令一身作无量, 而其真身无增减,
   虽为众生现神变, 然其内心无?x慢。”

  时,诸菩萨偈赞叹佛头面礼已,以己神力,于佛东南化作床座次第而坐。
  尔时,西南方有佛世界,名曰善见,佛号心平等。彼有菩萨名大悲心,遇斯光已,即与十恒河沙等诸菩萨众俱共发来,至娑婆世界大宝坊中,见释迦牟尼佛,头面礼敬,右绕万匝,以妙香华供养于佛,复于佛前以偈赞曰:

  “无量世中护禁戒, 犹如牦牛爱其尾,
   见有毁戒生悲心, 亦不?x慢赞己身。
   如来之心如须弥, 十方邪见不能动,
   智慧甚深无得底, 犹如大海难思议。
   佛自解脱一切有, 亦令苦缚得解脱,
   所得解脱实无差, 随道行时有别异。”

  时,诸菩萨偈赞叹佛头面礼已,以己神力,于佛西南化作床座次第而坐。
  尔时,西北方有佛世界,名曰坏?,佛号大神通王。彼有菩萨名曰宝网,遇斯光已,即与十恒河沙等诸菩萨众俱共发来,至娑婆世界大宝坊中,见释迦牟尼佛,头面礼敬,右绕万匝,以妙香华供养于佛,复于佛前以偈赞曰:

  “如来世尊犹如幻, 而为众生说幻事,
   宝无真物故名幻, 无有众生说众生。
   如人梦中见诸色, 寤已真实无色相,
   为度众生示世行, 如来真实无世行。”

  时,诸菩萨偈赞叹佛头面礼已,以己神力,于佛西北化作床座次第而坐。
  尔时,东北方有佛世界,名曰净住,佛号心同虚空。彼有菩萨名无边净意,遇斯光已,即与十恒河沙等诸菩萨众俱共发来,至娑婆世界,见释迦牟尼佛,头面作礼,右绕万匝,以妙香华供养于佛,复于佛前以偈赞曰:

  “佛知甚深诸法界, 常乐寂静修无想,
   及知众生诸心想, 亦说诸法如虚空,
   住一心中知三世, 亦复能知种种业,
   不生心想众生想, 无量世修无相想。”

  时,诸菩萨偈赞叹佛头面礼已,以己神力,于佛东北化作床座次第而坐。
  尔时,下方有佛世界,名曰乐光,佛号宝优钵华。彼有菩萨名庄严乐说,遇斯光已,即与十恒河沙等诸大菩萨俱共发来,至娑婆世界,见释迦牟尼佛,头面礼敬,右绕万匝,以妙香华而供养佛,复于佛前以偈赞曰:

  “无量智者佛真子, 数如十方微尘等,
   于无量劫咨问佛, 不尽如来一字义。
   是故如来智无边, 功德总持亦如是,
   名称力势无边际, 犹如大海十方界。”

  时,诸菩萨偈赞叹佛头面作礼,以己神力,于如来下方化作床座次第而坐。
  尔时,上方有佛世界,名璎珞庄严,佛号大名称。彼有菩萨名一切法神通王,遇斯光已,即与十恒河沙等诸菩萨众俱共发来,至娑婆世界,见释迦牟尼佛,头面礼敬,右绕万匝,以妙香华而供养佛,即于佛前以偈赞曰:

  “佛身身业无边际, 心口及业亦如是,
   唯佛能知佛三业, 余不知如虚空边。
   如来无师无教者, 是故众生称大师,
   诸佛法界叵思议, 菩提法轮入涅??。”

  时,诸菩萨偈赞叹佛头面礼已,以己神力,于佛上方化作床座次第而坐。
  尔时,一念中间十方无量诸大菩萨,一时云集大宝坊中。尔时,世尊即从三昧安详而起,謦????褂谑?剑?磺兄谏?さ梦胖??乓鸭从诜鸱ㄉ?ι?啪葱摹J?绞澜缢?斜惹稹⒈惹鹉帷⒂牌湃?⒂牌乓模?羧朔侨耍?欧鹕?焉硇募啪玻?苑鸸Φ峦?窳?剩?さ枚眉??滋莸牛?谝荒钋晗さ疟?字帘Ψ恢校?魉嫫湮淮蔚诙??V铊筇烊艘辔牌湟簦?筇臁⒋箬筇臁㈣笫μ臁㈣笾谔臁⒐馓臁⑸俟馓臁⑽蘖抗馓臁⒕惶臁⑸倬惶臁⑽蘖烤惶臁⑽拊铺臁⒏5绿臁⒐愎?臁⑽挹刻臁⑽奕忍臁⑸萍?臁⒗旨?臁?㈠饶徇柑欤?嘁荒钋昃阒帘Ψ唬??鹗雷鹜访胬褚眩?蔚诙???鞔沧??br>   尔时,世尊见诸大众皆已集会,放眉间光,其光名曰示菩萨力,绕诸菩萨七匝已,于诸菩萨顶髻而入。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诸法自在功德华子,即入三昧,其三昧名璎珞庄严;以三昧力故,于宝坊中出师子座,座高八万亿多罗树,七宝庄严散种种华,为诸众生之所乐见,能净一切众生之心。尔时,诸法自在功德华子菩萨摩诃萨,化作如是师子座已,从其三昧安详而起,合掌恭敬,头面作礼,即于佛前以偈赞曰:

  “日月光明坏现冥, 佛光能坏三世?,
   如来具足神通力, 胜于一切诸天光。
   佛了法界无觉知, 如幻水月无去来,
   无生无受无作者, 真实知已为众说。
   知色心中无色心, 方便为众说色心,
   如来神通犹如幻, 知诸法界亦复然。
   一切众生心常净, 或时为客烦恼污,
   诸佛如来得解脱, 示现神通等如幻。
   虚空无地无住处, 如来之心亦如是,
   为众故升师子座, 如先诸佛说甘露。
   一切大众无去来, 亦无听说无受者,
   诸法悉皆如虚空, 唯愿开阐真实界。
   世尊受我师子座, 愿为众生师子吼,
   愍众故演梵音声, 炽然智灯破痴?。
   十方诸来听法众, 悉来集会此宝坊,
   愿佛当施大法施, 破无量世贫穷际。”

  尔时,世尊以大慈悲怜愍诸法自在功德华子菩萨摩诃萨,升其所奉师子宝座,欲说一切诸菩萨行无碍法门,具足一切佛法十力、四无所畏,入一切法自在陀罗尼法门,入四无碍智法门,入大神通法门、不退转法轮、不退住处,摄一切乘具一切法界无分别法界,善知一切众生心根,法界真实坚固难沮,能坏一切四魔怨仇,调伏一切恶见烦恼,获得不共善权方便,得大平等心无二故,一切诸佛等入之处无挂碍处,说一切法悉真实故,演说诸法非觉非非觉故,十二因缘平等相观故,具足智慧大庄严故,庄严佛身佛音声故,无尽念意行智慧故,演说真实四圣谛故,能令声闻身心净故,令辟支佛坐绍位床故,大乘菩萨得法自在故,广宣诸佛所有功德故,解说宣示一佛法故,说诸菩萨大功德故,裂诸众生疑网心故,摧灭一切恶邪论故,增长如来佛正法故,显示众生佛神力故,以如是等诸因缘故,如来升于师子宝座。
  尔时,宝杖菩萨承佛神力,入佛璎珞庄严三昧;以三昧力故,能令大众悉得种种璎珞庄严。时,称力王菩萨复承佛神力,入莲华三昧;以三昧力故,悉令大众皆得妙华,供养于佛及诸菩萨。时,大海慧智菩萨亦承佛神力,入妙香三昧;以三昧力故,能令大众皆得妙香,供养于佛及诸菩萨。时,宝网菩萨亦承佛力,入光明三昧;以三昧力故,悉令大众身得光明。时,悲心菩萨亦承佛神力,入无瞬三昧;以三昧力故,悉令大众仰瞻如来目未曾瞬。时,无边净意菩萨亦承佛神力,入喜三昧;以三昧力,悉令大众喜乐听法。时,庄严乐说菩萨亦承佛神力,入寂静意三昧;以三昧力,悉令大众远离五盖。时,一切法神足王菩萨亦承佛神力,入不忘三昧;以三昧力,悉令大众专念菩提,心不忘失。时,勇健菩萨亦承佛神力,入无胜三昧;以三昧力,悉令大众摧伏诸魔。
  时,破魔菩萨亦承佛神力,入坏魔三昧;以三昧力,召此三千大千世界一亿魔王,来集宝坊至于佛所,头面作礼,合掌恭敬,咸作是言:“唯愿如来,广为众生开甘露门!我等皆因破魔菩萨威神力故,当得远离一切魔业,于诸大众心无妨碍。”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今已得离魔业;以是因缘,于未来世复当得离一切魔业。善男子,譬如一处百年?室,一灯能破;汝等亦尔,无量世中无明黑?,今日能破。如日月宝光,住信、戒、施、慧、禅定亦尔。善男子,汝等今者请佛说法,以是因缘,汝等当得破无明?,为诸众生作智慧明。”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名法自在王,白佛言:“世尊,如来境界不可思议。何以故?如来发心将欲说法,能令一切大众云集!为菩提故作大庄严大法神通,无量世间得大名称,身心寂静获得解脱,及得不可思议法界十方诸佛之所赞叹,具足一切十波罗蜜,成就通达善权方便,能裂一切诸魔疑网,能灭众生恶邪诸论,能善分别一切法界,逮得具足无碍智慧,具念意行智慧勇健,具足获得四无碍智,善知众生诸根利钝,知众生界随意说法,常能宣说清净法界,善解一切方俗之言,能得一切清净梵音,具足成就慈悲之心,诸邪异见不能令动,不可破坏如金刚山,具修三相建立法幢,已渡甚深十二因缘河,断断常见能调大众,无量劫中得不可思议法聚,能疗众病如大医王,闻深法已不生怖畏,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具足成就三十七品及八解脱,身口意业纯善无杂,能令众生悉来听法,世间之法所不能污,常受安乐常修法界,惠施法宝于法无厌,于诸有法心不染著,犹如莲华尘水不染,明胜诸光智深如海,绍三宝性调众生界,能开佛藏护持佛法,具足无量功德智慧,无量劫中修集庄严无量功德,常欲获得一行之心一色一处,具如是等功德菩萨悉来集会。
  “唯愿如来,说菩萨行无碍法门,利益过去、未来、现在诸菩萨等,令初发心得不退故,久发心者得增长故,行菩提道得净意故,不退菩萨学佛法故,一生菩萨璎珞庄严故,后身菩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定性众生增长因缘故,未定性者作因缘故,未入佛法者令得入故,已入佛法者敬佛法故,乐三乘者说一乘故,施于世间人天乐故。世尊,如来出世,有如是等不可思议事。世尊,今此大众一一菩萨,悉能示现诸大神通,是故诸佛及诸菩萨不可思议。
  “世尊,云何众生无明爱重,虽见菩萨如是神通,而故生于声闻、缘觉卑下之心?世尊,菩萨初发菩提心时,已胜一切声闻、缘觉。世尊,譬如有人舍诸琉璃,取于水精;一切众生亦复如是,舍于大乘,喜乐声闻、辟支佛乘。若有众生已发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如是之人悉当获得如是功德。”
  尔时,会中有三十亿那由他百千万亿众生天与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第二之一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悉已大集,作是思惟:“今日如是善丈夫等,咸欲得知诸法实义,能持如来甚深法藏,欲得闻受诸菩萨行无碍法门。”寻放眉间白毫光明,名无所畏,绕诸大众满七匝已,于陀罗尼自在王菩萨顶上而入。
  尔时,陀罗尼自在王菩萨,承佛神力,化作宝盖,犹如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庄严,以覆如来宝座之上,头面作礼,合掌长跪,说偈赞佛:

  “如来于法得自在, 其光能破世间?,
   世尊佛眼无挂碍, 能见诸法真实义。
   具足无量诸功德, 无师独悟诸法界,
   如来放光为众生, 今入我身何因缘?
   我本所知念不明, 陀罗尼根亦如是,
   此光今来入我身, 了了得知诸法界。
   身心获得大清净, 受乐无上无有边,
   我今已知佛境界, 亦得乐说无碍辩。
   十方诸佛亲近难, 愚者不能师事之,
   我今承佛神力故, 欲少发问利众生:
   何因缘发菩提心? 复以何义佛出世?
   何缘放光遍十方? 复以何因示神通?
   何缘佛为众授记? 愿为大众分别说。
   今此大众胜无上, 悉能受持佛法界,
   此众无魔及魔业, 唯有开示佛法藏。
   我智浅近有边崖, 何能咨请无上尊?
   今问如来无边智, 云何得知诸方便?
   愿今教诲诸弟子, 我学已得法自在,
   得已能施大法雨, 当报十方诸佛恩。

  “世尊,诸佛如来不可思议,菩萨所行无有边际,是故我今欲问如来无上法王大慈悲聚,为利众生问甚深义:云何名为菩萨之行?以何璎珞庄严菩萨,能令菩萨所行清净?云何能坏愚痴诸??云何能断疑网之心?云何菩萨为诸众生修慈悲心?云何菩萨拥护众生?云何菩萨真实能修菩萨之业善业不诲业?唯愿如来哀愍宣说!又此大众利根智慧,能解佛语能知法界,能达菩萨所行无碍法门,能坏一切魔及魔业,破大疑心能解诸佛甚深境界,知众生界众生心性,能见无量诸佛世界,能护如来无上正法,能于诸法得大自在。”
  尔时,佛赞陀罗尼自在王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能问如来甚深之义!能善行佛无量行者,乃能如汝发斯深问。汝今至心,当为汝说。菩萨若能成就具足如是功德,当于诸法得大自在。”
  “世尊,今正是时,唯垂宣说。”
  佛言:“善男子,菩萨有四璎珞庄严:一者、戒璎珞庄严,二者、三昧璎珞庄严,三者、智慧璎珞庄严,四者、陀罗尼璎珞庄严。
  “戒璎珞庄严有一种,谓于众生无有害心。菩萨若无恶害之心,一切众生常所乐见。复有二种:一者、闭塞恶道,二者、能开善门。复有三种:一者、身净,二者、口净,三者、意净。复有四种:一者、所求悉得,二者、所愿具足,三者、所愿成就,四者、所欲能作。复有五种:一者、信,二者、戒,三者、定,四者、念,五者、慧。复有六种:一、不破戒,二、不漏戒,三、不杂戒,四、不悔戒,五、自在戒,六、无属戒。复有七种,所谓七净:一者、施净,二者、忍净,三者、精进净,四者、禅定净,五者、智慧净,六者、方便净,七者、善方便净。复有八种,谓八具足:一者、无作具足,二者、地具足,三者、不忘心具足,四者、不缓具足,五者、诸根具足,六者、佛世具足,七者、离难具足,八者、善友具足。复有九种:一者、不动,二者、不畏,三者、定智,四者、寂静,五者、至心,六者、清净,七者、结缓,八者、调心,九者、住调伏地。复有十种:一者、净身,为三十二相故;二者、净口,为言无二故;三者、净意,为解脱故;四者、净田,为令众生福德增故;五者、净心,为调众生故;六者、净有,为行化众生故;七者、菩萨名净,为得如来诸功德故;八者、净慧,大神通故;九者、净方便,破诸魔众故;十者、净戒,为不共法故。善男子,如是等事,名戒璎珞庄严。
  “三昧璎珞庄严有一种,所谓为诸众生修集慈心。复有二种:一者、质直,二者、柔软。复有三种:一、不虚诳,二、不粗犷,三、不邪谄。复有四种:一者、不爱行,二者、不?行,三、不畏行,四、不痴行。复有五种,所谓远离五盖三昧。复有六种,所谓修集六念三昧。复有七种,所谓修集七觉三昧。复有八种,所谓修集八正三昧。复有九种:一者、菩萨修集菩提心及大慈悲心,于一切无量众生修集念心,远离恶欲不善之法,有觉有观寂静喜乐得初禅;二者、远离觉观内得喜心,至心思惟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得第二禅;三者、离喜修舍具足念心,无有放逸身受安乐得第三禅;四者、远离苦乐灭忧喜心,非苦非乐修集舍念,寂静念得第四禅;五者、远离色相,修无量空相;六者、远离空相,修无量识相;七者、远离识相,修无所有相;八者、远离无所有相,修非想非非想相;九者、虽未成就善方便智,以三昧力教化众生。复有十种:一者、观法无有错谬,二者、具足成就舍摩他,三者、精进无有休息,四者、善能了知时节,五者、至心受持善法,六者、寂静其心,七者、观身,八者、常观法界,九者、心得自在,十者、获得圣性。是名三昧璎珞庄严。
  “善男子,智慧璎珞庄严有一种,所谓心无疑网。复有二种:一者、远离疑心,二者、远离?心。复有三种:一者、远离无明,二者、破无明[?-禾+卵],三者、作大光明。复有四种:一者、知苦,二者、断集,三者、证灭,四者、修道。复有五种:一者、戒众清净,二者、定众清净,三者、慧众清净,四者、解脱众清净,五者、解脱知见众清净。复有六种:一者、净檀波罗蜜有三种:一者、内净观法如幻,二者、众生净观之如梦,三者、菩提净不求果报。二者、净尸波罗蜜有三种:一者、观身如影,二者、观口如响,三者、观心如幻。三者、净羼提波罗蜜有三种:一者、闻毁不?,二者、闻赞不喜,三者、若被割截及夺命时能观法界。四者、净毗梨耶波罗蜜复有三种:一者、不想,二者、坚固,三者、不见法相。五者、净禅波罗蜜有三种:一者、不著诸法,二者、心不退转,三者、所缘清净。六者、净方便波罗蜜有三种:一者、摄取众生,为解脱故;二者、净陀罗尼,为持法故;三者、所愿清净,为净佛土故。复有七种:一者、修四念处不取不著,二者、修四正勤不出不灭,三者、修四神足身心清净,四者、修于五根知根无根,五者、修于五力能破烦恼,六者、修菩提分知法界真实,七者、修集圣道无有去来。复有八种:一者、修定,为毕竟净故;二者、修智,为坏?故;三者、修知阴智,为知法众故;四者、修知界智,为解法界等虚空故;五者、修知入智,为知法性平等故;六者、修知十二因缘智,观无我、无我所故;七者、修观谛智,坏四倒故;八者、修集分别知法界智,为知真实故。复有九种:一者、观无常想,二者、观无常苦想,三者、观苦无我想,四者、观食不净想,五者、观于世间不可乐想,六者、观诸生死多过患想,七者、观解脱想,八者、观离贪想,九者、观于尽想。复有十种:一者、观于诸法犹如幻想,二、如梦想,三、如炎想,四、如响想,五、如芭蕉树想,六、如水中月想,七、如影想,八者、观于法界无增减想,九者、观诸法界无有去住,十者、观于无为无有生灭。是名为慧璎珞庄严。
  “善男子,陀罗尼璎珞庄严有一种,所谓念心。复有二种:一者、先受,二者、毕竟能持。复有三种:一者、知义,二者、知字,三者、知说。复有四种:一者、正语,二者、了语,三者、无碍语,四者、不谬语。复有五种。所谓五依:一者、依义不依于字,二者、依智不依于识,三者、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四者、依法不依于人,五者、依出世不依于世。复有六种:一者、如说而持,二者、所言诚实,三者、发言人所乐闻,四者、怜愍语,五者、生善芽语,六者、时语。复有七种:一者、利语,二者、庄严语,三者、无碍语,四者、无滞语,五者、无二语,六者、先知而语,七者、了语。复有八种:一者、知方俗语,二者、知鬼神语,三者、知诸天语,四者、知诸龙语,五者、知乾闼婆语,六者、知阿修罗语,七者、知金翅鸟语,八者、知畜生语。复有九种:一者、无畏语,二者、无缩语,三者、无难语,四者、知解说语,五者、知如法答语,六者、知广说语,七者、知次第语,八者、说无常语,九者、无尽语。复有十语:一者、坏疑网语,二者、开示界语,三者、开法门语,四者、开智慧语,五者、破?冥语,六者、解一一字语,七者、赞叹佛语,八者、呵烦恼语,九者、分别根利钝语,十者、开佛功德妙语。善男子,是名陀罗尼璎珞庄严。”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以偈颂曰:

  “四庄严璎珞, 能端严大乘,
   所谓戒定慧, 无上陀罗尼。
   能令三业净, 一切人所爱,
   永断三恶道, 是名戒璎珞。
   如愿得具足, 获得人天身,
   能修勤精进, 是名戒璎珞。
   能修无上定, 得二种解脱,
   见无上涅??, 是名戒璎珞。
   其戒不破漏, 无上戒不杂,
   能得大自在, 名璎珞庄严。
   戒净能净施, 戒净能净忍,
   戒净净五度, 名戒璎珞严。
   戒净能净有, 净大不放逸,
   无畏心不悔, 是名戒璎珞。
   戒净得圣性, 亦能净身心,
   获得无边定, 是名戒璎珞。
   不怖畏不动, 定得清净有,
   能断烦恼缚, 是名戒璎珞。
   能调难调根, 能得大名称,
   庄严自在心, 是名戒璎珞。
   能如说而作, 能净口四种,
   远离诸烦恼, 名璎珞庄严。
   能净自佛土, 能调诸众生,
   能修大慈悲, 名璎珞庄严。
   不作诸恶业, 修于菩萨行,
   能大力无畏, 名璎珞庄严。
   能严大涅??, 能得大因果,
   慈心满众生, 名璎珞庄严。
   能离悭诳心, 修柔软四摄,
   断爱?怖痴, 名璎珞庄严。
   能破五恶盖, 修集十念心,
   助道不放逸, 名璎珞庄严。
   具足于二翼, 如法思惟义,
   乐素住寂静, 名璎珞庄严。
   于法无所疑, 亦无痴乱心,
   真实解四谛, 名璎珞庄严。
   持戒心无著, 亦复不生慢,
   不取戒戒者, 名璎珞庄严。
   无上慧净定, 亦知二净慧,
   能了知三界, 名璎珞庄严。
   意净不生慢, 见不净不轻,
   知法不可说, 名璎珞庄严。
   慧能庄严智, 智亦庄严慧,
   自他菩提净, 名璎珞庄严。
   知法如梦幻, 不说诸法无,
   能随世间说, 名璎珞庄严。
   慧能庄严戒, 戒能璎珞慧,
   身口菩提净, 名璎珞庄严。
   见法如水月, 亦如热时炎,
   说法如响相, 如乾闼婆城,
   非法不作法, 名慧璎珞严。
   慧能庄严忍, 忍能庄严慧,
   身口菩提净, 名璎珞庄严。
   随法不增减, 解已调众生,
   至心观法身, 名璎珞庄严。
   慧能庄严进, 进能庄严慧,
   不悔动心净, 名璎珞庄严。
   慧能庄严定, 定能庄严慧,
   能说深法界, 得无胜神通,
   能知诸方便, 得无上总持,
   法土众生净, 名璎珞庄严。
   知众根利钝, 坏烦恼诸魔,
   身心得自在, 名璎珞庄严。
   道无有去来, 亦无去来者,
   非过非未来, 非现非修者,
   不分别法界, 能净毕竟定,
   知诸阴入界, 名慧炬庄严。
   阴入界如空, 无我无我所,
   生灭因十二, 是名智慧净。
   谛知第一义, 亦知阴入界,
   于法不生诤, 知三世无碍。
   分别三聚众, 能为说三乘,
   能以三宝教, 修三无相定。
   无相知一相, 非幻知如幻,
   无说能为说, 空说于不空。
   诸法非常变, 不毁坏法界,
   和合因缘故, 流布于法界,
   是名为真智。 不分别法界,
   知二动不动, 知于二浅深,
   知二常无常, 是名大净智。
   常不失念心, 了知于法界,
   知字及知义, 于世谛无?。
   一闻能持法, 解了众生语,
   能坏诸邪道, 修于无上智。
   依无上四依, 璎珞大总持,
   我说功德?, 为严菩提心。
   于众说无畏, 善解天神语,
   能坏众疑网, 能开诸法界,
   能赞于三宝, 劝人令供养,
   亲近佛与众, 修集无上智。
   我说四璎珞, 能严佛菩萨,
   若有至心信, 即得是庄严。”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二 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第二之二

  佛复告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八光明,以是八明能坏诸?净菩萨行。何等为八?一者、念光,二者、意光,三者、行光,四者、法光,五者、智光,六者、实光,七者、神通光,八者、无碍智光。
  “念光有八种:一者、不失过去善法;二者、作未来善;三者、闻法不忘;四者、思惟实义;五者、不为六尘所坏;六者、忆持如守门人遮止恶法,为真善法守善法城门;七者、不为邪法之所诳惑;八者、能大增长纯善之法。是名念光八种。
  “意光亦有八种:一者、义意非字意,二者、智慧意非识意,三者、法意非人意,四者、实意非虚意,五者、菩萨意非声闻意,六者、上意非下意,七者、佛意非退意,八者、怜愍意非害意。是名意光八种。
  “行光亦有八种:一者、法行,二者、一切行,三者、众生行,四者、众生心行,五者、十二因缘行,六者、广说行,七者、行行,八者、一切佛法行。是名行光八种。
  “法光亦有八种:一者、世法光,二者、出世法光,三者、无漏法光,四者、无为法光,五者、解脱法光,六者、心解脱法光,七者、毕竟解脱法光,八者、破无明慧法光。是名法光八种。
  “智光亦有八种:一者、八正智光,二者、须陀洹智光,三者、斯陀含智光,四者、阿那含智光,五者、阿罗汉智光,六者、辟支佛智光,七者、菩萨智光,八者、正觉智光。是名智光八种。
  “实光亦有八种:一者、正定行,二者、得须陀洹果,三者、斯陀含果,四者、阿那含果,五者、阿罗汉果,六者、辟支佛果,七者、菩萨,八者、佛菩提。是名实光八种。
  “神通光亦有八种:一者、眼光,能见正色;二者、耳光,能闻正声;三者、念光,能念过去阿僧?劫所有众生;四者、性光,为观性净众生之心;五者、虚空光,以大神通光,遍到十方无量世界;六者、方便光,具无漏智故;七者、功德庄严光,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八者、智慧庄严光,为坏一切众生疑心故。是名神通光八种。
  “无碍智光亦有八种:一者、智光,二者、意光,三者、慧光,四者、佛光,五者、正见光,六者、净众生心光,七者、解脱光,八者、毕竟光。是名八无碍智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修集于念心, 不忘善恶业,
   乐闻赞诵经, 修集不放逸。
   能调伏诸根, 安住于寂静,
   增长于善法, 修集于念光。
   能遮止恶法, 犹善守门者,
   能守护法城, 不令四魔入。
   不随逐音声, 思惟真实义,
   亲近善知识, 喜乐如法住。
   其意无边上, 永断诸烦恼,
   邪法不能动, 恶世不生谤。
   诚心念菩提, 不说小乘心,
   常乐念上意, 为众破下意。
   不畏魔烦恼, 修集大慈悲,
   不念害众生, 其得大智光。
   能坏诸疑心, 解了甚深义,
   知真实方便, 修四无碍智。
   乐观十二缘, 众生之所因,
   知无作受者, 能修大光法。
   能知诸佛法, 行世出世行,
   能到十方土, 了知人天业。
   修集无上智, 说三归一乘,
   修集八正道, 为坏三世法。
   于有漏无漏, 如实而知之,
   能利益人天, 令断有漏法。
   不谬为无为, 真实而知之,
   寂静光无暗, 不著有为相。
   知结入出缘, 知众心性净,
   若有大乘定, 即知如是法,
   乐住无漏流, 了四沙门果。
   知菩提道行, 故修无碍智,
   破邪修实光, 入众无所畏。
   乐说真实义, 为破生死法,
   眼耳净无障, 能见闻色声。
   过去念不谬, 亦了知他心,
   到十方无碍, 知法如虚空。
   得无漏智慧, 为调诸众生,
   具功德智慧, 为利诸众生,
   于无量世中, 求是二庄严。
   乐受持净戒, 乐护于佛法,
   修集真实光, 为于如法住。
   我说无量光, 为令众生得,
   有信此经者, 即得此诸光。”

  尔时,世尊复告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集大悲,有十六事。何等十六?
  “一者、菩萨摩诃萨见诸众生贪著我见,以我见故增长诸见,常为生死之所系缚,是故菩萨为此众生修大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法化,为坏众生如是妄见。
  “二者、见诸众生心怀颠倒,常见无常,无常见常;苦见于乐,乐见于苦;净见不净,不净见净;我见无我,无我见我。是故菩萨为此众生修集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法要,为坏众生如是四倒。
  “三者、见诸众生心怀?x慢,实无有物而生物想,实无有事而生事想,以是因缘起七种慢,以是慢故增长恶法,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法要,破坏众生如是?x慢。
  “四者、见诸众生五盖所覆,以覆盖故,心多生疑不解深义,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法要,为坏众生如是五盖。
  “五者、见诸众生沉六入海,眼取色相,耳取声相,鼻取香相,舌取味相,身取触相,意取法相,是名为沉。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正法,为拔众生如是沉没。
  “六者、见诸众生有七种慢:一者、慢,二者、大慢,三者、慢慢,四者、我慢,五者、增上慢,六者、下慢,七者、邪慢。菩萨摩诃萨于下慢者,自言胜汝;于慢慢者,自言最胜,我色胜乃至识胜;于增上慢者,菩萨语言:‘汝实非圣,不应便起圣人之想。’为邪慢者,宣说正见。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正法,为断众生如是?x慢。
  “七者、见诸众生离于圣道,乐行世道恶道,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正法,为断众生世道恶道。
  “八者、见诸众生造恶道行,属无明爱妻息所系不得自在,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正法,为断众生如是系缚,出离恶道。
  “九者、见诸众生亲近恶友,远离善友,其心甘乐造作恶业,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正法,为断众生如是恶业,远离恶友,亲近善友。
  “十者、见诸众生造作悭贪,于无明爱心无厌足为施智慧,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正法,为断众生如是悭贪、无明及爱,施与智慧。
  “十一者、见诸众生我见、断见,为施众生十二因缘真智慧故,菩萨于此而生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正法,为断众生我见、断见,施与十二因缘智故。
  “十二者、见诸众生行无明?——我见、众生见、命见、士夫见、别异见、邪见、著见,菩萨为施智光明故,于此众生而生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正法,为断众生如是所见。
  “十三者、见诸众生乐于生死,于五聚阴而生亲想,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正法,为断众生如是三有。
  “十四者、见诸众生为魔所缚,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正法,为坏众生如是魔网。
  “十五者、见诸众生甘乐快乐,而不能知真实乐因,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正法,示诸众生真实乐因。
  “十六者、见诸众生求涅??门不能知处,是故菩萨于此众生修集悲心,悲因缘故宣说正法,为此众生开涅??门。
  “善男子,菩萨修悲,悉因如是十六因缘。
  “善男子,一切众生有三十二不善之业,菩萨见已修集善业,为坏众生如是恶业。何等三十二?
  “一者、有诸众生无明睡眠,菩萨见已修集智慧,为悟众生如是睡眠。
  “二者、见诸众生下解下欲,菩萨见已修集上解上欲,为以大乘而教化之。
  “三者、有诸众生乐为非法,菩萨见已修集正法,为令众生于诸法中得大自在。
  “四者、有诸众生修集邪命,菩萨见已修于正命,为坏众生如是邪命。
  “五者、有诸众生入于邪林,菩萨见已修集正见,为令众生出邪林故。
  “六者、有诸众生乐为放逸,菩萨见已修不放逸,为令众生离放逸故。
  “七者、有诸众生乐为粗?,菩萨见已修如法住,为坏众生如是粗?。
  “八者、有诸众生悭贪吝惜,菩萨见已修一切施,为坏众生悭贪心故。
  “九者、有诸众生毁犯禁戒,菩萨见已修持净戒,为破众生毁禁心故。
  “十者、有诸众生心常?恨,菩萨见已修慈悲忍,为坏众生如是?恨。
  “十一者、有诸众生懒惰懈怠,菩萨见已修勤精进,为坏众生如是懈怠。
  “十二者、有诸众生其心狂乱,菩萨见已修集定心,为坏众生如是狂乱。
  “十三者、有诸众生邪智覆心,菩萨见已修集正智,为坏众生如是邪智。
  “十四者、有诸众生说义颠倒,菩萨见已思惟正义,为坏众生如是颠倒。
  “十五者、有诸众生乐造世行,菩萨见已修善方便,为坏众生乐世行故。
  “十六者、有诸众生系属烦恼,菩萨见已先自除断,为坏众生烦恼系缚。
  “十七者、有诸众生我见所缚,菩萨见已自除我见,为断众生如是我见。
  “十八者、有诸众生诸根不调,菩萨见已自调诸根,为调众生如是不调。
  “十九者、有诸众生说言无作无有受者,菩萨见已宣说有作及有受者,为坏众生如是邪说。
  “二十者、有诸众生不知恩义,菩萨见已说知恩法,为坏众生如是不知恩义。
  “二十一者、有诸众生未得谓得,菩萨见已修集正法,为坏如是增上慢故。
  “二十二者、有诸众生恶口粗?,菩萨见已修善口语,为坏众生如是恶口。
  “二十三者、有诸众生贪无厌足,菩萨见已修集知足,为坏众生不知足故。
  “二十四者、有诸众生不能恭敬父母师长,菩萨见已修不放逸,为令众生供养恭敬父母师长。
  “二十五者、有诸众生贫穷困苦,菩萨见已修集七财,为坏众生如是贫穷。
  “二十六者、有诸众生常为四大毒蛇所病,菩萨见已修身念处,为令众生远离如是四大毒病。
  “二十七者、有诸众生行无明?,菩萨见已修集智慧,为令众生燃慧灯故。
  “二十八者、有诸众生乐三有狱,菩萨见已修出离道,为示众生知出离故。
  “二十九者、有诸众生常行左道,菩萨见已修集右道,为令众生舍左道故。
  “三十者、有诸众生贪著身命,菩萨见已于自身命修不贪著,为令众生舍贪著故。
  “三十一者、有诸众生不能恭敬供养三宝,菩萨见已修集信心,为令众生信三宝故。
  “三十二者、有诸众生实非世尊,自谓世尊,菩萨见已修集六念,为令彼等知真实法故。
  “善男子,是名众生三十二业。菩萨见已修治自业,成就具足一切善法坏诸恶业,劝诸众生令行善业。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无量业。何以故?众生烦恼有无量门,为闭众生烦恼门故,菩萨修集无量善业。善男子,如恒河沙等世界众生,悉住声闻、辟支佛乘,欲比菩萨初发心业,百分千分不可为喻。何以故?二乘之人自为解脱观于烦恼,菩萨不尔,常为众生得解脱故观诸烦恼。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所作诸业,于诸凡夫、二乘业中最为殊胜。何以故?众生之业性是颠倒,二乘之业有边际故,菩萨之业无边无量,是故菩萨胜于一切声闻、缘觉。”
  尔时,陀罗尼自在王菩萨闻是法已,心生欢喜踊跃无量,白佛言:“世尊,甚奇!甚特!快说如是不可思议。如来于此已说菩萨璎珞庄严、菩萨光明、菩萨大悲、菩萨善业。唯愿宣说,云何如来观诸众生起于大悲?云何名悲?悲有何行,有何相貌,何因缘起?云何名佛业?佛业有何行,有何相貌,有何因缘起?善哉!世尊,一切知见,唯愿广说如来之业。”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善男子,一切如来所有大悲不出不行。何以故?常不变故,无量劫中修集得故,是故大悲不行不转,不修不舍,亦能为于一切众生。善男子,一切诸佛所有大悲,无量无边,其心平等,从久远来,无量舌力不能宣说。善男子,如来世尊,未尝远离如是大悲!无上菩提及与大悲,如是二法等无差别。如来所得无上菩提无根无住。根名我见,住名四颠倒,如来世尊知根知住,是故菩提无根无住。一切众生皆悉无有无根无住,欲施众生无根无住起大悲心,如来于此欲令知故演说正法。
  “善男子,夫菩提者,清净寂静。云行为净?云何寂静?净名为内,寂静名外。内名眼空,空名无我、无有我所。何以故?性是一故。乃至意亦如是。何以故?性是一故。知眼空已,不著于色,不著色心,是名寂静。乃至意法亦复如是。一切众生不知菩提清净寂静,如来于此而起大悲,演说正法为令知故。善男子,一切众生心性本净。性本净者,烦恼诸结不能染著,犹若虚空不可沾污。心性、空性等无有二。众生不知心性净故,为欲烦恼之所系缚,如来于此而起大悲,演说正法欲令知故。
  “善男子,夫菩提者,不取不舍。云何不取?如来不见一切诸法此岸、彼岸。何以故?一切诸法离此、彼故,如来世尊如实知之,是名不取。云何不舍?一切众生不知法界,如来教令了了知故,是名不舍。如来于此而起大悲,演说正法为令众生知是二法。
  “善男子,夫菩提者,无想无缘。云何无想?不见眼识乃至意识,不见色相乃至法相。于是法中不知不见故无取著,是名无缘。无想无缘是名圣行。云何圣行?所谓不行三界之行。善男子,如是不行名为圣行,一切圣人不行于行。众生不行如是圣行,如来于此而起大悲,演说正法欲令知故。
  “善男子,夫菩提者,非是三世;非三世者,名为三等。过去意、未来识、现在贪,是名三分。以能了了知三分故,意、识及贪无有住处。以是义故,不念过去,不求未来,不爱现在,若见三世悉平等者,是名正见。如来为令一切众生得如是等平等正见,而起大悲演说正法。
  “善男子,夫菩提者,无身无为。非眼识界,乃至非意识界,是名无身。不生不灭,不尽不住,无有三相,是为无为。善男子,一切法性是名无性,若无性者则无有二,是故菩提无身无为。一切众生不知菩提无身无为,如来为令了了知故,而起大悲演说正法。
  “善男子,夫菩提者,无有分别,无有句义。云何分别?云何句义?无所住者名无分别,字不摄故名无句义;非有二故名无分别,不入法界名无句义;无动摇故名无分别,不变易故名无句义;不可说故名无句义,空故名无分别;无觉观故名无分别,无相故名无句义;不发故名无分别,无愿故名无句义;知众生界同于虚空名无分别,无众生界名无句义;不生故名无分别,无宅故名无句义;不灭故名无分别,无为故名无句义;不行故名无分别,平等故名无句义;知平等故名无分别,寂静故名无句义。众生不知如是等义,如来为令了了知故,而起大悲演说正法。
  “善男子,夫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何以故?身、心如幻故。若能了知身心真实,是名菩提。为流布故名为菩提,而其性相实不可说。
  “善男子,夫菩提者,不可说身,不可说心;不可说法,不可说非法;不可说有,不可说无;不可说实,不可说空。何以故?性不可说故。菩提者无有住处,不可宣说犹如虚空。为真实知一切诸法,不可宣说。字中无法,法中无字,为流布故,故可宣说。一切凡夫不知真实,是故如来于此众生而起大悲,演说正法为令知故。
  “善男子,夫菩提者,无取无缘。云何无取?云何无缘?知眼真实名为无取,知眼无境名为无缘;乃至知意真实名为无取,知意无境名为无缘。如来世尊以如是义,知于菩提无取著故名为无取,无屋宅故名为无缘。眼识不住于彼色中名无屋宅,乃至意识亦复如是。一切众生心无住处,如来世尊如实而知心无住处。无住处者有四种——色、受、想、行,于是四法心无所住,是名心无住处。是故名为一切诸法悉无住处,如来世尊如实知之,一切凡夫不能知故,如来于此而起大悲演说正法。
  “善男子,夫菩提者,名之为空。而菩提中无有空相,是故名空。一切法空,菩提亦尔。如来世尊真实能知如是之空,是故如来名为知空。诸佛名觉,一切诸法而不觉知,空中之空亦能了知。无上菩提空及菩提即是一如,空与菩提是一非二。离空,菩提别有法者可得说二;以无二故,名之为空。无名字故名之为空,无相貌故名之为空,无威仪故名之为空,无修行故名之为空,无言说故名之为空。善男子,第一义者谓无诸法,云何说空?善男子,譬如虚空无言无说,无言无说故,故名虚空;无言说中无有言说,是名为空。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名字法说为名字,如是名字亦无住处;若名无住处,名下之法亦复如是。如来真实知如是法不生不灭,以真知故名得解脱。本无系缚,云何说言名得解脱?是故如来无缚无解。如是等法,一切凡夫不能知见,如来于此而起大悲,演说正法为令知故。
  “善男子,夫菩提者,同于虚空。虚空之性,不平不下,菩提亦尔。若法无性,不可说言有平有下。如来世尊知一切法无平无下,乃至微尘不作平下。若法有性即如实智,如实智者,知一切法本无今有,已有还无,出时、灭时无所系属,从缘而出,从缘而灭,以是义故名之为道,断是道故名为菩提。凡夫众生不知如是真实道故,如来于此而起大悲,宣说正法为令知故。
  “善男子,夫菩提者,名真实句。真实句者,即是菩提。色亦如是,如是二句等无差别;受想行识,地水火风,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亦复如是。是名法流布,真实觉知如是阴入界法无有颠倒。不颠倒者,知过去法不生不灭,未来之法不生不灭,现在之法亦不生不灭。如是知已,名不颠倒名真实句。真实句者,如一法,一切法亦如是;如一切法,一法亦如是。是真实句,凡夫不知,如来于此而起大悲,演说正法为令知故。
  “善男子,夫菩提者,非内非外。云何为内?云何为外?非内者,无所造作;非外者,无所觉知。内者谓作,外者谓相,菩提之体非作非相,是故名为非内非外。又非内者,非身口意业;非外者,非三业缘。非内者,无相解脱门;非外者,空解脱门。如是等义凡夫不知,如来于此而起大悲,演说正法为令知故。
  “善男子,夫菩提者,无漏无取。云何无漏?云何无取?无漏者远离四流,四流者——欲流、有流、无明流、见流。无取者远离四取,四取者——欲取、有取、见取、戒取。而诸众生无明所覆行于四取,以渴爱故作我我所。如来了知我取根本,是故我净,我净故能净众生。我净者,则不觉知一切诸法,亦不思惟一切非法,不起无明,不起无明因缘故不起十二因缘有,十二因缘有不起故则不生,不生故入决定聚,入决定聚者名为了义,了义者名第一义,第一义者名无众生,无众生义者名不可说,不可说义者即十二因缘义,十二因缘义者即是法义,法义者即是如来。以是义故我经中说,若有得见十二因缘则为见法,见法者为见如来,见如来者即无所见。所见是邪,夫邪见者谓想数法。如来无想亦无想数,以是义故见如来者为无所见。若见如来无想无作、无知无觉,是名真实见于如来。如来亦尔,觉知一切诸法平等。如法界无取,一切凡夫不能觉知,如来于此而起大悲,演说正法为令知故。
  “善男子,夫菩提者,清净、寂静、光明、无诤。云何为净?云何寂静?云何光明?云何无诤?不杂烦恼名之为净,空解脱门名之寂静,无相无愿名为光明,无生无灭名为无诤。又无生者名之为净,无灭者名为寂静,无取者名光明,不出者名无诤。性名为净,无诸烦恼名为寂静、光明、无诤。法界名净,真实之性名曰寂静、光明、无诤。虚空之性名之曰净,无分别法界名曰寂静、光明、无诤。内外清净名之为净,于内外法不取不著,名为寂静、光明、无诤。真知五阴名之为净,真实知界名为寂静、光明,远离诸入名为无诤。见过去尽名之为净,见未来不生名为寂静,见现在法住于法界无有动转,名光明、无诤。清净、寂静、光明、无诤,如是四法等入一界、一法、一句,如是三法即是涅??。远烦恼故名之为净,毕竟净故名曰寂静,无?冥故名曰光明,不可说故名为无诤,以是故言释迦如来默无所说。
  “善男子,夫菩提者即是虚空,虚空者名之为法。如法,众生亦尔;如众生,福田亦尔;如福田,涅??亦尔。以是义故,一切诸法同于涅??。如来能觉如是法界,是故名佛。修集具足清净、寂静、光明、无诤如是四句,名之为佛。如来能知善方便故,初得菩提默然而住,无所宣说待梵王请。尔时,尸弃梵王与六万八千诸梵天人来至我所,头面作礼,合掌而言:‘唯愿如来,为诸众生转正法轮。’而说偈曰:

  “‘如来法离净寂静, 大光无碍无有诤,
    无字无声亦无说, 真实觉知如法界。
    佛为众生无量劫, 苦行受持世间戒,
    为悟无明睡众生, 久行放逸迷实义。
    又此会中无量众, 于无量佛积善根,
    能解甚深真实义, 唯愿转于无上轮。
    此众已调一切魔, 欲令开阐甘露门,
    如来号为真导师, 示?众生无上道。
    如来虽有大慈悲, 怜愍众生如一子,
    我今劝请法应尔, 愿转无上正法轮。
    如往三佛转法轮, 唯愿如来亦复尔,
    毕竟导师无退转, 示暗众生一真道。
    如雨润长诸草木, 令诸众生除热渴,
    佛施法雨于众生, 为得无上无异果。
    如来初生发誓言, 我当救彼苦众生,
    众生渴仰甘露味, 愿大施主施法雨。’

  “尔时,世尊既受请已,往波罗奈鹿野林中仙人住处,转正法轮。如是法轮,诸天、魔、梵及余沙门、婆罗门等所不能转。尔时,世尊说四谛时,?x陈如比丘得法眼净。其声遍闻三千大千世界,尔时世尊说优陀那:

  “‘甚深之义不可说, 第一实义无声字,
    ?x陈比丘于诸法, 获得真实之知见;
    即是我往无量世, 所得菩提今已得。’

  “如来转是正法轮时,无量众生悉得调伏。示现如是大悲神通,众生见已,阿僧?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如来如是十六大悲,悉为众生而修起之。如来以是悲因缘故,为一一众生,于恒河沙劫大地狱中,受诸苦恼心不悔退,而其悲心亦无损减,以是义故,如来大悲不可思议。
  “善男子,声闻人悲犹如画皮,菩萨大悲犹如破肉,如来大悲破骨彻髓;声闻之悲赞佛所知,菩萨大悲劝他令行,如来大悲授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声闻悲心为慈因缘,菩萨大悲为调众生,如来大悲为毕竟度;声闻悲心因粗苦生,菩萨大悲因离苦生,如来大悲因断一切因缘而生。善男子,如来修集如是大悲,若为一人住经一劫、百劫、千劫、万劫,至无量劫终不毕竟入于涅??。善男子,如来大悲成就如是无量功德。
  “善男子,乃往过去无量无边阿僧?劫,时世有佛号?钐纯撸?缑?笙悖?倜?舷恪6?保?雷鹩谌?偃???蚪僦校?R哉?ń讨钌?拧J狈鹕砩弦灰幻?姿?鱿闫??槁??Т笄?澜纭6?保?私缥抻谐艋嗝???胁菽旧胶又?粝?钐聪悖恢谏?硐阋喔慈缡牵?磺形抻猩砜谝舛瘢?罘鸬茏游糯讼阋鸭吹盟撵?6?保?擞幸煌蛑罘鸫蔚谛耸溃?酝?缓牛??钐纯撸?枪时私倜?簧舷恪6?保?缋醋鞣鹗乱延?肽??,观诸众生谁未调者我当调之?尔时,如来以净天眼,见有一人在非有想非无想处,已于先佛种下上善根,定当因佛而得度脱,非因声闻得解脱也;寿过八万四千劫已,乃当下生来受五欲,当得闻于大乘经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安住不退。尔时,世尊以大悲故起大方便,告诸比丘:‘我涅??时到。’作是言已,即便入于不悔三昧,示诸众生令知涅??。既知如来入涅??已,令诸大众广设供养,正法住世满足六十八万四千岁。当尔之时,佛诸弟子,乃至无有一人于正法所作邪法想。
  “尔时,世尊以定力故,八万四千劫隐密此身不令众见。过是劫已,彼人即下生于人中大长者家,经八十年彼佛即从三昧而起诣长者家。其家大小悉无见者,唯是童子独得见之。尔时,世尊为令彼人于五欲中心生厌离,而为说法。彼人闻已,即得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来知已,即为授记:‘善男子,汝于来世过七万二千阿僧?百千劫,当得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曰宝上。’如是音声余无闻者,唯有一万二千诸天同得闻之,闻已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俱作是言:‘愿彼宝上成佛之时,我等当于是佛法中,咨受正法而为弟子。’尔时,如来知是事已复与授记:‘宝上如来成作佛时,汝等当作受法弟子,彼佛亦当授汝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时?钐纯叻鹗诒思且眩??吮暇谷胗谀??,一切诸天大设供养。
  “善男子,如来具足如是大悲,非诸声闻、缘觉所知。善男子,尔时彼佛不断佛种,若有众生供养三宝亦复如是。”
  佛说如是大悲功德时,此会众中有三恒沙等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半会大众得成于忍,半中之半得具如是十六大悲,其余半半得佛法忍。尔时,一切诸天世人闻法欢喜,同声赞叹:“善哉!善哉!甚奇!甚特!快说如是大悲法门。”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三 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第二之三

  “善男子,如来复有三十二业。何等三十二?善男子,如来能知是处、非处。云何是处?云何非处?善男子,若有造作身口意恶,得受安乐无有是处,是名非处;若有造作身口意善,受乐果者,斯有是处,是名是处。若习悭贪得大富者,无有是处;修行惠施得大富者,斯有是处。毁破禁戒得受天身,无有是处;护持净戒得受天身,斯有是处。?恨之人得身端正,无有是处;修集忍辱得身端正,斯有是处。懈怠之人得大神通,无有是处;勤修精进得大神通,斯有是处。放心散乱得定地者,无有是处;摄心不乱得定地者,斯有是处。愚痴之人断烦恼气,无有是处;修智之人断烦恼气,斯有是处。若作五逆得无漏者,无有是处;若无五逆得无漏者,斯有是处。以女人身作转轮王,无有是处;以男子身得转轮王,斯有是处;帝、释、梵王、佛亦如是。若转轮王非法治国,无有是处;转轮圣王正法治化,斯有是处。郁单曰人堕三恶道,无有是处;郁单曰人寿终生天,斯有是处。杀生因缘得长寿者,无有是处;以是因缘寿命促短,斯有是处。若有邪见得圣道者,无有是处;若有正见得圣道者,斯有是处。须陀洹人得第八有,无有是处;须陀洹人即涅??者,亦无是处;阿那含人受欲有身,亦无是处;阿罗汉人受后有者,无有是处;贤圣之人咨承异师,无有是处;得不退忍退菩提者,无有是处;菩萨坐于菩提树下,不得菩提而起去者,无有是处;如来若有烦恼习者,亦无是处;诸佛世尊知有障碍,无有是处;若有能见如来顶者,亦无是处;若有众生能知如来心境界者,无有是处;如来之心不常定者,亦无是处;如来世尊有二语者,无有是处;如来世尊有过失者,亦无是处。善男子,是名如来第一之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大地可说动转相, 猛风可说停住相,
   虚空可说有色相, 佛不说处为非处。
   虚空可说作界像, 佛不说处为非处。
   如来演说处非处, 下中上分悉真实,
   不说是处非处一, 如是二处各无二。
   如来亦说下中上, 各各无有三种相,
   佛知是处非处已, 故能宣说无上法。
   如来了知众生心, 善能分别细微相;
   沙门梵志?处行, 不知是处非处因。
   众生不知处非处, 是故不能得解脱;
   如来悉知处非处, 是故称为无上尊。
   若诸众生无法器, 如来于是修舍心,
   设大方便待时节, 为令彼得真解脱。
   如来世尊智无上, 是则名为第一法,
   如是清净第一业, 为令众生得调伏。
   如来说是第一力, 甚深难测无能知,
   如是妙法难可宣, 为破邪见怜愍说。

  “复次,善男子,如来世尊善知去来现在众生所有诸业,知业知报,知恩知处。若过去业是不善因,如来知是未来之世得不善果。若未来业有退因缘,如来了知实是退因。若未来业能增长法,如来悉知以是因缘能增长法。若现在业若进若退,如来悉知以是因缘有进有退。若有作业是声闻因、是缘觉因、是菩萨因、是如来因,如来悉知以是因缘,是声闻因、是缘觉因、是菩萨因、是如来因。是名如来第二之业。”
  尔时,世尊复说颂曰:

  “如来获得无上智, 是故能知业因果,
   智知三世非三摄, 能知众生三世业,
   善解众生安乐因, 亦能了知苦恼因。
   如来坏邪无因果, 是故修集第二业,
   通达进退二法因, 善恶业果亦复然。
   如来知见无障碍, 如观掌中庵罗果,
   知下中上真实相, 三乘所因亦复然。
   如来善知众生业, 亦知善恶诸业果,
   众生业果三世摄, 知见不谬名正觉。

  “复次,善男子,如来世尊知诸众生种种欲解,若贪欲、若?恚、若愚痴:现在世贪起,未来世贪、恚、愚痴;现在世?起,未来世贪、?、恚痴;现在世痴起,未来世贪、?、恚痴。如来悉知,现在住善欲,未来恶欲;现在住恶欲,未来善欲。如来悉知,现在住下欲,未来世下中上分;现在住中欲,未来世下中上分;现在住上欲,未来世下中上分。如来悉知,邪聚众生能作正聚,不定众生住于正定。如来悉知,欲界众生有色、无色界欲解,知声闻人有缘觉欲解、有佛欲解。如来真实通达知故而为说法。是名如来第三之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众生欲解有种种, 其意若干非一徒;
   如来真实知诸欲, 故能随意演说法。
   贪欲?恚愚痴性, 随相而知无颠倒,
   下中上品亦如是, 善恶业因果真实。
   通达三聚无有定, 一切三乘亦复然,
   智知三世非三摄, 为诸众生说三力。

  “复次,善男子,如来悉知无量世界,若修善行、若行恶法、若无碍行。云何名知?内空、外空、内外空故。复次,如来知眼知色及知眼识。云何而知?如虚空故。复次,如来知欲、色界及无色界。云何而知?如觉观故。复次,如来知于行界。云何而知?如行性故。复次,如来知烦恼界。云何而知?客尘性故。复次,如来知不污界。云何而知?一切诸法性本净故。复次,如来知生死界。云何而知?无明缘故。复次,如来知涅??界。云何而知?实思惟故。复次,如来知世住界,知世爱界,知世?界,知世痴界,知世净界,知世净心界,以知界故能实说法。是名如来第四之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人中师子王, 能真实知众生界,
   如来智慧无有边, 是故能知世无边。
   知善恶行解脱行, 亦知眼色眼识行,
   通达一切无量法, 其性本来常清净。
   内外真实无所有, 五阴诸入十八界,
   身口意业及四大, 如是诸法悉无实。
   知如是等众生界, 皆悉同于虚空境,
   三界性相无真实, 诸烦恼界亦如是。
   烦恼性相无坚牢, 无漏解脱亦复然,
   如来虽知真实界, 终不言知而生慢。
   虚空无量无边际, 一切众生界亦然,
   如来智慧无边际, 远离三种有为相。
   佛智无上甚深奥, 一切众生不能知,
   如来怜愍众生故, 宣说如是第四力。

  “复次,善男子,如来善知一切众生诸根利钝。云何而知?知上中下,知增知减,亦知贪欲有一亿种,?恚愚痴各一亿种,知贪欲重、知贪欲轻,知?恚重、知?恚轻,知愚痴重、知愚痴轻,知一种根能增生死,知一种根能灭生死,了知善根、知不善根,知非善、非不善根,知解脱根,知六情根、男根、女根、命根、苦根、乐根、忧根、喜根、舍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知眼根因乃至意根因,知耳根因作眼根缘,知鼻根因作舌根缘,知舌根因作身根缘,知戒庄严能修于施,知施庄严能修于戒。
  “如来悉知谁可说施,谁可说戒,乃至智慧亦复如是;知谁可为说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谁可为说声闻之乘、辟支佛乘、无上佛乘;知缘觉根学声闻乘,知正觉根学声闻乘、辟支佛乘;知下根人能修上根,上根之人修于下根;知众生根,未可调者则生舍心,可调伏者为说正法。如来悉知熟不熟相、不熟熟相、不熟不熟相、熟有熟相,知生死根,知解脱根,知庄严根,知具足根,一切根性、因缘、果报悉知悉见。是名如来第五之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知根到彼岸, 故知众生种种解,
   亦了知根下中上, 并及诸业亦如是。
   亦知烦恼轻重相, 及知诸根难易调,
   知乐生死及解脱, 了知眼根至意根。
   知根行处及灭处, 了知一切三乘根,
   有可转者不可转, 知众生根熟不熟。
   随其意种为说法, 善知呵责软语调;
   知有不受教诲者, 则于其人修舍心。
   如来善知诸方便, 为破烦恼庄严智,
   为破众生烦恼故, 演说如来第五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真实知至处道。云何而知?知正定聚,知邪定聚及不定聚,知于因力及果报力,知过去世福德因缘,知现在世庄严因缘,难调、易调,略说广解、广说略解,知是众生能得解脱、不得解脱,知不定者遇善知识住正定聚,不得善友则无解脱。如来知已,随其意趣而为说法。彼闻法已,系念思惟获得善果。如来出世惟为不定,终不为彼邪定说法。何以故?非是器故,不能获得真解脱故,是名如来于是人所修集舍心。菩萨摩诃萨真实知已勤修庄严,为破如是邪定众生,是故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如来善知贪有三种:一者、因见净故,二者、受因缘故,三者、本因缘故。?有三种:一者、?因缘故,二者、受因缘故,三者、本因缘故。痴亦三种:一者、无明因缘,二者、我见因缘,三者、疑网因缘。复次,如来知诸众生苦迟得通、苦速得通,知苦迟者能得乐速,知乐速者能得苦迟,知乐迟者能得乐速;知有修力,知有智力,又知有道具足修力、不具智力,有具智力、不具修力,有具修力及以智力,不具修力、不具智力;又知有道能作净心、不能庄严,有能庄严、不能净心,有作净心、能具庄严,有不具净心、不具庄严;又知有道能净其身、不净口意,有净口意、不净其身,有身口意净,有身口意不净。是名如来第六之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善知所至处, 亦知众生诸因缘,
   亦能了知定不定, 通达明晓调不调;
   不为邪定演说法, 亦不调伏下根者。
   知贪?痴三种说, 亦知诸结轻重相,
   知于四道转不转, 是故佛知道毕竟。
   修力智力真实知, 下中上力亦如是,
   知身口意净不净, 心及庄严亦复然。
   众生诸根烦恼界, 如来知已为破坏,
   为彼无明?众生, 宣说如来第六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知禅解脱三昧烦恼解脱。云何而知?知诸众生以因缘故贪乐生死,以因缘故贪乐涅??。云何名因?云何名缘?若诸众生思惟不善,是名生死因缘;因不善思惟故生长无明,是故不善为因,无明为缘;因无明故则生于行,是故无明为因,诸行为缘;因诸行故则生于识,是故行则为因,识则为缘;因识故则生名色,是故识则为因,名色为缘;因名色故则生六入,是故名色为因,六入为缘;因六入故则生于触,是故六入为因,触则为缘;因触生受,是故触则为因,受则为缘;因受生爱,是故受则为因,爱则为缘;因爱生取,是故爱则为因,取则为缘;因取生有,是故取则为因,有则为缘;因有生生,是故有则为因,生则为缘;因生则有老死等苦,是故生则为因,老死为缘。烦恼为因,诸业为缘;诸见为因,爱结为缘;烦恼为因,五盖为缘,是名为因,是名为缘。而诸众生以是因缘贪乐生死。
  “何因缘故贪乐涅???有二因、二缘,令诸众生乐于涅??:一者、乐喜听法,二者、乐正思惟。复有二种:一者、舍摩他,二者、毗婆舍那。复有二种:一者、不去智,二者、不来智。复有二种:一者、观生死,二者、观涅??。复有二种:一者、如法持,二者、得证。复有二种:一者、修解脱门,二者、得解脱果。复有二种:一者、尽智,二者、无生智。复有二种:一者、谛智,二者、观十二因缘。是名为因,是名为缘,而诸众生以是因缘乐于涅??。
  “如来悉知如是等禅三昧解脱,既了知已,舍离欲恶不善之法,有观有觉,离生喜乐,入于初禅;入初禅出灭定,入灭定出初禅,乃至八解脱亦复如是。一切众生悉不能知如来世尊出入之处,如来悉知住定平等及以上下。众生谓佛入一三昧,而佛实入一切三昧;众生见佛起一切定,而佛实入一定三昧。如来三昧无有次第,然非不定,一切声闻、缘觉、菩萨悉不能知。如来又知说法因缘,得声闻三昧说法因缘,得缘觉三昧说法因缘,得菩萨三昧,知已随意而为演说。是名如来第七之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了知生死因, 亦复通达解脱因,
   既了知已为说法, 破坏生死不善因。
   不善思惟无明因, 无明因缘长生死,
   烦恼因缘受业果, 诸见因缘增爱结。
   若得亲近善知识, 至心听受无上法,
   观察内外空三昧, 即能越度生死海。
   修集无上定智慧, 观法平等无去来,
   若能观见无出灭, 即得了了寂静眼。
   修集无上三脱门, 具足尽智无生智,
   既自获得无碍智, 复能为诸众生说。
   入于初禅出灭定, 入于灭定随意出,
   如来三昧无次第, 是故名为常在定。
   如来所入种种定, 与诸法界无差别,
   二乘不知佛住处, 菩萨不知甚深定。
   众生常行无明?, 不知如来入出处,
   无上世尊怜众生, 是故宣说第七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善知自身所有过去世业,若一生、二生至无量生,一灾、二灾至无量灾,一劫、二劫至无量劫,忆念生名种姓、饮食、色貌、形质、苦乐、寿命。念他有灭,生于他有;如自身,他亦如是。亦知众生所有业因,是诸众生造是业因得他有身,是诸众生造是业因得此有身。知众生心及因缘,是心灭已次第生心。如是等事恒沙众生所不能知,佛宿命智悉知三世无有始终,如是智慧不可称量。劝诸众生汝今当念,过去世中所更善恶,以佛力故悉得忆念。往昔所种无量善根,若佛边种,若于声闻、缘觉边种,既忆念已,如来即为随意说法令不退转。是名如来第八之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忆念无量世, 若自若他善恶业,
   明见无量劫中事, 犹观掌中庵罗果。
   种姓生名悉能知, 色劫生灭亦如是,
   亦知寿命及住处, 善恶业因亦复然。
   知众无量次第心, 及知心因生灭处,
   遍知无量劫中生, 亦不尽于无碍智。
   佛智无量不可称, 二乘不知其境界,
   为令众生念过去, 随意宣说第八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天眼清净微妙,见诸众生生灭堕落,若受善色、若受恶色,若生善有、若生恶有,亦能明了知诸业因:知是众生身口意恶,诽谤圣人增长邪见,以恶业故,舍此身已即堕地狱;知是众生身口意善,不谤圣人增长正见,以是业缘,舍此身已即生善有。如来天眼能见十方诸佛世界,无有边际犹如虚空,无有限量犹如法界,悉见众生生时灭时,见诸世界成时坏时,亦知众生发菩提心生时灭时;见一切佛始成正觉,转正法轮入涅??时;见诸声闻证得解脱,得解脱已取涅??时;见诸缘觉以神通力,报诸众生信施恩时。如是等事,一切五通、声闻、缘觉及诸菩萨所不能见。如来天眼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以天眼故观诸众生,谁应为佛之所化度,谁复应为声闻、缘觉之所化度,若应从佛而得度者,如来即为示现其身,其余众生悉无见者。是名如来第九之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无量劫中修善业, 获得如是净天眼,
   能见十方诸众生, 具足成就善恶色,
   见上中下诸众生, 亦见受于善恶有,
   能知身口意善业, 业因所得诸果报。
   亦知声闻辟支佛, 菩萨之人善法境,
   见十方佛破魔兵, 转正法轮入涅??,
   见诸声闻得解脱, 教化众生取灭度,
   见辟支佛示神通, 以报施主之恩德。
   如来所说真实法, 闻已能度生死海,
   声闻缘觉及菩萨, 不能知佛所见处。
   如来睹见细微尘, 亦见无量无边界,
   如来教化佛所度, 是故宣说第九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世尊知诸漏尽毕竟解脱: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无后有。佛漏尽智清净微妙,言清净者无诸习气。声闻之智有边有量。何以故?有习气故。辟支佛智亦有边量。何以故?无大悲故。佛漏尽智无量无边。何以故?知一切行故,具足成就一切智故,永断一切诸习气故,摄取大慈大悲,庄严四无所畏,于一切法无取相习,一切世间所不能胜,行住坐卧无诸过失。犹如虚空,清净明了不杂烟云;佛漏尽智亦复如是,不杂一切诸烦恼习。如来成就清净具足是漏尽智,能为众生敷扬宣说,令彼闻者断诸烦恼,菩萨闻已发大庄严为断烦恼。是名如来第十之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佛漏尽智无有边, 清净不杂烦恼习,
   声闻缘觉习结气, 是故漏尽智不净。
   如来具足大慈悲, 是故其智无边际,
   具足成就一切行, 故知众生漏行处。
   所可演说无常我, 令众生知空无乐,
   修善思惟得净眼, 知无众生无士夫。
   大悲怜愍诸众生, 具足十力四无畏,
   为断烦恼智无碍, 是故宣说第十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具足四无所畏,成如来业。如来业者,悉已觉知一切诸法,若天、若人、若魔、若梵、若沙门、若婆罗门,如实而言如来不觉不知法者,无有是处。何以故?如来世尊名为正觉,觉平等法。若凡夫法、若圣人法,若声闻法、若缘觉法、若菩萨法、若佛法,若学法、若无学法,若世法、若出世法,若善法、若不善法,若有漏法、若无漏法,若有为法、若无为法,如是等法平等觉知,故名正觉。言平等者,见空平等法真实故,无相平等坏诸相故,无愿平等不著三界故,不生平等无生性故,无行平等无行性故,无出平等无出性故,无至处平等无至处性故,真实平等无三世性故,智解脱平等无无明性故,涅??平等无生死性故,见如是法皆悉平等,是故如来名为正觉。如是观已以大慈悲,为诸众生称扬宣说。若非世尊作世尊想,若非正觉作正觉想,若非漏尽作漏尽想,如来具足四无所畏,能坏如是诸恶想等。是名如来第十一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佛知一切法平等, 是故得名一切智。
   凡圣菩萨及佛业, 世与出世善恶业,
   空无相愿无生灭, 一切悉见其真实,
   如来悉见平等故, 为众演说十一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真实永尽诸漏,是故唱言:我尽诸漏,我都不见人、天、魔、梵、沙门、婆罗门,真实而言佛漏未尽。云何名为如来漏尽?佛于欲漏,心得解脱;有漏、无明漏、一切习气一切见漏,心得解脱,是故如来名为漏尽。第一义中圣人真知,无觉无断,无证无修,为流布故说言尽漏。何以故?尽者即是无生无灭,无尽者不可宣说,不可说故名之无为,夫无为者无出灭住。佛若出世、不出于世,法性常住。如来不觉我及我断,如来住于大慈大悲,为众生故宣说我断。是名如来第十二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永断诸漏结, 及以无边诸习气,
   是故世法不能污, 如华处水泥不著。
   大悲人中师子王, 为众生故说流布,
   真实而知无出灭, 无我我所亦复然。
   一切诸法无增减, 随其性相真实说,
   如来得大自在力, 为众故说十二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真实说遮道法,我都不见人、天、魔、梵、沙门、婆罗门,说言是法不能遮。云何名遮?云何不遮?有一法能遮道,所谓放逸。复有二法,所谓无惭、无愧。复有三法,谓身、口、意恶。复有四法,所谓欲、?、怖、痴。复有五法,所谓杀生、偷盗、淫?u、妄语、饮酒。复有六法,所谓不敬佛、法、僧、戒、三昧、不放逸。复有七法:一者、慢,二者、大慢,三者、慢慢,四者、邪慢,五者、邪语,六者、邪命,七者、邪念。复有八法:一者、邪见,二者、邪思惟,三者、邪语,四者、邪业,五者、邪命,六者、邪方便,七者、邪念,八者、邪定。复有九法,所谓有人欲作诸恶,现作作已加于己亲,有人以善加于己怨,有人以恶加于己身,亦复如是,是名为九。复有十法。所谓十恶:一者、杀生,二者、偷盗,三者、淫?u,四者、妄语,五者、两舌,六者、恶口,七者、无义语,八者、贪嫉,九者、?害,十者、邪见。若有比丘起恶思惟,以是因缘,不知有为多诸过咎,以不知故生颠倒心,颠倒因缘增长五盖,五盖增故令诸烦恼遮障善法,烦恼因缘身口意业造作诸恶。如来如实知如是法能遮于道,既自知已为众演说,为坏如是遮障道法。是名如来第十三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若有修集于放逸, 真实不能得解脱。
   身口意等诸恶业, 无惭无愧诸烦恼,
   亲近恶法能遮道; 善觉对治不对治,
   为坏烦恼故演说, 大慈大悲十三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实说圣道毕竟,若有众生亲近正念必得解脱,我都不见人、天、魔、梵、沙门、婆罗门,真实记言修道者不得毕竟无上解脱。云何名为真实圣道?有一种,所谓一乘。复有二种,谓舍摩他、毗婆舍那。复有三种,谓空三昧、无相、无愿。复有四种,谓四念处。复有五种,谓信等五根。复有六种,谓六念处。复有七种,谓七觉分。复有八种,谓八正道。复有九种,所谓初禅乃至灭定。复有十种,所谓十善。是名毕竟真实圣道。又毕竟道者,无有能作增减、取舍,无执无放,非正非邪,非一非二,是名真实毕竟之道。如来世尊怜愍一切,为诸众生说如是道。是名如来第十四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了知寂静法, 有亲近者得解脱,
   如来无师无教者, 自然而得甘露味。
   有修三十七助法, 烦恼结灭得解脱,
   思惟善知真实法, 不著法性真解脱。
   如来见法如虚空, 犹如幻化热时焰,
   具足十力无边身, 为众故说十四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身业无有过失,若愚若智,无能宣说佛有过失。何以故?如来若行若坐若住,著衣持钵,若受饮食,若见若闻,若有所说,入出城邑村落舍宅,足不蹈地,常行千叶莲华之上。若有众生遇触佛影,七日安乐无饮食想,舍是身已生于善有。如来衣服离身四寸,暴猛风力所不能动。如来虽有如是等事,而其内心未尝不定,是故如来身无过失。善男子,如来口业亦无过失。何以故?时语、真语、实语、正语、期语、义语、不多语、如持而语、净语、解一切语、微妙语、无异语、一音语,是故如来无口过失。如来意业亦无过失。何以故?如来常作一切佛事,而其内心初无?x慢,不役智虑而知法尽,是名如来无挂碍智,是故如来意无过失。为坏众生如是过失故宣说法。是名如来第十五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身口意寂静, 是故无能说有过,
   实不可说为流布, 是业非业说为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不与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而生诤讼。何以故?离爱恚故。一切世间供养恭敬,心不生高亦不欢喜;一切世间毁?枨崧??簧?钅铡7菜?焐疲?挛薏怀桑?詹辉熳鞑簧浦?怠H缋词滴奘兰溱菏拢?喑P藜?挹喝?粒?缋次尬摇⑽抻形宜???抵谏?欠勤核希?等缡且怠J敲?缋吹谑??怠!?br>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修集无诤定, 是故其心无?喜,
   如来为断众烦恼, 是故宣说十六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之心无有忘误,于八解脱不失念心,常观一切众生意行,观已复能随宜说法;于四无碍亦无念失,于三世中忆念不忘,既自不失忆念之心,复为众生说是念法。是名如来第十七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修集八解脱, 故于诸法不失念,
   知众生心随意说, 为令得念说是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真实无不定心,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语、若默,常知诸法深妙之义。一切世间若有入定、若不入定,悉无能知如来心也。唯除诸佛借其道力,欲令一切无量众生常在定故,说如是业。是名如来第十八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正觉常在定, 所作诸事无散乱,
   常入三昧无知者, 是故宣说十八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真实无种种想,所谓无分别福田、非福田想,亦无分别诸众生想及以法想、正觉之想及法界想,分别持戒及毁戒想,亦无分别怨想、亲想、受不受想,分别正见、邪见之想。是故如来无种种想,为坏众生如是诸想,宣说是业。是名如来第十九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永断一切想, 是故了知诸法界,
   为破众生若干想, 宣说如来十九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从智舍心,无不知舍。何以故?修身故,修戒故,修心故,修慧故,断痴故,如来舍心出于世间,即是圣舍,是毕竟舍,转梵轮舍,共大悲舍,为利众生舍,知对治舍。如是等舍,无增无减,不高不下,不杂烦恼,不一不二,不观时节,无碍无对,不住不动,不隐不显,真实不虚。如来成就如是大舍,而能为诸众生说法。是名如来第二十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修身戒心慧, 从于智慧修舍心,
   于诸众生无爱恚, 不动不住真实舍。
   大慈大悲无上尊, 具足如是之大舍,
   无碍智慧调众生, 演说清净二十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欲业无增无减。何等名欲?欲于善法,所谓大慈大悲,说法度人安住寂静,劝诸菩萨学菩提道,令三乘种相继不绝。如是诸欲,不随欲出,随智而生,欲令一切众生具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演说正法。是名如来二十一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欲者无增减, 大慈大悲故说法,
   不断三乘无边身, 为众演说如是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精进无有休息。云何不息?所谓调伏众生说法化度。假使有一人能无量劫佛边听法,如来当为说不休息。若有一佛于无量劫演说法者,如来亦听心无懈废。若过无量恒沙世界,有一众生应受化者,如来要当随逐不舍,不食不息,不生疲倦悔退之心,常劝众生令勤精进。是名如来二十二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具精进人师子王, 于大众中赞精进,
   精进说法无休息, 是故进业二十二。

  “复次,善男子,如来念心无有增减。何以故?如来初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遍观一切去来现在众生之心,后说法时不失先念,念本三聚及三种根,凡所演说无不作念。是名如来二十三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初得菩提时, 遍观众生如实心,
   凡所说法不失念, 二十三业佛所说。

  “复次,善男子,如来三昧于一切法平等无减,是故诸佛一切平等,于一亿种贪欲恚痴,及一亿种无贪恚痴,其心平等无有差别;有为无为、生死涅??亦复如是。具如是等平等三昧,不杂眼、耳、鼻、舌、身、意,四大三界非此非彼,亦非一切非增非减。为令众生得是三昧,宣说正法。是名如来二十四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等观一切法, 是故常定心无乱,
   不为三界之所摄, 诸根四大亦如是。
   一切诸法无差别, 平等观察善不善,
   如来所说如是业, 为诸众生得是定。

  “复次,善男子,如来智慧常无减少,以是智力知一切法,能随众生意趣说法得无碍智,知一切义,知一切字,知一切句,于无量劫演一句法,出无量义断一切疑,说三乘法并及八万四千法门,亦说八万四千法聚,是名无量无边智慧。为令众生得是智故,宣说正法。是名如来二十五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佛智无碍无有边, 能说无碍无边法,
   演一字作无量句, 演一句作无量义,
   说八万四千法门, 亦及尔所诸法聚,
   为令众得无碍智, 是故宣说如是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解脱无有减少。声闻之人从他闻故而得解脱;缘觉之人从因缘故而得解脱;如来无师自然觉悟,永断烦恼及以习气,过去不断,未来不著,现在不住,亦不贪著眼、色二法,乃至意法亦复如是,知心性净,是故唱言如来一念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令众生一念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演说正法。是名如来二十六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为诸声闻闻解脱, 亦为缘觉因缘悟,
   如来解脱不著有, 不著三世心性净,
   凡所演说为解脱, 劝诸众生无上道,
   二十六业非业故, 大慈大悲处众说。

  “复次,善男子,如来身业随智慧行,智所围绕;以是业故,众生闻见说法、默然、行住坐卧、饮食、出入城邑聚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悉得调伏,是故如来一切身业随智慧行。是名如来二十七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身业为众生, 故示种种妙相好,
   凡所举动调众生, 大悲为众说是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口业随智慧行。何以故?说法净故,无脱失故,真正语、易解语、易知语、非高语、非下语、非曲语、非粗语、非恶语、非?语、柔软语、非轻语、非疾语、非畏语、非不解义语、非恶声语、非缓语、甘露语、可爱语、次第语、庄严语、恭敬语、乐闻语、不贪语、不垢语、清净语、毕竟语、不诳语、不痴语、无碍语、广语、真实语、不作语、不尽语、安乐语、身寂静语、心寂静语、贪寂静语、?寂静语、痴寂静语、坏魔语、破邪论语、梵声、迦陵频伽声、释声、大海潮声、拘仑?声、秋月孔雀声、拘枳罗声、命命鸟声、鹅王声、鹿王声、琴声、鼓声、贝声、伎乐声、人乐闻声、耳根乐声、增善法语、句义无尽语、合字句义语、时语、略语、知足语、调诸根语、施庄严语、清净戒语、共忍行语、精进神通语、远离欲界语、具足智慧语、慈语、悲语、喜语、舍语、说三乘语、不断三宝语、解三聚语、解三世语、解三解脱语、分别四谛语、修集语、赞叹语、佛语、圣语、无边语、无行语。善男子,如来成就如是等语,是故如来所有口业随智慧行。是名如来二十八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所说如净珠, 成就无量诸功德,
   其声遍满十方界, 一音能令种种解。
   凡所演说不作念, 更不观众心境界,
   如来音声如响相, 无说无闻亦如是。
   大慈大悲清净语, 为众生解种种法,
   是故宣说如来业, 二十八业如先佛。

  “复次,善男子,如来意业随智慧行。何以故?如来了知一切众生心意识等,亦不随意、随缘、随贪、随恚、随痴,远离诳惑及我、我所、无明?翳,平等清净,无有边际犹如虚空,是故如来所修意业随智慧行。是名如来二十九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之心不可量, 如以毫毛举须弥,
   常观众生心所缘, 远离说魔烦恼界。
   人中象王说善业, 为坏众生种种恶,
   为净众生身口意, 二十九业今已说。

  “复次,善男子,如来智慧知过去世,其智无碍亦无障者。云何为智?知过去佛无量无数,及其世界所有草木众生之数,其心所缘种种音声,亦知其佛说几所法,有几众生得声闻乘、辟支佛乘及菩萨乘,亦知彼佛所有世界寿命修短,众数多少、名字种种、喘息饮食,众生根界、意界、法界、心界、行界,其心次第生灭出没,如实了知,知其数量,非比智知。是名如来第三十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佛智无碍无障者, 故能悉知无量土,
   了知一切诸佛事, 众生诸根及法界。
   人师子王知过去, 如观掌中阿摩勒,
   无边身说三十业, 为令众生知过世。

  “复次,善男子,如来智慧知未来世,其智无碍亦无障者。云何为智?知未来世若出若灭,一切世界几劫水灾、几劫火灾、几劫风灾成坏之数,几佛世界,几佛出世,世界之中有几微尘,有几声闻、缘觉、菩萨;亦知彼佛几食几息、几行几住、几坐几卧,几人获得声闻解脱,几人获得缘觉解脱,几人获得正觉解脱,几人修集慈悲喜舍;亦复了知几所众生次第心生、次第心灭,了了能知如是等事,亦非比智。是名如来三十一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如来了知未来世, 一切诸法之出没,
   知佛世界及以佛, 众心次第生灭等,
   既得知已无?x慢, 名三十一如来业。

  “复次,善男子,如来智慧知现在世,其智无碍亦无障者。云何为智?如来悉知十方现在世界,诸佛、声闻、缘觉、菩萨众数,日月星宿、草木微尘、地水火风四大海?v,众生毛发种种形色,心意次第生灭出没;亦知地狱、畜生、饿鬼现业果报,几时住世,几时解脱;亦知人天业果因缘,几时住世,几时解脱;知烦恼界及诸根界、意界、法界。如来虽复种种知已,不生高心,口亦不出二种之言。是名如来三十二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无上如来叵思议, 无有知佛所缘境,
   如来所知如虚空, 无量无称无边界。
   所说微妙第一义, 为令众生得是业,
   总持自在能问佛, 无上世尊随意答。

  “善男子,如来世尊具足如是三十二业,则能调伏无量众生。善男子,如来世尊虽为众生说是诸业,而如来业真实无量不可称计。善男子,如来业者,一切世间所有众生,不能思惟,不能了知,不能宣说。如是业者,悉能等知一切国土犹如虚空。何以故?十方诸佛悉平等故。善男子,诸佛所说,观察众生及佛世界,解脱涅??等无差别。佛观法界皆一味已,转不可转正法之轮。
  “善男子,譬如善识真宝之匠,于宝山中获得一珠,得以水渍从渍出已,置酢浆中从酢浆出已,置之豆汁意犹不已复置苦酒,苦酒出已置众药中,从药出已以??文ィ?敲?嬲?嗔鹆е椤I颇凶樱?缋匆喽???谏?绮幻骶还剩?滴蕹!⒖嗉耙圆痪唬??堤袄稚?乐?摹H缋淳??抻行菹ⅲ?次?菟悼瘴尴嘣福??盍酥?鹬??āH缋淳??滩恍菹ⅲ?次?捣?钇洳煌似刑嶂?模???婪ǔ善刑岬溃??笳浔α嫉v福田。是故当知,如来诸业不可思惟,不可称量,不可宣说。如来具足三十二业,虽知己身犹如虚空,而于世界示现其身,亦复宣说不可说法,永断一切心之因缘,悉知一切众生心界,亦知一切菩萨境界。善男子,如来世尊真实业者,终不断绝菩萨授记,是名如来真实之业。”
  尔时,世尊说是业时,十方世界六种震动,大光普照,雨于无量无边香华。诸在此坊天人大众、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罗伽、人及非人,闻如来业心大欢喜,复以种种香华、伎乐、宝幢、幡盖供养之具而供养佛。其中或以周罗宝顶、宝发手?、杂宝璎珞、日珠、月珠、指环珠带、宝佩发饰,或以耳环以奉如来,谓青琉璃及莲华珠、金翅鸟珠、阎浮宝珠、帝释宝珠、火珠、光珠、无量光珠、无量色珠、柔软净珠、金刚宝珠及白真珠;复以杂香,所谓末香、金沙和杂?钐粗?恪⒍噘ぢ尴恪⒊了??叶嗄β薨舷悖桓瓷⒅罨???铰?勇藁?⒛???勇藁?⒙?馍郴?⒛???馍郴?⒕信?勇藁?⒉ɡ?识嗦藁?⒗只?㈡堵藁?⒋箧堵藁??僖痘?⑶б痘?⑷囊痘?⒋蠊饣?⑾阋痘?⒗窒慊?⒗旨??⑽蘖可??⑽薅ㄉ??⑺???⒂挪?藁?⒉ㄍ纺??⒕形锿坊?⒎滞永??⒙缴??⑵爬???⒛?婊?⑿肼?腔?⒂?婊?⑻茨谫だ婊??⑻崮慷噘せ?⒄捌呕??⑹邋然??种旨坷郑?种执贬Ω恰J?浇缰罾雌腥??魃?榭毡Ψ恢?希?派硗断鹿┭?诜穑?渡砩⒁哑渖聿幌郑??弑ν?楦财渖希?聪制渖碓谥橥?小6?保??揭磺兄罘穑?鞲髑惨徊ɡ??鳎?杂霉┭?湾热缋矗?苑鹆?剩?灰恢钍鞲髦帘Ψ蛔?掀浯Α?br>   尔时,会中无量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量众生得无生法忍。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四 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第二之四

  尔时,世尊举身顾眄观诸大众,如象王?而作是言:“诸善男子,谁能守护如是供具及此宝坊,令不毁坏、灭没、损减,以待弥勒成正觉已,十六年后供养彼佛及贤劫中五百如来?”
  是时,会中有一菩萨,名诸法神通自在王,即从坐起,胡跪合掌而作是言:“世尊,我能守护如是供具及此宝坊,令不毁坏、灭没、损减,以待弥勒成正觉已,十六年后供养彼佛及贤劫中五百如来。”
  尔时,众中有一魔王,名曰神通,其所住国名四天下,语诸法神通自在王菩萨言:“善男子,汝今安置如是供具并及宝坊,置何器中而守护之令不毁坏?”
  “善男子,凡言器者,性是无常,而我此身常住无变。善男子,汝今应当谛观我身。”
  尔时,魔王闻是语已,如教谛观,见其脐中,有一世界名水王光,有佛世尊号宝优钵罗。其世界中有大宝山,如来处中结跏趺坐,与诸菩萨宣说正法。尔时,魔王见是事已,心甚奇讶,即礼诸法神通自在王菩萨,赞言:“善哉!善哉!大士,我今始知汝有妙器,堪任护持如是供具及此宝坊令不毁灭。”
  尔时,魔王即白佛言:“世尊,我往未见如是菩萨,未闻如是微妙法时,欲学声闻入于涅??。我今既见诸法神通自在王菩萨威神之力,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世尊,假使我身恒沙劫中受地狱苦,然后乃成无上道者,亦终不舍菩提之心。”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汝亦当得如是无量神通之力。”
  是时,会中复有菩萨名师子幢,语陀罗尼自在王菩萨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获得何等陀罗尼门,而能受持一切佛语,凡所演说字句及义无有穷尽?”
  陀罗尼自在王菩萨言:“善男子,有八陀罗尼,菩萨摩诃萨若有得者,则能受持一切佛语,凡所演说字句及义而无穷尽。何等为八?一者、净声光明陀罗尼,二者、无尽器陀罗尼,三者、无量际陀罗尼,四者、大海陀罗尼,五者、莲华陀罗尼,六者、入无碍门陀罗尼,七者、四无碍智陀罗尼,八者、佛庄严璎珞陀罗尼。是名为八。若有菩萨安住如是八陀罗尼,则能受持一切佛语,凡所演说字句及义而无穷尽。”
  师子幢菩萨言:“善哉!大士,唯愿广说,菩萨闻已当得受持一切佛法。”
  陀罗尼自在王菩萨言:“善男子,谛听!谛听!当为汝说。
  “净声光明陀罗尼者,菩萨摩诃萨若得住者,能于无量无边佛所,具足成就无量功德得净四大。以是因缘,其声微妙,宣说法时,其音遍满一佛世界、二佛世界、五佛世界、十佛世界、二十佛世界、三十佛世界、四十佛世界、五十佛世界、百佛世界、千佛世界、万佛世界乃至百千万佛世界,不可称,不可数,随所说法即得遍闻。其说法时,所坐法座师子之床,或一由旬,或如须弥,或如梵处,坐如是处。设有十方无量诸佛讲宣道化,普得闻之受持不忘,善解字句及其义味。自说法时及听佛说,于是二事各无妨碍。于一字中说一切法,一字者所谓为阿,阿者诸字之初。菩萨摩诃萨说阿字时,即能演说一切诸法。阿之言无,无者,诸法无根,诸法无生,诸法无初,诸法无边,诸法无尽,诸法无作,诸法无来,诸法无去,诸法无住,诸法无性,诸法无出,诸法无行,诸法无增,诸法无高,诸法无减,诸法无主,诸法无用,诸法无愿;诸法无戏论亦无觉观,无说无听,无处无入;诸法无我及无众生,无净无命,无名无主,无有士夫,无内无外,无常无相,无亿无量,无为无迹,无句无字,无碍无共,无随他无随己,无执无放,无取无舍,无数无身,无净无秽,无转无变,无受无声,无相无结,无污无狂,无漏无有,无覆无浊无对,无色无受无想无行无识,无因无果,无阴入界,无因缘无境界无受,无欲无色无无色,无诱导,无黑无白,无滓无思惟,无时无归,无净无杂,无烧无习,无屋无支,无动无住,无坚无脆,无可见无可触,无光无?,无曲无罪,无实无虚,无痴无观,无见无修,无见无闻,无觉无智,无触无识。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获得如是净声光明陀罗尼时,于此一字说一切法。菩萨于此一字之中说无量义,无有错谬,不坏法界,不失字义。菩萨得是陀罗尼已,身口意净,举动进止众生乐见,是名身净;凡所演说众生乐闻,是名口净;修集慈悲喜舍之心,是名意净。菩萨得是陀罗尼已,能净二施——财施、法施;能净于戒,见毁戒者不生恶心;能净于忍,见害众生不生?恼;能净精进,修行善法无有休息;能净禅定,坏?x慢故;能净智慧,除无明故;能净于业,坏恶因故;能净于眼,得三眼故;能净于耳,获得天耳闻佛声故;能净于鼻,悉嗅诸佛净戒香故;能净于口,于甘露味不贪著故;能净于身,得化身故;能净于意,善思惟故;能净于色,三十二相故;能净于声,说妙法故;能净于香,戒闻施等得清净故;能净于味,得无上味故;能净于触,修集无上诸三昧故;能净于法,观诸法界无分别故;能净于念,如所闻法不忘失故;能净于意,永不系属诸魔党故;能净于行,观察甚深诸法界故。善男子,菩萨住是陀罗尼已,随说音声所至之处,身之光明亦如是照。善男子,是陀罗尼成就如是无量功德。
  “无尽器陀罗尼者,菩萨住是陀罗尼已,说色无常不可穷尽;说色是苦亦不可尽;说色无我,说色如沫,如幻、水月、梦、响、影、焰,亦不可尽;说色无性亦不可尽;说色无相,空不可说、不可愿求、不可造作,不生不灭,非是过去、未来、现在,非内非外,非净非秽,非我我所,非去非来,非对非碍,非一非二,非是众生,亦非寿命,亦非丈夫,非贪?痴,非有非无,非漏非无漏,非有为非无为,非盲非聋,非跛非?,非狂非乱,非草木石,非树非地,非水火风,非舍非宅,非城非郭,非大村落非山,非圆非方,非四大造,非作非受,非声非闻,非是可说,十二因缘,不可穷尽;非常非断,无业无果,非阴入界,非住欲界、色无色界,非同非异,亦非烦恼,非净非污,非平非曲,菩萨摩诃萨说色如是不可穷尽。善男子,是无尽器陀罗尼者,有无量无边不可说分。分此一分以为千分,我于如是千分之中,唯说一分犹不能尽。
  “无量际陀罗尼者,际者,所谓常见、断见;无量者,谓十二因缘。际者,所谓无明行识,乃至老死众苦聚集;又无量者,所谓生死。又复际者,谓无始终;又复际者,谓无取舍;又复际者,无出无灭;又复际者,无污无净,其性净故;又复际者,所谓可见;又复际者,所谓名色;又复际者,有为无为;又复际者,所谓三世内外业果,无业无果、善及不善、有漏无漏、业及烦恼、我以无我、生死涅??。善男子,夫无量者,所谓微尘;际者,所谓地水火风。是名无量际陀罗尼。菩萨住是陀罗尼已,无量劫中为众说法,而其所说字句义味不可穷尽,是陀罗尼成就如是无量功德。
  “大海陀罗尼者,善男子,犹如大海,四天下中所有诸色,众生卉木、药树谷子、日月星宿、云气雷电、国邑聚落、城郭殿堂、园池山河,如是一切诸种种色悉于中现。菩萨住是陀罗尼已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身口意业,各各于是菩萨身中一一印现。十方世界所有众生所有口业,悉于菩萨口中印现,是故菩萨有所言说皆悉真实。印者名无所有,谓诸法无有觉观,无说无边,无作无贪,是名第一真实之义。复有遮印,遮之言眼,眼即无常可净可见。复有那印,那之言名,一切诸法流布故名真实无名。复有逻印,逻之言世,一切世间属爱无明。复有陀印,陀之言十,佛具十力能化众生。复有波印,波之言五,如来远离除灭五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杀印,杀之言六,如来真实了知六入故,能调伏一切众生。复有杀印,杀之言六,如来具足六念处故,得大自在。复有杀印,杀之言六,如来具足六神通故,能以神通教化众生。复有婆印,婆之言左,如来世尊离左道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多印,多之言实,如来善觉真实之性故名正觉。复有耶印,耶之言彼,如来等知此彼平等。复有婆印,婆之言结,如来远离诸烦恼故名阿梨呵。复有?印,?言生老,如来已过生老之分故名世尊。复有昙印,昙之言法,如来说法清净无垢。复有奢印,奢之言奢摩他,如来成就修奢摩他。复有?矣。?抑?孕榭眨?缋粗??磺兄罘ㄍ?谛榭铡8从绣扔。?妊钥嘈校?缋丛独胍磺锌嘈小8从衅庞。?胖?允担?缋此?邓恼孚姓呒词钦媸怠8从心τ。?χ?缘溃?缋茨芩蛋苏??馈8从匈び。?ぶ?陨睿?缋此?灯湟迳跎睢8从绣裼。?裰?匀蹋?缋淳咦闳滩?廾邸8从泻粲。?糁?栽蓿?缋闯T奘?街罘稹8从腥粲。?糁?员橹??枪嗜缋疵?磺兄恰8从衅庞。?胖?杂校?缋匆呀庖磺兄钣小8从谐涤。?抵?杂??缋从?谝磺猩品ā8从胁ㄓ。?ㄖ?郧埃?缋闯N?磺兄谏?智八捣ā8从衅挠。?闹?怨??缋闯K邓纳趁殴?I颇凶樱?蛉缡亲盅菟抵罘ǎ??兄钭窒び谄腥?谝涤∠郑?敲?蠛M勇弈嵋病?br>   “莲华陀罗尼者,菩萨住是陀罗尼已,所说法处常出七宝净妙莲华以为法座,菩萨坐上宣说法化。又复多雨无量莲华,是诸莲华亦出种种清净法音,其音深广多诸方喻,十二部音、清净之音、断烦恼音。尔时,菩萨默然而住,是诸莲华皆能演法,亦出种种无量光明,一切众生皆见菩萨坐诸华台施作佛事,是名莲华陀罗尼也。
  “入无碍门陀罗尼者,菩萨摩诃萨说一法时无有挂碍,若说二法、三法、四法,乃至百千无量无边恒沙等法,如四天下微尘等法,乃至三千大千世界微尘等法,乃至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微尘等法,于字句义亦无挂碍,是名入无碍门陀罗尼也。
  “四无碍智陀罗尼者,所谓法无碍智、义无碍智、辞无碍智、乐说无碍智。东方无量世界众生有问法者,菩萨随以法无碍答;南方无量世界众生有问义者,菩萨随以义无碍答;西法无量世界众生有问辞者,菩萨随以辞无碍答;北方无量世界众生问乐说者,菩萨随以乐说智答。是名四无碍智陀罗尼也。
  “佛璎珞庄严陀罗尼者,若有菩萨获得如是七陀罗尼,其顶髻上有佛像现,其色真金,有大光明,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尔时,菩萨身口意等悉作佛业,其所思念如佛所念。菩萨具足如是佛业,能知大众种种之心,知已随意而为说法,若一日、若二日,乃至无量百千万岁,不能尽其所知法门文字句义。又复具足四种智慧。何等为四?一者、知众生心,二者、知诸字句,三者、知所说无尽,四者、知于真实。菩萨具足如是四智,能调众生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是名佛璎珞庄严陀罗尼也。
  “善男子,是八陀罗尼其分无量。于是分中分其一分以为千分,于是分中唯说一分犹不能尽,是陀罗尼成就如是无量功德。”
  尔时,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即说颂曰:

  “如来说八陀罗尼, 若有菩萨具得者,
   能解诸经种种义, 其辞句义不可尽,
   具足善业得妙声, 能令无量世间闻,
   众生闻已修善法, 修已获得于解脱。
   无量劫中说无法, 因一法根说无尽,
   亦因一字解多义, 是名如来说际持。
   人中牛王断二际, 说中道义无有边,
   具足智慧平等观, 虽成是持无得者。
   四方色等现大海, 一切字印印菩萨,
   说法之时无障碍, 成就大海陀罗尼。
   坐宝莲华演说法, 亦雨莲华散大众,
   莲华亦说无量法, 是名寂静莲华持。
   说于一字无障碍, 无量字中亦如是,
   说无量义无有滞, 具足如是无碍持。
   说法深义无有尽, 辞及乐说无有边,
   能破众生疑网心, 获得无上智总持。
   顶髻常出如来像, 身口意业佛无异,
   若具如是八持者, 穷劫赞叹不可尽。
   具足是八陀罗尼, 处世不污如莲华,
   在世最高如须弥, 不可称计亦如是。
   世邪不动亦复然, 是人具足如是持,
   能坏世道诸邪见, 犹如师子兽中吼。
   若得无上陀罗尼, 能达世间清净行,
   能增无量诸善法, 亦能教化多众生。
   具足如是陀罗尼, 能坏众生无明?,
   作大光明如朝日, 亦能除破诸黑?。
   说法无碍如虚空, 为众生行如猛风,
   施于法药坏烦恼, 如世良医救病者。
   若得具足无上持, 有赞功德不能尽,
   能作清凉如秋月, 增长善法亦如是。
   菩萨成就如是持, 能化无量诸众生,
   若具如是陀罗尼, 获得自在如大王,
   能化众生于大乘, 能施法财破贫穷,
   能降法雨如龙王, 摧灭烦恼如恶雹。
   若得如是陀罗尼, 能化众生于菩提,
   不能说过如帝释, 字义不尽如虚空。
   若得成就陀罗尼, 一切大众乐见闻,
   其意不散常在定, 修集无量慈悲心,
   清净梵行游神通, 是四皆如大梵天。
   若得成就陀罗尼, 即能供养十方佛,
   了了观见十方界, 于其世界化众生。
   若具如是陀罗尼, 即得具足佛功德,
   常为十方佛所念, 亦如父母念一子。
   若有菩萨得是持, 能赞功德无量?,
   具足成就戒念慧, 能解众生心所行。
   若得成就陀罗尼, 无有?x慢及悭贪,
   善知方便调众生, 修集慈悲坏烦恼。
   若得成就陀罗尼, 烦恼不污如虚空,
   善解众生随意语, 亦能随意演说法。
   若具如是陀罗尼, 悉能了知众生根,
   能解众生种种解, 随其所解而说法,
   随对治门为说法, 三十七品调众生。
   若得如是陀罗尼, 修奢摩他无有边。
   若得如是陀罗尼, 具足六度如诸佛,
   了知一切烦恼界, 通达寂静而坏之,
   身口意业悉寂静, 行住坐卧亦如是。
   若得成就如是持, 无复烦恼诸习气,
   得净法身无有边, 非生所生常化生,
   身口意业随智行, 所有定念亦如是。
   若得成就如是持, 有赞叹者不能尽!”

  尔时,世尊赞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久得是陀罗尼,是故能善分别解说所有无量功德之义。不但今日,已于过去无量佛所亦作如是分别解说。
  “善男子,过去无量阿僧?劫,尔时有佛号净光明,世界名净劫,亦名净纯。净琉璃以为世界犹如明镜,地平如掌,所有林树七宝所成,妙宝莲华大如车轮,清净鲜洁人所乐见。其土人民,悉处七宝楼殿堂阁如天无异,贪欲恚痴渐已经微。土无日月,唯有佛光,青莲华开则知是夜,赤莲华敷则知是昼。时彼佛有六万百亿大菩萨僧,出家之人不可称计,皆悉志乐无上大乘,世界乃至无二乘名,一切皆是不退菩萨。其佛寿命具足半劫。人之与天无有差别,在地为人,处空为天。无有王者,除佛法王。其土人民,无有宗事诸天邪神及归依者,亦无女身、毁戒之名,具足三戒。何等为三?一、从戒戒,二、从心戒,三、从慧戒。发菩提心,厌悔生死,名从戒戒;修三昧慧,名从心戒;修集智慧得大智慧,名从慧戒。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名曰光顶,从坐而起,头面礼足,右绕恭敬,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所言陀罗尼者,云何名为陀罗尼也?菩萨住何陀罗尼中,能持一切诸佛名号,为诸众生分别解说?’佛言:‘善男子,有陀罗尼名曰宝炬,菩萨住是陀罗尼中,能持一切诸佛名号,为诸众生分别解说,随诸众生种种语言。’光顶菩萨复白佛言:‘唯愿世尊分别广说,我等闻已当得修持。’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至心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远离一切诸烦恼, 清净无垢犹真实,
    其心能作大光明, 是名宝炬陀罗尼。
    身口意业悉寂静, 犹如秋月之明净,
    修集大慈心平等, 是名宝炬陀罗尼。
    其心无有诸觉观, 悉得远离于二见,
    亦非有想非无想, 是名宝炬陀罗尼。
    具足成就念意慧, 能入无上大法门,
    清净无垢如虚空, 是名宝炬陀罗尼。
    远离三种尘劳垢, 成就三种清净慧,
    已于三有得解脱, 是名宝炬陀罗尼。
    能悉破坏贪恚痴, 亦得远离烦恼浊,
    除灭无明诸邪?, 是名宝炬陀罗尼。
    众生音声上中下, 一切悉能了了知,
    能随众生意说法, 是名宝炬陀罗尼。
    具足甚深无量义, 亦复具足诸字句,
    远离于我及我所, 是名宝炬陀罗尼。
    具足成就四依法, 亦复具四无碍智,
    其心常在于四禅, 是名宝炬陀罗尼。
    能广分别第一义, 具足而得四梵行,
    修集具足五神通, 是名宝炬陀罗尼。
    受持专忆四念处, 精进获得四正勤,
    庄严成就四如意, 是名宝炬陀罗尼。
    成就五根及五力, 一切邪风不能动,
    修集无上七觉分, 是名宝炬陀罗尼。
    成就定慧二翅翼, 游翔平坦八正路,
    趣向无上智解脱, 是名宝炬陀罗尼。
    能践菩萨之道地, 及住无上真解脱,
    永断一切烦恼习, 是名宝炬陀罗尼。
    能作无量大光明, 犹如世间之日月,
    能净三种清净眼, 是名宝炬陀罗尼。
    能净一切诸烦恼, 亦得远离诸魔业,
    观察五阴味过咎, 是名宝炬陀罗尼。
    善知调伏诸众生, 永离六根之因缘,
    为众说法令得念, 是名宝炬陀罗尼。
    住于如是陀罗尼, 能到十方佛世界,
    见佛至心听受法, 亦能广说如是法;
    既闻法已至心持, 能为众生说字义,
    以大念力因缘故, 能解诸佛微妙语;
    能说无常苦无我, 诸法悉从缘得果,
    了了观察诸法界, 是名宝炬陀罗尼。
    成就乐说无碍智, 三明三慧亦如是,
    若有住是总持者, 乃能得八解脱义。
    佛说无量陀罗尼, 悉来摄在此持中,
    若得如是陀罗尼, 是名成就无量持。
    若入无量诸禅定, 及得无量诸神通,
    皆由如是总持力, 是故名为持中王。
    如四大海无障碍, 一切河泉皆投之,
    诸法众流亦如是, 皆悉归趣是持海。
    得身无边意无尽, 能广分别说法界,
    成就无量功德者, 乃能获是陀罗尼。
    若得如是微妙持, 即得三十二相好,
    其色殊胜上种性, 多饶财宝得自在,
    于诸有中得无生, 能广分别诸法义,
    安住不动不退地, 皆由得是陀罗尼。
    菩萨若欲修菩提, 当修如是陀罗尼,
    得是持已修道易, 能演说法调众生,
    于无量劫说法时, 字义二法不可尽,
    能净众生诸烦恼, 以得如是陀罗尼。
    能转无上正法轮, 能令众生脱众苦,
    能进众生无上道, 以得如是陀罗尼。
    若有众生千万口, 一口而有千万舌,
    不能宣说成持者, 所得无量之功德。’

  “善男子,尔时净光明佛说是法时,光顶菩萨及与三万二千菩萨悉皆获得是陀罗尼。善男子,汝知尔时光顶菩萨,岂异人乎?即汝身是。是故汝今能广分别是陀罗尼。是大众中得是持者,汝最第一。”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曰慧聚,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得宝炬陀罗尼,得已不失,能以此法调伏众生?”
  “善男子,若有菩萨安住慧根,造作慧业,如是菩萨能得是持,得已不失,能以此法调伏众生。”
  慧聚菩萨复作是言:“善哉!世尊,唯愿演说,云何慧根?云何慧业?”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至心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未闻智慧而得闻之是名为根,闻已广说名之为业;始观诸法名之为根,观已广说名之为业;初观善根名之为根,转以化人名之为业;观不放逸名之为根,转以化人名之为业;调伏自心名之为根,调伏他心名之为业;住于寂静名之为根,净身口意名之为业;知于一乘名之为根,为众生说名之为业;修奢摩他名之为根,具三种慧名之为业;修三解脱名之为根,证得三慧名之为业;修四念处名之为根,不念于念名之为业;修四正勤名之为根,离烦恼性名之为业;修四如意名之为根,知无如意名之为业;修集信心名之为根,放舍一切名之为业;修无所畏名之为根,能广说之名之为业;修集三昧名之为根,知定次第名之为业;修集智慧名之为根,知一切法名之为业;庄严菩提名之为根,得菩提时名之为业;证苦习道名之为根,证尽灭时名之为业;不依不了义名之为根,依了义经名之为业;初听受法名之为根,依止其义名之为业;不依于人名之为根,依止于法名之为业;见法无常名之为根,法无生灭名之为业;知诸法苦名之为根,知法无作名之为业;知法无我名之为根,知法性净名之为业;知涅??净名之为根,知法本净名之为业;闻义不畏名之为根,依止于义名之为业;闻真不怖名之为根,依止真法是名为业;知字不畏名之为根,知已乐说名之为业;闻说如来无碍智力,不生怖畏名之为根,依止如来无碍智力名之为业;生法二缘名之为根,无缘之慈名之为业;怜愍众生名之为根,能为坏苦名之为业;思善得喜名之为根,心不著法名之为业;无爱恚舍名之为根,无一无二名之为业;念佛名根,念于法身名之为业;念法名根,知法性净名之为业;念僧名根,知僧无为名之为业;念戒名根,知无持者名之为业;念施名根,能舍烦恼名之为业;念天名根,获得净天名之为业;闻已思惟名之为根,不著世间名之为业;知本无今作名之为根,无作无受名之为业;知于涅??名之为根,得大解脱名之为业;自利名根,自利利他名之为业;受持八万四千法聚名之为根,通达其义名之为业;能演说法名之为根,解无明等名之为业;劝诸众生于菩提道名之为根,劝修智慧方便不退名之为业;不畏诸有名之为根,愿生诸有名之为业;从闻得忍名之为根,思惟得者名之为业;随意得忍名之为根,因不生得名之为业;余一生在名之为根,最后边身名之为业;坐菩提树名之为根,了知诸法名之为业。”说是慧根慧业之时,一切十方诸佛世界,及此宝坊六种震动。
  尔时,慧聚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十方世界及此虚空七宝坊庭如是震动?”
  “善男子,是慧根、慧业,亦是过去诸佛所说,是故此地为大震动。”
  尔时,具足四无碍智菩萨白佛言:“世尊,何四缘故,慧聚菩萨名之为聚?”
  佛言:“善男子,过去无量阿僧?劫,有佛出世,号功德藏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土名善生,劫名无垢,其土众生一切纯善。尔时,佛有三万二千大菩萨众,八万四千声闻大众。尔时,世尊欲试菩萨,以百亿事问诸菩萨:‘诸善男子,于是众中,谁能解说如是等义?’其中有言:‘我当思惟,经一月日乃能解之。’或复有言‘我过半月’,复有言曰‘我过七日’,或言‘我过一日一夜’,乃能解之。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名曰念意,白佛言:‘世尊,我今不起此坐能解是义。’尔时,菩萨于大众中师子吼已,其地即时六种震动,放大光明,劝诸地神乃至阿迦尼吒诸天,一切悉来诣如来所。尔时,大众所坐之处,纵广满足百万由旬。念意菩萨见诸大众悉以集会,以神通力、智慧念力、陀罗尼力、四无碍力、无所畏力、佛神力故,于是百亿一一事中解百亿义,不豫思惟无有停滞。说是义已,是大众中六万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四万众生得无生忍。从地神诸天乃至阿迦尼吒天,一切悉闻说法之声。
  “善男子,汝知尔时念意菩萨,岂异人乎?即慧聚是。以是因缘,名为慧聚。”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闻说法故名为根, 演说法故名为业。
   思惟诸善名为根, 解说深义名为业。
   如法而住名为根, 随意说法名为业。
   修奢摩他名为根, 具三种慧名为业。
   四种念处名为根, 四正勤法名为业。
   信等五根名为根, 信等五力名为业。
   七菩提分名为根, 八正道分名为业。
   不依止字名为根, 依止于义名为业。
   不依于人名为根, 依止于法名为业。
   不依不了名为根, 依止了义名为业。
   不依于识名为根, 依于智慧名为业。
   了知无作名为根, 通达无生名为业。
   生法二慈名为根, 无缘之慈名为业。
   无所畏惧名为根, 能宣正法名为业。
   六思念处名为根, 六念之义名为业。
   能自利益名为根, 自利利他名为业。
   受持正法名为根, 能为人说名为业。
   余一生在名为根, 最后边身名为业。
   若菩萨心得不退, 即解了知慧根业,
   能得无生之上忍, 能开无上菩提门。”

  尔时,陀罗尼自在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佛所说法不可思议,无上菩提亦不可思议。何以故?非字说故,非字摄故,如来所说无量无边故,入无量无边法门故,十二因缘深难解故,著二法者不能知故,利智之人渐渐知故,非是六情所知见故,亦非二乘智境界故。世尊,如是菩提,悉是一切诸法之印,不可造作犹如虚空,非是屋宅离屋宅故,知一切行、一切众生所有因果,一切智慧广大无边,庄严一切无量善法,能为善法而作应器,能以神通显示于人,住二道者示以无二,示一切佛平等无差、无字无义,不可宣说,不可听闻,能示众生三宝正聚,及三脱门解脱三界,示三种慧金刚定因,住于一切诸佛正法,悉闻一切诸佛智慧,利一切众亦能宣说一切诸佛。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作如是赞叹菩提所有功德,得闻如是方等经典,受持读诵,书写演说,是名能报诸佛之恩。”
  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汝所说,得无量功德。善男子,一切十方诸佛世界满中七宝以献如来,若有人能受持是经,书写读诵,解说其义,所得福德无有差别。”
  尔时,世尊告诸菩萨:“善男子,于此众中,谁能于我灭度之后,护持如是无上菩提,广说是义,令法久住?”
  尔时,众中有诸菩萨及诸天人各六万亿同声而言:“我等能于如来灭后,护持如是无上菩提,广说是经,令法久住,唯愿如来加之愿力!”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若我实同十方佛, 永渡生死大苦海,
   如是功德无上法, 应当久住无毁灭。
   若我无量世修慈, 真实为于诸众生,
   观众平等无有二, 是故正法得久住。
   若我具足二庄严, 无量世中利众生,
   以是二法化众生, 是故正法得久住。
   若能破坏烦恼结, 并及除灭诸邪见,
   具足一切诸善法, 故能善发是愿力。

  “善男子,不独汝等一切人天、一切魔梵,于我灭后,悉能护持如是正法。善男子,虚空可作色,色可同虚空,我愿神通力不可得令异。”
  尔时,四天王作如是言:“若有人能于佛灭后,受持是经,读诵书写,解说其义,我等常当随逐守护。”
  诸梵天言:“我等当舍禅定妙乐守护是人。”
  兜率天言:“我等亦当守护如是持经弟子。”
  时,魔波旬复作是言:“世尊,若有人能受持是经,我于其人终不造作魔业魔事。”
  功德藏天子言:“世尊,一切诸佛所得菩提悉在是经。若有人能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当知是人即得菩提。”
  弥勒菩萨言:“世尊,我当于彼兜术天上,广宣如是无上经典。”
  大德迦?复作是言:“世尊,我声闻人智慧虽微,应当任力受持读诵,宣说其义。”
  阿难复言:“世尊,我于此经真实受持,乃至不失一字一句,如佛口出无有异也。若有众生发菩提心,我亦能为是人广说。”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悉能于我灭后,护持正法不令毁灭。善男子,若有众生求于大乘,未得法忍,受持是经,当知是人不过七佛便得授记。若声闻人有受持者,弥勒成佛在初会中。若缘觉人有受持者,于我灭后得成道证。”
  说是法时,无量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量众生成就忍辱,无量众生得不退心,无量世界六种震动。十方世界诸来菩萨,以好香华、伎乐、幡盖供养于佛,咸作是言:“我等来此七宝坊中得大善利!若我脱有少福德力,愿以此力令释迦如来久住于世,如是正典流布遍满十方世界无有毁灭。若有优婆塞、优婆夷等持是经者,令离一切忧愁怖畏无诸病苦。”
  尔时,陀罗尼自在王菩萨言:“世尊,今所说法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一切邪法不能倾动,乃是一切善法之本三乘根栽,复是一切诸法初门。若有众生来问我言:‘是法何名?云何受持?’当云何答?唯愿说之。”
  佛言:“善男子,是名大悲,说大悲法,名如来业,受菩萨记,当如是持。”
  说是经已,人天大众欢喜顶戴,信受奉行。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五 宝女品第三之一

  尔时,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间,大宝坊中师子座上,与诸大众围绕说法。
  尔时,会中有一童女,名曰宝女,即从坐起,右手执持白真珠贯,而作是言:“若我真实能于十方无量世界,受持如是大集正典,读诵书写,演说其义,广流布者,愿此珠贯著佛顶髻及诸菩萨!”说是语已即掷珠贯,以佛神力及以诚言,珠贯即在如来顶上,亦遍一切诸菩萨首。
  而诸菩萨各各自于首贯珠中,见其来世成佛之时所有世界菩提之树,众生调伏及往愿力了了见知,见已各各生奇特想,白佛言:“世尊,是宝女者,云何乃有如是无量大功德也?我于无量阿僧?劫所有誓愿,今于一念悉见了了。”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实如所言。是宝女者,已于过去九万六亿那由他佛,种诸善根,发大善愿,所生之处常得真实。是故是女凡所思念,言无虚发。若欲令此大千世界满中宝华,即言而有。若言欲令满此三千大千世界种种妙香,言已即有。若欲示现种种形色,转轮王色、四天王色、天帝释色、梵天王色,或沙门色、婆罗门色,或比丘色、比丘尼色、优婆塞色、优婆夷色,如言即得。若风灾起时转为火灾,火灾起时转为水灾,水灾起时转为风灾,如言即转。若有魔王将诸兵众,执持刀杖、弓弩、箭矢、?槊、戈?J,欲令转变成宝华者,如言即成。若于空旷无水多乏,为诸众生发大誓愿,其中即有城邑聚落,人民大小浆水无乏。若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诸色如如来色,即如其言成佛妙色。若言一切所有大众悉住虚空,言已即住。善男子,若是宝女,欲于此处虚空之中,遍闻十方诸佛所说,如言即闻。善男子,宝女童女成就如是无量无边诸大功德。”
  尔时,宝女即于佛前说偈叹曰:

  “我今成就大宝聚, 故能赞叹无上尊,
   远离一切诸烦恼, 是足大宝助菩提。
   如来具足无上宝, 大光能照无边世,
   无上宝幢佛世尊, 我今献宝以供养。
   砗磲玛瑙青琉璃, 金刚真珠日月宝,
   以如是宝供养佛, 为令众生成菩提。
   世尊身光胜诸宝, 众生乐见无疲厌,
   处在一方见十方, 令众各见前有佛。
   有见如来身行住, 或见坐卧及说法,
   或见默然无所宣, 或见入定修智慧。
   如来一一毛孔光, 能照十方诸世界,
   光明清净最无上, 犹如秋月净莲华。”

  尔时,宝女偈赞佛已复作是言:“世尊,我今于此大集经中欲少问义。如来若许,乃敢咨启。”
  佛言:“善哉!善哉!宝女,随意发问。若有疑网,我当为汝而除灭之。”
  尔时,宝女即白佛言:“世尊,云何实语?云何为实?云何法语?云何为法?”
  佛言:“善哉!善哉!至心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宝女,菩萨摩诃萨有三种实。何等为三?一者、不诳诸佛,二者、不诳己身,三者、不诳众生。云何名为不诳诸佛、己身、众生?宝女,若有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贪著声闻、辟支佛乘,是则名为欺诳诸佛、己身、众生。云何不诳?宝女,若有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若在地狱受大苦恼,若遇魔业邪见同止,若生恶国起恶烦恼,身遇刀槊、斫刺、烧炙,于如是时终不舍离菩提之心,不休不息,不畏不悔,令菩提心遂更增广,为诸众生受大苦恼,见受苦者心更增广,勤修精进欲得菩提,不为邪语之所诳惑,一切邪风不能倾动,是名菩萨不诳诸佛、己身、众生。
  “宝女,若有菩萨不诳诸佛、己身、众生,是名菩萨真实之实。宝女,不诳诸佛复有四事:一者、其心坚固,二者、住于至处,三者、具足势力,四者、勤修精进。不诳己身亦有四事:一者、净心,二者、至心,三者、不诳,四者、不曲。不诳众生亦有四事:一者、庄严,二者、修慈,三者、修悲,四者、摄取。宝女,是名菩萨第一之实。菩萨实者,初发愿时不舍众生。复次,宝女,菩萨实者,不多语、守护语、不粗语、真实语。若在独处、大众、王边发言诚实,非为财物而故妄语,非为自在而故妄语。若有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尚不为之而生妄语,况复小事而妄语也?
  “宝女,如是实者,有三十二净。何等三十二?一者、惭语,二者、功德语,三者、愧语,四者、柔软语,五者、不虚语,六者、无讥呵语,七者、不贪著语,八者、不畏语,九者、闭诸恶道语,十者、开诸善道语,十一者、圣行语,十二者、慧行语,十三者、内净语,十四者、外净语,十五者、乐受语,十六者、乐听语,十七者、不涩语,十八者、微妙语,十九者、分别语,二十者、妙音语,二十一者、纯善语,二十二者、不诳语,二十三者、不热语,二十四者、欢喜语,二十五者、自劝喻语,二十六者、劝喻他语,二十七者、不失语,二十八者、安隐语,二十九者、福田语,三十者、如佛语,三十一者、实围绕语,三十二者、净口语。
  “复次,宝女,菩萨实者,凡所言说口意相称。云何名为口意相称?修集施故获得菩提,非因悭贪而能得之,是名意口相称而语,能施一切名之为实。修集净戒获得菩提,非因毁戒而能得之,是名意口相称而语,如戒而住名之为实。修集忍辱获得菩提,非因?恚而能得之,是名意口相称而语,具足修忍是名为实。勤行精进获得菩提,非因懈怠而能得之,是名意口相称而语,修精进故名之为实。修集禅定获得菩提,非因乱心而能得之,是名意口相称而语,修集定心名之为实。修于智慧获得菩提,非因愚痴而能得之,是名意口相称而语,修智慧故名之为实。三十七助菩提之法,四无量心亦复如是。
  “复次,宝女,夫真实者,所谓圣行。圣行者,苦无常行。又复圣行,所谓知苦、远集、证灭、修道。知于五阴无出生相,是名知苦。五阴因者,所谓爱结毕竟远离,不贪不著,不赞不求,不去不来,是名离集。灭一切相,然其灭时无一法灭,不平等法作平等法,是名证灭观。奢摩他、毗婆舍那,其相平等,无觉无观,无有平等,无系无取,无作无变,是名修道。真实了知,如是等谛又能分别广说其义,是名菩萨摩诃萨实说是真实法。”
  时,十千菩萨得真实忍。
  “宝女,法语者,凡所演说依法而语,观法、念法,奉行于法,行至处法,求法、欲法、乐法、修法,法幢、法杖、庄严法器,法灯、法明、法念、法意、法有、法疑,庄严璎珞法床、法仪、法护、法财,法无穷尽,广大无边,法事、法身、法口、法意。菩萨摩诃萨具足成就如是等法,是名法语。法者,真实之语,守护法语,教人供养父母、和尚、耆旧有德,赞叹菩提及菩提道,令人不舍菩提之心,至心系念不忘菩提,不离庄严修菩提法,亲近贤圣善知识等,修集信心专念听法,慕求正法勤于精进,不贪著法,知恩报恩,乐于寂静不断圣种,教化头陀勤行十善,赞叹惠施一切善法愿向菩提,至心受持清净戒律,修集忍辱,除去懈怠,修净禅定,智慧方便,慈悲喜舍,修四真谛趣向于谛,四无碍智得大神通,随顺法施修四念处,乃至修集八圣道分、定慧二法得智解脱,如法解脱声闻、缘觉、菩萨诸乘,赞说一切所有福德,当观十二甚深因缘,分别空门、无相、无愿无所畏惧,说五阴如幻如化,说十八界如虚空相,说诸入性同于空性,常说七财、六念、六敬,解说具足六波罗蜜,说六常行,修六神通,具足五眼说第一义,流布世间成就业语,一切众生其心平等赞叹佛语。
  “宝女,若有菩萨具足如是法语,口终不说我语、不说众生语、不说寿命语、不说士夫语,不说断语、不说常语,不说有见语、不说无见语,不说两断语,不著中语,不说聚语,不说灭语,不说诤语,不说偏语,不觉知语,不颠倒语,不增疑心语,不逆法语,观法界语,破?x慢语。说法菩萨如法而住,如法而说实语、法语、不断语、不折语。说法菩萨,一切世间不能共论,见者怖畏。法语菩萨能演说空、无相、无愿,不著三界及以诸有,不从他乞,无心意识,无有尘垢,无明无?,不系属他,不系属自,无有高下,不杂一切境界因缘。清净寂静无有导首,难知难觉,不可思惟,不思惟行,清净智者,乃能知之。无受受者永断诸受,过于三世不灭无灭相,不生无生相,无有丰俭,无生无断,无增无减,无当有无已有,非修非见,非魔见非真实见,非相非非相,非一相而亦一相,非有屋宅远离屋宅,非近非远,非离非别,非缚非解,非有漏非无漏亦非相似,非苦非乐,非具足非不具足,非名非色,非著非脱,非破非完,虽非金刚不可坏相真实如尔,非近非远,无色无因,亦非顽?ǎ?谴朔潜耍?悄诜峭猓?亲苑撬??羌?俏牛?且浞峭??鞘斗侵??鞘毒辰绶侵?辰纭1ε??敲??āH裟芄闼等缡堑确ǎ?敲?捣ā?br>   “复次,宝女,法语菩萨不与一切世间诤竞,不轻不慢于他未学,心不轻笑,不生高心,不自赞叹,不谤他说,不以饮食为他说法,不遮他善令生疑惑;见他犯罪终不说之,于他法中不生轻贱,不遮止他所修行法。凡所说法,不离于空、无相、无愿,终不分别一切法界,不动法界,不动实性,不依字、识、人、不了义,虽不依止亦不诽谤,于自他众不生分别,亦不诽谤十二因缘,非在世间净于世间,非法净法无贪无悭,无有毁戒不舍破戒,无?无妒无有懈怠,不失道心不忘菩提,为欲庄严无上智慧,不休不息心不生悔,于他法中心无妒嫉,不以著于非修多罗谤修多罗,毗尼摩耶亦复如是;于正法所终不见非,不因于慢而增长慢,不谤因果及业果报,于正法中心无退转,知恩念恩报之不忘,终不怀抱?恨之心,不著我见,不嫉他利,于怨亲中无有二想,得他讥刺终不报之,不作两舌斗乱彼此,不怀谄曲显异惑众,不为他喜受菩萨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式叉摩那戒、沙弥戒、沙弥尼戒、优婆塞戒、优婆夷戒,住空闲处思惟寂默,勤心受读十二部经,不为胜他故受持守护如是等戒,不为供养现作知足,不为显他不知足故自修知足,不言诸佛无上菩提他之所作,不造恶业邪恶活命,不舍七财,不贪于食,不断圣种,不诽谤他,不自赞叹,于佛法中不作数量,赞叹大乘心无厌足,是名法语。”
  尔时,世尊复告宝女:“菩萨义者,云何名义?所谓信心修庄严时无有虚诳,为欲庄严一切善根,至心专念修行善法,破众生疑不求果报,施诸众生安隐快乐,护持禁戒不失忍心,勤修精进增长善法,修寂静定摄诸散乱,具无上智破无明?;修集慈心等诸众生,修集悲心随众所作亲往营理,修集喜心施众法喜,修集舍心不观苦乐;舍财法已心无悔吝,所言柔软坏众恶心,利益于他具足甚深,修行同事劝发大乘,以是四摄调伏众生;见一切行皆是无常、苦、空、无我,净诸烦恼;依止于义不依于字,依止于智不依于识,依了义经舍不了义,依止于法不依于人;说义无碍无有穷尽,而于法界无所分别,说辞无碍获得解脱,说乐说无碍如法而说;庄严惠施不知厌足,庄严于戒善愿成就,庄严多闻如法而作,庄严功德具足相好,庄严智慧知诸众生上中下根差别之相,庄严于定为心清净,庄严于智得三种慧;修四念处为心不散乱,修四正勤为得善根,修四如意往来诸方,修集五根辩分别句,修集五力为坏烦恼,修七觉分为知诸法,修八正道不为恶动,修集神通为不退失。菩萨摩诃萨解如是义,是名为义。若有菩萨能说是义,是名说义。
  “复次,宝女,又复义者,修集空定坏诸有法,修集无相坏诸法相,修集无愿不求三界;若能演说如是三空,是名说义。一切诸行不可修行,是名为义;菩萨说是不可修行,是名说义。断一切生,是名为义;菩萨若说诸法无生,是名说义。诸有无出,是名为义;如是说者,是名说义。四真谛者,名之为义;如是说者,是名说义。无我我所,名之为义;如是说者,是名说义。字不可说,名之为义;如是说者,是名说义。真实之义,名之为义;如是说者,是名说义。一切菩提之法,不可称计,是名为义;菩萨摩诃萨如是说者,是名说义。多闻之人如法而作,是名为义;如是说者,是名说义。一切诸乘大乘为最,是名为义;能如是说,是名说义。
  “复次,宝女,无所分别,名之为义。无有众生,亦无受命,一味不动不尽,一事不生不出,不来不去,不灭不二,不可观见,无有造作,无为无作,心不谄曲,三世平等,三分无差,不失不得,不热不冷,不净不秽,不行如尔,不取不舍,非道示道,非常非断,亦非中道,不?不浊,不观于法及以非法,非一切字音声辞语,无心意识,于贪?痴不生分别,一切诸法作相有相,空无相愿是三即空,真实入法等与不等皆悉平等,因于智慧获得解脱。宝女,菩萨若能如是具义,是名为义。说如是义,是名说义。
  “宝女,云何菩萨说于毗尼?佛说毗尼凡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犯毗尼,二者、烦恼毗尼。云何为犯?云何毗尼?犯已寻觉不善思惟,因于无明颠倒虚妄欺诳烦恼著我众生疑心,不得解脱,掉悔、?x慢、放逸、寡闻,因如是等是名为犯。若破疑心获得解脱,得解脱故见有犯处,即是非处亦非非处,非身口意,不取不舍不可睹见,非是身作及心、口作。若是三作,即是灭法;若是灭法,谁作谁犯?如犯,一切诸法亦复如是。诸法无根无作无处,若能破坏如是等疑,是名为净,是名不热,随师教作,是名有信,是名有定,是名毗尼。云何烦恼?云何毗尼?十二有支,所谓无明乃至老死,是名烦恼性。能调伏一切烦恼,是名毗尼。何以故?空无相愿能调诸法。若法是空、无有性相、不可愿者,云何而有贪恚痴等?无作能调一切诸法,若一切法不可作者,云何而有烦恼诸结?一切诸法从因缘生,若从缘生,云何可见?见如是等十二有支,亦知烦恼及烦恼相。若是空智能观菩提,即以此空空于烦恼。若能观察如是平等,是名毗尼。若能如是演说义者,是名菩萨能说毗尼。若是毗尼能知我者,即是了知烦恼毗尼。云何名为知我毗尼?谓观无我,观于我性,知我净、我实,知我分别、我空、我修,知我不动、不说不著、不生不灭。若能如是知于我者,即是了知烦恼毗尼。若实无我而作我想,于无烦恼作烦恼想,亦复如是。若我本无,烦恼亦尔。若有具足毗婆舍那,则能如是观察了知,是名知我烦恼毗尼。烦恼者,非过去、未来、现在,若能不作不念不求,是名知于烦恼毗尼。毗尼亦非去来现在,如心非色,非内、非外亦非中间;烦恼亦尔非色,非内、外及以中间。何以故?无觉知故,无诤竞故,无清净故,无造作故。若能如是知诸烦恼,不出不灭,是名了知烦恼毗尼。宝女,菩萨若得如是等知烦恼毗尼,亦为众生说如是法,是名菩萨演说毗尼。”
  说是法时,十千菩萨得无生忍。
  尔时,宝女心大欢喜,前白佛言:“世尊,如来所说真实法义,及以毗尼不可思议。若有菩萨能如是说,是人则能实知实见。”
  尔时,舍利弗语宝女言:“汝今已具如是等法,能演说不?”
  宝女答言:“大德舍利弗,实名无贪,无贪即义,如是义者即不可说,不可说者即是毗尼。大德,若如是者,云何可说?复次,舍利弗,实者即灭,灭者即法,法者即净,净者即义,义者即毗尼。如是等法无有文字,若无文字,云何可说?大德,实者即如,如者即法,法即无二,无二即义。夫无二者亦不可调,若不可调,云何名调?如是等法悉无所有,若无所有,云何可说?”
  舍利弗言:“汝今成就何等宝故,立如是名,名宝女耶?”
  答言:“大德,有三十二菩萨宝心,如是心中悉无声闻、辟支佛心。何等三十二?一者、发心为度一切诸众生故;二者、发心为令佛种不断绝故;三者、发心为持佛法不灭尽故;四者、发心守护僧故;五者、发心为施众生圣法之乐;六者、发心为诸众生修集大慈,令众远离烦恼诸苦;七者、发心修集大悲,舍内外物;八者、发心护持禁戒,调毁戒故;九者、发心修忍,破坏不忍?x慢恶心、颠心、醉心、狂心、放逸自在心故;十者、发心精进,为破懈怠畏退悔心,调伏懈怠诸众生故;十一者、发心修定,为破乱心、狂心、妄念,为令众生获得四禅及八解脱,调伏欲界诸众生故;十二者、发心修智破一切?,真实知见入于法界;十三者、发心为知众生平等无二,皆一味故;十四者、发心为得无贪、无?利衰毁誉,其心无二,安住善法,苦乐不动,为如是等护众生故;十五者、发心为得无怖无畏,欲解甚深十二因缘,离一切见;十六者、发心为欲庄严智慧,及以功德无有厌足;十七者、发心为欲不离见佛常闻法故;十八者、发心为欲如闻而说;十九者、发心为得广大法聚,心无贪吝;二十者、发心为欲赞叹净戒,如闻而住,教化慰喻毁禁人故;二十一者、发心为破一切众生七种慢故;二十二者、发心为知一切众生上中下根;二十三者、发心为破诸魔恶业;二十四者、发心为施众生安乐;二十五者、发心为欲坏破众生,所有众苦心不生悔;二十六者、发心为欲具足成就得佛法故;二十七者、发心为知有为之法,一切无常、苦、无我故,知已不离心无厌悔;二十八者、发心为乐修集一切助菩提法;二十九者、发心为见空无相愿,以众生故而不取证;三十者、发心为于虽畏诸有亦护诸有;三十一者、发心为于见生死过而不厌悔;三十二者、发心为于若近菩提受无上乐舍,是妙乐为众生故受贫穷苦。舍利弗,是三十二发心之宝,悉无声闻、辟支佛心,是故菩萨名为宝聚。”
  尔时,世尊赞宝女言:“善哉!善哉!汝真实说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而菩提心成就无量无边功德,不可齐说三十二事。何以故?非声闻宝能得佛宝,非缘觉宝能得佛宝;以菩萨宝能得佛宝,得佛宝已,则得声闻、辟支佛宝、菩萨佛宝,是故菩萨名为宝聚。”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宝女所说不可思议。我观其说,是女似得四无碍智。”
  佛告舍利弗:“汝今方谓,是女未得四无碍耶?是女久已成就具足。宝女说法字不可尽,文句义味亦不可尽。”
  时,舍利弗语宝女言:“仁者今当广分别说四无碍智,于一切法悉成其事。”
  “大德,菩提心者,名无碍句。何以故?菩提心中摄诸义故,是名义无碍智;一切法界入菩提心,是名法无碍智;实无文字而说文字,是名辞无碍智;不可说法说不断绝,是名乐说无碍智。义不可说,名义无碍;一切诸法皆如幻相,名法无碍;无言说业,名辞无碍;于六入界无有障碍,名乐说无碍。了达于义,名义无碍;乐于寂静,名法无碍;字不含法,法不含义,名辞无碍;说即是声,名乐说无碍。如来正觉即菩提义,名义无碍;菩提义者能生于法,名法无碍;法可作句,名辞无碍;说已得义,名乐说无碍。法义者,名义无碍;解脱者,名法无碍;演说法相非有法性,名辞无碍;分别法界及非法界,名乐说无碍。僧即无为,名义无碍;诸僧一味,名法无碍;和合僧故,名辞无碍;说僧功德,名乐说无碍。大德,是四无碍遍一切法。”
  时,舍利弗言:“世尊,是女人者发心已来为久近耶?在何佛边种诸善根?”
  佛言:“舍利弗,过去无量阿僧?劫,尔时有佛,号分别见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土名大净,如兜率天。与菩萨僧七万六千,一切皆是清净梵行,得不退转陀罗尼门。尔时,有转轮圣王,名净德报王,千世界而得自在,后宫?榕?送蛩那В?ё泳咦悖?淞?缘攘??κ俊6?保?ネ跤谌?蛄?б谒辏?种止┭?鸺捌腥???椒可帷⑽跃摺⒁路?⒁?场⒉∈菀揭?!?br>   舍利弗言:“世尊,不审彼佛寿命几时?”
  “舍利弗,其佛寿命满十中劫。时,转轮王与其后宫眷属?榕?巴馊嗣窬磐蚨?б谀怯伤??宄种种治蘖课薇吖┭??撸??练鹚??园饲б谏厦钫浔Χ?⒎鹕希?访孀骼瘢?す蚝险疲?谛?茄裕骸?雷穑?医袼?韫┭??撸?母锤?惺馐す┭?の艺卟唬俊?狈鸫鹧裕骸?笸酰?幸旃┭?ぶ罟┭??缡枪┭?诖斯┭??俜帧⑶Х帧⑼蚍帧?偾?蚍植患捌湟弧!?跹裕骸?雷穑?呛喂┭?吭咐钟?牛?ㄔ杆抵?!??保?雷鸺此蒂试唬?/p>

  “‘如恒河沙等世界, 满中妙宝持用施,
    虽有如是无量福, 不如怜愍发菩提。
    无量亿等恒沙佛, 净妙华香以供养,
    如是福德犹不如, 发菩提心七步退。
    如是发心即为施, 戒忍精进禅智慧,
    若为怜愍发大心, 其福无量不可尽。
    上色力财上族姓, 是人乃能发菩提,
    主千世界至梵天, 得大自在乃能发。
    若乐喜发菩提心, 如是乃能断恶有,
    能为人天开正路, 能开八正邪??径。
    诸根具足不盲聋, 皆由至心发菩提,
    能见十方诸世尊, 能闻天上甘露味。
    若能至心发菩提, 是人能破疑?x慢,
    无量智慧得自在, 能为众生说法界。
    众生见之如父母, 亦如良医师友想,
    能疗众生烦恼病, 教诲令趣菩提道。’

  “尔时,圣王闻佛说是发菩提心所得功德,其心欢喜,踊跃无量,与其眷属内外人民,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我今怜愍于众生, 是故发此菩提心!
    若欲获得大自在, 不应于此生退转。
    生死无量受苦恼, 而于自他无利益,
    宁发于此受大苦, 非以不发受安乐。
    若有众生发菩提, 即得人天圣王乐,
    亦得寂静无漏乐, 及得无上菩提乐,
    最上慧忍三昧定, 具四无量及六度,
    三种净慧六神通, 四无碍智大自在,
    无上十力四无畏, 及三念处及大悲,
    成就具足十八法, 如是皆由发菩提。
    能动十方诸世界, 亦知十方众生心,
    能度无量诸众生, 皆由发于菩提心。’

  “舍利弗,说是偈时,四万夫人、无量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尔时,圣王复于万亿年中供养彼佛,供养佛已厌世出家,既出家已思惟四句:一者、实句,二者、法句,三者、义句,四者、调句。于一亿年常思如是四句之义。舍利弗,汝知尔时转轮圣王,岂异人乎?即宝女是也。”
  舍利弗言:“世尊,何业缘故受是女身?”
  佛言:“舍利弗,一切菩萨不以女业而受身也,乃以神通智慧之力示女身耳!为欲调伏诸众生故。舍利弗,汝今实谓宝女菩萨是女身耶?莫造斯观!何以故?受女身者,即是慧力、神通之力。舍利弗,是女久已于无量劫中离男女身。如是身者,非是过去,亦非未来、现在,此身即方便身。是方便身,化此世界九万二千诸女人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故示现是方便身。”
  尔时,宝女语舍利弗:“大德,汝今能以女人之身说正法耶?”
  舍利弗言:“我于男身尚生厌悔,况女身乎?”
  “舍利弗,汝于男身生厌悔耶?”
  舍利弗言:“如是,如是。”
  “大德,是故菩萨胜诸声闻、辟支佛等。何以故?汝诸声闻所厌悔处,菩萨于中受乐不悔;声闻之人不求诸有,菩萨于中甘乐受之;声闻之人于诸功德生知足想,菩萨之人无有厌足;声闻之人厌离烦恼,菩萨之人处而不惧。”
  舍利弗言:“宝女,菩萨之人有何等力,以是力故心无厌离?”
  宝女答言:“大德,菩萨摩诃萨有八种力处之无厌。何等为八?一者、慈力,心无碍故;二者、悲力,为调伏故;三者、实力,不诳诸佛以众生故;四者、慧力,离烦恼故;五者、方便力,心不悔故;六者、功德力,无所畏故;七者、智力,坏无明故;八者、精进力,破放逸故。是名八力,菩萨具足如是八力,其心不悔。”
  舍利弗言:“宝女,汝今已具足八力耶?”
  答言:“大德,言具足者即是颠倒,颠倒者即是二相,二相者即是有为,有为者即无所有,无所有者即是平等。大德,若平等者,云何有力?云何无力?云何可说一二之数?大德,一切诸法皆如虚空,而是虚空,不可说内、不可说外,不可说明、不可说?。一切诸法亦复如是,若一切法同虚空者,云何可说有力、无力、一二之数?大德,菩萨摩诃萨亦有力、亦无力,云何有力?云何无力?无烦恼力,有智慧力;无悭吝力,有惠施力;无破戒力,有持戒力;无?恚力,有忍辱力;无懈怠力,有精进力;无乱意力,有禅定力;无无明力,有智慧力。是故菩萨远离恶法,修集善法。是故菩萨无恶法力,有善法力。”
  尔时,世尊赞宝女言:“善哉!善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如是说,即是实说。”
  宝女菩萨说是法时,五百菩萨成就忍心。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六 宝女品第三之二

  尔时,宝女复白佛言:“世尊,如经中说,如来具足十神力者,为即十力是世尊耶?为离十力有世尊乎?若即十力是世尊者,是名二法;若是二者,即是无常。若离十力有世尊者,云何如来说诸法等?世尊,若一力中具十力者,何故如来不说百力?若不说百,当知一力非十非百。”
  尔时,世尊赞宝女言:“善哉!善哉!如来世尊,非一非二;若非一二,云何言十?云何言百?菩萨摩诃萨远离一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世尊非即十力,非离十力,能说十事,故名如来具足十力。如来虽说如是十力,而一力中具无量力,为流布故说言十力。”
  宝女复言:“善哉!世尊,唯愿广说如是十力。”
  佛言:“宝女,至心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求声闻乘及造恶业,无有是处;以是坚心,得菩提时成就初力。如来成就如是力故,于大众中作师子吼能转法轮,如是法轮,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所不能转。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了知诸业悉是一业;以是力故,了知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诸业业因缘处及以非处,得菩提时成第二力。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了众生根知已说法,以是力故,得菩提时成第三力。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观众生界,观已随界而为说法;以观界故,得菩提时成第四力。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观诸众生上中下根,观已随解而为说法;以知解故,得菩提时成第五力。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观至处道,若有为道、若无为道,若声闻道、若缘觉道、若菩萨道;以观道故,得菩提时成第六力。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恭敬尊重,修诸禅定,为调众生而说法要;以修集故,得菩提时成第七力。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于过去善根不生诽谤,成就念心不作放逸;不放逸故,得菩提时成第八力。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见未学者不生轻心,自既学已不生?x慢,能施众生智慧光明;以施明故。得菩提时成第九力。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教诸众生远离漏法不令增长,赞叹解脱修无漏道,亦为众生说无漏道;以修无漏故,得菩提时成第十力。
  “宝女,菩萨修集如是十力,能具如来十种之力。”
  宝女复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修行何法,得四无畏及十八法?”
  佛告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所得妙法不生贪吝,不作是念:‘若我教彼,彼则胜我。’于诸众生其心平等,能舍内外施于一切,观察法界无种种相;以是因缘,得菩提时成初无畏。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诸遮道法了了而知,以了知故,不行不随如是遮法,亦不称赞不以教人,知遮道已而远离之;以是因缘,得菩提时成二无畏。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常修净道,常说净法,修治庄严得净法故,如是庄严亦自修治,亦教众生;以是因缘,得菩提时成三无畏。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终不起于?x慢之心,终不自说我知我见,覆藏功德,显露罪过;以是因缘,得菩提时成四无畏。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失道众生示以正道,除去道路瓦石恶刺,津途??绝施作桥梁,?冥之处为设灯明,见犯罪者能令调伏,能除众生所有疑悔,于非犯者不强言犯,除坏众生疑法之心,施法光明劝请说法,见说法者称赞善哉,恭敬尊重不生轻心,欲解一切众生言音,不正语者心不轻之;以是因缘,得菩提时成初无失。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实语、法语、义语、时语、调伏语、不错语、离诸恶语、圣人之语,若闻法已转为他说,为于自利及利他故,说时不轻,不生诤讼,信佛法僧,亦令众生信佛法僧,观诸法界不可宣说;以是因缘,得菩提时知一切语,得无量门总持方便,是故其身一切相好一一毛孔,悉出如来微妙音声。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常修六念,亦化众生令修六念;以是因缘,得菩提时不失念心,亦得法证总持方便,无量众生于无量劫,思惟深义一时来问,如来不假思惟之力,而能一时各随问答。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常护一切众生之心,不与众生作乱心因、诸苦恼因,见诸众生行善法时不遮不乱,善知诸法悉如幻相,于诸众生其心平等,知诸法界同于一味;以是因缘,得菩提时其心常定,得无边闻总持方便,得是持已,心常在定而作佛事。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想不颠倒,心不颠倒;以不倒故,于无我中不作我想。众生命人士夫、男女、?x慢烦恼、常断、有无、善恶、垢净、有漏无漏、世间出世间、生死涅??等想,一切众生有颠倒故,有如是想。若无颠倒,则无是想,行于中道。以是因缘,得菩提时成就一想,无有二想。修是定故,得无尽器总持方便。以是持力,心常修集无想三昧,怜愍众生修集大悲,说法不息。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修集舍心,舍于苦乐,不苦不乐,不喜不愁,不爱不?。以是因缘,利衰毁誉心无有二,常观无常、苦、无我等,亦化众生修如是舍。以是因缘,得菩提时名为大舍。得是舍已,得大海印总持方便。以是持力,虽得人、天、阿修罗、乾闼婆、迦楼罗、紧那罗、摩?罗伽、释、天、梵天恭敬供养,不以为欣;邪见恶人轻慢骂辱,不以为戚。其心平等,如地水火风,不上不下,不动不浊,修大慈悲。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至心求菩提甚深之法种种善根,不求声闻乘,修集大悲,如是等心无有退转。以是因缘,得菩提时成如来欲,无增无减,得金刚幢总持方便,得大自在,知云何说,知说何事,知何时说,知何处说,知为何众生。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常勤精进,于诸善法不知厌足,恭敬供养和尚善友,亦常亲近乐听正法,随闻而持。如是精进,为调众生,为欲供养无量诸佛,为令无量无边众生得无上道,亦令获得如是精进入于法门。以是因缘,得闻佛法总持方便。是故菩萨得菩提时,成就如是精进无减,以精进故具足神通。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具足念心修四念处,观内外身无常、苦、无我,受、心、法念亦复如是。修空、无相、无愿三昧,为如来身,观身念处不证解脱。以是因缘,得菩提时成就如来念心无减,得知心通知诸众生根界,解业烦恼行习心处,善根恶根果报生灭诸有次第,诸佛世界,诸乘大众,菩萨诸行得授记?,父母、亲族、师长、和尚,知如是等心不失念。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常修智慧、利慧、疾慧、无边慧、甚深慧、解慧、净慧、不动慧、无碍慧、无胜慧、了知声闻缘觉乘慧、无上慧、不知足慧,具足如是等慧,求慧求法,持法说法,甘乐于法。以乐法故,于内外物不生贪著,于师和尚能忍众苦,以所须物奉献贡上,为于一字一句之义,能以十方世界珍宝奉施法主,一偈因缘舍于身命。虽于无量恒河沙等劫修行布施,不如一闻菩提之事心生欢喜。于正法所乐闻乐说,常为诸佛、诸天所念。以念力故,世间所有经典书论悉能通达。以是因缘,得菩提时,成佛智慧无增无减,如是等智名为无碍。知众生心,善不善无记、有漏无漏、世间出世间、垢法净法、生死涅??,一切法门,一切菩提事,一切菩提道,一切世界,一切劫,一切微尘去来现在,于如是事通达无碍说时无尽。以是因缘,如来能于一法之中说无量法。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不乐在家求受五欲,乐处空闲修出家法,乐修深义及三脱门。以是修力,得无碍法门、无挂碍智,过魔境界庄严具足,远离烦恼及诸恶见,说甚深义破众疑心,除去一切诸恶觉观,破于欲界、色无色界,为贪众生演说正法令离贪心,为喜?者演说慈心令离?恚,为愚痴者说十二因缘令离无明,为悭贪者说檀波罗蜜,为破戒者说尸波罗蜜,为?恚者说羼提波罗蜜,为懈怠者说毗梨耶波罗蜜,为乱心者说禅波罗蜜,为无智者说般若波罗蜜,为凡夫人说四真谛,为颠倒者说无常、无净、无乐、无我,为结缚者说三十七助菩提法。菩萨具足如是等法,以是因缘,得菩提时成就解脱无增无减。如是解脱,无能动者,毕竟清净,毕竟解脱,能知能见一切声闻、辟支佛乘,亦得清净总持方便,以持力故能说解脱,于一切法得大自在。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恭敬智慧,得智势力,得智光明,知眷属智,知无贪心,知无?心,知无痴心,知无爱心,知无垢心,知无诤心,知无食心,知无贪心,知无上心,知无碍心,知无记心,知善心,知不善心,知恶心,知净心,知不净心。大心小心、狭心广心、遍知心不遍知心、贪心舍心、持戒心破戒心、忍心不忍心、懈怠心精进心、定心乱心、痴心慧心、凡心圣心、正定聚心、邪定聚心、不定聚心、声闻心、缘觉心、菩萨心、苦谛心、集谛心、灭谛心、道谛心,虽知如是而不取证,为调众生常说正法,谓四真谛、十二因缘,远离断见及以我见,说因缘果从缘而生,非因于我、众、生命等。了知无明因缘于行,行因缘识,识因缘名色,名色因缘六处,六处因缘触,触因缘受,受因缘取,取因缘爱,爱因缘有,有因缘生,生因缘老死忧悲苦聚;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处灭,六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取灭,取灭故爱灭,爱灭故有灭,有灭故生老死忧悲苦恼灭,大苦聚灭。作是观已,复作是念:‘如是等法,实非我作、众生寿命士夫等作,非常非断。若非众生、士夫等作,是名为空。如其空者,即是无我、众生、寿命及以士夫,无常无断;若无常断,无生无灭;无生灭者三世不摄;三世不摄即名为无;如其无者不可算数;无算数故即第一义;第一义者即是如来语;如来语者即无斗诤;无斗诤者名沙门法;沙门法者即是虚空。’若能了知如是等法,名真实知。若观思惟诸恶因缘,则生无明至大苦聚;恶思惟灭则无明灭,乃至大苦聚灭。作是观已,不著常见,不著断见,知一切法从缘而生,从缘而灭;知一切法无我、众生、寿命、士夫,不见此、彼及以中间。何以故?若无彼、此,云何有中?是故菩萨如是说法。以是因缘,得菩提时成解脱智无增无减,亦得无边总持方便。以得持故,依于法界观虚空界,说是处非处,至漏尽、力、四无所畏、大慈大悲,宣说甚深秘密之藏,兼以是法化于众生,是名不与二乘共之,身口意等具足神通。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不欺众生而作妨碍,不贪不悭无有害心,梵行清净勤修精进,集助道法不惜身命,为诸众生起大慈悲。以是因缘,得菩提时名为如来,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得一切光总持方便。以是持力,能作种种方便之身,所谓天身、龙身、阿修罗身、迦楼罗身、乾闼婆身、紧那罗身、摩?罗伽身、梵身、释身、四天王身、刹利身、婆罗门身、毗舍身、首陀身,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示现如是种种身已,为诸大众随意说法,说法既竟即灭不现,令一切众不知所在,或身灭已而故说法。一切众生六情瞻对而无厌足,若不见时,心常缘念。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不欺众生、妄语、两舌、恶口、无义语,常安隐语、法语、毗尼语、不热语、佛语、义语、喜闻语、乐见语。以是因缘,得菩提时名为如来一切口业随智慧行,获得三分总持方便。以是持力,善解一切众生语言,说诸众生所有之业。佛所出言是真实语、十二因缘语、随解脱语、不贪语、寂静语、因缘语。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不欺众生,不妒不害,不作邪见,修于正见,起大慈悲,于诸众生其心平等,终不忘失菩提之心,具足智慧,捐除?x慢。以是因缘,得菩提时,名为如来一切意业随智慧行,获得无垢总持方便。以是持力,住一心中能知一切众生诸心,观众生心悉皆平等,如幻化相本性清净;观诸众生身业平等,皆如水月;见诸众生悉在己身,己身亦在众生身中,犹如影现;能令众生悉作佛身,亦令己身作众生身,一切无有能动转者。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信过去世诸佛智慧,善身口意业无有疑网,若闻佛事不可思议不惊不怖;信过去佛世界众生,已得调伏;信如来身游十方界往返无碍,能解一切众生言语,随其种种而为说法,一切三世智慧无碍,了知过去一切法界、一切诸乘,知诸众生业果神通,知他心智,于如是等心信无疑,亦化众生令同已信。以是因缘,得菩提时,名为如来知过去世智慧无碍,因往修集勇健三昧,获得健行总持方便。以是持力,能知过去诸佛世尊寿命、种姓,亦知过去菩萨、声闻、辟支佛等,一切众生业果神通,亦知过去所有诸劫,有佛出者、无佛出者,及其名字净以不净,若广若狭,若粗若细,若微尘等,若倒若顺,于如是等悉得了知,如观掌中庵摩罗果。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信未来世诸佛智慧,善身口意业无有疑网,若闻佛事不可思议不生惊怖;信未来世界众生,悉当调伏;信于如来游十方世界往返无碍,能解一切众生语言,随其种种而为说法,一切三世智慧无碍,了知未来一切法界、一切诸乘,知诸众生业果神通,知他心智,于如是等心信无疑,亦化众生令同已信。以是因缘,得菩提时,名为如来知未来世智慧无碍,因修悲定得师子吼总持方便。以是持力,能知未来诸佛世尊寿命、种姓,亦知未来菩萨、声闻、辟支佛等,一切众生业果神通,亦知未来所有诸劫,有佛出者、无佛出者,及其名字净以不净,若广若狭,若粗若细,若微尘等,若倒若顺,于如是等悉得了知,如观掌中庵摩罗果。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信现在世诸佛智慧,善身口意业无有疑网,若闻佛事不可思议不惊不怖;信现在佛世界众生,悉得调伏;信如来身游十方界往返无碍,能解一切众生言语,随其种种而为说法,一切三世智慧无碍,了知现在一切法界、一切诸乘,知诸众生业果神通,知他心智,于如是事心信无疑,亦化众生令同己信。以是因缘,得菩提时,名为如来知现在世智慧无碍,因修净定获得金刚总持方便。以是持力,能知现在诸佛世尊寿命、种姓,亦知现在菩萨、声闻、辟支佛等,一切众生业果神通,亦知现在所有诸劫,有佛出者、无佛出者,及其名字净以不净,若广若狭,若粗若细,若微尘等,若倒若顺,于如是等悉能了知,如观掌中庵摩罗果。
  “宝女,是名十八不共之法。如来复有不共之法,谓无见顶。何以故?无边身故。无能胜者,名不共法。何以故?一切事具故。见者除恼,名不共法。何以故?身如药树故。处众无畏,名不共法。何以故?一切清净故。处众无怯,名不共法。何以故?四无畏故。知众生心,名不共法。何以故?随意说法故。徒众寂静,名不共法。何以故?随师教故。出言清净,名不共法。何以故?不说无义语故。凡所宣说,闻者欢喜,名不共法。何以故?离怨亲想故。说法之声齐众而闻,名不共法。何以故?余无利益故。各各见佛正在已前,瞻对之时目未曾?,名不共法。何以故?身不可思议故。闻佛所说要生善芽,名不共法。何以故?成就无量诸功德故。见者无厌,名不共法。何以故?觉一切法故。举身回顾如象王视,名不共法。何以故?威仪清净故。大师子吼,名不共法。何以故?具足大力故。威仪纯善,名不共法。何以故?所有身业随智行故。口业纯善,名不共法。何以故?所有口业随智行故。一切眼目,名不共法。何以故?所有意业随智行故。众生乐闻,名不共法。何以故?语微妙故。受上供养,名不共法。何以故?无上福田故。无尽功德,名不共法。何以故?不求果报故。无能坏者,名不共法。何以故?一一节中有那罗延力故。记事不虚,名不共法。何以故?知诸根故。为一切师,名不共法。何以故?通达一切故。寿命无尽,名不共法。何以故?得法身故。有亲近者得大利益,名不共法。何以故?成就一切诸善法故。所得智慧无能浊者,名不共法。何以故?知三世智性清净故。出身血者得五逆罪,名不共法。何以故?成就一切诸善根故。烦恼习尽,名不共法。何以故?了知一切烦恼因故。知一切行,名不共法。何以故?觉一切法故。宝女,是名如来不共之法。”
  尔时,宝女复白佛言:“世尊,如来所得三十二相,是何业因之所成就?”
  佛告宝女:“如来成就无量功德,是故得成三十二相。我今于是无量事中,当略说之。如来至心护持净戒,得足下平相;修行种种惠施业故,得千辐轮相;不欺一切诸众生故,得足跟佣相;护正法故,得指纤长相;不坏他众故,得网缦相;妙服奉施故,得手足软相;净饮食施故,得七处满相;喜闻佛法故,得鹿王[跳-兆+??]相;覆藏他过故,得阴藏相;修善法故,得上身如师子相;常以善法化众生故,得缺骨平满相;救护怖畏故,得臂肘佣相;见他事业乐佐助故,得手摩膝相;常修十善故,得清净身相;常施病药故,得所食之物至喉悉现相;常发庄严修善法故,得师子颊相;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故,得四十齿相;和合诤讼故,得齿密相;珍宝施故,得齿齐相;身口意净故,得二牙白相;护口四过故,得广长舌相;成就无量功德故,得味中上味相;于众生中常柔软语故,得梵音相;修集慈心故,得绀色目相;至心求于无上菩提故,得牛王睫相;赞叹他人所有功德故,得白毫相;恭敬父母师长和尚故,得肉髻相;乐说深法故,得身柔软相;施敷具故,得金光相;远离聚说世间事故,得一一孔一毛生相;乐受善友师长教敕故,得身毛上靡相;不以恶事加众生故,得发色金精相;常劝众生修三昧故,得身圆满如尼拘陀相;生生之处作佛像故,得那罗延力相。宝女,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无量功德,获得如是三十二相。”
  宝女复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不可思议。快哉!如来善说佛法。”
  尔时,世尊赞宝女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说,一切众生闻是义者,即得具足无量功德;闻已信者,亦得成就无量功德。”
  说是法时,十方无量无边世界六种震动,无量众生发菩提心,五千菩萨得无生忍,虚空诸天雨种种华,鼓众伎乐以供养佛。
  “若有众生已于无量无边佛所植众德本,乃得闻是如来十力、四无所畏、不共之法、三十二相。是人闻已能生深信,信已能于大众之中作师子吼说如是法。何以故?下劣之人不能得闻如是正法,假使得闻未必得信。上人持戒智慧具足乃能得闻,闻已敬信,信已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宝女复言:“世尊,佛不可思议,法、僧亦尔不可思议,闻信是经亦不可思议。若有信者,是人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云何菩萨修行法行?”
  “宝女,菩萨摩诃萨不舍亲旧,知恩报恩怜愍一切,有归依者终不舍弃,至心念于菩提之道,修于忍辱,难施能施摄取众生,慈心护戒,思惟善义,护持正法,乐法念法,持法乐静,独处空闲心无悔退,善护众生净身口意,为四无量发大庄严,常劝众生于菩提道,凡所讲论先赞大乘,不先许人后生悔心,清净其行知足少欲,不悭不妒,不断圣种,心无诤讼了知因果,信、闻、戒、施、惭愧、智慧,亲近善友随师长教,心无?x慢,恭敬礼拜长老有德,离贪恚痴、我及我所,常念佛、法、僧、施、戒、天,得供养时其心不高,常勤修行六波罗蜜、空无相愿、诸善方便,不见我常、众生、寿命、士夫之相,修四念处乃至八正道分,是名菩萨修行法行。又法行者,无眼无色无色想行,无耳无声无声想行,无鼻无香无香想行,无舌无味无味想行,无身无触无触想行,无意无法无法想行;非色行,非色非非色行;非色苦行,非色非非色苦行;非色我行,非色非非色我行;非色空行,非色非非色空行;非色无相行,非色无愿行;非色无行行;非色性行;非色实行;非色寂行;非色生行;非色出行;非色因缘行;非色聚行,是名法行。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宝女,若无如是阴、入、界行,是名法行。无欲界行、色界行、无色界行,无住无脱,是名法行。无去无来,无有住处,无心意识,无见无闻,无知无识,无有身业、口业、意业,非法非非法,非一非二,非去来现在,非垢非净,非聚非散,非我、众生、寿命、士夫,非常非断,非我非我所,非始非终,是名法行,是名我法,是名住处,是名法性,是名法处,是名空处非处,名毕竟处。不动不住,无有相貌,无出无灭,无所修行,无取无舍,无受无施,若能知见如是等法,是名真知,是名实知,是名法知。若有菩萨能作是学,为诸众生行于生死,而于涅??无所动转,是名菩萨真实法行。”
  说是法时,八千菩萨成就忍辱。
  尔时,宝女复以种种珍宝杂物,供养于佛而作是言:“世尊,若有菩萨行是法行,即是修行一切佛行,即得授记坐菩提树,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舍利弗语宝女言:“汝知菩萨不退印耶?”
  尔时,宝女即说偈言:

  “诸众生界及法界, 若能平等观无异,
   不生分别一一数, 是名菩萨不退印。
   过去未来及现在, 十方世界诸世尊,
   皆悉平等观法界, 是名菩萨不退印。
   观有为界皆无常, 有漏无漏亦如是,
   知一切法本性净, 是名菩萨不退印。
   观于生死无有量, 不可称计知其数,
   若能一念通达知, 是名菩萨不退印。
   一切世间诸法界, 及以出世诸圣法,
   若知平等悉真实, 是名菩萨不退印。
   若能了知诸佛界, 及以诸魔波旬界,
   通达是二无差别, 是名菩萨不退印。
   贪欲?恚愚痴等, 一切众生诸烦恼,
   知从颠倒因缘生, 是名菩萨不退印。
   生死之法及涅??, 无上正道及菩提,
   观察是法无差别, 是名菩萨不退印。
   知是五阴如菩提, 如菩提性入界然,
   观是诸法无有二, 是名菩萨不退印。
   地水火风及造色, 观之犹如虚空等,
   如是即得真实印, 亦如十方诸佛印。
   如眼界等菩提然, 是二平等无差别,
   自能受持为他说, 是名菩萨不退印。
   知诸众生所有心, 能为一切心因缘,
   如是因缘无障碍, 是名菩萨不退印。
   能遍观察诸众生, 所有诸根上中下,
   能观生死尽彼岸, 是名菩萨不退印。
   所有字义句无尽, 于无量劫而演说,
   无能破坏作障碍, 是名菩萨不退印。
   虚空边际尚可尽, 世间猛风可系缚,
   菩萨所有不退心, 一切世间不能转。
   成就无量陀罗尼, 于诸法中不失念,
   次第演说诸法义, 如佛口出无有异。
   十方世界佛世尊, 为度众生说无量,
   悉能受持解深义, 是名菩萨不退印。
   无量劫中所闻法, 犹如现闻而演说,
   无量世学陀罗尼, 获得如是无尽印。
   成就具足如是持, 及以无上真知慧,
   若得菩萨不退印, 则能宣说如是法。
   若观一切诸法空, 亦不亲近不远离,
   若有成就不退心, 当知是人有空印。
   一切诸法虚空印, 其性本来无生灭,
   若能了知是法界, 是名菩萨不退印。
   诸法皆从因缘有, 离于众缘无法界,
   若能了知如是者, 当知是有不退印。
   所有威仪诸色声, 能空一念悉示现,
   为欲教化诸众生, 即是菩萨不退印。
   惠施之心如虚空, 无量劫中不可尽,
   成就无量诸功德, 即是菩萨不退印。
   修集净戒为佛戒, 获得佛戒如虚空,
   成就如是无上戒, 即是菩萨不退印。
   一切众生所有戒, 及以学戒无学戒,
   虽有如是无量戒, 不及不退十六一。
   若得最上无生忍, 成就无量无有边,
   若得如是无生忍, 如过去佛之所得。
   为众生故善庄严, 无量世中不休息,
   常勤修集精进行, 即是菩萨不退印。
   常乐修集诸禅定, 亦为众生宣说法,
   虽复示现诸威仪, 而其内心不离定。
   具足无上正知见, 远离一切烦恼习,
   若有成就不退心, 则能近于佛境界。
   具足三种之神通, 及其如来善方便,
   若有成就不退心, 是人欲得正觉印。
   一切众生不能知, 是人心行及境界,
   为诸众生无量行, 即是菩萨不退印。
   其实未得无上道, 而能示现如来身,
   生及成道转法轮, 处众示现大涅??。
   未舍菩萨不退印, 亦能获得如来印,
   犹如虚空无有边, 所得佛印亦如是。”

  说是偈时,三千大千佛之世界六种震动,五千菩萨得不退印。
  尔时,世尊赞宝女言:“善哉!善哉!快说菩萨不退转印。”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宝女定得不退转印,是故能作如是宣说。若不证者,何能如是?”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宝女久已得不退印,忍辱成就,已尽大乘甚深边底。”
  尔时,宝女白佛言:“世尊,何故名大乘?”
  佛言:“其乘广大故名大乘,于诸众生无挂碍故故名大乘,是一切智善根根本故名大乘,无有烦恼诸结黑?故名大乘,所有光明无处不遍故名大乘,周遍其边有眼目故故名大乘,本性常净初无沾污故名大乘,断诸烦恼一切习气故名大乘。护持禁戒故名清净,修集定故名为安住,修智慧故名为无漏,修解脱故名无系缚,示一切法等无二故名解脱智,摄十力故名无能动,具四无畏故名无怖惧,摄取十八不共法故名为无碍,修集大慈故名平等,破坏一切诸魔众故名为最胜,摧烦恼魔故名寂静,坏阴魔故名不可数,破死魔故名为常住,具足檀那波罗蜜故名为富足,具足尸罗波罗蜜故名为无热,具足羼提波罗蜜故名为无怨,具足精进波罗蜜故名为无动,具足禅那波罗蜜故名无漏无转,具足般若波罗蜜故名胜一切世间出世间,具足方便波罗蜜故名为摄取,一切诸乘断诸有故名无有,有因八道得故名为安,具定慧翼所往无碍调诸根故名大神通,修正勤故能见一切诸佛世界,修念处故远离恶法亲近善法,修七觉分远离一切诸烦恼结,无为无漏,无胜无上,无能见顶,无能知者,无有遮障,无有听闻,无入出处,大众大堂一味不作,不作数量平等无二,得大名称十方无碍,一切人天之所恭敬,成就无量无边功德,永断一切悭吝、破戒、害心、懈怠、乱心、无明,能令众生获得多闻,为作安乐断一切苦,能令作善业,佛智、无碍智、无上智、平等智、一切智,是名大乘。”
  说是法时,万二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既发心已,复作是言:“若有众生能发如是大乘心者,即得无量善法利益。”
  尔时,宝女白佛言:“世尊,何障碍故,不令众生疾得大乘?”
  佛告宝女:“有三十二事,以是因缘为作障碍。何等三十二?一者、乐声闻乘,二者、乐缘觉乘,三者、乐释身故,四者、乐梵身故,五者、乐为世乐受持禁戒,六者、乐修一善,七者、常怀嫉妒,八者、多财贪著悭吝,九者、不乐劝化众生令修善法,十者、心?x慢故,十一者、不求菩提心故,十二者、畏菩提心故,十三者、于一法中生著心故,十四者、不善思惟故,十五者、不能亲近师长和尚善知识故,十六者、诽谤余部故,十七者、不能净于身口意业故,十八者、不能护持无上法故,十九者、得少法味吝不说故,二十者、少解法义生大慢故,二十一者、远离四摄故,二十二者、不能恭敬同师同学故,二十三者、不乐念于六波罗蜜故,二十四者、远离三聚故,二十五者、不发愿故,二十六者、少善根故,二十七者、倒解义故,二十八者、不叹三宝故,二十九者、诽谤大乘菩提事故,三十者、自不解义诽他说故,三十一者、不觉了知诸魔事故,三十二者、乐生死故。是名三十二事,障碍大乘,不令众生疾得大乘。宝女,如是障碍其事无量,我于今者但略说耳!大乘所有功德无量,障碍之事亦复如是;亦如涅??功德无量,障碍之事亦复无量;如生死过无量无边,即是大乘之障碍也。宝女,若有人能远离如是无量恶法,当知是人即得大乘。宝女,若有菩萨能得净心,是人即能获得大乘。”
  “世尊,众生云何速得成就无上大乘?”
  “宝女,有三十二事,众生修集能速得之。何等三十二?一者、众生不请而往亲附;二者、见他福德不生妒心;三者、至心修集无量善根;四者、营他事业不生愁恼;五者、至心不浊身口业净;六者、不为利养改四威仪;七者、如说而住;八者、于诸众生其心清净;九者、终不放舍菩提之心;十者、清净庄严檀波罗蜜;十一者、清净尸波罗蜜,怜愍毁禁故;十二者、净忍波罗蜜,不惜身命故;十三者、净精进波罗蜜,得十力无畏故;十四者、净禅波罗蜜,远离烦恼故;十五者、净般若波罗蜜,除烦恼习故;十六者、修勇健定,坏诸魔业故;十七者、至心度脱诸众生故;十八者、修四摄故;十九者、心平等故;二十者、不舍一切诸众生故;二十一者、知恩报故;二十二者、护持正法故;二十三者、修助道法不休息故;二十四者、于诸善法无厌足故;二十五者、破?x慢故;二十六者、供养三宝故;二十七者、于一切法不生诤故;二十八者、善解十二深因缘故;二十九者、具七财故;三十者、于一切法得自在故;三十一者、修六神通故;三十二者、修集定慧故。是名三十二众生修集疾得菩提。”
  说是法时,七万二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万二千菩萨得无生法忍。
  一切诸天以诸华香、种种伎乐,供养于佛,尊重赞叹,作如是言:“若有得闻如是等经,当知是人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梵天、释天、四天王天白佛言:“世尊,如来今者演说如是无限量义、了了之义、坏烦恼义,摧诸魔业,破诸邪见,能持一切无上正法。我等亦能受持读诵,书写解说。若佛弟子有能受持读诵、书写广说之者,我等亦当为作卫护。若有恶鬼欲为是人作娆害事,我当遮止不令成就。”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于尔时,若能护我诸弟子者,即是护持我之正法。如是护者,法则久住。”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阿难,汝当受持拥护演说如是经典。若有菩萨于无量劫乐修惠施,复有菩萨受持是经,读诵书写,为人广说,修大慈悲,兼以此义劝人令学,其人所得福多于彼,亦能速疾获得大乘。”
  阿难白佛言:“世尊,是经何名?云何奉持?”
  佛言:“阿难,是经名为《真实法义毗尼方便》、《成就发心无量宝聚》、《无量陀罗尼十力四无畏不共法聚》、《菩萨摩诃萨不退转印广说大乘宝女所问》,如是等名汝当奉持。”
  尔时,阿难及诸人天,闻经欢喜,信受奉行。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七 不?菩萨品第四

  尔时,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间大宝坊中,与诸大众围绕说法。尔时,众中有金色光,其光明净遍照三千大千世界,悉蔽一切日月、四天、释、梵光明,照已即灭。一切大众瞻睹如来,目未曾?。当尔之时,寂然无声,亦无声??⒊鋈肫?ⅰ?br>   尔时,大德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今何因缘有是光明?一切大众瞻睹如来,目未曾??”
  尔时,佛告须菩提言:“东方过于无量世界,彼有菩萨,名曰不?,与万菩萨俱共发来,欲听如来微妙方等大集经典,是其光明。”所言未讫,不?菩萨已至佛所,大宝坊中赍持种种香华伎乐供养于佛,头面礼足,恭敬右绕,却坐一面宝莲华上。
  尔时,须菩提复白佛言:“世尊,不?菩萨,所来世界去此远近?国土何名?佛号何等?”
  佛言:“须菩提,东方去此七万二千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土名不?,佛号普贤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不?菩萨从彼而来。”
  尔时,不?菩萨摩诃萨长跪合掌,说偈赞佛:

  “如来世尊众宝聚, 具足一切波罗蜜,
   无上法师天中天, 为众生故我敬礼。
   寂静戒定不可动, 无上智慧调诸根,
   为诸众生说大集, 故我归依师子王。
   乐施天人诸安乐, 众生喜见如满月,
   具足力势破魔众, 我今归依大药树。
   成就善根施甘露, 能度众生生死海,
   我今归依无上尊, 具足妙相三十二。
   世尊庄严此大众, 犹如须弥显四域,
   名称无碍遍十方, 人中象王我敬礼。
   如来智慧如虚空, 通达三世无障碍,
   随众生根而说法, 我今敬礼自在王。
   过无量劫勤精进, 超胜同业诸菩萨,
   所得佛法如先佛, 我今敬礼一切觉。
   十方诸佛悉赞叹, 精进殊胜无边量,
   无量众生得闻已, 悉皆同发菩提心。
   于正法中无厌足, 兼以劝化诸众生,
   能说清净法之性, 我今稽首大法王。”

  尔时,不?菩萨偈赞佛已,白佛言:“世尊,我等于此大集经中欲少发问,唯愿如来垂哀听许。”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随意发问,吾当为汝分别宣说,除却汝等疑网之心。”
  不?菩萨既蒙听许,心大欢喜,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修何三昧,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大念心、大智、大意,惭愧勇健,修施教戒,被忍辱铠,建精进幢,游戏神通,庄严慈悲,深乐法喜,登陟舍山,能说能答,摧伏魔怨,坏诸邪见,不离诸佛,菩萨善友常得化身,不失念心深信大乘,乐施众生无上智光,不为世法之所染污,同于四大,如地利益一切众生,如水能洗一切垢秽,如火能熟众生善根,如风能于戒闻慧等无所障碍,修集慈悲犹如虚空,慧眼无量犹如帝释,心得自在如自在天,正法化世如转轮王,聚大福德如须弥山,于善无厌聚众珍宝犹如大海,思惟十二因缘深义亦复如是,无所畏惧如师子王,具善法财犹如商主,一切依止如大医王,能作光明犹如庭燎,破?如日,清凉如月,烦恼不污犹如莲华,具足一切诸佛妙法犹如满月。”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能以此义咨启如来。至心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善男子,有三昧名一切法自在,菩萨修集是三昧者,则能获得如是等事,亦得无量无边福德,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佛之时世界所有一切具足。善男子,一切法自在三昧者,所谓信佛法僧、苦集灭道、阴入界等、空无相愿、出生灭没、十二因缘、内外因果、业及果报,信于开塞观一切法如幻、如化、如焰、如响、如水中月、龟毛、兔角、空中之华、石女之子,如著影衣、梦乘白象,若有若无及以有无,非有非无,非常非断,非生非灭,非内非外,非见非断;信如是等,则能信佛菩萨大事而不自轻。
  “菩萨事业虽复广大,我亦能知,心得自在能大惠施,护持禁戒不妨外事,怜愍众生常修忍辱,为不退故勤行精进,为令众生离烦恼故修集智慧,为坏一切分别想故修集三昧,得妙音声一切乐闻;修于念佛,观诸如来平等无二;修于念法,观一切法同一性相;修于念僧,观一切僧无有退转;修于念舍,舍诸烦恼;修于念戒,常念佛戒;修于念天,念后边身。净身口意不随他人,戒、定、智慧、清净施已,能得具足三十二相;施种种物,具足成就八十种好;为欲庄严出世智慧,具四念处;为欲远离一切烦恼故,具四正勤;为令其心得自在故,具四如意;为欲坏破诸魔怨故,修集信根;为不颠倒一切法故,修精进根;劝令忆念诸罪过故,修集念根;为诸众生心清净故,修集定根;为于一切诸法顶故,修集慧根;为无坏故,修集五力;为真实知一切法故,修七觉分;为真实知道非道故,修八正道。乐于寂静,少欲知足,远离恶友。虽复通达一切事业,终不于中生独师想。于诸烦恼心不贪著,不?众生,不疑诸见,于我我所心不生著,常修欲度众生之心。于师、和尚、父母、善友生念恩心,常思报答往昔之恩。见毁禁者不生讥刺,舍弃重担真观阴故。不竞不诤护法持戒,摄取持戒及护法者。听法、念法、供养于法,于正法中心无疑网。凡所演说不为饮食,至心演说,说时不轻亦不自高,为出善芽所闻不失。瞻病所须,供给走使,供养法师不说其短,不观种姓、戒与非戒。常乐闻法至心不忘,不失时节常请法师敷扬道化,有所讲说不生?x慢,闻已解义亦不自大,不观他人所有过失,所可听法为知足故,为不断绝三宝种故,为得无碍宿命智故,为得真实见法性故,为发无上菩提心故,为护如来真实法故,为得上族好种姓故,为见佛法比丘僧故,为得坚固不退心故,为行圣行入圣数故,为得无尽大财宝故,为得无边大功德故,为得清净梵音声故,为得具足佛功德故,为得具足菩萨法故,为欲受持读诵书写菩萨法藏及摩夷故,为欲受持如是等法广宣说故。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获得一切法自在三昧者,于一切事无能教者。”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其心敬信佛法僧, 亦复明信四真谛,
   若得智慧无挂碍, 是名诸法自在定。
   能知于苦第一谛, 亦能远离于集因,
   证获第三真灭谛, 修集无上圣道谛。
   具足成就大念心, 真实观阴如虚空,
   其身威仪大寂静, 是名诸法自在定。
   能观六入性相空, 亦能调柔于诸根,
   能坏众生疑网心, 是名诸法自在定。
   能修集空无相愿, 破坏一切诸?x慢,
   所行诸行无黑?, 是名诸法自在定。
   远离断见及我见, 令身口意业寂静,
   其心不著有无法, 是名诸法自在定。
   所说正义无颠倒, 调伏一切众生心,
   既说法已无?x慢, 是名诸法自在定。
   修集一切诸善根, 不为烦恼之所污,
   其心无热亦无浊, 是名诸法自在定。
   不为他喜求菩提, 亦不虚诳修善法,
   十方诸佛观其心, 是名诸法自在定。
   常乐惠施护持戒, 怜愍心故忍诸恶,
   精进修定及智慧, 是名诸法自在定。
   为诸众生修慈心, 亦无分别怨亲想,
   乐施众生无上乐, 是名诸法自在定。
   调伏众生于菩提, 修舍离欲得安乐,
   常乐修集五神通, 是名诸法自在定。
   所说正法众乐闻, 其义难尽如大海,
   真实了知于法性, 是名诸法自在定。
   观察佛身如诸法, 佛性法性无差别,
   护法之心无退转, 是名诸法自在定。
   身口意业得寂静, 具足戒定心无为,
   远离一切烦恼习, 是名诸法自在定。
   能证无上真解脱, 亦能获得实知见,
   修集定慧无有边, 是名诸法自在定。
   不净之物不以施, 不受一切不净戒,
   三十二相具足成, 是名诸法自在定。
   修行种种诸惠施, 是故获得八十好,
   于佛法中得自在, 是名诸法自在定。
   修集具足四念处, 正勤能坏诸烦恼,
   为调众生修如意, 是名诸法自在定。
   为入佛法修信根, 为坏魔众修五力,
   为知诸法修七觉, 是名诸法自在定。
   修八正道破邪径, 施于众生无上乐,
   心无?x慢一师想, 是名诸法自在定。
   若得修集自在定, 是人则能离烦恼,
   亲近诸佛菩萨等, 乐修少欲知足行,
   为在无上圣人数, 以众生故修大悲,
   不为饮食演说法, 是名诸法自在定。
   为法不惜于身命, 护持正法不吝财,
   常乐修行二种施, 是名诸法自在定。
   常劝众生令听法, 如其未解心不轻,
   不为胜他护持戒, 是名诸法自在定。
   无量世中所闻法, 至心受持为他说,
   无上法师大名称, 不观时节戒非戒,
   演说不休亦不息, 不失时节随意说,
   所说诸法如幻相, 是名诸法自在定。
   所言真实甘乐闻, 闻已如说而安住,
   其心无贪无嫉妒, 是名诸法自在定。
   有问无?无轻慢, 常修怜愍无二相,
   能自净除诸过失, 是名诸法自在定。
   具足七种无上财, 成就寿命无上命,
   具足十力四无畏, 是名诸法自在定。
   常乐闻法善思惟, 善思惟已如法住,
   如法住已为众说, 是名诸法自在定。
   不忘菩提上种性, 供养三宝得化身,
   劝化大众具菩提, 是名诸法自在定。
   其目清净见诸佛, 得梵音声无上边,
   其音遍满十方界, 是名诸法自在定。
   财宝惠施无有尽, 智慧演说无穷竭,
   供养父母师和尚, 是名诸法自在定。
   成就具足宿命智, 不失无上菩提心,
   六波罗蜜无厌足, 是名诸法自在定。
   为欲利益众生故, 受菩萨藏及摩夷,
   乐为众生广分别, 是名诸法自在定。
   远离一切恶思惟, 了了睹见十方界,
   一心能知无量心, 是名诸法自在定。
   一心了知三世事, 修集无量诸神通,
   得后边身智无碍, 是名诸法自在定。
   怜愍众生修大悲, 观察诸根随意说,
   一切佛法得自在, 是名诸法自在定。
   若有得闻如是事, 至心受持生信顺,
   即能获得无上道, 亦如往世诸世尊。”

  尔时,不?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成就何法,获得如是一切诸法自在三昧?”
  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一法,则能获得如是三昧,所谓不著一切诸法。复有一法,不著于戒。何以故?若不著戒,则能不著一切善法。具足戒故则能成就一切佛法,得大利益无上大道,是故我言:‘戒是一切善法根本,戒名大灯。’若著戒者,是人则于菩提障碍,非菩提道。若于诸法生贪著者,去菩提道则为大远;若不贪著,则为邻近。复有二法,菩萨具足则能获得如是三昧:一者、为于菩提方便,修集舍摩他;二者、为于善法方便,修集毗婆舍那。复有三法,菩萨具足得是三昧。何等为三?一者、不舍众生修空三昧,二者、不舍于法修无相三昧,三者、求于诸有修无愿三昧。”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调伏众生修集空, 护持法故修无相,
   不舍诸有修无愿, 是人则得是三昧。

  “复次,善男子,复有四法,菩萨具足则能获得如是三昧。何等为四?一者、具足四谛方便,二者、具足四无量心,三者、具足四无碍智,四者、具足四摄之法。复有五法,菩萨具足得是三昧。何等为五?一者、具足五神通,二者、具足五根,三者、具足五力,四者、具足真智观于五阴,五者、具足五眼。复有六法,菩萨具足得是三昧。何等为六?一者、具足六波罗蜜,二者、具足六念,三者、具足智慧观于六入,四者、具足远离六道,五者、具足六通,六者、具足六和敬法。复有七法,菩萨具足得是三昧。何等为七?一者、无贪远离烦恼,二者、于众生所无有?恚,三者、于诸法中无有疑心,四者、具无碍智无有五盖,五者、观十二因缘无有疑网,六者、成就无上智慧,七者、成就无上三昧。复有八法,菩萨具足得是三昧。何等为八?一者、修集八正道分,二者、离八邪道,三者、远离八难,四者、具足八大人觉,五者、具八解脱,六者、具八胜处,七者、专念菩提,八者、断烦恼习。复有九法,菩萨具足得是三昧。何等为九?一者、不失念心,二者、解甚深义,三者、破坏魔业,四者、具佛三昧,五者、净身口意,六者、具足方便,七者、威仪纯善,八者、勤行精进具六波罗蜜,九者、远离声闻、辟支佛道。复有十法,菩萨具足得是三昧。何等为十?一者、具足佛智,二者、具足法界无分别智,三者、于真实性无有动转,四者、具足三世平等智慧,五者、具足众生心平等智,六者、具知诸根上中下智,七者、具足四无碍智,八者、具足三解脱门,九者、具足诸法同一味智,十者、具足诸法无生灭智。”
  说是法时,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
  尔时,须菩提语不?菩萨言:“是大众中三万二千诸菩萨等,皆悉获得如是三昧。善男子,汝今得耶?”
  不?菩萨言:“大德,乃至无有一法可得名为三昧,我云何得?凡言得者即是颠倒,夫颠倒者即我我所。菩萨若著我我所者,则不能得如是三昧。”
  须菩提言:“菩萨摩诃萨住于何处得是三昧?”
  不?菩萨言:“如须菩提所住之法得解脱者,我如是住得是三昧。”
  须菩提言:“我实不住一切法中而得解脱。”
  “大德,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不住诸法得是三昧。”
  须菩提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将不住于空无相愿得三昧耶?”
  不?菩萨言:“空无相愿可得住耶?”
  “不也,善男子。”
  “大德,是故空无相愿所住之处,得是三昧。”
  “善男子,如是三昧住在何处?”
  不?菩萨言:“如一切法真实性住,住是三昧者亦如是。住一切诸法真实性者名圣解脱,圣解脱者名无所住,无住之住住一切法,一切诸法不住烦恼、不住解脱。大德,得解脱者,为具烦恼、不具烦恼?”
  “善男子,我亦不具,非不具也。”
  “大德,若仁不具,非不具者,为何所得言解脱也?”
  须菩提言:“善男子,若使法界有缚系者,我则解脱。而法界性无缚解相,非相非非相,非种种相,非一相非多相;如法界相,解脱亦尔。”
  时,须菩提说是法时,八千比丘得阿罗汉果。须菩提语不?菩萨言:“善男子,如佛所说,若能具足如是等法得是三昧,汝今具足是三昧不?”
  不?菩萨言:“大德,一切诸法无有根住,若法无根即是无住,夫无住者名为无作,若无作者云何可住?”
  须菩提言:“若无住者,何故如来常作是言:‘住如是法得无生忍’?”
  不?菩萨言:“大德,无所住者亦名为住,是故如来亦说住贪而得解脱,而智慧性不能坏贪住于解脱。若有菩萨能知如是不住之住,是名无生智慧;住是无生智慧中已,则能获得无生法忍。
  “复次,大德,若有菩萨不离凡夫能知圣法,以凡夫心观察圣法,以圣法性观察于忍,忍性观忍,复以是忍观一切法,知如是等名无生忍。
  “复次,大德,若有菩萨观二种界:一、众生界,二者、法界。以法界性观众生性,以众生性观法界性,若离法界无众生界,法界、众生界无生无灭。若能如是通达知者,名无生智;无生智者即无生忍。
  “复次,大德,菩萨摩诃萨知从十二因缘生法,从六境界作六因缘,若善不善,是善不善即无生灭。何以故?境界之性不能生法,六入亦尔不能生法。何以故?无生性故。如其六入能生法者,则应常生,不须外缘。若外境界性能生者,亦应常生,不假于内。若俱生者则有二相,二相之法性无真实。通达了知如是等者,名无生忍。若得如是真智慧者,是名菩萨得无生忍。
  “复次,大德,若有菩萨具足成就二种庄严功德智慧,观是二事平等无二。虽如是知不言我知,亦于此知不生贪著,是名无生忍。
  “复次,大德,菩萨摩诃萨身意寂静观法寂静,法寂静已观菩提静,菩提静已观忍寂静,亦不随他,不著内外,是名菩萨无生法忍。”
  说是法时,不?菩萨等五百菩萨得无生法忍。
  尔时,世尊赞不?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所演说无生法忍,即是真实如先佛说。复次,善男子,菩萨若得心自在者,即得诸法自在三昧。云何名为心自在耶?善男子,若有菩萨远离贪爱,得帝释身或转轮王身,虽为无量诸众生等说五欲乐,而其内心实不贪著,是名菩萨心得自在。复次,善男子,若有菩萨修集三昧、四无量心求诸有时,不以有心,以智慧心,虽生欲界不因欲心,其心常不远离三宝,修集庄严诸波罗蜜,以四摄法摄取众生、调伏众生,修三十七助道之法,是名菩萨心得自在。复次,善男子,若有菩萨修空无相愿,自不证于空无相愿,亦为众生说如是法。为调声闻、辟支佛等,入于无生正定之聚而为说法,彼既闻已即得解脱,自不证之,亦令众生不舍菩提,是名菩萨心得自在。复次,善男子,若有菩萨为调声闻、辟支佛故,入无生灭正定之聚,亦得灭定,又能通达一切三昧出入相行。虽得如是通达自在,亦不证于灭尽三昧。何以故?未具佛法故。是名菩萨心得自在。复次,善男子,若有菩萨以平等智观于法界,种种世间、种种众生、种种说法、种种方便,是名菩萨心得自在。复次,善男子,若有菩萨生长寿天未尽天寿,其身亦生短命之中,为欲调伏诸众生故,是名菩萨心得自在。复次,善男子,若有菩萨具足快乐,舍是乐已为诸众生受大苦恼,护众生故,护菩提故,是名菩萨心得自在。复次,善男子,若有菩萨同于声闻、辟支佛行,而心护念菩提之道,亦修菩提微妙之行,为诸声闻、缘觉之人,随意说法而亦不证,是名菩萨心得自在。复次,善男子,若有菩萨解八万四千法门,亦复通达烦恼行处,为断众生诸烦恼故,处中说法,亦不为诸烦恼所污,是名菩萨心得自在。复次,善男子,若有菩萨具足神通,若有众生盲聋跛?,菩萨摩诃萨自变其身,亦同其像而为说法,是名菩萨心得自在。复次,善男子,若有菩萨具足智慧,通达外典善解邪论,而其内心不为邪见,为欲调伏诸众生故修集其道,是名菩萨心得自在。善男子,菩萨具足如是等事,名心自在,亦名得一切法自在三昧。”
  须菩提言:“世尊,不?菩萨得是三昧,为久近耶?”
  佛言:“过去无量阿僧?劫,尔时有佛,号自在王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净,劫亦名净。其佛国土地平如掌,金、银、琉璃、玻?庄严,常有幡盖,如兜率天多饶饮食。尔时,众生所有贪欲、?恚、愚痴无有势力,多有利智能解佛语,一切悉乐无上大乘。尔时,世尊与八万四千大菩萨众,三万二千声闻大众。
  “尔时,世有转轮圣王,名曰广持,号曰法士,成就七宝——轮宝、象宝、马宝、女宝、珠宝、兵宝、主藏之臣,千子具足,王四天下,治以正法不加刀杖,怜愍众生教以十善,一切众生亦乐受之。尔时,千子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尔时,圣王供养如来、菩萨、声闻一切大众,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房舍资生,经万岁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无上道修三十七助道之法。
  “尔时,彼佛寿命满足八万四千岁。王有一子名曰法语,于彼佛法信心出家,勤行精进,清净持戒,为得无上菩提道故。尔时,法语比丘二万年中无有睡眠,如弹指顷不生贪心、?心、痴心不善觉观,不念父母、宗亲、眷属、饮食、衣服、房舍、卧具、资生之物,亦不觉知昼夜之相,二万年中常修念佛。须菩提,法语比丘勤精进故,获得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过二万年已往诣佛所,头面礼敬,右绕三匝,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施一切众生安乐,为欲调伏一切众生。唯愿世尊哀愍示导,云何令我化诸众生宣说正法?’
  “佛言:‘比丘,有八陀罗尼门,若成就者得无碍语,则能为诸众生说法。何等为八?一者、念佛,知法身故;二者、念法,知净法故;三者、念僧,知无碍故;四者、真实思惟,破恶觉观故;五者、知字,不可说故;六者、修舍摩他,为知诸法同一昧故;七者、修毗婆舍那,为知诸法本性净故;八者、修方便智,为得忍故。比丘,具如是八陀罗尼门,则能堪任宣说正法化诸众生。比丘,复有八精进,菩萨具者能宣说法化诸众生:一者、求法勤行精进,二者、持法勤行精进,三者、观法勤行精进,四者、说法勤行精进,五者、护法勤行精进,六者、供养法师勤行精进,七者、护受法者勤行精进,八者、如法而住勤行精进。是名为八。复有八法,菩萨具足能化众生。何等为八?一者、修慈等观众生故,二者、修悲调伏众生故,三者、观法得无上法故,四者、观智破?x慢故,五者、护诸众生施安乐故,六者、善思惟坏诸烦恼故,七者、修助道法庄严菩提故,八者、护法具足六度故。’
  “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若能具足如是等法,则能教化一切众生。尔时,比丘闻是法已,于十千年系心思惟,勤行精进为得是法。以精进故,即得无尽器陀罗尼,善解一切众生语言随语为说,得是持已,复有无尽辩才;成就如是陀罗尼已,周遍城国村邑聚落,化无量众于三乘道,为其父母、兄弟、眷属、宗族说法,悉令获得随顺法忍。
  “须菩提,尔时比丘复往佛所,头面敬礼,右绕三匝,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佛先说,我已证得,佛神力故得圣智慧。世尊,颇有三昧菩萨修已,心不退转增长善法?’佛言:‘比丘,有三昧名一切法自在,菩萨修已其心不退,亦得增长无量善法。’尔时,比丘闻三昧名,即白佛言:‘世尊,菩萨云何行?云何修?云何学?而能获得如是三昧?’‘比丘,有八法、八庄严、八发心,菩萨具已得是三昧。何等为八?一者、净心,二者、至心,三者、施心,四者、离烦恼心,五者、观六界,六者、修忍,七者、勤精进,八者、修定身心寂静。是名八法。八庄严者:一者、舍,二者、戒,三者、功德,四者、智,五者、舍摩他,六者、毗婆舍那,七者、发菩提心,八者、庄严一切佛法。是名八庄严。八发心者:一者发心,无有众生、寿命、士夫,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二者发心,一切诸法无常、苦、无我;三者发心,一切诸法空无相愿;四者发心,未来之法无有住处;五者发心,现在之法无有住处;六者发心,一切诸法无业果报;七者发心,一切诸法无有作者,无有受者;八者发心,一切诸法无有系属。菩萨具足如是等法,得是三昧。’比丘闻已进修不久,即得如是一切法自在三昧;得三昧已即放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
  “尔时,比丘即往佛所,头面作礼,右绕三匝,上升虚空一多罗树,结跏趺坐满一千年,不动不摇,法喜为食,获得比智,乐说无碍,令三万六千亿众生得不退心,无量众生安住三乘。尔时,法语比丘过千年已,从座而起,作如是言:‘如来世尊勤精进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非懈怠也。’
  “善男子,汝于无量无边世中,成就无量无边功德,故能速得如是神通。善男子,汝已于往七万六千亿佛所,种诸善根,净修梵行,是故因此过去善根,获得如是现在善果。”
  佛告须菩提:“汝知尔时法语比丘得三昧者,岂异人乎?即是今之不?菩萨,成就如是无量功德。”
  尔时,世尊为须菩提说是菩萨往因缘时,三万二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虚空之中诸天、龙、神、乾闼婆等,雨诸华香以用供养不?菩萨,而作是言:“我等今日见此菩萨,得大利益!”
  尔时,须菩提语不?菩萨言:“善男子,汝已久修清净梵行。”
  不?菩萨言:“大德,夫梵行者,非是过去、未来、现在。若非过去、未来、现在即是无作,若无作者即名为行,如是行者名为无生,名为无诤,无有言说及以威仪。大德,非眼行故,名为梵行;非耳、鼻、舌、身、意行故,名为梵行;非色、声、香、味、触、法行故,名为梵行;亦非色、受、想、行、识行故,名为梵行;非相非缘,非见非闻,非知非觉。大德,如是等法无去来住,无牵无挽,无有数量,无上无下,是名梵行。”
  须菩提言:“善男子,夫梵行者名八正道。”
  不?菩萨言:“大德,云何八正道名为梵行?若以正见为梵行者,不见诸法名为正见,等见诸法名为正见,不见之见乃名正见;若不见者,云何得名为正见耶?若无正见,云何得名为梵行乎?无有思惟名正思惟,夫思惟者名为颠倒;若颠倒者,云何得言正思惟耶?一切音声皆悉平等,若善若恶,若一若二,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一切字、若一切声,是名为响;若是响者,云何得言为正语耶?声平等者,一切行法皆悉无常,是苦、无我,涅??寂静。若能等观一切诸法,如涅??相及演说者,是名正语。无身无身业,无口无口业,无意无意业。何以故?无业处故。若有业处则有我我所,若无我我所则无业果。若如是观,名为正业。若为寿命行于邪命,远离邪命故名正命。若观是等无我我所,无有众生、寿命、士夫;如其无者,何故得名为正命耶?于眼识色不生染著,眼识性空,以识性空故眼色亦空;若眼色识空,至意识法亦复如是。若如是观,是名正命。无有颠倒,断诸精进,名正精进。无精进法,无精进者,无有具足成就精进,无有精进为利益者。若能观察如是等法,是名正精进。若能等念一切诸法平等如空,一切诸法亦复如是。如一切法,阴、入、界等亦复如是。若能观于如是等法,是名正念。观一切法皆悉平等,无我我所。若能如是平等观者,是名正定。大德,若能如是观一切法性平等者,名八正道,是名梵行。非以数故名八正道,非八正道名为梵行,非世道故名为梵行,非著心故名为梵行,非二相故名为梵行,无作相故名为梵行。若见诸法无有住处,乃名梵行。”
  尔时,不?菩萨为诸大众说如是等梵行法时,五百比丘离诸烦恼,得阿罗汉果。
  须菩提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快说是法!如离烦恼阿罗汉人,其所宣说等无有异。”
  “大德,我今亦是远离烦恼,亦是阿罗汉,我亦远离声闻、缘觉烦恼诸法,我如法住故名阿罗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不?菩萨,乐说无碍,不可思议辩才利智,随问而答。”
  佛言:“须菩提,不?菩萨得一切法自在三昧,以是故能随问而答。若有菩萨得是三昧,一切世间人、天、魔、梵,不能障其乐说无碍。”
  尔时,帝释白佛言:“世尊,若有人于无量世中,具足功德乃能得见不?菩萨,闻其所说。世尊,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是经,读诵书写,为人解说及闻法者,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当知是辈,一切皆当如不?菩萨作师子吼。世尊,我当拥护如是等人。”
  佛言:“善哉!善哉!?x尸迦,汝今至心护持正法。”
  尔时,梵王复白佛言:“世尊,我当乐修舍定三昧,舍禅定乐,来护佛法及说法者令离病苦。随何国土有说法处,我当往彼至心听受。若有国土信受此经,供养三宝,我亦当为除灭恶相,令其土境清净安?G,正法治化。”
  佛言:“善哉!善哉!梵王,汝真护法。若有人能如是护法,当知是人终不远离三宝之宝。”
  尔时,四天王复白佛言:“世尊,我亦能护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如是法者。”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知法者,是人乃能拥护是法。汝于我所得闻法已,即获法眼,断诸恶道。若复至心护持正法,不久当断一切诸有。”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当受持如是经典,为四部众广说其义。”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能受持如是经典,如佛所说等无有异,广为四众宣释分别。”
  尔时,人、天、阿修罗、乾闼婆一切大众,闻经欢喜,赞叹善哉。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八 海慧菩萨品第五之一

  尔时,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间大宝坊中,与诸大众围绕说法。是时,三千大千世界大水盈满犹如大海,又如劫尽水灾起时。然诸世界国邑村落、城郭舍宅、山林树木,上至色界,无所娆害悉皆如故,而诸大众皆见是水。尔时,水中出生无量分陀利华,青琉璃茎,真金为叶,功德宝台,帝释宝须,周匝多有无量之华,纵广十里在宝坊中,高一多罗树。尔时,大众各各自见在此华上。其华尔时出大光明,遍照十方无量世界。尔时,大众心生欢喜:“我等今者必当得闻殊胜妙法。”
  尔时,弥勒菩萨即从坐起,前礼佛足,右绕三匝,于莲华上长跪合掌,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如是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水犹如大海,又如劫尽水灾起时,复出无量分陀利华,大光如是遍照十方无量世界?”
  佛言:“弥勒,下方过于三千大千世界微尘等国,有一世界名宝庄严,其土有佛,号海智神通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彼有菩萨名曰海慧,欲来至此大宝坊中,与无数菩萨俱共已断一切数想,欲来听是大集经典。”
  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彼佛世界去此甚远,海慧在彼,颇得闻此佛所说不?”
  佛言:“舍利弗,如汝今于我前所闻,彼亦如是。如汝今日及诸大众睹见于我,海慧菩萨见我亦尔。”
  “世尊,菩萨摩诃萨所有神通不可思议,住于极远无量世界,而有如是无碍天眼、无障耳通。世尊,谁有闻是不思议事,而当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唯除下劣不肖人耳!”
  尔时,海慧菩萨具足无量神通之力,于一念中在彼国灭,忽然现此大宝坊中。即入三昧,令此大众悉得遥见,彼佛世界所有人民,城邑聚落、屋舍殿堂、山林树木、飞鸟走兽,及见彼佛与诸大众围绕说法。现是事已,即从三昧安详而起,前礼佛足,右绕三匝,以其世界所有香华、种种伎乐,供养于佛,作如是言:“下方世界海慧神通如来,致问无量,如来身命及以大众悉安隐不?”却坐一面宝莲华上。
  时,有梵王名曰修悲,作是思惟:“何因缘故有是大水,满此三千大千世界而非水灾?我今当往问于世尊。”即与六万八千梵俱诣如来所,头面敬礼,右绕三匝,长跪合掌,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此中三千大千世界,七宝莲华庄严遍满,无量菩萨各各次第坐宝华上,三千世界大水盈满?”
  佛言:“梵天,善男子,此是海慧菩萨摩诃萨神通之力。”
  梵天言:“世尊,如来所说大集妙典,犹未讫耶?”
  佛言:“梵天,如来所有乐说无碍不可穷尽。梵天,佛与无量菩萨大众,观察法界,讲论法界,法乐微妙亦不可尽。”
  梵天言:“世尊,如来所言海慧菩萨,其谁是耶?”
  佛言:“梵天,汝今不见坐宝莲华,其华纵广满十由旬,为诸菩萨之所恭敬赞叹者乎?其身色像光明炜烨,唯除如来,余无及者。”
  尔时,梵天见已即生恭敬之心,头面礼拜,作如是言:“若有得见如是正士,得大利益!我今遇之,亦复如是。世尊,如是正法当久近住?”
  佛言:“善男子,如是正法如如来寿。我涅??后,是诸菩萨亦护是法。何以故?此经即是过去、未来、现在佛印。”
  尔时,海慧菩萨踊在空中高七多罗树,示现己身智慧之力,为令大众生信心故,庄严此经故,而说偈言:

  “下方有土过尘数, 有佛海智神通尊,
   常为众生演说法, 我闻能受为人说。
   我今来此大众中, 供养恭敬十力尊,
   所来眷属诸菩萨, 为破法中细疑心。
   我今敬礼最无胜, 如法而作上供养,
   为欲庄严上菩提, 教化众生无上道。
   若观诸色无有相, 亦能断离三种受,
   若无相貌及种性, 是人能礼无上尊。
   若不贪著我我所, 亦复修集于中道,
   观一切法如虚空, 是人能礼无上尊。
   若不贪著诸境界, 亦能寂静于内入,
   于诸法界不生著, 是人能礼无上尊。
   若见如来真法身, 能竖无上大法幢,
   见一切法如幻相, 是人能礼无上尊。
   若见无施无受者, 无作无受亦如是,
   若无正见及邪见, 是人能礼无上尊。
   亦不定在菩提中, 又不决定在生死,
   远离一切诸烦恼, 是人能礼于如来。
   若有至心修善法, 净身口意三业等,
   亦能调伏于诸根, 是人能礼无上尊。
   若忍诸法无有我, 不成菩提舍众生,
   为菩提故持净戒, 是人能礼无上尊。
   若观诸法犹如焰, 众生平等如虚空,
   净心不作诸心想, 是人能礼无上尊。
   为诸众生受大苦, 为菩提故修忍辱,
   观一切法如水月, 是人能礼于正觉。
   观无众生命士夫, 亦为众生修菩提,
   观法念念灭尽相, 是人能礼无上尊。
   受地狱苦心不退, 勤加精进修集道,
   闻诸法空心不怖, 是人能礼无上尊。
   一切境界无挂碍, 犹如空中动手者,
   亦观三世相平等, 是人能礼无上尊。
   若魔不能知其心, 是人能得大神通,
   若说法字义无尽, 是人能礼无上尊。
   若能遍闻诸佛音, 闻已受持广宣说,
   不见三宝差别相, 是人能礼无上尊。
   如来具六波罗蜜, 无有去来如虚空,
   了了知诸众生界, 是故我礼无上尊。
   如来成就大功德, 终不生于似我慢,
   我今敬礼佛色像, 是身世间不能作。
   佛光胜于一切光, 其意殊妙亦最上,
   一切众生不见顶, 是故我礼一切胜。
   如来知诸众生解, 随解而为演说法,
   能知烦恼之对治, 是故我礼于世尊。”

  尔时,海慧菩萨偈赞佛已,从空而下,白佛言:“世尊,我今于此欲少咨问,唯愿如来哀愍听许。”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随意致问,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海慧菩萨言:“世尊,我先闻有净印三昧,若有菩萨住是三昧,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唯愿如来说是三昧,令诸菩萨普皆得闻,闻已皆当庄严修行,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佛言:“善男子,至心谛听,吾今当说。善男子,如净宝珠,匠者琢磨,价值无量,人所珍重。善男子,菩萨初发菩提心已,修集善法多闻思惟,观察法界净于初心,初心既净咸为诸佛菩萨敬念,即便获得净印三昧。
  “善男子,净宝珠者离九种宝。何等为九?一者、金性,二者、银性,三者、琉璃性,四者、玻?性,五者、玛瑙性,六者、莲华性,七者、砗磲性,八者、功德宝性,九者、珊瑚性。是名为九离。是九性名净宝珠,其价无量,转轮圣王之所受用。是珠光明,余光不及。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亦复如是,离九种性得净印三昧。何等为九?一者、凡夫性,二者、信行性,三者、法行性,四者、八忍性,五者、须陀洹性,六者、斯陀含性,七者、阿那含性,八者、阿罗汉性,九者、辟支佛性。离是九性,入佛种性,得净印三昧。以其净故,胜于一切声闻、缘觉,施于一切众生光明。
  “善男子,净宝珠者耐磨穿押,是故此珠名无瑕?。善男子,净印三昧亦复如是。善男子,云何净印三昧?修集五戒,具十善法,修行慈悲怜愍众生,见他事业亲往营理,爱念一切修舍意净,常念众生以四摄法,摄取一切专念六念,调伏诸根少欲知足,不断圣种息诸斗讼,坏于?x慢,恭敬供养诸师、和尚、耆旧长宿,不轻于他,求法护法,远离恶法,于佛法僧信心无坏,心常缘念一切善法,不赞己身常称他德,知恩报恩净诸威仪,具于忍辱,求舍摩他,修陀罗尼,心等如风、地、水、火、空,常乐出家,修集寂静、持戒、精进,亲近善友,净于诸根,眼、耳、鼻、舌、身、心无碍,观于不净为坏贪结,修集慈心为破怨亲,观十二缘为坏无明,远离一切障碍之法,施法无吝,具足成就六波罗蜜,不求余乘,内外清净观生死过,于菩提道心不悔退,教化众生于大乘中。善男子,菩萨具足如是等法,净不净意,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名宝珠。”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若有修集大慈心, 具足成满十善法,
   是人定见弥勒佛, 故菩提心难思议。
   修集大悲为众生, 亦常教化于大乘,
   为除烦恼修舍心, 故菩提心难思议。
   具足修集念智慧, 及能调伏于自心,
   能修知足及少欲, 是故菩提心最胜。
   远离一切诸恶法, 其心柔软于众生,
   增长一切诸善法, 是故菩提心最胜。
   恭敬供养师和尚, 绍继增长圣种性,
   远离一切诸?x慢, 是故菩提心最胜。
   其心质直不欺诳, 常乐寂静化众生,
   除去?x慢不轻他, 是故菩提心最胜。
   护持正法能听说, 化诸众生离烦恼,
   至心专念无上乘, 是故菩提心最胜。
   供养三宝信四谛, 远离诸恶修善法,
   不?不恚于众生, 是故菩提心最胜。
   客烦恼起生惭愧, 即向十方佛忏悔,
   修集善法调诸根, 是故菩提心最胜。
   净身口意知业果, 知恩念恩知酬报,
   信十二缘净威仪, 是故菩提心最胜。
   具舍摩陀修智慧, 具足持戒乐菩提,
   受大苦恼心不动, 是故菩提心最胜。
   其心平等如四大, 视诸众生如虚空,
   常乐出家修菩提, 是故菩提心最胜。
   贪乐寂静净身心, 修行法行观四谛,
   实语法语真义语, 是故菩提心最胜。
   有所说法而安住, 勤修精进坏魔业,
   于所修法无懈怠, 是故菩提心最胜。
   亲近善友佛菩提, 能度众生生死海,
   能净一切六境界, 是故菩提心最胜。
   远离障碍除五盖, 诸根清净无?x慢,
   贪欲?恚痴对治, 是故菩提心最胜。
   观善思惟具念心, 修助菩提得神通,
   不畏生死乐涅??, 是故菩提心最胜。
   凡所说法不为食, 于诸法中心无吝,
   修行善法不求报, 是故菩提心最胜。
   不以余乘摄众生, 所说众乐而受持,
   其心无量无有边, 是故菩提心最胜。
   内外清净无过咎, 不畏生死修菩提,
   修菩提时心不悔, 是故菩提心最胜。
   知众生界净国土, 庄严菩提不自为,
   迷惑众生示正道, 是故菩提心最胜。
   善知法界真实性, 无分别智不可说,
   能破众生怖畏想, 是故菩提心最胜。
   若能具足如是法, 是能净发菩提心,
   不为世法之所污, 烦恼魔业亦复然。
   若有能发菩提心, 是则能胜一切乘,
   能净一切众生心, 亦能演说无上道。

  “善男子,云何名为菩提之心押而不坏?押者名为大悲,缘于一切众生,绍三宝种不令断绝,为佛法故庄严善根,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严净世界,为护正法不惜身命。善男子,若为诸恶众生打触恼乱娆害,悉当忍之,亦应不舍一切众生,心不生悔不愁不恼,为调众生勤加精进。若遇骂辱、?恚、打掷,默然受之终不加报,应作是念:‘夫大乘者与世共诤。何以故?一切众生顺生死流,大乘之法逆生死流。一切众生各各诤讼,大乘之法破坏斗诤。一切众生?恚炽盛,大乘之法除灭?心。一切众生各各虚诳,大乘之法质直无虚。十方世界若有众生,以诸刀杖随逐菩萨,而作是言:‘谁有发此菩提心者?我当???Ы馄渖砣绾?樾怼!?腥?糯酥詹煌俗?刑嶂?模?嗖环派岽缺?采帷⒒菔?⒊纸洹⑷倘琛⒕??㈧?ā⒅腔邸:我怨剩科腥?嘉?骸?矣谖蘖课薇呤乐校?艽蟮赜?⑿笊?⒍龉怼⑷恕⑻斓壬恚?苄卸穹ú荒茏岳?袄??恕H粑一蛴谖蘖渴乐校??硕袢说墩人嬷鸾诮谥Ы猓?抑詹簧嵊谄刑嵝募爸钪谏?:我怨剩咳粑也荒苋淌苋缡鞘乐锌嗾撸?文芸叭痰赜?羁啵啃猩品ㄊ保?嘤卸穹ɡ醋髡习??胰舨蝗蹋?坪文茏髦种稚品ǎ恳磺兄谏?┪叶袷拢?乙?币陨品ㄊ┲?V谏?┪业墩嚷钊瑁?乙晕奚洗笕淌┲?!?腥????裟苋缡撬嘉┕壅撸?敝?痪玫冒Ⅰ穸嗦奕?耆?刑帷H缡枪垡涯苋倘?海?缴怼⒖凇⒁狻?br>   “云何押身?若菩萨身被支解时,尔时依法将顺恶人,具足六波罗蜜。云何菩萨身被支解,而得具足六波罗蜜?菩萨若被支解身体不惜身命,尔时具足檀波罗蜜;于彼恶人修集慈心,尔时具足尸波罗蜜;不?不骂,不以恶事还往加之,尔时具足忍波罗蜜;为诸众生勤行精进,终不舍离菩提之心,尔时具足精进波罗蜜;若他?打其心不动,不失正念其意清净,尔时具足禅波罗蜜;观身无常、苦、空、无我,犹如草木瓦石等类,尔时具足般若波罗蜜。具足如是六波罗蜜已,押而不坏,是名押身。
  “云何押口?忍于一切恶言骂辱,若实不实,但责己身烦恼诸结,终不怨他,为诸众生修集慈悲。菩萨摩诃萨修集如是,忍恶骂时,即得具足忍波罗蜜。菩萨摩诃萨遇骂辱时即作是念:‘是人往世悭贪因缘,亲近恶友得是恶心。我破悭贪,修集惠施,亲近善友,是故我能舍是?恚。’尔时具足檀波罗蜜。菩萨摩诃萨遇骂辱时作是念言:‘是人破戒不信业果,是故骂我。我受持戒信于业报,是故修忍念于菩提,护持正法将顺众生。’尔时具足尸波罗蜜。菩萨摩诃萨遇骂辱时作是思惟:‘是人懈怠不修善法,是故骂我。我勤精进修集善法,舍离?心,于善法所心无厌足。我今要当设大方便,先令是人坐菩提树,然后我当取菩提果。’尔时具足精进波罗蜜。菩萨摩诃萨遇骂辱时复作是念:‘是人失念狂乱放逸,烦恼所污。我今破坏一切烦恼,为如是等诸恶众生发菩提心。若诸众生悉清净者,我复何缘发菩提心?’是故专心缘念菩提,心不匆务,尔时具足禅波罗蜜。菩萨摩诃萨遇骂辱时复作是念:‘是人著我我所、众生、寿命、士夫。我依法界,法界之中唯骂谁受?我亦不见一法是骂及以骂者。’尔时具足般若波罗蜜。若能至心受持修行五波罗蜜,尔时具足忍波罗蜜,是名押口。
  “云何押心?不畏魔众退菩提心,不畏一切众邪异见退菩提心,不畏地狱、饿鬼、畜生种种诸苦退菩提心。若见佛像来作是言:‘汝亦不能发菩提心。菩提之道甚为难得,不如早修声闻乘法,速证涅??,受大安乐!’菩萨尔时闻是语已,即自思惟:‘菩提之道难之与易,我终不退,定当得到菩提树下坐金刚床。我昔己请一切众生,许当以法而惠施之。我今未与,云何欺诳?我当随顺一切佛心,堪忍如是押心之事,不诳诸佛、人、天、大众及以已身。’是名押心。”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向菩提道心不坏, 大慈大悲亦复然,
   又不断绝三宝种, 无量庄严为菩提。
   为佛十力四无畏, 三十二相八十好,
   无量世中舍财施, 亦受种种大苦恼。
   为得三宝诸功德, 受持正法而广说,
   为度众生生死海, 是故堪受种种苦。
   十方世界恶众生, 执持刀杖逼我身,
   心终不动失菩提, 怜愍一切众生故。
   无量劫中受苦恼, 不能自利及利他,
   今我此忍大利益, 亦能得佛无量德。
   为佛功德碎其身, 犹如胡麻心不悔,
   心亦不退无上道, 多受诸苦为菩提。
   行住坐卧念菩提, 其心寂静离烦恼,
   若欲起?于众生, 先当怨己及烦恼。
   三恶道中受诸苦, 为诸众生得佛道,
   不求人天上快乐, 甘乐为众受诸苦。
   若于人中所受苦, 不及地狱百千一,
   虽受三恶无量苦, 亦不退失菩提心。
   观身无常及无我, 四大之性如四蛇,
   至心放舍如是身, 能得智慧无上道。
   流转诸有受诸苦, 以不能观身真实,
   菩萨能观身真实, 是故永离诸苦恼。
   行恶之时无妨碍, 修行善法多留难,
   诸佛世尊为证知, 是故我受种种苦。
   我今能忍如是等, 身口意业无量苦,
   以是因缘菩提心, 坚牢毕竟不可动。
   舍身具六波罗蜜, 于身无贪具足檀,
   于彼恶人生慈心, 是故具足于尸罗。
   割身能忍不生?, 以是因缘具羼提,
   受苦时心不动转, 是故具足毗黎耶。
   不失念心乐寂静, 是故具足于禅那,
   观身无我无我所, 尔时具足于般若。
   若我能作是庄严, 不久定得无上道,
   若我不忍恶口业, 云何能坏众烦恼?
   若我调伏身口意, 则能忍受众苦逼,
   能坏一切诸魔众, 虽有众邪我不动。
   若欲具足波罗蜜, 如来十力四无畏,
   获得无上无价宝, 当学调伏身口意。

  “善男子,云何名为穿菩提心?菩萨既发菩提心已,终不生于相似我慢,不著菩提心,不贪菩提心,不爱菩提心,不观菩提心,如是则能令心寂静,观深法界,观诸佛法。深法界者,谓十二因缘,远离二边,一切诸法性自无我,观于我性、一切法性空无有主,住空三昧、无相、无愿,知诸行法无所造作;观色如沫、受如水泡、想如热焰、行如芭蕉、识则如幻,观界无作无有动摇,入如聋盲;心无暂住,?x慢之结都无生处;诸法无二无有分别,一味、一乘、一道、一源;观一切声无有声相,一切音声次第不合,一切诸法不可宣说;了知苦相,集无我所,于灭无增,知道毕竟;无障碍故,观身念处知去来受,念心出灭知于法界,观界非界故修正勤,欲得自在故修如意;离诸烦恼名为信根,乐于寂静名精进根,非有念故名为念根,非思惟故名为定根,远离一切名为慧根;不随他故名为信力,无障碍故名精进力,不退转故名为念力,心得自在名为定力,不观善恶名为慧力;不放逸故名念觉分,入诸法故名择法觉分,如法行故名进觉分,远离恶故名喜觉分,身心寂静名除觉分,知实三昧名定觉分,不观于二名舍觉分;远离诸见名为正见,离诸觉观名正思惟,知诸声性名为正语,于身口意不生贪著名为正业,离嫉妒心名为正命,不增不减名正精进,于善不善不生贪著是名正念,观诸心界是名正定;实相之性其性寂静,毕竟义者名无常、苦、无我;假名清净大净能调心者名之为施,身心清净名之为戒,诸法无常名之为忍,勤修是智名为精进,内外清净名为三昧,观真实故名为智慧;知诸众生心性本净是名为慈,观于一切等如虚空是名为悲,断一切喜名为喜心,远一切行名为舍心;一切诸法未来世净,过去种种现在无我。善男子,若能真实观察了知如是等法,是名为穿菩提心宝。菩萨观察如是法已,次第得一切法自在陀罗尼。
  “善男子,譬如日月不作往来照明之心,以诸众生福德力故,自行往返坏诸?冥。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若能观了如是等法,亦复如是不作是念‘我当利益无量众生’,而令众生大得利益。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作是观,是名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何以故?入定乃能作如是观,乱心不能。定者即是禅波罗蜜,观者即是般若波罗蜜,如是乃能观于真实,了了见于一切法相。云何名见一切法相?一切法相名无相相,言无相者即是无作,即此无作名之为相,若能永断如是无相即无相相。又无相者名无生相,无相相者名无灭相,无生无灭名无相、无相相。若见无生、无灭、无作、无一无二、无?无诤、无有,如尔不动不转知于法性,是名真性,是名法性,是名实性。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若真实知如是等法,名非住住。”
  说是法时,十二那由他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万六千天得无生忍。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能破一切诸法相, 清净无上菩提心,
   若能如是观察者, 即得不著一切法。
   明见甚深诸法界, 亦不怖畏于涅??,
   以是不怖因缘故, 则能增长于佛法。
   明信于因及果报, 十二因缘亦如是,
   远离二边常断见, 随意种种说正法。
   于常无常心不著, 又能演说于中道,
   知一切法是空性, 无有众生无寿命。
   一切诸法空无相, 亦复无有次第生,
   其性本来常寂静, 无有能作如虚空。
   不观一切诸法相, 了了觉知无有生,
   观色如沫受如泡, 想如热焰行芭蕉。
   观心如幻四大空, 观入犹如聋盲者,
   又观心意无内外, 心无住处界无二。
   不著诸法色色相, 虽有是知无?x慢,
   观一切法皆平等, 一味一乘一道源。
   能知如是真实义, 了了能观于法界,
   无有音声能观声, 无有心意能观心。
   无有文字观文字, 是能真实知法界,
   一切法义不可说, 声及文字亦复然。
   真实知苦集灭道, 具足系心四念处,
   于诸法界无分别, 其心能得大自在。
   远离一切诸烦恼, 修四正勤行精进。
   为得无碍大自在, 勤心修集四如意。
   于一切法不贪著, 为于如是修信根;
   常乐住于大寂静, 是故修集精进根;
   心无念虑知真实, 是故修集于念根;
   悉能调伏诸心想, 是故修集于定根;
   为能观察于法界, 是故修集于慧根。
   为欲了知诸法界, 是故修集七觉分。
   不观诸法一二数, 是故修集八正道。
   如意能以财物施, 亦能如意受持戒,
   又能清净于内外, 是则名为大神通。
   一切诸法本性净, 是故修集于慈悲,
   断一切喜诸烦恼, 是故修集于喜心。
   一切诸法本性净, 去来现在亦复然,
   若观诸法无生灭, 是人即得真实知。”

  尔时,世尊复告海慧菩萨言:“菩萨得是净大净已,其心真实,无有欺诳,于诸众生平等无二,得真实智、毕竟大智、净印三昧,安住净印三昧根本。云何名为三昧根本?为诸众生修大慈悲,虽得供养其心不高,?恚毁辱心亦不下。心不高故,则能生于不?x法性、不?x名字,亦不生于相似我慢,身口意业从智慧生,是故一切所作诸业非不随智。
  “云何菩萨身业随智?所得身形殊胜微妙,众生见者即得调伏,身四威仪亦能调伏。离诸身过、身曲、身滓,其身清净相好庄严,诸根具足无有缺减,不恃此身而生?x慢,见下色者心亦不轻,自于其身不生贪著。观身法界及以身业,知是色已,念于法身,不求食身,以定为食,为调众生现受其施。常修圣行,所谓非为贪欲、?恚、愚痴受持清净戒拥护正法。菩萨摩诃萨具足如是随智身业,得大神力、无所畏力。以是力故,于诸佛土普示其身,如此世界所示色身,余诸世界亦复如是;放大光明遍照十方无量世界,其光柔软,众生遇者离烦恼热,离烦恼已受大快乐。是名菩萨身业随智。
  “云何菩萨口业随智?所谓远离六十四种恶口之业,粗语、浊语、非时语、妄语、漏语、大语、高语、轻语、破语、不了语、散语、低语、仰语、错语、恶语、畏语、吃语、诤语、?语、调语、诳语、恼语、怯语、邪语、罪语、哑语、入语、烧语、地狱语、虚语、慢语、轻语、不爱语、说罪咎语、失语、别离语、利恶语、两舌语、无义语、无护语、喜语、狂语、杀语、害语、系语闭语、缚语、打语、歌语、非法语、自赞叹语、说他过语、谤三宝语,是名六十四。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远离如是恶口等事,凡有所说,说实、说真、说解脱、说如实、说随谛、说利众生、说随众生心实不实、说众乐闻、说一切声、说一切语、说净众生根、说令众生离于烦恼、说于佛语、说于甘露其声遍闻十方世界、说令众生永离苦恼、说于深义、说调众生、说不造作恶,是名菩萨口业随知。
  “云何菩萨意业随智?住一心中能知一切众生之心,常在禅定现诸威仪,一切众魔、声闻、缘觉悉不能知心所缘处,终不生心欲自毁害方便害他,了一切法通达无碍,得如是心不受能受亦不证灭,是名菩萨意业随智。
  “是名净印三昧根本。如是根本复有十种:一者、净初发心,二者、净菩提道,三者、净六波罗蜜,四者、净干慧故修于三昧,五者、净相,六者、净好,七者、净陀罗尼,八者、净如法住,九者、净于无失,十者、净三十七助道之法。是名为十。善男子,净印三昧具三十法:一者、内净,二者、外净,三者、心净,四者、?x慢净,五者、身净,六者、眼净,七者、一切众生无众生净,八者、一切法本性净,九者、一切法同一味净,十者、空无相愿净,十一者、解脱法门净,十二者、一切诸法入法界净,十三者、一切诸法入一性净,十四者、信心无坏净,十五者、无障碍净,十六者、一切解脱净,十七者、无为净,十八者、观十二因缘净,十九者、十力四无所畏净,二十者、无胜净,二十一者、一切法智净,二十二者、过去业净,二十三者、慈悲净,二十四者、不舍众生净,二十五者、破诸魔业净,二十六者、离内贪净,二十七者、离诸习气净,二十八者、一念知一切法净,二十九者、不失念心净,三十者、具足庄严净。菩萨具足如是等法,名净印三昧;得是三昧已,得八不共法。何等为八?所得世界金刚为地;一树之上种种枝叶、种种华果;一切众生不起烦恼;地狱、饿鬼、畜生之类,悉见菩萨坐菩提树,见已即得微妙快乐;金光遍照无量世界;一切大地六种振动;无一众生有娆害者;一念之智知一切法。是名为八。”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若知诸法如虚空, 净于本性不生灭,
   即能净于如来印, 亦得住于定根本。
   虽得供养心不喜, 呵责骂辱心不?,
   修集慈悲心平等, 是则名为净印定。
   远离一切诸?x慢, 离已其心不自高,
   能呵烦恼诸结缚, 是则名为净印定。
   其身永离诸恶业, 庄严妙相三十二,
   具足清净于诸根, 亦复不生?x慢结。
   见有下色丑陋者, 贫穷斯下心不轻,
   为菩提故净说法, 是则名为净印定。
   观察于身真实性, 坏于众生贪身想,
   是故获得上法身, 远离一切杂食身。
   常在禅定法喜食, 为众生故受揣食,
   甘露上味增法命, 是则名为净印定。
   爱乐圣行持佛戒, 远离贪欲恚痴等,
   菩萨先自调其身, 然后复为众生说。
   神通遍游诸十方, 为调众生演说法,
   如彼色像示其身, 随其意趣为说法。
   身出无量金色光, 遍照十方诸世界,
   能坏众生烦恼热, 增长菩提心功德。
   若有三恶苦众生, 遇已悉得无上乐,
   皆得远离恶道苦, 信心成就修善业。
   如来所说身净业, 为令众生净佛身,
   若有能修如是业, 获得净身如先佛。
   若有远离恶口业, 即得从智微妙声,
   凡所演说众乐闻, 闻者皆得生善芽。
   远离六十四恶口, 是人则能说甘露,
   能说无为之大乘, 亦得善解众生语。
   能离贪欲恚痴语, 演说甚深真实义,
   其声遍闻十方界, 为众宣说实解说。
   呵毁打害不?诤, 心常怜愍柔软语,
   为众演说不可说, 说已其心不生慢。
   若能清净如是业, 是人远离口诸恶,
   如来所说口净业, 为令众生广长舌。
   若有修集善意业, 是人一念知诸心,
   常在禅定示威仪, 坏诸魔业心不高。
   不受能受为众生, 了知真实不证灭,
   一切众魔不知心, 声闻缘觉亦复然。
   不生害心于自他, 能观甚深诸法界,
   若欲得是净印定, 常当修集于十法。
   清净庄严佛境界, 净于善法及六度,
   具足功德及身相, 得无碍说陀罗尼。
   如法而住净其心, 不失念心说无我,
   离一切障慧无碍, 其意无失具功德。
   修助菩提无放逸, 为诸众生说菩提,
   无量世界身无碍, 演说正法化众生。
   具足八种不共法, 获得无上大利益,
   金刚为地树种种, 悉见菩萨坐菩提。
   若欲具足如是德, 当修净印三昧定,
   如来修集是定故, 获得功德不可议。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九 海慧菩萨品第五之二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若欲获得净印三昧,应当修集净于菩提,远离一切滓浊之心。善男子,若不能见诸法性净,则为渴爱烦恼所污。一切诸法不可思惟,不作不行,清净寂静,无有尘垢亦无过失,毕竟清净如解脱性。法界不坏无有分别,实性法性无有差别。一切诸法空无相愿,如解脱性无碍平等,一切诸法亦复如是。若能如是正观察者,是名无浊。善男子,菩萨若能为诸众生说如是法,是名无滓。善男子,若有菩萨心无滓浊,是人则得净印三昧。”
  海慧菩萨言:“世尊,如是三昧,其义甚深,不可说故;不可睹见,断数法故;难可解了,不可见故;是大智慧,摄诸法故;一切菩萨皆悉平等,无垢无滓,无诸障碍,无有住处,微妙难明,不可喻说,其性坚固犹如金刚,不生不灭,不破不坏,不系不缚,是大光明远离?故;不可思议无垢清净,远离贪故;无有诤讼,修集慈故;不觉不观,离去来故;一切平等,如虚空故。世尊,观何因缘得是三昧?”
  佛言:“善男子,譬如有人欲游虚空,大自庄严菩萨亦尔,欲得是定当大庄严,平等庄严一切诸法。何以故?世间之法从子得果。善男子,一切有为识为种子,此三昧者无有种子。何以故?而此三昧非眼识识,乃至非意识识,非作非色,非受非想非行非识,观一切法普皆平等,是名三藐三佛陀。善男子,非异相故名为生死,非异相故名为涅??。善男子,随生死相即涅??相。何以故?一切诸法本性净故。本性性者名为无性,夫无性者名无性相,若无相性即是无作,如是无作即是法性无有文字,若无文字即名为如;如前,中后亦尔,是名三世。夫三世者即名为空,空即无作,如是无作,何有作者?是故无作名之为空。若无作、作者,当知无法,若无法者,无求无愿;若无愿求,则无身口意业;无身口意业即名无碍;无碍者名为不出,不出不灭不住;不灭不住即无为相;无为相者,是名不住;不住者,谓无一切所作之业,意不住色乃至意不住行。若是四处意无住者是名无住,若无住者则不生于相似我慢,若无如是相似我慢则无增长,若无增长则无有因,若无有因则无觉观,若无觉观是名默然。善男子,如是等法其义甚深,若能信者即得解脱,永离颠倒烦恼障碍,即能受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有法藏,是大船师、导师、商主、咒师、医师,则能供养三世诸佛,是名佛子,过于魔业,破诸魔众,不久当得净印三昧,能大庄严坚牢船舫,济渡众生于生死海。”
  “世尊,云何菩萨能坏一切诸魔伴党?”
  佛言:“菩萨若能不求诸法,尔时则能坏破魔众,不求一切境界因缘。善男子,有四种魔:一者、阴魔,二者、烦恼魔,三者、死魔,四者、天魔。善男子,若能观法如幻相者,是人则能破坏阴魔;若见诸法悉是空相,是人则能坏烦恼魔;若见诸法不生不灭,是人则能破坏死魔;若除?x慢,则坏天魔。复次,善男子,若知苦者能坏阴魔,若远离集破烦恼魔,若证灭者则坏死魔,若修道者则坏天魔。复次,善男子,若见一切有为法苦则坏阴魔,若见诸法真实无常坏烦恼魔,若见诸法真实无我能坏死魔,若见诸法寂静涅??能坏天魔。复次,善男子,菩萨若能于身无贪,舍身施时回向菩提能坏阴魔;施时远离悭贪之心坏烦恼魔;若观财物一切无常能坏死魔;为众生故修悲布施能坏天魔。复次,善男子,若有菩萨不为我见受持净戒能坏阴魔;不为有贪受持净戒坏烦恼魔;若为远离生死过失受持净戒能坏死魔;若能生心令毁禁者悉持净戒,受持净戒则坏天魔。复次,善男子,若有菩萨不见我忍、我修于忍则坏阴魔,不见众生有修忍者坏烦恼魔,不见生死则坏死魔,不见菩提则坏天魔。复次,善男子,若有菩萨勤修精进,其身寂静则坏阴魔;勤行精进,其心寂静坏烦恼魔;勤行精进,观法无生能坏死魔;勤行精进,为调众生令转生死则坏天魔。复次,善男子,若有菩萨不为五阴修集禅定能坏阴魔,不著界处修集禅定坏烦恼魔,不著入处修集禅定能坏死魔,所有诸善回向菩提能坏天魔。复次,善男子,若有菩萨知阴方便能坏阴魔,知界方便坏烦恼魔,知入方便能坏死魔,以如是等种种方便回向菩提能坏天魔。复次,善男子,若有菩萨观一切法皆是空相能坏阴魔,观一切法悉是无相坏烦恼魔,观一切法悉是无愿能坏死魔,具是三法回向菩提能坏天魔。复次,善男子,若有菩萨观身身处不觉不著能坏阴魔,观受受处不觉不著坏烦恼魔,观心心处不觉不著能坏死魔,观法法处不觉不著能坏天魔。作如是观,终不失于菩提之心,是人则能坏破四魔。
  “善男子,若著我者则增魔事。菩萨摩诃萨亦知有我,亦知无我。若有法非有我、非无我,如是则无一法增减。一切众生无明所覆,是故菩萨为欲庄严无上大乘,非为我故而发庄严,发庄严已作是思惟:‘谁庄严法坚固不坏?我当庄严!我亦不为坏我、众生、寿命、士夫而行庄严,为破众生著我邪惑、众生、寿命、士夫等见而行庄严。众生颠倒见是五阴常、乐、我、净,我当为说如是无常、苦、空、无我,为令众生得真实智。’若有众生心有愿求,当知是人即名为著。若不愿求则无有著,若不著者是人不诳,若不诳者得真实智,知于过去、未来、现在,不著过去、未来、现在。何以故?过去已尽,未来未至,现在不住。若于三世不作著想,名不颠倒,名菩萨行。了知一切众生诸行,知已了了说业及果,亦知贪行、?行、痴行,知有众生行于贪欲庄严于?,行于?恚庄严于贪,行于愚痴庄严于贪,行于贪欲庄严于痴,行于?恚庄严于痴,行于愚痴庄严于?。
  “善男子,有诸众生于色生贪,于声生?。复有众生于声生贪,于色生恚。复有众生于香生贪,于味生恚。复有众生于味生贪,于香生恚。复有众生于触生贪,于法生恚。复有众生于法生贪,于触生恚。复有众生贪欲羸劣,?恚猛健。复有众生贪欲猛健,?恚羸劣。复有贪羸痴健,痴羸贪健,?羸痴健,痴羸?健。或有众生为色调伏,非为声香味触法等;有为声调伏,非为色香味触法等;有为香调伏,非为色声味触法等;有为味调伏,非为色声香触法等;有为触调伏,非为色声香味法等;有为法调伏,非为色声香味触故。复有众生心寂静故而得调伏,非身寂静而得调伏。或有众生身寂静故而得调伏,非心寂静而得调伏。或有众生闻说无常而得调伏,非因于苦、不净、无我而得调伏。或有众生闻说苦故而得调伏,非因无常、不净、无我而得调伏。或有众生闻说不净而得调伏,非因无常、苦、无我等而得调伏。或有众生闻说无我而得调伏,非因无常、苦、不净等而得调伏。复有众生见身神通而得调伏,非他心智而得调伏;或有众生因他心智而得调伏,非因神通而得调伏。
  “善男子,有诸众生勤修精进迟得解脱,有少精进速得解脱,有勤精进速得解脱,有少精进迟得解脱,有因解脱非缘解脱,有缘解脱非因解脱,有因缘解脱非因缘解脱。有诸众生观于内法而得解脱,非观于外;有观于外而得解脱,非观于内;有观内外而得解脱;有不观内外而得解脱。有诸众生因乐行故而得解脱,非因苦行;有因苦行而得解脱,非因乐行;或因苦乐而得解脱;或有不因苦行、乐行而得解脱。有诸众生因赞美故而得调伏,非因呵责;或因呵责而得调伏,非因赞美;或因赞毁而得调伏;或有不因而得调伏。有诸众生因逆说法而得调伏,不因顺说;或有因顺而得调伏,不因于逆;或因逆顺而得调伏;或有非因逆顺说法而得调伏。有诸众生因闻略说而得调伏,非因于广;或有因广而得调伏,非因于略;有因广略而得调伏;或有不因广略说法而得调伏。有诸众生因四真谛而得调伏,有因念处而得调伏,有因正勤而得调伏,或因如意而得调伏,或因五根而得调伏,或因五力而得调伏,或因七觉而得调伏,或因八道而得调伏。
  “善男子,众生之行不可思议,众生之心亦不可思议,众生调伏不可思议,所入法门不可思议,众生境界不可思议。菩萨摩诃萨获得如是不可思议智,然后乃知一切众生所行之行不可思议。善男子,譬如罗网多有诸结,有人在中以咒术力,破网得出随意而去;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入众生中以智咒力,坏烦恼网随意自在,虽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能通达众生所行。”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初发无上菩提心时,闻诸众生有如是行,不惊不怖,是事实难不可思议。”
  佛言:“舍利弗,于意云何?如师子子,虽复初产,闻师子吼,有怖畏不?”
  “不也,世尊。”
  “菩萨摩诃萨初发无上菩提心时,闻众生行亦复如是。舍利弗,于意云何?火势虽小,畏干薪不?”
  “不也,世尊。”
  “菩萨摩诃萨初发无上菩提心已,得智慧火亦复如是。舍利弗,如来今以非喻为喻。舍利弗,譬如猛火与诸干薪,结期七日当大战斗。尔时,一切干树草木种种枝叶悉共聚合如须弥山。尔时,猛火有一亲友而语之言:‘汝今何故,不自庄严多求援助?彼薪众多,汝唯一己,何能当之?’时火答言:‘彼怨虽多,我力能敌,不须伴党。’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虽诸烦恼悉共和合其势炽盛,菩萨智慧力能消伏。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有二种力:一、烦恼力,二、智慧力。菩萨若无烦恼力者,则不能共诸众生行,亦不能知众生行处,亦当证于声闻、缘觉。是故菩萨以烦恼力遍游诸有不生怖畏,是名菩萨行于方便。
  “舍利弗,如小毒蛇不须伴侣,初发心者亦复如是。舍利弗,譬如萤火虽有无量千万亿数,不能障蔽日之光明;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虽有烦恼无量无数,不能障蔽菩萨智光。舍利弗,如阿伽陀一丸之药能破大毒;菩萨智慧亦复如是,小智慧药能坏无量大烦恼毒。舍利弗,譬如天降一味之水,随地差别得种种味;菩萨摩诃萨一解脱智亦复如是,随众生根说种种异。舍利弗,如阎浮树下有金泥,是金泥中有种种宝;菩萨摩诃萨初发菩提金泥心中,亦复有声闻、辟支佛宝。舍利弗,如余小王,一切悉属转轮圣王;一切人天亦复如是,悉来归属初心菩萨。舍利弗,如薄福人不遇宝雨;若不能于无量佛所种诸善根,则不能发菩提之心。舍利弗,无甘蔗子则无种种石蜜诸味;若无菩提心者,亦无种种三宝诸味。舍利弗,如耆婆医王常作是言:‘天下所有无非是药。’菩萨亦尔,说一切法无非菩提。舍利弗,如阿修罗王尽其势力,不能遮障日月之道;一切魔众亦复如是,尽其势力不能遮障勤行菩萨修菩提道。舍利弗,如色界天宫殿屋宅依空而住;勤行菩萨所得菩提,亦复如是依空而住。舍利弗,譬如虚空悉能容受一切万物,而是虚空初无增减;无量佛法亦复如是,虽有菩萨发心推求,而是佛法亦无增减。舍利弗,譬如有人任力游空,而虚空性无增无减;菩萨亦尔,住其信力行于佛智,而是佛智亦无增减。舍利弗,譬如陶师未成器时不得器名;菩萨善法亦复如是,未发心时亦不得名。舍利弗,如人已见转轮圣王,则不求见诸余小王;菩萨亦尔,若已发起菩提之心,则不更发声闻、缘觉心。舍利弗,如余处中不出众宝,众宝要出于大海中。舍利弗,声闻宝中不出三宝,三宝要从菩萨宝出。舍利弗,譬如太子不名为王,非不名王;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非名为佛,非不名佛。舍利弗,譬如小宝亦不可轻。何以故?如是小宝能作大事,多所利益。菩萨亦尔,初发心时亦不可轻。舍利弗,我今为诸菩萨摩诃萨说如是喻,若有菩萨闻是诸喻即得安乐。”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若欲证得于佛道, 应当除灭疑网心,
   勤修无上信心者, 即能获得于菩提。
   若修净印三昧者, 宣说诸法皆如梦,
   无量世中净其心, 即能得证正觉道。
   佛所得道非身业, 亦非口意二业等,
   无为真实性亦尔, 是故不可以喻说。
   佛道无对不可见, 非眼识界如虚空,
   非是一切诸情根, 又非诸根之境界。
   非相非阴非入界, 非是心意受想识,
   非知非知之境界, 是故佛境不可知。
   诸佛大悲难思议, 无量无边无障碍,
   无字无声不可说, 是故无能知佛界。
   若有众生无量世, 亲近善友听正法,
   闻已即得大福德, 常受妙乐如先佛。
   一切诸魔不得短, 诸根调伏行乐处,
   能以方便坏四魔, 如法而住行佛界。
   若行如是菩提道, 即得菩提为人说,
   能渡众生生死海, 能破一切大邪见。
   即得无上相好等, 成就十力四无畏,
   能知众生烦恼行, 能坏一切诸有道。
   若有菩萨勤精进, 即能破坏诸烦恼,
   如火能焚干草木, 菩提心能烧烦恼。”

  尔时,世尊复告海慧菩萨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勤行精进,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谁有修行勤精进者,当知是人即有菩提。谁有精进,是人即具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能自利益亦利于他。
  “善男子,过去无量劫有佛世尊,号勤精进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国名善见,劫名华聚。尔时,世界大水弥满,其水出生八万四千上妙莲华,一一纵广满十由旬,有无量亿金色光明,其香微妙。阿迦腻吒诸天见已,多受安乐,作如是言:‘是世间中多有莲华,当知亦当多有佛出。’是故此劫名曰华聚。是时,彼国寂静无声;以寂静故,无量世界诸菩萨等常乐观察;以观察故,各各皆得喜行三昧,是故彼世名曰善见。其国多有七宝林树楼阁殿舍,众生安乐如兜率天,多饶饮食,易获神通,无有女身一切化生,亦无二道,皆修大乘。
  “尔时,彼佛有三万六千出家菩萨皆悉获得不退转心,无量人天初发菩提坚固不退。彼佛世尊常乐宣说勤精进行。时大众中有一菩萨,名坚固庄严,从座而起,前礼佛足,长跪合掌,作如是言:‘世尊,云何菩萨勤行精进?’佛言:‘善男子,勤行精进凡有四法。何等为四?一者、发心,二者、作心,三者、观心,四者、如法住。如是四法即是具足佛法因缘。何以故?善男子,发者即是生善法因,作者名为增善法因,观者名为利众生因,如法住者名入一切佛法因缘。又复发者求闻正法,作者闻已能说,观者善思惟义,如法住者如说而住。又复发者调伏悭心,作者能一切施,观者为众生施回向菩提,如法住者不求施果。又复发者求觅受人,作者见来求者生慈愍心,观者观财无常,如法住者不求果报。又复发者如法求财,作者求于净命,观者于不坚物修于坚法,如法住者一切舍时不生?x慢。又复发者离诸恶戒,作者至心受持诸净禁戒,观者至心调伏毁禁之人,如法住者净持禁戒不生?x慢。又复发者净于口业,作者净于身业,观者净于意业,如法住者修集善法。又复发者远离?心,作者修集忍辱,观者将护自他,如法住者修忍辱已不生?x慢。又复发者常乐教化邪见众生,作者能坏众生?恚之心,观者不见内外,如法住者远离一切烦恼诸结。又复发者远离懈怠,作者勤修精进,观者调伏一切懈怠众生,如法住者劝诸众生令修精进。又复发者名为善慈,作者所作已竟,观者不求余乘,如法住者不失无上菩提之心。又复发者庄严禅支,作者庄严三昧,观者终不生于相似我慢,如法住者破坏众生行恶之心。又复发者庄严念心,作者庄严诸有,观者其意坚固,如法住者勇健无怯。又复发者名如法因,作者名如方便,观者名为门户,如法住者名为解脱。又复发者谓求名字,作者持于文字,观者字不可说,如法住者远离文字。又复发者离恶知识,作者亲近善友,观者于善友所至心听法,如法住者不谬解义。又复发者乐于舍家,作者远离怨亲,观者求于善法,如法住者不随他意。又复发者所谓少欲,作者所谓知足,观者易养易满,如法住者善知时宜。又复发者如戒而学,作者于戒不漏,观者如意学戒,如法住者如慧学戒。又复发者檀波罗蜜、尸波罗蜜,作者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观者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如法住者智波罗蜜、方便波罗蜜。又复发者行施摄取,作者软语摄取,观者利他摄取,如法住者同利摄取。又复发者所谓大慈,作者所谓大悲,观者所谓大喜,如法住者所谓大舍。又复发者护持正法,作者净于福田,观者庄严相好,如法住者调伏众生。又复发者实知阴魔,作者离烦恼魔,观者坏于死魔,如法住者摧伏天魔。又复发者谓身念处,作者谓受念处,观者谓心念处,如法住者谓法念处。又复发者了了知苦,作者远离于集,观者证真实灭,如法住者谓修于道。又复发者所谓信根,作者谓精进根,观者所谓念根,如法住者所谓慧根。又复发者谓七觉分,作者谓八正道,观者谓舍摩他,如法住者毗婆舍那。善男子,如一切行皆名为发,修一切善悉名为作,一切净心名之为观,知一切业名如法住。’
  “善男子,彼佛复告坚固庄严:‘善男子,勤精进者寂静其心,心若寂静即是精进,若坏贪身即是精进,若知身意即是精进,断我我所即是精进,断诸系缚即是精进,障烦恼尽即是精进,若能远离一切障碍即是精进,若能除却十种?x慢即是精进,能坏贪恚即是精进,若能远离无明有爱即是精进,若不放逸者修于善法即是精进,若能真实观内外入即是精进,若真实知阴界诸入即是精进,心寂静者即是精进,破坏疑心即是精进,若于三世不分别者即是精进,若观法界不动转者即是精进,若不漏者即是精进,若不害者即是精进,若不生悔即是精进,若不求者即是精进,若不灭者即是精进,若不作者即是精进,若无增减即是精进,无上无下即是精进,不舍不著即是精进,不缚不解即是精进,不去不来即是精进,不生不灭即是精进,非有放逸非不放逸即是精进,无作作者即是精进,无?无明即是精进,非见非不见即是精进。’
  “善男子,彼佛说是精进法时,无量菩萨得无生忍。善男子,今此会中五千菩萨亦得如是无生忍法,七千天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尔时坚固庄严菩萨闻是法已,为得如是无量法故,勤修精进获得下忍,为求法故不坐不卧乃至命终;既舍身已得生梵世,受梵天身于无量世,供养于佛听受正法,于彼劫中,周遍供养八万四千诸佛如来,听受正法勤行精进。善男子,汝知尔时坚固庄严岂异人乎?即我身是。善男子,我久具足是精进故,超弥勒等诸大菩萨先成正觉。是故我言谁有精进,当知是人即有菩提。善男子,我勤精进,犹尚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况懈怠耶?若有菩萨能精进者,是人则能自利利他。”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我念过去无量世, 华聚劫中精进佛,
   善见世界水弥满, 出生八万四千华。
   其国犹如兜率天, 丰饶饮食无女身,
   不由父母悉化生, 亦无二道纯一乘。
   十方世界诸菩萨, 观善见国受安乐,
   三万二千出家众, 无量人天发菩提。
   尔时彼佛赞精进, 唯为坚固菩萨说,
   若能发心勤修善, 系心思惟如法住。
   尔时世尊为我故, 分别广说是四句,
   发菩提心如法行, 思惟得忍如法住。
   若求正法名初发, 如法而说名为作,
   受义不谬善思惟, 修集于忍如法住。
   若勤行施是初发, 求觅受者名为作,
   明见无常善思惟, 不观二相如法住。
   如法求财是初发, 清净活命是名作,
   破坏悭心善思惟, 不求?x慢如法住。
   远离恶戒是初发, 不漏护戒是名作,
   调伏毁戒善思惟, 戒净无慢如法住。
   远离恶口是初发, 其心寂静是名作,
   其心寂静善思惟, 诸法寂静如法住。
   远离害心是初发, 修集忍辱是名作,
   将护自他善思惟, 忍不生慢如法住。
   诱喻?者是初发, 远离恶人是名作,
   内外寂静善思惟, 不著我心如法住。
   远离懈怠是初发, 勤修精进是名作,
   知于真实善思惟, 修集于道如法住。
   始求善法是初发, 求已毕竟是名作,
   念心受持善思惟, 不失于法如法住。
   求于禅支是初发, 修集三昧是名作,
   无相似慢善思惟, 无有过失如法住。
   念慧之心是初发, 获得法门是名作,
   拥护正法善思惟, 勇健精进如法住。
   正念因缘是初发, 修善方便是名作,
   观于内法善思惟, 得解脱已如法住。
   始求文字是初发, 通达解了是名作,
   知不可说善思惟, 了无文字如法住。
   远离恶友是初发, 亲善知识是名作,
   闻已如闻善思惟, 不远离法如法住。
   佛法出家是初发, 除舍怨亲是名作,
   修集善法善思惟, 不随他意如法住。
   少欲知足名发作, 乐于寂静善思惟,
   住寂静已说无诤, 亦自修集如法住。
   从戒而学是初发, 不行漏戒是名作,
   无戒之戒善思惟, 从智慧戒如法住。
   不说世事是初发, 常乐寂静是名作,
   易养易满善思惟, 观察无常如法住。
   乐修施戒是初发, 忍辱精进是名作,
   修禅智慧善思惟, 修智方便如法住。
   行施摄取是初发, 软语摄取是名作,
   利益众生善思惟, 自利利他如法住。
   修集慈悲名发作, 不别三世善思惟,
   为诸众生净身心, 修集喜舍如法住。
   获得正法是初发, 清净福田是名作,
   庄严自身善思惟, 调伏众生如法住。
   破坏阴魔是初发, 离烦恼魔是名作,
   能坏死魔善思惟, 摧魔怨敌如法住。
   修集身念是初发, 修集受念是名作,
   修集念心善思惟, 修集法念如法住。
   了了知苦是初发, 远离于集是名作,
   证灭真实善思惟, 修于正道如法住。
   修于信根是初发, 修集诸力是名作,
   修念三昧善思惟, 修于智慧如法住。
   身心寂静是初发, 远离邪见是名作,
   观于名色善思惟, 精进不悔如法住。
   无我我所是名发, 无缚无解是名作,
   无去无来善思惟, 法性不动如法住。
   远离?x慢是初发, 除去贪恚是名作,
   观十二缘善思惟, 离痴有爱如法住。
   若能远离一切相, 破坏所有诸障碍,
   具足十力四无畏, 能说功德勤精进。
   如来说是精进法, 十千众生悟无生,
   五千菩萨得法忍, 无量人天发菩提。
   坚固庄严我身是, 精进超过诸菩萨,
   若欲获得上真道, 当修精进如先佛。”

  尔时,修悲梵天语海慧菩萨言:“所言佛法,佛法者,云何名佛法?”
  海慧菩萨言:“梵天,佛法者名一切法,一切法者名为佛法。如佛法性即一切法性,如一切法性即佛法性,佛法性、一切法性无有差别。一切法寂静,佛法亦寂静;一切法空,佛法亦空。梵天,一切法即十二因缘,菩提者亦十二因缘。”
  梵天言:“善男子,夫佛法者,将不过于三界法耶?”
  “梵天,三界、佛法性无差别。三界平等,佛法平等,无有二相。善男子,譬如虚空无有增减;佛法亦尔,无增无减,性是空故无上无下。梵天,若善男子欲见佛法,当作是观。复次,梵天,夫佛法者,非处非非处,非生非灭,非青黄赤白班驳琉璃虚空界色、杂色、无色,非有形质方圆修短,无相无相相,无缚无解,无如是相,名为佛法。无相无句无有文字,清净寂静,空义、无相义、无聚义、毕竟无出义、觉知义,不可宣说,不可睹、不可见者名寂静义,寂静义者即是空义,空义者即无聚义,无聚义者即真实义,真实义者即是毕竟不出之义,毕竟不出义者即不灭义,不灭义者即无处义,无处义者即是法性,法性者即是佛法,是名学法、名阿罗汉法、名缘觉法、名为佛法。如是佛法及余诸法,亦无住处不出不灭,无色形质方圆修短,无智相貌,无明无?,一切诸法等无差别。求佛法者,谓佛佛法及一切法。菩萨摩诃萨坐于道场菩提树下,乃能了了真实知见。何以故?诸佛正法无住处故,一切诸法亦无住处;佛法不可得,一切诸法亦不可得;佛法平等,一切诸法亦复平等。若无因缘即无种性,若无种性即无出灭,若无出灭即名真实,真实知者即是实性。过去、未来、现在诸法即是佛法。何以故?通达三世无障碍故。无障碍者即是佛智,佛智者即是十八不共之法,不共之法者摄一切法,是故诸法即是佛法,诸法、佛法无二无别。”
  梵天言:“善男子,汝今了了见佛法不?”
  “梵天,佛法非色不可睹见,汝云何言了了见耶?一切诸法悉不可见。夫了了者即是佛法,无有二相。”
  梵天言:“善男子,如来何故,说佛知见一切诸法?”
  “梵天,如来佛法若有定相,可得说言了了知见。”
  “善男子,佛法无耶?”
  “梵天,法若无定,不可说有,不可说无。若不可说有无相者,云何得言了了知见?”
  “善男子,如来云何说于佛法?”
  “梵天,如说虚空,虚空之性实无定相,佛法亦尔。”
  “善男子,佛法如是不可思议。菩萨初发菩提心时,闻如是法,不惊不怖,不可思议,正觉之性亦不可思议。”
  “梵天,佛所说者,乃能发是菩提之心,是故闻之不生怖畏。梵天,若有著者则生怖畏,若不著者不生怖畏;惜身命者则生怖畏,不惜身命无所怖畏;有障碍者则生怖畏,无障碍者无所怖畏;著我我所则生怖畏,断我我所无所怖畏。”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何力故闻深佛法不生怖畏?”
  “梵天,有八种力,闻深佛法不生怖畏。何等为八?一者、信力,二者、善友力,三者、多闻力,四者、善根力,五者、善思惟力,六者、破?x慢力,七者、大慈悲力,八者、如法住力。梵天,菩萨具足如是八力,闻说深法不生怖畏。”
  尔时,世尊赞海慧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善能宣说菩萨诸力。实如汝言,菩萨具足如是诸力,闻深佛法不生怖畏。善男子,一切言说名之为声。菩提之性,亦不可说,亦不可见,不可说见名第一义。如来了了知见如是不可宣说,愍众生故而为宣说菩提,非心亦非心数,何况声字?善男子,如来怜愍诸众生故觉甚深法,觉甚深法已,无知无觉,无心心数,无声无字,不可宣说,为众生故说有文字、音声、次第。善男子,譬如虚空非是色法,不可睹见,非对非作。善男子,有人善画,画空作像,若男、若女、若象、若马,如是之人可思议不?”
  “不也,世尊。”
  “善男子,是犹可信。如来世尊知不可说,而能演说,是事甚难!虽复说此不可说法,然真实知性不可说。善男子,若闻是法不惊不怖,当知是人久于无量诸如来所种诸善根。善男子,如是经典不可思议。若有人能受持读诵,书写解说,是人则能受持一切诸佛法藏,摄取一切众生解脱。善男子,若有菩萨了了得见无量世界所有诸佛,见已即以上妙七宝满是世界,持用奉献诸佛世尊,是人福德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如是功德难以喻说。”
  “善男子,不如有人拥护正法为怜愍故,受持读诵解说是经。何以故?法施之施胜于食施。夫食施者即是世施,法施之施是出世施。善男子,若人能护佛正法者,即为四摄。何等为四?一、为佛摄,二、为天摄,三、为福摄,四、为智摄。佛摄众生,复有四事:一者、常得亲近诸佛,二者、诸魔不得其便,三者、获得无尽陀罗尼,四者、得住不退转地。天摄众生,亦有四事:一者、说法之处诸天清净,二者、说法之时众乐受听,三者、终不为他因缘所害,四者、不信者信。福摄众生亦有四事:一者、庄严于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二者、庄严于口,凡所演说众生乐闻;三者、庄严佛土;四者、庄严种姓,所谓释、梵、转轮圣王。智摄众生亦有四事:一者、知众生根如意说法,二者、知众生病苦随病施药,三者、得大神通游诸佛土,四者、了了通达法界。善男子,若欲获得如是功德,应当勤心护持正法。”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若能护法生怜愍, 受持是经及广说,
   我说千分中一分, 犹如大海取一?v。
   知恩念恩念如来, 是人可信付法藏,
   供养无量十方佛, 如是则能护佛法。
   虽施无量国珍宝, 不如至心诵一偈,
   法施最妙胜食施, 是故智者应护法。
   十方诸佛天龙神, 功德智慧所摄取,
   庄严修行诸相好, 是人皆由护正法。
   常遇诸佛善知识, 常闻无上真实道,
   速得无量陀罗尼, 是人皆由护正法。
   身口意戒得清净, 具大神通游诸国,
   不退菩提具六度, 是人皆由护正法。
   世界微尘可说尽, 护法功德不可量,
   欲得不可宣说知, 应当坚心护正法。”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名功德宝光,即从坐起,头面敬礼,长跪合掌,前白佛言:“世尊,如来于是大经典中,说言佛法不可宣说。若不可说,云何可护?”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来正法实不可说。如来觉知不可说法,如是正法虽不可说而有字句,以字句故可得宣示,如是字句受持读诵、书写解说,是名护法。善男子,复有护法,见有受持读诵、书写解说之者,恭敬供养,亲近礼拜,尊重赞叹,生于师想,拥护供给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房舍、灯烛,闻其所说称赞善哉,护其种姓所住宅舍,亦复护其侍使之等,闻恶隐蔽,闻善称扬。善男子,若能拥护是持法者,是人即能护佛法僧。复次,善男子,若有能修空无相愿,是人即是护持正法。复次。善男子,见有诽谤方等经者,不与同止,言语谈论调伏其罪,是人即是护持正法。复次,善男子,若有人能修集悲心无饮食想,怜愍众生,宣说正法,是名护法。复次,善男子,不惜身命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如是等经,是名护法。复次,善男子,若有听法一字一句,往一由旬乃至七步入出息顷,是名护法。
  “善男子,过去无量阿僧?劫,有佛号曰大知声力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国名净光,劫名高显,其土纯是青琉璃宝。诸菩萨众一切成就无量势力,具足神通,智慧无碍。一切菩萨悉受天身,至心听法,无有出家、在家差别。尔时,世尊为护法故,与诸大众颁宣正法。彼时,会中有一菩萨,名曰法慧,白佛言:‘世尊,何等是法而言拥护?’佛言:‘善男子,夫六入者乐求境界,若能遮止是名护法。善男子,眼识于色是名非法,若能远离是名护法;乃至意识于法亦复如是。善男子,若见眼空见已,不观于色,不著于识,是名为法;若能真实知如是法,是名护法。乃至若见意空,见已不观于法,不著于识,是名为法;若能真实知如是法,是名护法。善男子,若法能生法,于是法中不求不取,心不贪著,是名护法。若有见法能生邪见,于是见中不求不取,心不贪著,是名护法。若有无明不能净心,于是垢中不求不取,心不贪著,是名护法。善男子,若有一法求取之后不能施人,此法非法,亦非比尼。若能施者,即是正法,即是比尼。若有无取无求无施,即是正法,即是比尼。夫取求者,即是非道;若不施,即是非法,即非比尼。若能施者,即是正法,即是比尼。不取不求不施,即是不出不生不灭;若非出生灭,云何可施?不可施者乃名为法,乃名比尼。何以故?未生烦恼作障因缘故。是故无尽,无尽者无出,无出者名为法,名为比尼。于如是法不求不取,是名护法。’善男子,尔时彼佛说是法时,三万二千菩萨得无生法忍。
  “海慧菩萨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者,法及非法是名为法。何以故?若有分别法、非法者,是人不名护持正法。若作法相,是名非法。世尊,若能了达见一切法是无法者,是名第一真实之义。世尊,若无法、无非法即是无数,若无数者即是实性,实性者名为虚空,虚空之性无边无节;法性亦尔,法性、实性无有差别。何以故?无边无节故。若有菩萨见如是等,即真实见。世尊,我不见一法,以不见故,不见有增,不见有减。世尊,我如是见,将不诽谤如来说耶?是实见不?’‘善男子,如是见者,不谤如来,是真实见。’说是法时,海慧菩萨及万天人得无生忍。善男子,汝知尔时海慧菩萨岂异人乎?即我身是。是故我于无量世中,所求正法今以付汝。”
  尔时,众中有六万亿诸菩萨等,同共发声白佛言:“世尊,我等当共拥护正法,受持广说。”
  佛言:“善男子,汝今云何如法而住护持正法?”
  山王菩萨即作是言:“世尊,惜身命者不能护法;我不惜命,如法而住,故能护法。”
  功德山王菩萨言:“世尊,有贪利者不能护法;我无贪利,故能护法。”
  宝幢菩萨言:“世尊,若见有法、非法二相,不能护法;我无二相,故能护法。”
  福德藏菩萨言:“世尊,具烦恼者不能护法;我有智力,已远离之,故能护法。”
  持炬菩萨言:“世尊,不破?者不能护法;我今破?,故能护法。”
  电光菩萨电光菩萨言:“世尊,若随他心不能护法,我随自意,故能护法。”
  遍藏菩萨言:“世尊,不调诸根不能护法;我今调伏,故能护法。”
  净光菩萨言:“世尊,若作种种诸法相者,不能护法;我今于法无种种相,故能护法。”
  增行菩萨言:“世尊,心狂乱者不能护法;我修三昧,故能护法。”
  商主菩萨言:“世尊,不知道者不能护法;我今了知,故能护法。”
  善念菩萨言:“世尊,有疑心者不能护法;我已断疑,故能护法。”
  善见菩萨言:“世尊,不如法住,不能护法;我如法住,故能护法。”
  慧光菩萨言:“世尊,愚痴之人不能护法;我今修智,故能护法。”
  平等菩萨言:“世尊,取怨亲相不能护法;我今平等,故能护法。”
  法行菩萨言:“世尊,不知众生诸根境界,不能护法;我今知之,故能护法。”
  神通王菩萨言:“世尊,见我我所不能护法;我今不见。故能护法。”
  师子吼菩萨言:“世尊,不知佛性,不能护法;我今知之,故能护法。”
  弥勒菩萨言:“世尊,若远菩提,不能护法;我今已近,故能护法。”
  功德聚菩萨言:“世尊,若无无量功德聚者,不能护法;我今已有,故能护法。”
  文殊师利言:“世尊,如是等语悉是谬语。何以故?如来世尊坐于道场菩提树下不得一法,汝云何言‘我当护法’?世尊,我于诸法不取不舍,为众生故修集悲心,不护不舍。”
  尔时,佛赞文殊师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来昔坐菩提树下实无所得,无所得故便从中起。”
  文殊师利言:“如来真实坐于道场菩提树耶?何故而言从坐而起?世尊,如来若坐菩提树下,如来世尊则有二相:一者、如来,二者、菩提。如来世尊已离二相。”
  佛言:“善男子,菩提、众生一切法性等无差别,一味一性。如来坐于菩提树下见如是法,是故名为逮得菩提。我都不见离菩提外别有一法,见一切法皆悉平等。而是平等不入于数,是故平等名为无碍,以是因缘,如来名为一切无碍。善男子,若能如是见如来者,是人即得如来解脱;得解脱已,则能如是真实知见。”
  说是法时,海慧菩萨所将眷属诸菩萨等,欢喜踊跃,各作是言:“我等今者得大利益,现见释迦牟尼如来,及见文殊师利菩萨!世尊,随是经典所住世界,当知其土得大利益。若有供养是经典者,及有受持读诵、书写、广说其义,亦得利益。”
  尔时,世尊告诸菩萨言:“汝今知得何等利益?”
  诸菩萨言:“世尊,我等当以如是之义咨问文殊。”诸菩萨言:“文殊师利,云何名为得大利益?”
  文殊师利言:“有十利益。何等为十?佛出于世见已生信,既生信已听受正法,闻正法已永坏疑心,坏疑心已得清净命,得清净命已不为利说法,彼闻法已发菩提心,既发心已坚固不退,心不退已如法而住,如法住已得无生忍。诸善男子,是名十利不可思议。”
  说是法时,三万六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三千大千世界大地六种震动,出金色光。
  尔时,海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是大乘经能多利益无量众生。何以故?一切众生因大乘故,得人天乐及涅??乐。世尊,夫大乘者,何法摄取?何法利益?何法难得?何法障碍?何因缘故名为大乘?”
  佛言:“善男子,有一法摄取大乘,所谓初发菩提之心,既发心已修不放逸。复有一法,明信业果。复有一法,观十二缘。复有一法,于诸众生其心平等,乐修大慈。复有一法,谓不退失菩提之心。复有一法,所谓念佛。复有一法,如法住已念于正法。复有一法,以不退心念于众僧。复有一法,不失道心念于净戒。复有一法,远离烦恼心念于舍。复有一法,欲得无量寂静之身专念于天。复有一法,念欲安隐一切众生。复有一法,勤行精进。复有一法,欲令众生悉得解脱,得解脱已受于喜乐。复有一法,乐求正法。复有一法,远离退心为众说法。复有一法,于听法者生爱念心。复有一法,于说法者乐为供养。复有一法,于正法中生药树想。复有一法,于自己身生大医想。复有一法,至心专念护持正法。复有一法,绍隆三宝不令断绝。复有一法,远离懈怠。复有一法,所谓知足。复有一法,于一切财无贪悭想。复有一法,自持戒已能化毁禁。复有一法,自修忍已,能化众生令离?心。复有一法,得少利益生大恩想。复有一法,少得恩分生大报想。复有一法,自持净戒不轻毁禁。复有一法,破于?x慢。复有一法,至心求觅听法之人。复有一法,离恶知识。复有一法,至心修善。复有一法,不随他意。复有一法,调伏诸根。复有一法,于法师心如如来想。复有一法,不惜身命护持正法。复有一法,行于世法不为沾污。复有一法,不惜身命求于正法。复有一法,调伏众生受苦不恨。复有一法,如来现在、若涅??后,供养塔像等无有二。复有一法,众生不请乐为善友。复有一法,于好物中心无贪著。复有一法,乐念出家。复有一法,乐称人善。复有一法,乐求庄严菩提之法。复有一法,于同师同学心无嫉妒。复有一法,教化众生发菩提心心无悔退。复有一法,覆藏他过。复有一法,求一切语。复有一法,求一切作。复有一法,所谓实语。复有一法,发言之后要终其事。复有一法,于善法所心无厌足。复有一法,随所得物悉与人共。复有一法,善知魔界。复有一法,破坏?x慢修真实知。复有一法,心乐寂静。复有一法,离我我所。复有一法,不自赞叹。复有一法,随俗而行。复有一法,修正命已乐于寂静。复有一法,持净戒已思惟善法。复有一法,修多闻已不生?x慢。复有一法,修善行已即住初地。复有一法,修空三昧观于法性。复有一法,得供养已其心不高。复有一法,乐说世者不与同止。复有一法,得如法物与同学共。复有一法,真实方便。复有一法,一切知已不生贪想。复有一法,未学学已心不生悔。复有一法,既学知已心不轻慢。复有一法,遇骂辱已心不生?。复有一法,供养骂辱其心无二。复有一法,闻说正法称赞善哉。复有一法,为欲具足六波罗蜜常求庄严。复有一法,信心不退。复有一法,为菩提道求于庄严。复有一法,受供养已常净己心,为令施主得大利益。复有一法,具足七财。复有一法,能破众生贫穷困苦。复有一法,以善方便调伏众生。复有一法,以四摄法摄取众生。复有一法,不与众生而共诤讼。复有一法,闻法之时,于法师所不求其短。复有一法,未得无上沙门果证心不生悔。复有一法,常行世间,不为八法之所染污。复有一法,常观己过。复有一法,于举罪者不生?恚。复有一法,见世间法其心生舍。复有一法,不诳善友。复有一法,先净其心教他令净。复有一法,不为利养受持净戒。复有一法,为增善法修集寂静。复有一法,为于善法修净庄严。复有一法,为净功德而修庄严。复有一法,为净智慧而修庄严。复有一法,修集无想三昧方便。复有一法,如法而忍。复有一法,修三解脱。复有一法,知处非处。复有一法,修舍摩他,为欲庄严毗婆舍那。复有一法,知于解脱。复有一法,观于三世等。复有一法,谓不分别一切法界。复有一法,一切法性不生不灭。菩萨摩诃萨观是百法,如是名为摄取大乘。”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十 海慧菩萨品第五之三

  尔时,世尊复告海慧菩萨言:“善男子,有二法利益大乘:一者、乐念佛法,二者、乐离声闻。复有二法:一者、拥护解脱,二者、能演说法。复有二法:一者、求菩提心,二者、调伏众生。复有二法:一者、观菩提心犹如幻相,二者、观诸众生悉无有我。复有二法:一者、不舍菩提之心,二者、观法平等。复有二法:一者、净于善根,二者、无作无净。复有二法:一者、为善法故而修庄严,二者、毕竟。复有二法:一者、自身毕竟,二者、众生毕竟。复有二法:一者、内净,二者、外净。复有二法:一、不作罪,二、作已悔。复有二法:一、能布施,二、不求报。复有二法:一、平等施,二、能回向。复有二法:一者、持戒,二者、不求善果。复有二法:一、不自誉,二、不毁他。复有二法:一者、忍辱,二者、软语。复有二法:一者、于贪不贪,二者、于?不?。复有二法:一者、为于善法勤修精进,二者、不轻懈怠。复有二法:一、身寂静,二、心寂静。复有二法:一、求禅支,二、调伏心。复有二法:一、乐在禅定,二、不厌欲界。复有二法:一者、求法,二者、乐法。复有二法:一者、乐观法,二者、欲法。复有二法:一者、乐求善友,二者、恭敬供养。复有二法:一、至心听,二、至心受。复有二法:一、数咨问,二、如法住。复有二法:一者、知法,二者、知义。复有二法:一者、闻已无厌,二者、知已无厌。复有二法:一者、修善,二者、离恶。复有二法:一者、乐说正法,二者、于受法者生怜愍心。复有二法:一者、于法无悭吝心,二者、说时无有食想。复有二法:一者、至心听,二、至心受。复有二法:一、离五盖,二、修七觉。复有二法:一者、喜,二者、乐。复有二法:一者、知已,二者、知时。复有二法:一、信果报,二、作善业。复有二法:一者、不断圣性,二者、实语。复有二法:一者、如说而住,二者、不藏如来功德。复有二法:一者、净身,二者、远离三不善根。复有二法:一者、观身犹如草木,二者、为净心故修行善法。复有二法:一者、净口,二者、远离四过。复有二法:一者、观一切法悉不可说,二者、观声如响。复有二法:一者、净心,二者、远离无明嫉妒邪见。复有二法:一者、内净,二者、外无行处。复有二法:一者、修慈,二者、远离亲怨之想。复有二法:一、观众生犹如虚空,二者、修慈。复有二法:一者、不舍悲心,二者、求善不悔。复有二法:一者、能调不调,二者、调时不悔。复有二法:一者、持法,二者、护持法者。复有二法:一者、乐法,二者、护法。复有二法:一者、称扬人善,二者、乐藏他过。复有二法:一者、离贪,二者、离?。复有二法:一者、不舍众生,二者、修舍。复有二法:一者、念佛,二者、知无念处。复有二法:一者、观身,二者、求三十二相。复有二法:一者、念法,二者、化诸众生令住法中。复有二法:一者、观无贪处,二者、于贪者所生于悲心。复有二法:一者、念菩萨僧,二者、依无退僧。复有二法:一者、观于无僧,二者、拥护四沙门果。复有二法:一者、念戒,二者、知菩提心不可宣说。复有二法:一者、观戒无住,二者、护毁禁者。复有二法:一者、念施,二者、施已无悔。复有二法:一者、远离烦恼,二者、离烦恼故演说正法。复有二法:一者、念天,二者、乐寂静。复有二法:一者、具足念心,二者、拥护乱心。复有二法:一者、功德庄严,二者、智慧庄严。复有二法:一者、观无造作,二者、乐修善法。复有二法:一者、无缚,二者、缚者解脱。复有二法:一者、远离诳心,二者、至心清净。复有二法:一者、知恩,二者、念恩。复有二法:一者、说一切过,二者、而远离之。复有二法:一者、自修圣行,二者、化他令行。复有二法:一者、愿求善法,二者、心无厌足。复有二法:一者、远离恶法,二者、亲近善法。复有二法:一者、请佛说法,二者、至心听受。复有二法:一者、知一切法不生不灭,二者、说字句义。复有二法:一者、知无众生,二者、以己善根与众生共。复有二法:一者、远离诸相,二者、深求三十二相。复有二法:一者、观空,二者、将护众生。复有二法:一者、修集无愿,二者、及愿众生。复有二法:一者、修一切善,二者、愿诸众生同修善根。复有二法:一者、智慧无碍,二者、受诸有身。复有二法:一者、不动,二者、不悔。复有二法:一者、惭,二者、愧。复有二法:一、乐寂静,二、求静法。复有二法:一者、修集无诤三昧,二者、观无众生。复有二法:一者、少欲,二者、知足。复有二法:一者、覆藏他罪,二者、显露己过。复有二法:一者、观十二因缘,二者、深信。复有二法:一者、无我,二者、无众生。复有二法:一者、防自烦恼,二者、坏他烦恼。复有二法:一者、观无作无受,二者、乐修善法。复有二法:一者、观生死过,二者、不断生死。复有二法:一者、自乐生死,二者、化诸众生令度生死。复有二法:一者、求波罗蜜,二者、求已无处。复有二法:一者、求智,二者、化他令同己智。复有二法:一者、不求供养,二者、为供养故造作诸业。复有二法:一者、于有恩处常欲报之,二者、于恩无恩等而报之。复有二法:一者、修不放逸,二者、修无缘慈。复有二法:一者、入于出家,二者、既出家已心生爱乐。复有二法:一者、自成功德,二者、于无德者生怜愍心。复有二法:一者、修于身念,二者、无有念处。复有二法:一者、念于受处,二者、无有念处。复有二法:一者、念于心处,二者、无有念处。复有二法:一者、念于法处,二者、无有念处。复有二法:一者、远离不善之法,二者、亲近能生善法。复有二法:一者、远离已生恶法,二者、护持已生善法。复有二法:一者、为令未生善法得生,二者、为令增广而拥护之。复有二法:一者、获大神通,二者、得已教化众生。复有二法:一者、安住法界,二者、遍见诸佛世界。复有二法:一者、信心不动,二者、化不信者令同己信。复有二法:一者、净心,二者、教化狂乱之人。复有二法:一、勤精进,二、化懈怠。复有二法:一者、具足无碍智慧,二者、化彼无明众生。复有二法:一者、观界,二者、观缘。复有二法:一者、求智庄严,二者、其心不悔。复有二法:一者、观诸烦恼,二者、出烦恼已了知解脱。复有二法:一者、一切法解脱,二者、烦恼不合三界。复有二法:一者、庄严菩提,二者、修学菩提。复有二法:一者、尽智,二、无生智。复有二法:一者、观圣道方便,二者、观生死方便。复有二法:一者、毕竟道,二者、知退转道。复有二法:一者、如法而住,二者、于诸法中不生著见。复有二法:一者、从缘生灭,二者、从缘解脱。复有二法:一、知魔业,二、知已离。复有二法:一者、于恚生忍,二者、于忍生爱。复有二法:一者、为菩提故而修庄严,二者、虽修庄严心无贪著。复有二法:一者、不舍烦恼,二者、不舍修善庄严。复有二法:一者、知处非处,二者、以诸善根回向菩提。复有二法:一者、观菩提心犹如幻相,二者、修向无上菩提庄严。复有二法:一者、观诸众生及以菩提等无差别,二者、知诸众生因缘菩提而得解脱。复有二法:一者、知法无生,二者、为善法故而修庄严。复有二法:一者、不可说法而能宣说,二者、一切众生悉同一乘。
  “复有三法:一者、初发菩提之心,二者、亲近善友心不生悔,三者、修集大悲心不退转。复有三法:一者、破坏悭吝,二者、惠施一切,三者、摄取菩提。复有三法:一者、具足净戒,二者、调伏毁禁,三者、回向菩提。复有三法:一者、心不?恨,二者、调?恚者,三者、回向菩提。复有三法:一者、于生死中心无悔退,二者、甘乐营他所作事业,三者、回向菩提。复有三法:一者、得三昧定,二者、不生?x慢,三者、回向菩提。复有三法:一者、求于多闻,二者、得已不生?x慢,三者、回向菩提。复有三法:一者、生缘,二者、法缘,三者、无缘。复有三法:一者、自悲,二者、悲他,三者、离自他悲。复有三法:一者、为于自利修集智慧,二者、以是智慧转化众生,三者、自利利他。复有三法:一者、知过去已尽,二者、知未来无生,三者、知现在无住。复有三法:一者、为正定者修集慈心,二者、为邪定者修集悲心,三者、为不定者修集解脱。复有三法:一者、净身,二者、净口,三者、净意。复有三法:一者、修不净观为坏贪欲,二者、修慈为坏?恚,三者、观十二因缘为坏无明。复有三法:一者、安,二者、乐,三者、知足。复有三法:一者、闻已能持,二者、能广分别文字句义,三者、观察罪过。复有三法:一者、具足七财,二者、能大法施,三者、能施众生。复有三法:一者、实义,二者、真义,三者、不诳义。复有三法:一者、自知,二者、知他,三者、知时。复有三法:一者、五阴法阴平等,二者、诸界法界平等,三者、诸入法入平等。复有三法:一者、修空,二者、无相,三者、无愿。复有三法:一者、不谤因果,二者、方便生法皆从因缘,三者、和合因缘而得名字。复有三法:一者、信佛不可思议,二者、信法不生诽谤,三者、信僧良?福田。复有三法:一者、远离贪欲,二者、远离?恚,三者、远离愚痴。复有三法:一者、世谛,二者、第一义谛,三者、不著二谛。复有三法:一者、远离烦恼,二者、远离?x慢,三者、于福田所礼拜供养。复有三法:一者、不染欲界,二者、不著色界,三者、于无色界不生?x慢。复有三法:一者、供养不喜,二者、毁辱不恚,三者、离世八法。复有三法:一者、藏覆诸根,二者、解了诸根,三者、寂静诸根。复有三法:一者、趣向善地,二者、离善地障,三者、观善地德。复有三法:一者、至心,二者、净心,三者、净庄严。复有三法:一者、学戒戒,二者、学心戒,三者、学慧戒。复有三法:一者、受乐不生贪逸,二者、受苦不生恼恚,三者、不苦不乐修集于舍。复有三法:一者、转因不造作故,二者、转于烦恼不观相故,三者、转于三世无愿求故。复有三法:一者、眼空,二者、色寂静,三者、受无住处。复有三法:一者、藏戒,二者、护定,三者、观慧。复有三法:一者、忆持念法,二者、思惟观法,三者、如法而住。复有三法:一者、音声因缘声闻解脱,二者、十二因缘缘觉解脱,三者、六度因缘菩萨解脱。复有三法:一者、施,二者、大施,三者、毕竟施。复有三法:一者、护法,二者、护持正法,三者、护持大乘。复有三法:一者、行于生死,二者、观其罪过,三者、知已远离。复有三法:一者、至心听法破除五盖,二者、常乐寂静,三者、如法而住。复有三法:一者、依义,二者、依法,三者、依智。复有三法:一者、求多闻已乐于寂静,二者、乐寂静已思惟善法,三者、善思惟已知法平等。复有三法:一者、亲近智者,二者、咨问多闻,三者、护于善人。复有三法:一、无贪心为人说法,二、见听法者慈心视之,三者、一心观于菩提。复有三法:一者、视诸众生其心平等,二者、观心平等,三者、观佛平等。复有三法:一者、过去已尽,二者、未来不合,三者、现在不住。复有三法:一者、观苦无常,二者、诸法无我,三者、涅??寂静。复有三法:一者、闻已坚持,二者、三昧坚持,三者、智慧坚持。复有三法:一者、犯已不覆,二者、悔先所犯,三者、至心护戒。复有三法:一者、破坏疑心,二者、破坏悔心,三者、破障碍心。复有三法:一者、善欲,二者、离谈世事,三者、乐于寂静。复有三法:一者、忍甚深法,二者、说甚深义,三者、解种种义。复有三法:一者、具足声忍,二者、具思惟忍,三者、具于顺忍。复有三法:一者、智慧方便,二者、大慈,三者、精进坚牢。善男子,菩萨具足如是等法,能利益大乘。
  “善男子,复有四法障碍大乘。何等为四?一者、听不应听,二者、不欲听受菩萨法藏,三者、行诸魔业,四者、诽谤正法。复有四法:一者、贪欲,二者、?恚,三者、愚痴,四者、不乐求法。复有四法:一者、嫉他得利,二者、于财悭贪,三者、乐诳法师,四者、不乐亲近见善知识。复有四法:一者、于善知识生恶友想,二者、于恶知识生善友想,三者、非法法想,四者、法非法想。复有四法:一者、不乐惠施,二者、施已生悔,三者、施已观过,四者、不念菩提心。复有四法:一者、为欲而施,二者、为?而施,三者、为痴而施,四者、为怖畏而施。复有四法:一者、为名字施,二者、为本而施,三者、为善友施,四者、为胜故施。复有四法:一者、不至心施,二者、不自手施,三者、不现见施,四者、轻慢施。复有四法:一者、下物施,二、少物施,三者、不至心施,四者、轻慢施。复有四法:一者、毒施,二者、刀施,三者、不净施,四者、无利益施。复有四法:一者、见持戒者生?恚心,二者、见毁禁者生爱念心,三者、随恶友语,四者、不念施戒。复有四法:一者、非法求利,二者、如法得财不与人共,三者、断他供养,四者、心不知足。复有四法:一者、为贪利养故摄持威仪,二者、为利养故下声而语,三者、其心谄曲,四者、邪命自活。复有四法:一者、于同学所生?恚心,二者、于同乘者生?恚心,三者、不知魔业,四者、乐说他过。复有四法:一者、?x慢不听正法,二者、不能恭敬法师,三者、不能礼拜父母师长善友,四者、意随恶业。复有四法:一者、覆他功德,二者、广说他过,三者、增长?x慢,四者、?恚坚固。复有四法:一者、懈怠,二者、不乐听闻善语,三者、不随顺语,四者、住于非法。复有四法:一者、不调,二者、不净,三者、不藏,四者、不忍。复有四法:一者、不喜闻受无上善法,二者、乐在城邑聚落村屯,三者、毁破禁戒乐受供养,四者、不能调伏根门。复有四法:一者、不能摄取众生,二者、不能调伏众生,三者、不能护持正法,四者、乐说法师过罪。复有四法:一者、不修信心,二者、不能观察众生罪过,三者、不观恶知识过,四者、不观疑心罪过。复有四法:一者、不观内,二者、不观外,三者、无惭,四者、无愧。复有四法:一、不知恩,二、不报恩,三者、背恩,四者、乐邪见。复有四法:一者、诽谤圣人,二者、将护世人,三者、不信福田,四者、呵毁法施。复有四法:一者、不净身业,二者、不护口业,三者、不舍意业,四者、厌悔大乘。复有四法:一者、为破和合而作两舌,二者、于师和尚出?恚语,三者、为坏利益作无义语,四者、欺诳人天而生妄语。复有四法:一者、不护戒因,二者、乱禅定因,三者、不信后世,四者、乐著世事。复有四法:一者、粗?,二者、?x慢,三者、乐说世间,四者、常乐睡眠。复有四法:一者、假菩萨名而受供养,二者、不能瞻视病苦之人,三者、不种善子,四者、不向菩提。复有四法:一者、自轻,二者、轻法,三者、轻福,四者、数念声闻、辟支佛乘。复有四法:一者、贪身,二者、贪心,三者、贪命,四者、贪戒。复有四法:一者、贪房舍,二者、贪檀越,三者、贪邪见,四者、贪破戒。复有四法:一者、多作,二者、多语,三者、多受,四者、多视。复有四法:一者、我见,二者、邪见,三者、断见,四者、常见。复有四法:一者、不作,二者、作已转,三者、心悔,四者、不乐。复有四法:一者、不向道地,二者、不修禅定,三者、退失智慧,四者、不乐方便。复有四法:一者、障碍于法,二者、障碍善业,三者、烦恼隐碍,四者、魔业障碍。善男子,如是等法名障大乘。”
  说是法时,四万四千人天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二万八千菩萨得无生法忍,三千大千世界大地六种震动。虚空之中无量天人,异口同音作如是言:“善哉!善哉!世尊,今日如来大师子吼,怜愍众生开大乘门。世尊,若有众生于是法中得少分者,即得断除三恶道苦,渐渐当得无量法宝。譬如有人于村邑外见大宝聚,见已怜愍,即还入村告语众人:‘谁欲断贫,当与我俱?’是人说时,或有信者,或不信者。其中信者,即与相随俱至宝所,随意采取即破贫苦,而是宝聚亦无增减,亦不念言‘听是人取、不听彼人’、‘破是人贫、不破彼人’、‘听是持去、不听彼持’。如来世尊亦复如是,于无量世勤求如是无上法宝,求已得见生大怜愍,以大梵音语诸众生:‘若有欲坏生死贫穷,当至心听。’有诸众生薄福不信,则不能坏生死贫穷。其中信者,随任智力,取声闻乘、辟支佛乘、菩萨大乘,是大宝聚亦无增减。若有至此宝聚之中,乃至不能取一宝者,是人常住三恶道中。若有能取一字一句,乃至一念受持之者,是人能坏生死贫穷,何况取是大乘经典一品、二品,及其具足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尔时,世尊赞诸天人:“善哉!善哉!诸天子,若有受持如是经典,是人则具一切善法,顶戴如来无上佛智,是大智聚,能大利益无量众生。”
  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诸乘之中大乘最, 犹如虚空无边际,
   远离一切生死有, 趣菩提树无障碍。
   若能清净其心意, 所有惠施于一切,
   至心受持清净戒, 趣菩提树无障碍。
   于诸众生心平等, 常观烦恼诸罪过,
   能胜一切下劣乘, 调伏众生于大乘。
   若有至心受读经, 具足寂静戒忍辱,
   具足智慧坏魔众, 怜愍众生趣道树。
   庄严慈悲乘四禅, 智慧利刀摧魔众,
   道树下观十二缘, 起已愍众说大乘。
   十方众生乘大乘, 乘无增减如虚空,
   大乘神通叵思议, 是故如来修集之。
   安住念处严正勤, 如意为足根势力,
   游八正路采觉宝, 是故如来趣道树。
   其心寂静离烦恼, 坏破诸?获智光,
   是故梵天及帝释, 敬礼如来乘大乘。
   具足六度六神通, 具善方便修三脱,
   能坏诸魔及邪见, 是故如来乘大乘。
   若有具足诸善根, 及以成就不善根,
   有信则得破烦恼, 是故大乘难思议。
   所有一切世间法, 及以无上出世法,
   若有学法无学法, 一切摄在大乘中。
   若有众生行恶道, 亲近邪见恶知识,
   怜愍是辈修方便, 为调伏故说大乘。
   下劣不乐于大乘, 心迮不能坏人结,
   常求自乐舍余人, 闻说大乘生恐怖。
   若有智者具力势, 怜愍众生作利益,
   闻说大乘心欢喜, 坏众苦恼心不悔。
   若欲了知众生行, 一切众生诸界根,
   菩萨一念能通达, 是故大乘难思议。
   得身寂静相庄严, 得口寂静众乐闻,
   得心寂静具神通, 如是皆因趣大乘。
   若有人能行大乘, 是则不断三宝种,
   能为众生作利益, 破坏贫穷诸苦恼。
   能到十方诸世界, 现见无量佛世尊,
   如是趣向大乘者, 是人即得无量福。
   一切世间无能胜, 趣向无上大乘者,
   具足大力坏魔众, 是故大乘难思议。
   得色得力大自在, 梵释转轮圣王身,
   若有乘此大乘者, 是人受于三界乐。
   施已终不生悔心, 所重之物不吝著,
   舍身自施修慈悲, 是故大乘难思议。
   持戒精进乐梵行, 能以神力障日月,
   不贪著身善果报, 修如是乘调众生。
   说法有受不受者, 于是不生?爱心,
   身心勤修大精进, 为得难得之大乘。
   能得无上大法王, 亦得难忍之忍辱,
   无量劫中受苦恼, 为得大乘胜一切。
   勤作利益多众生, 身口意业悉柔软,
   修集慈悲及神通, 为住大乘大利益。
   了知法界生住灭, 无我无诤调诸根,
   若能安住于大乘, 即受安乐如先佛。
   具足念心及精进, 四如意足大神力,
   依止正法及真义, 皆由乐住于大乘。
   具足无上无所畏, 能师子吼无上尊,
   微妙相好自庄严, 皆由乐住于大乘。
   具足三种之神通, 调伏教化于众生,
   其心寂静无?x慢; 若行大乘具忍辱,
   具足梵音声微妙, 一切众生甚乐闻。
   若乐修集大乘者, 是人善解众生语,
   所作诸业为净土, 不久当得无边身。
   若有至心听是法, 当受无边无上乐,
   能游虚空达边际; 能知大海水几?v,
   不能演说大乘德, 是故是乘难思议!”

  尔时,世尊复告海慧菩萨:“善男子,若欲受持如是等经,欲自寂静其深心者,应当受持门句、法句、金刚句。
  “至心观察门句者,一切法中而作门户,所谓阿字一切法门,阿者言无,一切诸法皆悉无常。波亦一切法门,波者即第一义。那亦一切法门,那者诸法无碍。陀亦一切法门,陀者性能调伏一切法性。沙亦一切法门,沙者远离一切诸法。多亦一切法门,多者一切法如。迦亦一切法门,迦者一切诸法无作无受。娑亦一切法门,娑者一切诸法无有分别。伽亦一切法门,伽者如来正法甚深无底。?亦一切法门,?者远离生相。昙亦一切法门,昙者于法界中不生分别。奢亦一切法门,奢者具奢摩他得八正道。?乙嘁磺蟹?牛?艺咭磺兄罘ㄓ倘缧榭铡2嬉嘁磺蟹?牛?嬲咭磺蟹ň H粢嘁磺蟹?牛?粽咧罘ㄎ薨??镆嘁磺蟹?牛?镎咭磺蟹ㄊ谴Ψ谴Α9埔嘁磺蟹?牛?普吖畚逡跻训么罄?妗]币嘁磺蟹?牛?闭咭磺兄罘ㄎ抻斜暇埂e纫嘁磺蟹?牛?日呱砑啪补实么罄?妗V烈嘁磺蟹?牛?琳咝募啪补世胍磺卸瘛S乓嘁磺蟹?牛?耪呤艹钟祷で寰唤?洹I咭嘁磺蟹?牛?哒呱扑嘉?L嬉嘁磺蟹?牛?嬲咦∫磺蟹āP抟嘁磺蟹?牛?拚咭磺兄罘ㄐ允墙馔选E?嘁磺蟹?牛??咭磺兄罘ㄏな桥?幔??嵴叩鞣?荷怼J币嘁磺蟹?牛?闭咭磺兄罘ㄐ哉卟蝗疚邸0⒁嘁磺蟹?牛?⒄咭磺兄罘ㄐ允枪饷鳌f兑嘁磺蟹?牛?墩咝薨苏?馈F乓嘁磺蟹?牛?耪咭磺兄罘ǚ悄诜峭狻I颇凶樱?敲?啪洌?芫荒钚模?芫黄湫模??谏???br>   “法句者,一切诸法解脱印,一切诸法无二印,一切诸法无常断印,一切诸法无增减印,一切法等如虚空印,一切诸法五眼道印,一切法如虚空印,一切诸法无有分别如虚空印,一切诸法入法界印,一切法如印,一切诸法无去来现在如印,一切诸法本性净印,一切法空印,一切法无相印,一切法无愿印,一切法无处无非处印,一切法苦印,一切法无我印,一切法寂静印,一切法性无过咎印,一切诸法第一义摄取印,一切诸法如法性住印,一切诸法毕竟解脱印,一切诸法无时印,一切诸法过三世印,一切诸法味同一印,一切诸法性无碍印,一切诸法性无生印,一切诸法性无诤印,一切诸法性无觉观印,一切诸法非色不可见印,一切诸法无屋宅印,一切诸法无对治印,一切诸法无业果印,一切诸法无作无受印,一切诸法无出灭印。善男子,是名法句。如是法句,即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菩提。如是法印句,摄取八万四千法聚。善男子,若能如是观法聚者,即能获得无生法忍。善男子,若有未种善根之人,闻是法已,即得种之坏于魔业。善男子,若如是观,即能获得无尽器陀罗尼。如是等法悉能摄取八万四千三昧、八万四千众生行性,是名法句。
  “金刚句者,其身不坏犹如金刚。何以故?法性不坏故。智慧之性能破无明,是故智慧名金刚句。五逆之罪坏一切善,是故五逆名金刚句。不净之观能坏贪欲,是故不净名金刚句。慈心之观能坏?恚,是故慈心名金刚句。观十二缘能坏愚痴,是故观缘名金刚句。一众生心摄取一切众生之心,名金刚句。一众生心一切众生心悉皆平等,名金刚句。一切佛一佛皆悉平等,名金刚句。一福田一切福田无尽平等,名金刚句。一切诸法如虚空等,名金刚句。一切诸法等同一味,名金刚句。一切诸法及以佛法平等无二,名金刚句。金刚三昧能坏一切诸魔恶业,名金刚句。如来妙音坏诸恶声,名金刚句。观无生灭过生老死,名金刚句。善男子,如是等法名金刚句,名坚牢句,名不坏句,名不破句,名平等句,名为实句,名无二句、不退转句、大寂静句、无能作过句、不增不减句、无有有句、无有法句、真句、有句、不谤佛句、依法句、共僧句、如尔句、分别三世句、勇健句、梵句、慈句、心句、虚空句、菩提句、不低句、法相句、无相句、心意识无住句、波旬句、破魔句、无上句、无胜句、广句、行己境界句、入佛境界句、无觉观句、于法界所不分别句、无句句。善男子,若有菩萨能解如是等句义者,必当坐于菩提树下,金刚师子法座之上。”
  说是法时,八千菩萨得入法门陀罗尼,亦获一切众生平等三昧。
  尔时,十方诸来菩萨,以妙香华种种伎乐,供养于佛,说偈赞曰:

  “我今敬礼无上尊, 能知一切众生声,
   说相无相实一相, 而得妙相三十二。
   若有众生一一心, 平等摄诸众生心,
   说行无行实一行, 是故我礼无上尊。
   如来真实知因果, 故为众生说业报,
   真如法界非有无, 是故我赞无上尊。
   一切众生无觉观, 其心本净无有贪,
   从因缘故生贪欲, 是故我礼真智因。
   我见佛身种种色, 而如来身实无色,
   愍众故示无色色, 我礼人中师子王。
   一切福田入一田, 而是一田无增减,
   不动法界不转移, 是故我礼人象王。
   观诸众生心如幻, 诸法菩提亦复然,
   知一切法皆平等, 是故我礼无平等。
   观诸法界悉平等, 故说诸法无一二,
   非有非无是解脱, 是故我礼断二见。
   日月可说坠落地, 猛风可说索系缚,
   须弥可说口吹动, 不可说佛有二语。
   实语真语及净语, 身心清净如虚空,
   世法不染如莲华, 是故我礼无上尊。
   若有能赞如是德, 即获如是之功德,
   我为如是诸功德, 敬礼如是功德聚。”

  时,诸菩萨既赞叹已,白佛言:“世尊,夫大宝者,所谓佛也。佛出世者即是乐出,佛出世者即是信出,佛出世者即是念出,佛出世者即是智出,佛出世者即是施、戒、忍、精进、禅定、慧出,佛出世者即是慈出、悲喜舍出,佛出世者即是十二因缘法义智出,佛出世者即是念处、正勤、如意、根、力、觉道一切善法出。”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名曰慧聚,白佛言:“世尊,生老病死出于世者即是佛出,无明爱出即是佛出,贪恚痴出即是佛出,一切疑网烦恼出者即是佛出。何以故?若如是等法不出世者,佛以何缘出现于世?”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实如所言。”
  尔时,海慧菩萨言:“世尊,若有不见如是等法,时如来为出于世、不出于世。”
  “善男子,菩萨初发菩提心时,真实不知如是等法,是故我为而宣说之。善男子,菩萨有四种:一者、初发菩提之心,二者、修行菩提之道,三者、坚固不退菩提,四者、一生当补佛处。发心菩萨见佛色相,见已即发菩提之心;修行菩萨见佛具足一切善法,见已即发菩提之心;不退菩萨见如来身及一切法皆悉平等;一生菩萨不见如来所有功德及一切法。何以故?所得慧眼了了净故,断二见故,净智慧故。若不见净不净,不见非净非不净,是人即能明见如来。
  “善男子,我昔如是见燃灯佛,见已即得无生法忍,亦能了了知得无得;得已即时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处空住已,了了得知一切法界,了了知已心无所住;无所住已,得六万三昧门。时,燃灯佛即授我记:‘摩纳,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我于尔时都不闻是授记音声,亦无佛想及授记想。我于尔时三种净慧,不见我想,不见佛想及授记想。复有三净,不见于我,不见众生及以正法。复有三净,不见名,不见色,不见因。复有三净,见一切阴悉入法阴,见一切界悉入法界,见一切入悉入法入。复有三净,过去已尽,未来不生,现在不住。复有三净,观身如水月,观声不可说,观心不可见。复有三净,空无相愿。若如是见,即是真实见于授记。善男子,若有菩萨作如是见,是名实见。”


恭敬礼赞 366已赞~

推荐阅读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7]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