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显密文库!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站内公告: 观音菩萨成道日启建大型系列活动:焰口超度、放生、供灯、心经及高档观音法像倡印等

热搜:基础读物 藏传佛教 古印度 大正藏

首页 >汉地 > 人间佛教 > 人间佛教 > 正文

【人间佛教】生态女性主义与人间佛教的环境关怀(林朝成)

[人间佛教] 放大 正常 缩小 背景色

 

  众生的意思,所以常常谋求安稳快乐之事,希望能够丰富饶益利益众生;悲就是怜悯众生的意思,怜悯众生轮回于五道[21]之中,受种种生理与心理之苦。龙树在此以“爱”定义“慈”,以“怜”定义“悲”,而后他将慈悲的对象及范围坚定地扩至一切众生的身上,进而界定大慈大悲的含义,他说“大慈”就是与乐,“大悲”就是拔苦: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22]
因而慈悲的定义就是“拔苦与乐”。

  慈悲在小乘佛教中,原为五停心观[23]之一,五停心观是一种对治个人心性弱点的修行方法,慈悲观是对治嗔恚心多之人,因为嗔恚心较强者,心中易充满愤怒、不满,修慈悲观可以柔和其心,正对治了其性格的缺点,因而可以避免嗔恚所带来之无明过失。但如果是悲悯心本来就很强的人,修慈悲观则可能会加重他爱恋执著的心,因此慈悲观并不是绝对的修行法门。

  慈悲除了是修行的方法外,小乘佛教中也赋予慈悲某种咒力性格:住慈定者,刀、毒、水、火皆不能害,必无灾横而致命终。[24]

  这是相信慈悲具有某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保护生命抵御外敌,将慈悲的力量予以神化,其背后则隐含了福德必须一致的预期。

  《俱舍论》继承福德一致的要求,在慈悲之外又加上喜舍,合此四德称为四无量心,《俱舍论》卷二十九:
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言无量者,无量有情为所缘故,引无量福故,感无量果故。[25]

  “无量有四”是指有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名之为“无量”是由于有情众生其数无量,无量众生作为慈悲喜舍的对象,我们与一切众生以喜乐──慈,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悲,见一切众生离苦心欢喜──喜,于一切众生舍怨舍亲心平等──舍,当我们慈悲喜舍面对一切众生之际,便能感得无量的福德果报,因此称此四心为四无量心。

  众生缘起平等的观念,促使慈悲精神的兴起,而在去苦得解脱上,由于慈悲不仅是修行的法门之一,在大乘佛教之中,更被认为慈悲就是佛性,因此慈悲便成为个人修行解脱的重要修件,甚至就大乘佛教而言是首要条件。然而在小乘佛教之中,慈悲的地位并不是那样地具有绝对性的地位,在《阿含经》当中,一再为世尊所强调的是:“无常、苦、空、无我”的观念,而且透过对“无常、苦、空、无我”的正知,凡夫便能“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受后有”证得阿罗汉,所以小乘佛教重视的是智慧。但是大乘佛教则认为,若只有智慧而没有慈悲,那就会流于独善其身,那样而证悟解脱的阿罗汉只是独觉的自了汉。

  大乘佛教认为佛陀的精神,绝对不是教导众生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不是只要自己得解脱就够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如来便不会悲愍众生,在他证道之后也不会教导众生获得解脱的途径。因此自利不是如来的精神,慈悲利他才是如来的本怀。而且当自利与利他互相冲突之时,大乘佛教乃以利他为先,甚至还放弃自利的解脱,以实践绝对的慈悲为目的。而原始佛教所强调的智慧解脱,反成为实践慈悲救度的手段。《大智度论》即说:

  慈悲是佛道根本。所以者何?菩萨见众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后世苦等诸苦所恼,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世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而不取证。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若无大慈大悲,便早入涅??。[26]

  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的,慈悲在《大智度论》中被认为是佛道的根本,菩萨在观察一切众生生命当中的苦难,生起了大慈大悲之心想要令众生解脱一切诸苦,为了要救众生之苦,所以菩萨发心愿得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anuttara-samyak-sambodhi),要以大智慧来实践其大慈大悲。然后这发心菩萨在无量时空的生死轮回大海之中,不论经过多少次轮回,也不论转生为何种生命型态,菩萨始终忆持不忘原本的一念慈悲,而且无怨无悔,心不懈怠,到了证悟之后,也因为慈悲众生的缘故,早该证入涅??却不证入,情愿随著众生在生死海中流转轮回。故说佛法当中,以慈悲为最大,若不是因为大慈大悲的缘故,菩萨早就入于涅??,获取自身的极乐了,何必还要救度众生?

  就慈悲观的发展而言,印顺法师曾有明确的抉择:

  无量三昧的被遗忘,说明了声闻佛教的偏颇。佛教的根本心髓──慈悲,被忽视、被隐没,实为初期佛教的唯一不幸事件。到大乘佛教兴起,才开显出来。所以佛弟子的体验,如契合佛的精神,绝非偏枯的理智体验而是悲智融贯的实证。[27]

  声闻者不能即俗而真,不能即缘起而空寂,以为慈悲等四无量心,但缘有情,不能契入无为性,不知四无量心是可以直入法性的。……由于声闻偏重厌自身苦,不重愍有情苦;偏重厌世,不能即世而出世,这才以无量三昧为纯世俗的。声闻的净化自心,偏于理智与意志,忽略情感。所以德行根本的三善根,也多说“离贪欲者心解脱,离无明者慧解脱”,对于离嗔的无量心解脱,即略而不论。声闻行的净化自心,是有所偏的,不能从净化自心的立场,成熟有情与庄严国土;但依法而解脱自我,不能依法依世间而完成自我。这一切,等到直探释尊心髓的行者,急于为他,才从慈悲为本中完成声闻不能完成的一切。[28]

  由此可见,以慈悲为本,建构人间佛教环境伦理,一者依佛教的教义精神和脉络为适应时代开展成熟有情与庄严国土的菩萨精神;再者,重视“情感”的立场,使“情感”的面向可以直入法性、解脱。这和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颇相契合,虽然,在“情感”的意涵上,两者有著差异的诠释脉络。

  二、立基于众生缘慈悲的体验,是长养生态良知的要素

  慈悲可分为三类,南本《大般涅??经》做这样的界说:

  慈有三缘,一缘众生,二缘于法,三则无缘。……众生缘者,缘于五阴愿与其乐,是名众生缘。法缘者,缘于众生所须之物而施与之,是名法缘。无缘者缘于如来,是名无缘。慈者多缘贫穷众生。如来大师永离贫穷受第一乐。若缘众生则不缘佛。法亦如是。以是义故,缘如来者名曰无缘。世尊!慈之所缘一切众生,如父母、妻子、亲属,以是义故,名曰众生缘。法缘者不见父母、妻子、亲属,见一切法皆从缘生,是名法缘。无缘者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是名无缘。[29]

  《大般涅??经》这段话旨在说明,依三类因缘而有三种慈悲?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和无缘慈悲。三种慈悲说明慈悲的心理或者动机,当中最高者自然是无缘慈悲,因为无缘慈悲就是前面所说的三轮体空的慈悲,它是超越慈悲的慈悲。以下略述三种慈悲的内涵。

  众生缘者,缘于五阴愿与其乐,是名众生缘。……慈之所缘一切众生,如父母、妻子、亲属,以是义故,名曰众生缘。[30]

  众生具色受想行识等五阴,而就众生身(色阴)、心(受想行识四阴)两方面来予以安乐,这叫做众生慈悲。另外就众生之间的关系,如父母、妻子、亲属等关系,来行慈悲,这种局限于亲疏关系的,也叫众生缘慈悲。

  众生缘慈悲,可以说是基于“人之常情”而起的慈悲,儒家之“仁有等差”的思想,与之相近,儒者认为仁需由己推出,所谓“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与众生缘慈悲的心理动机相近,然而也不能遽以论断儒家之仁只局限于众生缘慈悲,例如孔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些都是儒家能够扩充仁爱之心超越家庭本位而普及众生及万物的例证。然而起于人之常情的慈悲或者仁爱,也极有可能会囿于“人情之私”,或者局限于家庭本位,或者随顺个人好恶,而未能大公无私地予一切众生乐,拔一切众生苦,所以众生缘慈悲很容易有其限制。

  法缘者,缘于众生所须之物而施与之,是名法缘。法缘者不见父母、妻子、亲属,见一切法皆从缘生,是名法缘。[31]

  众生缘慈悲是给予能令众生身心安乐之物,法缘慈悲则指给予众生所须之物,其范围超过身心安乐的要求,只要众生所需要,足以免除痛苦的,能得安乐之一切资具,都在法缘慈悲所布施给与的范围之中。

  而法缘慈悲的思维方式,并不是由“推己及人”或者“亲亲而仁民”,这种向外辐射的扩充实践方式,实行这种慈悲者,心中并无父母、妻子、亲属等亲疏之别,而是就“诸法缘生”的角度,视众生平等无差,以一种无差别的态度来对众生与乐拔苦。

  “诸法缘生”的意思是指存在的一切诸事物以及生命,都由无限的因缘而起灭,一切存有彼此互为因缘、互成因果,在无限的因果轮回之中,每一众生在无限时空中,或为亲子或为怨敌,然而不论亲子或者怨敌,怨亲之间仍有著一看不见的因缘缠绕彼此,所有的因缘乃支撑“存有”之为此时此刻之“存有”的条件。是以自因缘观来看,怨亲是平等地与“我”相关连的,是以众生不论是怨是亲,对行法缘慈悲者而言,都需平等相对,不能有所差别。如果说众生缘的慈悲,可归属一般人伦道德;那么法缘慈悲就当归于宗教性的道德。人伦道德的慈悲,有著亲疏之别,是需要扩而充之的道德;宗教性的道德,则是本来就普及于一切众生,是毋需等待推而广之方能普遍化的道德。

  无缘者缘于如来,是名无缘。慈者多缘贫穷众生。如来大师永离贫穷受第一乐。”又说“无缘者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是名无缘。[32]

  相对于众生缘慈悲与法缘慈悲之“有所缘”(有原因、条件)的慈悲,无缘慈悲就是“无所缘”(没有原因、条件)的慈悲。一般慈悲的对象是贫穷众生,对于贫穷众生与乐拔苦称之为慈悲;无缘慈悲其慈悲的对象乃是如来,但如来是觉悟者,永离贫穷痛苦,早登极乐之境,何以能够与乐拔苦?没错!正因吾人为不能对如来与乐拔苦,是以对如来行布施慈悲之时,实际上等于无任何慈悲可行,而众生正是尚未证悟的如来,因此对众生行慈悲时,也不可以说是在行慈悲。因此无缘慈悲,就是不执著于法相(存在的差别相)以及众生的差别相,乃至不可存在慈悲的意识而行慈悲。所以我们说无缘慈悲是超越了慈悲、超越了道德的慈悲。

  无缘慈悲既是放弃了慈悲的意识来行慈悲,故其必定会以三轮体空的慈悲精神,扬弃施者、受施者、所施物的分别来行慈悲。以无缘慈悲来行慈悲者,没有施者的傲慢,去除了受施者的亲疏分别,也不会吝惜所施之物,甚至连行慈悲这个行为都不存在意识当中,这样才是真正的无缘的慈悲。

  众生缘慈悲是一般人伦道德的慈悲。法缘慈悲是宗教性博爱的慈悲,法缘慈悲虽是基于佛教缘起思想才有的慈悲,但是其结论尚止于宗教的伦理要求的层次。无缘慈悲则是立基于佛教空观的慈悲,无缘慈悲是唯佛教才有的慈悲,是能施者与所施者自他不二、能所两忘的慈悲,以无所施而施、无所与而与的方式来行慈悲。就行为来说虽有所施与,就意识上则完全泯除施者与受者的区别,但这?也非口说慈悲而毫无所施的伪善,而是以一种施受平等的态度来行慈悲,行慈悲者不觉在行慈悲,他完全尊重受施者自身能觉的佛性,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众生,就像《法华经》中那样常不轻菩萨一样,就算受到愚痴众生的诟骂捶打,依然礼敬众生,称其必当成佛。[33]

  就这三种慈悲和环境伦理的关系,印顺导师的提示是个关键的领会:

  佛菩萨的实证,如但证空性,怎么能起慈悲?所以慈悲的激发、流露,是必缘众生相的。但初是执著众生有实性的;次是不执著有众生,而取法为实有的;唯有大乘的无缘慈,是通达我法毕竟空,而仅有如幻假名我法的。有些人,不明大乘深义,以为大乘的体证,但缘平等普通的法性,但是理智边事,不知大乘的现证,一定是悲智平等,离慈悲而论证得,是不能显发菩萨的特德的。[34]

  慈悲是不能离开众生的个别特殊情境,慈悲者以众生的需求与情感的回应为核心泉源,因此,有情的世间必然也是慈悲的体验世间,随著慈悲心而长养生态的良知,应是个自然的方式。

  三、不实践慈悲的作为,才需要理由和证明

  人间佛教的环境论述一直尝试正面建构环境关怀的正当性与义务,并将传统的佛教思想与当代的环境思潮相接轨,以发展绿色佛教的面向。对比于诺丁的关怀伦理学,我们可以有新的证明方式。[35]

  对诺丁的关怀伦理学而言,重视如何发动关怀之道德实践,才是真正的道德哲学内涵,因为道德就在于道德发动本身。因此道德关怀的正当性是无须证明,而须去印证或体会的。

  “我们必须去证明‘不关怀’是正当的;亦即,我们要解释──基于关怀道德自我的兴趣,或基于对我们关怀之人的兴趣──为何我们还可向漠不关心的人一样来对待对方。在相关的问题中,我们一定要证明,虽然对方不希望我们这样对他,但这样做却是基于我们对他的关心,所做的真正努力。即使在这些例子中,关怀伦理学仍不强调证明正当理由。

  作为关怀者,我不会为我的行动找理由;我不是独自站在某个法庭之前。我所寻求的是,在对方之中完成──寻求被关怀者的感受,而且希望受关怀者的承诺将会因此而激发出来,在定义他的生活圈、炼中,他也卓然成为关怀者。

  于是,我不是由正当理由的辩护而定义的,而是,在我自己的人生和那些受我影响之人的人生中,实现而完成。”(1984.95)

  关怀本不需要外在理由来证明,因其正是道德情意之发动,其需要的是去发动它、维护它、促进它。相对的,有两种情形是需要提供外在理由的,一是遇事而没有表现关怀的理由。另一是用别人不能理解的方式去关怀时,也需要提供理由。这些理由也不是在提供合理化的理由,而是在关怀理想的前提下,对于行为的脉络做更细腻的关系上的诠释。

  佛法以慈悲为本,慈悲不杀又为最一般的道德,因此,与诺丁相同的理由也适用在慈悲的环境关怀上。针对慈悲为本的环境伦理所做的说明,只是辨析其实践的取向与更细腻的相关性论理的说明,可不视为正面的证成,因此,它不是道德推理的步骤程序,而是道德的态度与道德实践如何在慈悲关系下成就有情与世间的清净与庄严。

  伍、结语

  印顺导师是台湾佛教环境关怀的先驱。民国四十年所出版的《净土新论》,已就人间净土提出新的解释,并确立自然世界的清净乃显出大乘佛教特色的论点。因此,修福德能感成世界清净的新福德观,庄严净土乃往生净土正因的创造净土观,便为往后的环境关怀播下理论的启发与革新的契机。

  印顺导师从缘起相的相关性与缘起性的平等性阐述慈悲的根源。[36]缘起相的相关实在是无限差别的关系的存在;缘起性的平等性即通达一切法的无自性,而体现平等一如的法性。因此,在印顺导师思想中,“差异”与“同一”在缘起法中同时存在,不偏一端。就慈悲的情感来说:

  “一切众生”,特别人类,不但由于缘起相的相依共存而引发共同意识的仁慈,而且每每是无意识地,直觉得对于众生,对于人类的苦乐共同感。无论对自,无论对他,都有倾向于平等,倾向于和同,有著同一根源的直感与渴仰。这不是神在呼召我们,而是缘起法性的敞露于我们之前。[37]

  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对深层生态学的批判作为反省的契机,以关怀伦理学作为伦理学的对比,尝试建构佛教的环境关怀伦理,其立论偏于“差异”的“事”相,对于“同一”的“理”性则视为目前绿色佛教的主流思潮,未详加阐明。然而,就台湾环境关怀的实践前景而言,笔者的立场支持生物区域主义的论述与生态女性主义的基本主张,对“同一”哲学的实践面表示质疑,但这并不否定其作为慈悲的根源的重要面向。

  【注释】

  [1]参见ArneNaess:TheDeepEcologicalMovement,inGeorgeSessioned.DeepEcologyforthe21stCenturypp64-84,1995,ShambhalaPublicationInc.
  [2]同注1,本图中文的翻译与相关论述参见雷毅,〈深层生态学论纲〉,收在徐嵩龄主编,《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页80-89。
  [3]参见注1,又参见雷毅前揭文。
  [4]生态女性主义是环境运动和女权运动合流的产物,它关注的是对妇女的统治和对自然的统治之间的关系,相关著作参见MariaMies&VaneanaShiva,Ecofeminism,Melboume:Spinifex.中文的介绍,参见顾燕翎:〈生态女性主义〉,收在顾燕翎主编《女性主义理论与流派》,1996,台北:女书文化,页261-282。
  [5]引自雷毅前揭文,页99。
  [6]见ValPlumwood,FeminismandtheMasteryofNature,1993,LondonandNewYork:Rourledge;pp141-196.以下所述,凡是本书论点者,不再一一标明。
  [7]见ArneNaess,SelfRealization:AnEcologicalApproachtoBeingintheWorld,inJohnSeed,etal.,ed.ThinkingLikeaMountain:TowardsaCouncilofAllBeingsPhiladelphia:NewSocietyPublisher,1988.
  [8]构造原则(ConstitutivePrinzpien)和规制原则(RegulativePrinzipien)的概念,采用康德哲学的用法。参见ImmanuelKant\'sCritiqueofPureReason,Tr.byNormanKempSmith,pp449-454。
  [9]参见CarolGilligan:InaDifferentVoice,HarvardUniversityPress,1982
  [10]参见NelNoddings:Caring:AFeminineApproachtoEthies&MoralEducation,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6.相关的研究参见方志华:《诺丁关怀伦理学之理论发展与教育实践》,国立台湾师大教育研究所博士论文,民89年。
  [11]参见Joanc.Tronto:MoralBounfaries,Routledge,ChapmanandHall,Inc.1993
  [12]同注10,页3。
  [13]同注11,页27。
  [14]同注6,页167。
  [15]同注6,页187。
  [16]生物区域主义主张:在地球的各类生物区域中,重建居住地;寻求一种生态永续、稳定的、自我维持的生活方式;使这些小规模的多样化社区与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有结合起来;并发展一套合作性的适合当地的独特政策,使非中心的社会、政治结构与当地的生物完整性相融。
  [17]同注10,页69。
  [18]参见11,P104,中文著作相关介绍可参考肖巍,《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北京出版社,1999,页159-181。
  [19]参见NelNoddings,ThechallengetoCareinSchool:AnAlternativeApproachtoeducation.NewYork&London:TeacherCollegePress,1992.
  [20]《大智度论》,《大正藏》二五册,页二○八下。
  [21]五道指地狱、饿鬼、畜牲、人道、天道,六道则加上修罗道。
  [22]《大正藏》二五册,页二五六中。
  [23]五停心观为不净观(amubha-smrti)、慈悲观(maitri-smrti)、因缘观(idampratyayata-pratityasamutpada-smrti)、界分别观(dhatu-prabheda-smrti)、数息观(anapana-smrti)。
  [24]《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大正藏》二七册,页四二七。
  [25]《俱舍论》,《大正藏》二九册,页一五○中。
  [26]《大正藏》二五册,页二五六下。
  [27]见印顺导师《学佛三要》,台北:正闻出版社,页138-139。
  [28]见印顺导师《佛法概论》,台北:正闻出版社,页242-243。
  [29]《大正藏》十二册,页六九四下。
  [30]同上。
  [31]同上。
  [32]同上。
  [33]见《妙法莲华经》,《大正藏》七册,页五○中至五一下。
  [34]见印顺导师《学佛三要》,台北:正闻出版社,页137。
  [35]以下的论述,见方志华,《诺丁关怀伦理学之理论发展与教育实践》,页48。
  [36]见印顺导师《学佛三要》,台北:正闻出版社,页120-123。
  [37]见印顺导师《学佛三要》,台北:正闻出版社,页123。

恭敬礼赞 366已赞~

推荐阅读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7]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